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長三角智能製造代表企業盤點丨智慧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

2020-12-05 億歐網

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製造業的發展程度不僅直接反應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影響了基礎設施、民生國計、軍工國防等方方面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躍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製造大國,但「中國製造大而不強」的觀點卻一直難以消除。雖然產業基數大,但核心技術能力不足,產業附加值低,而過去人口紅利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也逐漸被東南亞其他國家取代。因此,擺在中國製造面前的,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自主創新之路,這也是我國製造業從中低端向高端發展的必經之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製造業逐步開始向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並在眾多領域率先樹立起標杆案例,比亞迪、美的、三一、海爾、工業富聯……這批企業足以稱作中國製造創新發展的典型,而工業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機器視覺等智能製造技術的應用,成為它們提升製造業生產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方式。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製造業集群之一,在發展勢頭和產業結構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同時也面臨需要轉型升級的挑戰,而這個轉型升級的過程,必然離不開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先進技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們。

為此,億歐新製造頻道梳理出74家總部在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進化、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座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智能製造企業,並按照成立時間進行排序。

從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上海的智能製造企業的數量是最多的,共有27家,佔到總數的36.5%;緊隨其後是杭州蘇州,兩座城市各有12家具有代表性的智能製造企業,分別佔總數的16.2%;寧波、南京、無錫、常州分別以7家、4家、2家、2家緊隨其後;鎮江、揚州、蕪湖、溫州、湖州、合肥、滁州、蚌埠分別有1家企業被列入關注列表。

億歐新製造梳理了74家智能製造企業的成立時間,並按照時間段進行分類。我們發現,有29家智能製造企業與2011年至2015年期間成立,並且,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移動AGV等智慧機器人產業在在此期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機器視覺、機器人作業系統、機器人定位導航系統等核心技術同樣發展迅速,並湧現出一批具有核心技術能力的企業。

2016年至今,還有許多初創型公司在該領域不斷發力。一方面是由於製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有是一項兼具而長期的任務,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地方政府、資金多方面的扶持下,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現階段正處於最好的發展時期。通過這組數據不難預見,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或將湧現出更多具有核心技術能力的創新性智能製造服務商。

從下圖融資情況中不難看出,智能製造企業的融資情況具有自身的產業特色。首先雖然A輪企業的數量佔比最多,但並沒有超過四分之一,結構比較均衡;同時我們發現佔比排在第二位的分別是新三板公司和暫無融資需求的公司。

相較於網際網路或者人工智慧企業,智能製造服務商其實自身具備一定的造血能力,做成一單生意就有一筆進帳,對於融資的迫切程度或許不會像前者那麼高;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階段充分了解製造業的優勢投資方還是數量有限的,供需之間達到真正的平衡,或許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延伸閱讀:

