全球人均頭頂3噸炸藥 中國周邊核武密度最高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周邊核安全形勢最為複雜。圖為去年11月,美國科學家聯盟發布的核武器分布示意圖,中國恰好位於亞歐大陸核武器分布圖的中軸線上。

  「無核夢」下的全球核安全調查

  全球核擴散形勢就像一條走出崇山峻岭的河流,在平原地帶越流越寬闊。而核大國在核政策上的「雙重標準」應對此負責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於冬發自北京 「世界距離毀滅只剩下5分鐘!」擺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的「世界末日時鐘」定格在23時55分,午夜零時則象徵著世界核戰爭爆發的毀滅時刻。

  即便華盛頓時間4月13日,全球首次核安全峰會落下帷幕,各國承諾確保武器級核燃料安全後,時鐘設立者《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也未對「世界末日時間」有所調整。這一舉動象徵性地對應了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的觀察:各國承諾將一起「穩妥」推進,並將在「技術和經濟上可行」的情況下推動轉用低危險核材料的工作,但還缺乏具體計劃,

  一些批評者認為,峰會事實上迴避了核擴散這個最棘手的問題,所以核武器仍好像那柄懸在人們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危險。

  全球人均頭頂3噸炸藥

  「當今世界的核態勢是2、3、3、1。」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楊毅少將用4個數字描述了國際核擴散的基本形勢:美俄作為兩個超級核大國,擁有全球95%的核武器;中英法三國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器,其擁核的合法性得到了廣泛的國際認可;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則非法但秘密擁有核武器;朝鮮正在邁過核門檻。

  美國國會2008年夏天發布的報告則透露,1945年至今,全球各國大約製造了12.8萬枚核彈,其中美國有7萬多枚,蘇聯(俄羅斯)有5.5萬枚。雖然當前全球核彈數量已削減至2.5萬-3萬枚,但這還相當於全球人均頭上頂了3噸多的三硝基甲苯(TNT)炸藥,仍可把地球毀滅數次。

  「核武器的神秘面紗早已揭去,其基本原理早已為科技界熟知,不少國家的科研人員通過各種渠道掌握了一定的核技術,而且某些製造核武器部件的軍民兩用設備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買到。」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道,導致核擴散現象加劇既有技術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這並非危言聳聽,形形色色的恐怖主義勢力對核武器覬覦已久。近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的調查顯示,1986-1993年期間,卡迪爾汗的核走私網絡更是遍及亞歐非三大洲,主要出售用於鈾濃縮的高速離心機、核彈設計圖紙以及相關的關鍵生產技術。

  如今,全球核擴散形勢就像一條走出崇山峻岭的河流,在平原地帶越流越寬闊。日前,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政治學教授格雷厄姆·埃裡森在美國《外交》雜誌上歸納了正在加速破壞現有核秩序的7個方面,分別是「朝鮮核計劃」、「伊朗核野心」、巴基斯坦局勢、「基地」組織殘餘勢力、對核不擴散制度的冷嘲熱諷、核能的復興以及核武器在國際事務新用途。他預測說,如果世界沿當前的軌跡走下去,未來5年在某個地方將有一場核武器或生化武器恐怖襲擊得逞。

  中國在亞歐大陸核武中軸上

  「核流瀑」正在全球蔓延,中國周邊核安全形勢最為複雜。去年11月,美國科學家聯盟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發布年度報告稱,全球大約23300枚核彈頭部署在14個國家的111處設施中,而打開該組織發布的核武器分布示意圖,可以發現中國恰好位於亞歐大陸核武器分布圖的中軸線上,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印度、緬甸和巴基斯坦這些已擁核或具有製造核武器能力的國家則分處兩翼。

  「正在發展核武器的國家,往往都面臨地緣政治上的困境,他們希望『擁核』以改變國家安全面臨的困境。」閻學通認為周邊國家競相追求自身安全是核擴散的一大動因,幾乎每一個試圖發展核武器的國家都有一個地緣政治上的「宿敵」。

  無疑,朝核問題引發的漣漪最為波瀾壯闊。4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選擇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的前夜發表言論稱,「我們擔心朝鮮與伊朗,因為他們的行動無法預測。」此前,希拉蕊還推測朝鮮已擁有1至6枚核武器。而美國情報機構則一直宣稱,朝鮮目前已擁有一個由10枚核彈組成的軍火庫,並進行了兩次核試驗,該國即將收穫用於製造第11枚核彈的鈽。

