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智能製造丨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50強榜單發布

2021-01-13 億歐網

雲從科技完成數十億元新一輪融資

10月8日,中國人工智慧國家隊雲從科技宣布正式完成新一輪融資,據悉,至此雲從科技共完成4輪融資,累計獲得發展資金超過35億元人民幣。

除元禾原點、越秀金控,劉益謙等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本輪新增了多家中國國家戰略投資者,其中不乏知名地方政府基金,包括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粵科金融集團、上海聯升資本、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等國內頂尖資本。

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寄雲科技獲億元B輪融資

10月8日,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寄雲科技近日獲得了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雲啟資本和基石基金分別跟投。寄雲科技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寄雲NeuSeer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核心能力的增強。

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50強榜單發布

在近日舉行的「2018智能製造生態建設論壇」上,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50強榜單正式發布:上海、深圳、廣州、北京、蘇州,排名榜單前五強。

據了解,榜單從創新能力、多領域融合、經濟帶動性、品牌質量、綠色集約五個關鍵維度出發,結合26個二級指標,對中國126個城市進行了分析。分析顯示,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呈現東強西弱,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區逐漸降低,由集群中心城市向周邊擴散的分布態勢。東部沿海城市由於其製造業基礎較好,總體得分較高,其中江蘇、浙江、廣東入圍城市數量較多。

2018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召開

2018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以「賦能升級,智造未來」為主題,於10月11日-13日在南京舉辦。本次大會呈「1+1+1+11+8」(1場高峰會,1場發布會,1場博覽會,11場主題分論壇,8場嘉年華)的主體架構,包括智領全球高峰會、智領全球發布會、智領全球嘉年華和智領全球博覽會四大部分。

發那科落戶重慶兩江新區

近日,日本發那科機器人重慶基地項目日前在兩江新區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上半年竣工。該項目計劃投資1億元,將建成發那科機器人重慶技術中心,主要從事機器人系統的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廣州與港科大共建「國際智能製造平臺」

近日,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與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達成合作,共建「國際智能製造平臺」。該平臺第一階段將以智能模塑及智能裝備為切入口,把南沙打造成為智能模塑全國最高端的技術服務平臺及產業聚集地。

MIT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製備各種非矽半導體材料

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製備多種超薄的非矽半導體薄膜,比如砷化鎵、氮化鎵以及氟化鋰柔性薄膜。研究人員表示,利用該技術,可製備任意半導體元素組合的柔性電子器件,並且成本低。

MIT機械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助理教授 Jeehwan Kim 表示,他們開創了一種製備柔性電子器件的新方式,可利用多種不同的非矽材料體系。他認為該方法可用於製備低成本、高性能的器件,比如柔性太陽能電池以及可穿戴式計算機和傳感器等。

該技術相關的詳細信息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該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能源部、美國空軍實驗室、LG電子、Amore Pacific、LAMResearch 以及 ADI 公司的部分支持。

日本Terra Drone公司收購Inkonova大量股份

Terra Drone是全球領先的商用無人機技術公司,收購了瑞典地下採礦初創公司空中機器人的重要股份。Terra Drone的無人機檢查,調查和其他服務涵蓋了全球各個行業。該交易包括現金注入,管理團隊的變更,以及技術,業務開發和運營協作。

Inkonova將為Terra Drone提供其無人機核心技術,包括防塵和防水平臺(如TILT Ranger)和基礎設施自主導航,而Terra Drone除了融資外,將包括整合Inkonova的全球客戶,當地辦事處,試點以及更廣泛的商業和技術領域專業知識。

日本研發AIST人形機器人

「HRP-5P」人形機器人由日本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開發,目的是為了紓解老齡少子化所造成的勞動人口短缺問題,期望以機器人技術彌補產業人力缺口,並代替作業員在危險的建築工程環境中進行重度勞力工作。

