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談移動機器人的未來:單體智能+群體智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2021-01-07 物流指聞

編者按:

正如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曾指出的「人工智慧是工業4.0成敗的關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工業智能成為了不少AI企業關注的焦點。在這之中,作為工業智能化一大標誌的工業機器人是發展落地的重點之一。

曠視在2017年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2020年初,機器人產品部獨立成為曠視的產品中臺之一,專注於機器人產品和關鍵物流裝備的研發。在2021年到來之際,曠視高級副總裁兼機器人產品部總經理王宏玉、曠視機器人產品部研發總監陶濤發表署名文章,分享了他們對移動機器人技術趨勢的觀點。

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日趨個性化、用工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成熟等多重因素的推動,智慧物流、智能製造成為企業降本增效提質的重要手段,帶動移動機器人市場需求的持續走高。根據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統計,2019年度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1.75億元。

圖:2019年度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1.75億元(來源: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2019-2020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移動機器人主要需要解決定位、規劃、控制等問題,目前重點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感知與建模、定位與導航、環境理解、多機器人協調等,根據曠視在工業智能及智慧物流方面的研發和實踐積累,我們看到移動機器人目前主要有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一、基於SLAM技術的AMR是未來移動機器人的主流趨勢。

移動機器人發展經歷了有軌方式(如磁帶牽引方式)、信標方式(如二維碼)、無信標方式(如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的不同階段。二維碼導航機器人需要在現場張貼二維碼,對二維碼粘貼精度要求高,且易損壞。SLAM技術可以讓機器人在無信標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定位導航,具有易部署、柔性等特點,更加適合在運行環境複雜、業務經常變動的場景下應用,因此受到越來越多客戶青睞,正在成為業界主流趨勢。

行業發展顯示,導航技術的發展使設備從「車」逐漸過渡到「機器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引導車)最早是傳統企業自動導引車的模式,智能化程度不高。隨著新技術的發展,AGV自主化、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企業紛紛朝著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的方向發展,越多越多人開始用AMR來取代AGV的說法。

二、視覺SLAM是未來方向,同時需要多傳感器融合的導航方式。

在工業物流領域,基於SLAM技術實現的機器人自主導航,根據傳感器不同主要分為兩個類別:雷射SLAM和視覺SLAM。雷射SLAM技術相對更加成熟,是當前市場應用的主流。但隨著機器人單體主處理器的處理能力提升,特別是一些帶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處理器的應用,機器人視覺處理能力得到極大提升,以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的視覺處理可以在機器人上實現。

目前,視覺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機器人立體視覺避障(人/ 物區分識別),以及視覺導航和末端高精定位上。曠視認為,視覺傳感器成本低,感知信息量大,隨著視覺算法技術的成熟,視覺SLAM導航機器人在不遠的將來會替代雷射SLAM導航機器人。

圖:曠視MegBot-S800V視覺建圖及視覺導航演示

與此同時,不管是基於雷射還是視覺實現的機器人自主導航,都不是單一應用,還需要融合諸如慣導(IMU)、GPS等其他導航方式,以應對魯棒性要求非常高的現實應用場景,讓機器人能夠更加穩定有效地運行。(出處: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2020-2021工業製造領域自然導航AGV/AMR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例如視覺和IMU的融合,IMU為快速運動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式,而相機又能在慢速運動下解決IMU的漂移問題,二者實現了優勢互補。

三、深度學習將廣泛應用,加強機器人對周圍環境的理解。

AI中的深度學習技術在計算機視覺中的應用主要有物體識別、目標檢測與跟蹤、語義分割、實例分割等,語義SLAM能把物體識別與視覺SLAM結合起來,將標籤信息引入優化過程中,構建帶物體標籤的地圖,實現機器人對周圍環境內容的理解。

圖:AI賦能的曠視全系列智能物流設備

新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加速融合將進一步推動產品的更新換代。移動機器人的自主性主要體現在「狀態感知」、「實時決策」、「準確執行」這三個方面。物聯網、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相互結合,能夠讓設備高效交互,數據更加自由流動,並通過算法指揮硬體發揮最大效能。(出處: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2020-2021工業製造領域自然導航AGV/AMR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四、機器人規模化集群作業成為發展必然,需要更高效的多機協作方式。

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是以集群的方式協同完成特定的任務。如:月臺的託盤搬運集貨,原材料的料箱存儲和揀選,產線之間的物料搬運;託盤可以使用無人叉車搬運,原材料的存儲揀選可以使用二維碼類KIVA機器人,產線之間物料搬運可以使用SLAM機器人。