誰在引領中國製造?丨長三角製造業創新型企業盤點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重要部分
    在我國,在進入新世紀後,機器人產業獲得穩步發展,尤其是在2009年之後,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蓬勃發展期,機器人產業逐步從研發走向產業化。2010年,我國政府將高端裝備製造業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培育和發展;今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製造裝備規劃以獨立的子規劃予以體現,可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已被業界和政府有關部門寄予厚望。機器人是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市場需求井噴,產業增長迅速,未來發展前景光明。
  • ...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權威發布,智能技術比肩歐美(2萬字,57PDF)
    隨著深度學習算法的興起,人工智慧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在語音交互、圖像識別、無人駕駛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服務機器人的概念,以Facebook代表的全球科技龍頭企業紛紛涉足服務機器人領域,服務機器人的種類日益多元化,其中具備智能交互能力的語音聊天機器人是全球科技龍頭企業布局的重點。
  • 安泰科技:高性能稀土永磁供應商 受益新能源及智能製造蓬勃發展
    環保、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拉動高性能釹鐵硼磁體需求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急劇增加,從2015年的36.9萬輛,增加到2018年的201.8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76%。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長三角機器人產業鏈地圖出爐 產能...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指出,下一步,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長三角地區跨省市合作機制,一是探索設立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基金;二是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三是建立機器人應用示範園區,構建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應用創新體系。
  • 智慧機器人行業!它的發展前景如何
    智慧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包括視覺、傳感、人機互動和機電一體化等,從應用角度分,智慧機器人可以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工業機器人一般包括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噴塗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20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隨著智能製造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將駛入快車道,人工智慧,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率達到
  • 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潭州開幕
    打造智能製造國際交流平臺,助力「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升級轉變開幕式上,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參賽選手以及裁判員代表分別宣誓,將嚴格遵守比賽規則。同時還舉辦了成果發布,包括《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報告》發布,機器人專業能力測試啟動、佛山三龍灣發展規劃介紹等。
  • 智能製造包括哪些行業_智能製造十大未來行業趨勢
    如今,微軟、谷歌、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已進軍機器人產業,布局「機器人2.0」時代,引領智慧機器人的創新發展。我國已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重點開展人工智慧、機器人深度學習等新一代機器人技術研究,注重戰略性、前瞻性、創新性的工作,以期在機器人產業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
  • 新工藝、新技術來襲,智能裝備為光伏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00MW「高效電池+智能製造」整線。2018年以來,在降本增效、平價上網的大目標下,光伏製造企業開始推出基於大尺寸、TOPCon、HJT等技術的新品,以實現更優的度電成本。順應技術發展趨勢,光伏裝備企業快步疾行,不斷推出適應產業、市場的新型設備,加速推進產業進步。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②|國產機器人如何暢跑全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在中國,看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大型互動式融媒體產品,以不一樣的視角,講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故事。機器人是先進位造業的代表。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如何協同創新發展?
  • 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在滬召開!
    1月8日,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在上海普陀安曼納卓悅酒店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以「賦能區域產業,提升企業價值」為主題,來自全球數百位國內外學者、專家、企業家和媒體共聚一堂,探討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之道。
  • 回顧2019|新經濟蓬勃 36氪精耕浙江產業服務
    2020年,36氪浙江將繼續基於媒體業務、企業服務、一級市場數據服務、產業創新中心服務等形式,服務於企業成長,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 擁抱新經濟 與會議IP合作 杭州目前正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用科技創新賦能杭州全產業集群化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產業呈現飛速發展之勢,新經濟會議成為杭州會議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 「清華力量」助力湖南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長沙7月27日電 7月26日,2019首屆「清湘產業創新峰會」暨「清湘科創行」活動在三一雲谷D1街區舉行。峰會主題為「清華力量、智造湖南」,來自智能製造領域的10餘名院士專家、32個優質項目,500餘名企業家參與了論壇,共同探討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之計。
  • 院士談 | 譚建榮:智能設計是智能製造起點與關鍵,才能提升企業競爭...
    今(23)日下午,首屆智博會智能製造高端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兩江廳B舉行。來自中國工程院的院士譚建榮以「如何開展智能製造」為題進行了發言。譚建榮認為,智能設計是智能製造的起點與關鍵,把設計水平、設計能力提上去,企業才有競爭的活力。
  • 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在滬落地
    (受訪者供圖)  規模更大、研發力量更強、智能化水平更高……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昨天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開工奠基。作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佔地431畝,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8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及服務總部於一身,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
  • SENSOR CHINA開啟智能聯接時代
    AI、IoT、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的蓬勃發展,給一些垂直應用領域例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穿戴、智能醫療等注入了活力。作為這一系列應用的基礎,傳感器發揮著感知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傳感器市場進入爆發期。
  • 王清憲出席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並致辭
    青島作為中國領先的製造業強市,近年來,依託齊全的工業門類、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加快推進機器人產業項目集聚與鏈條延伸,初步形成了覆蓋產業鏈上中下遊的競爭優勢。「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
  • 第六屆智博開幕,在莞發展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未來可期
    姚德洪在致辭時表示,東莞連續六屆舉辦智博會,打造智能裝備和其機器人展示交流平臺,對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和重要的作用。本屆智博會聚焦先進位造業,匯聚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同臺展示,是促進智能製造交流合作的良好契機,要充分利用好智博會平臺,加強對接、促進合作。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的未來:單體智能+群體智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編者按:正如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曾指出的「人工智慧是工業4.0成敗的關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工業智能成為了不少AI企業關注的焦點。在這之中,作為工業智能化一大標誌的工業機器人是發展落地的重點之一。曠視在2017年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
  • 國外機器人企業搶佔中國市場,院士為自主創新支招
    在當天舉行的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表示,人工智慧和設計製造技術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兩個抓手,高校應加強「信息技術+機械製造」複合型人才培養,推動我國在機器人產業實現「彎道超車」。上海市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屬於新型研發機構,是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力量。
  • 智能製造近期熱點事件匯總,餘姚啟動五大工程,加碼智能製造
    企業動態 微鏈認知技術賦能ABB工業機器人,聯合打造智能製造新格局 8月16日, ABB機器人公司與重慶兩江微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微鏈科技將在ABB機器人上搭載其認知技術,幫助其用戶提高自動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