  作為朝鮮的地緣政治「宿敵」,日本和韓國內部的核武裝論也不時沉渣泛起。2002年夏,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公開表示,「雖然我們可以擁有核武器,但我們並不擁有。」的確, 日本不僅核技術和核能力世界一流,而且還擁有近2噸的高濃縮鈾,以及高度發達的飛彈計劃——雖然這常用於發射衛星。因此,只要日本願意,幾乎可以在隔夜之間製造出數千枚核武器。韓國的核武意圖也不斷閃現。目前,該國擁有4個核電站20座核反應堆,韓國東亞研究院2009年6月份的一份民調表明,60.5%的受訪者支持韓國擁有核武器。 在中國的西南方向,還坐落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核大國。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漢斯·克裡斯坦森與羅博特·諾裡斯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印度擁有約60枚至80枚核武器,巴基斯坦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多達70至90枚,甚至超過100枚。

  「就算吃草和樹葉也要擁有核武器。」1972年,巴基斯坦總理阿里·布託發誓說,巴基斯坦製造核彈只有一個目的:應對來自印度的威脅。然而,西方世界最為擔心的卻是塔利班竊取巴基斯坦核彈。

  美國中央情報局不會忘記蘇爾坦·巴希魯丁·馬赫默德事件,該人士曾於2001年8月受邀訪問本·拉丹的老巢,塔利班希望他能傳授核彈的製造技術。直到「9·11」事件之後,中情局才知曉此事,當時驚出了一身冷汗,秘密向巴基斯坦提供了1億美元的款項,用於加強核武庫的防衛。

  「雙重標準」加劇核擴散

  「我今天恐怕還要繼續這樣一個判斷——核擴散恐怕很難就此罷休。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核國家的核政策。」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將認為,美俄兩個超級大國儘管進行了大幅度的核裁減,但只不過是把核彈頭裁減下來,把從核武器從運載工具上卸下來,儲存到倉庫裡。

  對此,閻學通進一步介紹說,美俄在核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是導致核裁軍步履維艱的重要原因。美國對朝鮮、伊朗等敵對國家採取了嚴厲的制裁措施,而默認以色列、印度等國發展核力量。這種「雙重標準」容易使非核國家認為核不擴散制度是「富人剝奪窮人」的一項工具。

  「這個世界必須建立一個新的、符合21世紀局勢的核不擴散以及核裁軍體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陳須隆建議道,新體系必須降低大國對核武器的依賴,而它的建立需要美、俄、中、印和歐洲的有核國家共同領導。

  專家解讀:中國遵循「最小核威懾」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冉維、鄧亞君發自華盛頓、北京 為期兩天的首屆核安全峰會為今後數周更大範圍的核問題辯論奠定了基礎。

  4月13日,與會各國領導人或代表一致認為,核恐怖主義是對國際安全最具挑戰性的威脅之一,國際社會需加強合作,力爭在4年內確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安全。作為首次針對核安全問題舉行的多邊峰會,承諾和共識有一定意義。

  而對美國總統歐巴馬而言,他的期許溢於言表。

  然而,更多的質疑正指向:歐巴馬4月初對美國核戰略的調整能否為防止世界核擴散發揮作用?有觀察家已經發現,在歐巴馬力主核裁軍的同時,他也宣布撥款數十億美元升級其核武實驗室,確保其小核武的可靠性;進一步加強部署全球飛彈防禦體系;加強「全球即時打擊新武器系統」,確保在一小時以內到達全球任何目標,起到核武威懾作用。

  正是在這番「刺激」下,土耳其、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也擁有了競相建立飛彈防禦系統的「熱情」。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此情形下表示,要達到「無核武目標」,「那是欲到達高山之巔一樣十分遙遠的事情」。

  而與歐巴馬的「夢想」的遙不可及相比,中國為防止全球核擴散所做出的努力正在得到更廣泛的讚許。美國前《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首席談判代表伯特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核大國,它遵循『最小威懾』的原則,並沒有像美俄那樣擁有大規模的核武庫。」他表示,中國是第一個單方面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莊嚴承諾的國家,這是美俄等核大國所不能及的。