波士頓人形機器人Atlas學會「跑酷」,身手超越大部分人類

最近,有外媒報導,波士頓動力公司發布了一則關於Atlas機器人「跑酷」的視頻。在視頻中,機器人Atlas小跑單腿跳過障礙物,甚至面對前面的盒子,可以來個非常炫酷的「三連跳」,跳躍高度40釐米。

Atlas是一個人形機器人,最初由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資助和監督,由波士頓動力開發,2013年7月11日第一代Atlas首次向公眾亮相。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新算法可在無GPS的地區實現機器人定位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算法,可以在沒有GPS的地區實現人和機器人的定位。根據ARL研究人員Gunjan Verma和FikaduDagefu博士的說法,陸軍需要能夠在物理複雜,未知和基礎設施貧乏的環境中本地化代理。

研究人員指出,建築物內部的障礙物,特別是當它們的尺寸遠大於無線信號的波長時,會削弱信號的功率(衰減)並重新引導其流量(稱為多徑),使無線信號非常不可靠。研究人員表四,使用無線信號的功率或延遲(即從信號源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的典型定位方法在具有最小障礙的室外場景中運行良好; 然而,他們在障礙豐富的場景中表現不佳。

Savioke公司開發用於醫院分娩的新型服務機器人

Swisslog Healthcare與機器人先驅Savioke合作,宣布推出全新的自主服務機器人(ASR)Relay機器人,用於醫療環境中的部署。Relay機器人最初部署用於藥房和實驗室提取和交付,可幫助醫院優化勞動生產率。

該機器人可以安全可靠地將藥品、血液、實驗室標本和文件等物品運送到整個醫院,從而解放護士,藥劑師,實驗室技術人員和其他技術工人,使他們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和患者。

