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3日表示,美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將改變原定返回美國的計劃,繼續在中東海域待命。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擔心伊朗在高級將領蘇萊馬尼遭暗殺1周年之際展開報復行動。
2020年11月,「尼米茲」號航母作戰群抵達波斯灣,12月底美國代理防長米勒要求「尼米茲」號航母結束為駐索馬利亞美軍提供支持後直接返回美國。隨後美聯社1月1日報導說,美國國防部已經決定將「尼米茲」號撤回,外界紛紛猜測,此舉是美國方面向伊朗發出「逐步降級」信號,以免在國內政權交接之時出現危機。然而僅僅幾天後,事情便出現反轉,米勒4日下令稱,由於近期受到來自伊朗方面的「威脅」,原計劃撤出的「尼米茲」號航母將留在波斯灣地區。
新聞連結:去年12月以來美軍頻繁「秀肌肉」
事實上,美國從去年12月便開始頻繁在中東地區「秀肌肉」。12月21日,美國海軍發布消息,美軍「俄亥俄」級核潛艇「喬治亞」號與兩艘飛彈巡洋艦當天穿越荷姆茲海峽,進入波斯灣。這是2012年以來,美國軍方第一次公開宣布核潛艇進入該水域。美軍在聲明中還說,「喬治亞」號核潛艇最多可搭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緊接著,去年12月30日,美軍兩架可攜帶核彈頭的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又飛往中東。據報導,這已經是美軍在一個月內第二次向當地出動B-52。
伊朗譴責美國加劇緊張局勢以轉移視線
對於美軍近期不斷在伊朗周邊調派軍力,伊朗方面多次警告說,伊朗不尋求發動戰爭,但將堅決應對美國的挑釁行為。伊朗外長扎裡夫表示,美國國內眼下新冠疫情失控,美國政府不努力抗擊疫情,卻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不斷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是妄圖轉移視線,讓人們忽略美國抗疫失敗、社會撕裂加劇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