  4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核峰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講話,就加強核安全問題提出5點主張:全面加強核安全能力、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重視並積極參與國際核安全合作、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核安全能力以及切實處理好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係。會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核問題專家西布斯對中國立場既肯定又理解,他說,中國在保持核能安全上還面臨人力以及技術等挑戰。所以,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需要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發達國家的幫助,以促進全世界的核安全。

  「其實中國已為此奮鬥了46年。」香港《文匯報》把中國在首屆核峰會上的發聲視為「特殊作用」。文章說,中國的參與也能反映出無核國家的利益及訴求,這將有利於各國在防止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上求取共識。(國際先驅導報)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全球排名第二
    澳門人均GDP在全球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也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澳門為國內唯一合法賭博之地。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澳門經濟規模不大,但外向度高,是中國兩個國際貿易自由港之一,貨物、資金、外匯、人員進出自由,亦是區內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具有單獨關稅區地位,與國際經濟聯繫密切,更與歐盟及葡語國家有著傳統和特殊的關係。
  • 中國周邊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國家
    小編今天給梳理一下我們周邊的核武國家。中國周邊包括中國是擁有核武器國家,最集中最密集,的區域,這和的國家之間競爭敵對有關。核武器能給國家帶來極大的政治利益。核武器不僅僅會大量殺傷人員,裝備,城市,等目標更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永遠損傷。
  • 這個城市人均GDP中國最高,在世界排名第二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廣深也不是內蒙古鄂爾多斯,而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均GDP排名第一,世界人均GDP第二。相距60公裡,南臨中國南海。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組成,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不到香港的3%人口只有香港的9%。
  • 盤點全球六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中國總量遙遙領先但人均水平並不高
    來源:謝正義 / 東方IC美聯社最近根據世界銀行、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等的數據,列出了六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它們的排放量佔到了總排放量的60%。其中排名第一的中國和排名第二的美國更是佔據了40%以上。從總量上來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的兩倍,但從人均水平看,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美國的44%。
  • 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 新加坡人均智力最高 中國第二
    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 新加坡人均智力最高 中國第二金羊網  作者:蔣夢娜  2019-01-14 「聰明」一詞我們往往用在個人的身上,但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卻發布了一份「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
  • 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人均GDP65萬全球第二,遠超北上廣深
    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人均GDP65萬全球區第二,遠遠超過北上廣深!就一個城市而言,每年的生產總值代表這個城市的經濟現狀,這個數字也是衡量這個城市進步或倒退的依據,但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城市都要跟上集體速度。
  • 「21噸TNT炸藥當量」是一個什麼概念?
    1公斤硝銨炸藥爆炸,整個化學反應時間只需要30微秒,75公斤TNT(三硝基甲苯)炸藥爆炸也只需要60微秒,而1公斤炸藥釋放的熱量卻超過4.15×106焦耳,形象一點說,就是用你眨眼幾千分之一的時間釋放出能燒開幾浴缸水的熱。
  • 媒體解析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
    TNT當量,又稱爆炸當量,用於估算爆炸釋放的能量,質量單位通常以千克或噸來計量,而核武器的威力衡量通常用「萬噸」。1噸TNT釋放能量相等於4.2千兆焦耳。3噸TNT的威力有多大?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從波形記錄結果估計,天津港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的第一次爆炸威力相當於3噸TNT。
  • 2013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公布 中國人均首超歐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9月21日報導,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2013年度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其中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過歐盟,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平均每人排放5噸二氧化碳,創下歷史新紀錄。