相關焦點

  • 工博會|中國先進位造業品牌500強:長三角地區聚集度最高
    9月16日,賽迪顧問《中國先進位造業品牌500強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在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2019智能製造大會」上正式發布。白皮書顯示,先進位造業500強中高端裝備製造業佔51%,長三角地區是該榜單500強企業最為聚集的地區,民營企業是其中的中堅力量。
  • 榜單丨紫金傳媒智庫發布2018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
    12月5日,由紫金傳媒智庫主辦、新華網長三角中心策劃的「2018中國A股上市公司創新指數發布會」在南京江北國家級新區舉行。會議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A股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總榜單》及各行業創新指數分榜單,並舉辦了長三角上市公司創新發展論壇。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則是創新的主體。
  • 2018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全名單)
    > 2018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全名單) - 電氣企業 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18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
  • 2019長三角智能製造代表企業盤點丨智慧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製造業的發展程度不僅直接反應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影響了基礎設施、民生國計、軍工國防等方方面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躍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製造大國,但「中國製造大而不強」的觀點卻一直難以消除。
  • AIOpenIndex發布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城市榜單,中國32個城市進入世界...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國家都將人工智慧上升成為重大發展戰略,無論是德國的「工業 4.0」、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日本的「超智能社會」、還是我國的「中國製造 2025」,人工智慧都是其中的核心關鍵技術。從城市層面,不同城市也根據自身情況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機構,比如中國北京的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加拿大蒙特婁的 Mila 研究院等。
  • 【觀察】「製造業立市」,天津要製造什麼?
    在這份《建議》中,國家賦予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城市定位被重點提及,擺到了首位。同時還要注意到,其中出現了「製造業立市」這樣的提法——通過查詢不難發現,在全國直轄市範圍內,將其寫入發展規劃,天津是第一個!中國工業十強城市當中,天津是北方唯一的一個。我們從《建議》中的表述可以看到,天津這座城市在發展製造業上下了多麼堅定的決心!換言之,這裡將高舉製造業大旗走向未來。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南通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船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船舶海工產業入圍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船舶製造、海工裝備產業規模分別佔全國的1/10、1/4左右。江蘇省重點打造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明確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由南通牽頭。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船舶海工產業在疫情衝擊下逆勢增長7.3%。
  • 松江:錨定先進位造業繪就發展新藍圖
    ■本報記者李成東從一個市郊農業大區,轉型發展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壯闊藍圖上璀璨明珠,依靠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松江緊抓科創「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闖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推動「松江製造」邁向「松江創造」,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書寫拼搏奮進的新傳奇1958年,一家名為上海電訊器材廠的鎮辦集體企業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如工程機械營業收入佔全國26%,有4家企業進入世界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全球每下線10臺混凝土機械有8臺產自湖南;軌道交通營業收入佔全國近30%,高速列車的8大核心子系統均研製於湖南。此外,中國每生產10臺中小型航空發動機有9臺產自湖南,全球每賣出10臺智慧型手機有3臺的屏幕產自湖南。可以說,我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那麼,從何處入手呢?
  • 2016中國光伏行業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正式發布
    由光伏產業網主辦、中國智能光伏產業聯盟協辦的「PV TOP 50」2016中國光伏行業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發布暨頒獎典禮於2016年11月29日在上海淳大萬麗酒店隆重舉行,2016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同期召開。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打造未來智慧產業新航標,加速新一代信息機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上雲企業數量突破4萬家,兩化融合指數居全省第一位;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等主導支柱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 佛山首次發布企業100強榜單 上市企業26家
    佛山日報訊 記者譚海琪報導:昨日,佛山市企業家聯合會、佛山市企業家協會主辦的2019年佛山企業100強發布會暨佛山企業家活動舉行,現場發布2019年佛山企業100強榜單。這是我市首次發布佛山企業100強榜單。
  •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僅有碧桂園、格力等6家造機器人
    9月28日訊,今日「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重磅出爐!該榜單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並且這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連續第19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從規模上看,2020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0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8.75%。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威海,威海的超級製造業實力有多強
    中國製造看山東,山東製造看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和威海。膠東3市是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版塊,也是山東省工業和製造業的高地。除了青島、煙臺兩個山東省前3位的城市之外,威海市人口規模較小、經濟體量較小但是高端製造業的實力一點也不弱。你知道嗎?
  • 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新趨勢:人機一體 智能製造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生產和個性化定製轉型,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近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把裝備製造確立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據悉,隨著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裝備製造智能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CSDN現場報導】第六屆中國雲計算大會於2014年5月20-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立足實踐,以國際化的視野,幫助與會者了解全球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從應用出發,探討交通、醫療、教育、金融、製造、數字娛樂等行業領域的實踐經驗;並通過技術專場、產品發布和培訓課程等方式,深度剖析雲計算大數據的核心技術。
  • 新興產業成風景 傳統產業增活力——安徽製造業快速發展透視
    安徽省近年來實施一系列製造強省的政策措施,狠抓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等工作,工業經濟呈現規模、速度、質量不斷優化,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如今,這一標籤正在被「芯」「屏」「器」「合」替代,即晶片、顯示屏、裝備製造及機器人、人工智慧和製造業融合。  在合肥高新區,豐創光罩全自動潔淨室裡的生產線正有序運行。今年4月,這個由全球商用光罩巨頭美國福尼克斯集團投建的項目投產,這是中國首條10.5代平板顯示光罩生產線。  在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的磁吸作用下,許多先進位造企業紛至沓來,豐創光罩只是其中之一。
  • 全國32個城市上榜2020 年全球人工智慧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 西安...
    近日,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推出了 2020 年全球人工智慧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以下簡稱全球 AI 城市榜單)。榜單上呈現出全球 500 個城市的 AI 創新指數信息,為評價城市創新力提供了客觀、可靠、專業的數據。
  • 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2020首發江蘇,看創新強省如何緊抓新「基」遇
    放眼中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江蘇省都能在綜合實力「最強省」榜單上擁有一席之地。轄江臨海的江蘇不僅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多元,更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今天,江蘇在產業與城市發展都取得了強勁的增長。
  •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公布
    世界500強企業入圍數量蟬聯第一,千億級企業首次突破200家,研發投入首次超過1萬億元,100大跨國公司平均跨國指數創下歷史新高……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十九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一連串好消息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