  • 最大威力:15000噸TNT(組圖)
    此次核試驗將有助於朝鮮半島以及周邊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朝鮮9日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試驗「十分成功」。  朝中社報導說,核試驗沒有發生「像放射能洩漏這樣的危險」,核試驗是一次歷史性事件,能給朝鮮軍隊和人民帶來幸福。但是,日本估計朝鮮核試驗還不具備實戰能力。
  • 答澎友 | 相當於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
    答澎友 | 相當於21噸TNT炸藥的爆炸,是什麼威力?TNT當量,又稱爆炸當量,用於估算爆炸釋放的能量,質量單位通常以千克或噸來計量,而核武器的威力衡量通常用「萬噸」。1噸TNT釋放能量相等於4.2千兆焦耳。3噸TNT的威力有多大?
  • 貴州福泉兩車載70噸炸藥爆炸
    昨日11時30分許,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收費站附近,兩輛運送炸藥車輛在一汽修廠檢修時發生爆炸。 在汽修廠檢修時爆炸 至少7死264人傷 附近一中石化加油站房頂被炸塌早報記者 權義 昨日11時30分許,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收費站附近,兩輛運送炸藥車輛在一汽修廠檢修時發生爆炸。
  • 各大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幾乎都是小國,非洲並不是最低
    摩納哥公國面積2.02平方公裡,其中0.5平方公裡為填海造陸而來,人口只有3.8萬人。可以說摩納哥是真正的袖珍國家。不過這個袖珍國家經濟非常發達。摩納哥公國國民主要從事旅遊業、銀行、保險、郵票、博彩等,賭場和郵票較為著名。而且這個國家的旅遊業非常出名,很多人來這旅遊。正是靠著這些產業,摩納哥的人均GDP一直是世界遙遙領先。
  • 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首超歐盟
    BBC網站日前報導,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之際,三家學術期刊發文指出,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迅猛增加,地球溫度在30年內就可能超過關鍵的臨界線。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化石燃料燃燒和水泥生產造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2.3%,達到創紀錄的年排放360億噸。未來30年內,世界將耗盡1.2萬億噸的碳排放指標。
  • 香港警方搗毀炸彈團夥搜出近3噸炸藥原料
    警方在大角咀一幢商廈的三個單位檢獲三個半製成的土製炸彈,以及2.6噸化學爆炸品,相信是準備在大型公眾活動時使用。警方指出,炸彈半製成品相當不穩定,遇熱可能爆炸。市民表示,激進暴徒的本土恐怖主義行徑不斷升級,黑暴攬炒將為香港帶來災難性後果,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大公報記者黃慶輝 海芯葆在全城齊心抗疫之時,暴徒卻一心攬炒,再起事端。
  • 杜祥琬:我國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六噸 逼近歐洲
    杜祥琬:我國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六噸 逼近歐洲 2015-02-06 15:28:43  中新網2月6日電(能源頻道 史建磊)「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排放比世界平均值要高,能耗強度高出將近一倍,現在每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達到了六噸,逼近歐洲、日本水平,而且還在增長中」。
  • 觸目驚心,全球一年浪費13億噸糧食!按人均中國排22位,城市餐飲是重...
    中國人均糧食浪費在全球排名並不高,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總量還是驚人的,每年約1700萬至1800萬噸。土豆、蘿蔔、萵筍最容易被浪費,中國捲心菜損失比例最大不同商品分類糧食損失比例大不相同。從商品分類來看,根類、塊莖和油料作物類糧食(如土豆、蘿蔔、萵筍、姜、大豆等)是損失重災區,損失比例最高,約為25.3%。
  • 世界五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人口又是如何分布情況的
    那麼,這五個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呢?各自人口分布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我們這裡用2018年的數據為統一基準來分析說明。2018年全球總人口大約有75.23億,GDP總量為84.78億美元,所以,全球人均GDP為1.13萬美元,能夠超過這個數的只有北美洲和歐洲,亞洲、南美洲和非洲都沒有達到全球平均數。
  • 全球擁有核武的國家有9個,最窮的巴基斯坦,是如何得到核武的?
    全球擁有核武的國家有9個,最窮的巴基斯坦,是如何得到核武的?而時至今日,全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共有9個,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鮮,當然也有像南非那樣主動放棄核武器的國家存在,而我們注意觀察得到,這9個國家當中,巴基斯坦和朝鮮是最窮的,但是朝鮮好歹在前蘇聯的手中完成了技術儲備,而對於巴基斯坦來說,言之核武器的難度是最高的,而且核武器對於它的作用卻又是最大的。
  • 千萬富翁密度全球第一的國家,人均GDP是美國的3倍,房價達41萬
    這個國家雖然面積不大,國土面積只有2.02平方公裡,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微型國家了,這個面積也只是比梵蒂岡大了那麼一些而已,但是這裡的人均GDP卻是美國的近3倍左右,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來看,這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18萬美元之多(12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