在曠視看來,多臺甚至是成百上千臺機器人規模化集群作業成為發展必然。這不僅需要調度系統需要能夠接入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在統一的環境下完成作業調度;還需要多機器人調度算法,找到全局最優方案,使多機器人共同工作時的總效率最高。目前調度算法主要分為三類:數學方法、仿真方法和人工智慧算法。其中,人工智慧算法前景最為遠大。

圖:曠視CeMAT展示河圖調度的箱式四向穿梭車密集存儲+貨到機器人揀選+AMR搬運解決方案

例如,當系統只需要調度幾十臺機器人時,傳統系統依靠簡單的邏輯策略就能支持。然而,一旦達到幾百臺甚至上千臺機器人時,簡單的邏輯思考已經不能解決問題,整個群體協作的效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這時候就需要機器人能夠不斷學習、不斷修正自身策略,AI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讓整個系統不斷優化,群體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五、同構仿真、數字孿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客戶在做智能化、自動化改造的過程中,從方案設想,到方案設計和實際投入,中間會經過漫長的決策鏈,通常這個決策過程依賴設計人員的經驗,這樣可能會導致規劃結果和實際需求產生較大的偏差,導致浪費或工期延誤。

一套功能完備的同構仿真系統可以避免設計過程中的人為偏差,並且能夠極大提高評估效率。例如曠視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HETU),可以提供規劃、仿真、實施、運營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實現同構仿真和數字孿生,極大減少機器人項目規劃風險,提高運維效率。

圖:曠視河圖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中最關鍵的在於仿真,而仿真裡關鍵的是同構仿真。目前物流行業中,大多數仿真系統和執行系統都是分開的。而曠視河圖採用同構仿真的方式,仿真和執行在同一套系統和軟體裡,仿得更好、更加體系化,隨著軟體的更新迭代可以無限逼近現實場景,帶來更大的價值。

在曠視看來,移動機器人未來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單體智能是單個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未來會包含更多AI的元素;群體智能是系統的智能化,通過AI的算法使系統最優化,為客戶降本增效。移動機器人的市場很快就會突破100億的規模,未來的市場是1000億的體量,國內的很多同仁在為這個市場而努力拼搏,曠視的產品也在不斷走向海外,在海外這個藍海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曠視談移動機器人未來技術趨勢——單體智能與群體智能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曠視進入供應鏈物聯網領域後便聚焦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2020年初,機器人產品部更是獨立成為曠視的產品中臺之一,專注於機器人產品和關鍵物流設備的研發。進入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的新時代,未來的移動機器人又有哪些發展趨勢?
  • 曠視科技以技術創新驅動移動機器人(AGV/AMR)發展
    曠視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也早在2017年就進入了供應鏈物聯網領域,以移動機器人相關技術的研發落地,推進智慧物流及工業機器人業務的發展。在供應鏈物聯網領域,移動機器人主要需要解決定位、規劃、控制等問題,目前重點的研究領域是環境感知與建模、定位與導航、環境理解、多機器人協調。曠視科技指出,移動機器人未來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
  • 曠視獲高工金球獎2019年度創新技術獎 助力行業智能升級
    12月11日-13日,2019高工機器人年會在深圳成功舉行。在會上同期舉辦的第六屆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上,人工智慧企業曠視憑藉其推出的機器人網絡協同作業系統河圖(HETU)獲高工金球獎工業軟體類「2019年度創新技術獎」。
  • 送餐機器人實現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
    送餐機器人緊密圍繞餐廳場景需求設計,實現低成本的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送餐機器人作為智能化的科技成果,不僅為餐廳增添了品牌科技元素,更給餐廳顧客帶來更直觀的科技感和趣味性的體驗,成為餐廳重要的營銷手段,助力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
  • 小i機器人人工智慧NLP平臺助力化工企業智能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
    在此背景下,世界某知名粘合劑生產商與小i機器人攜手搭建了一個人工智慧NLP平臺,使用AI技術實現客戶服務自動化,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客戶體驗,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在與小i機器人合作之前,客戶服務主要由該生產商的經銷商和電話客服提供,以解決上述售前售後問題。但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所需處理問題數量迅速增多,且伴隨定製化需求提升,相關問題也更為詳細複雜,對客服人員的服務人數和服務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 設備智能運維——企業降本增效的「殺手鐧」
    2020年4月9日,西安因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呂芳洲受邀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先進位造商學院承辦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公益大講堂進行直播分享:《設備智能運維——企業降本增效的「殺手鐧」》,以下為演講整理。
  • 眼控科技智能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助力車管業務降本增效
    AI助力車管業務辦理降本增效眼控科技依託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和對行業多年的探索總結,針對機動車、駕駛員業務辦理效率提升的瓶頸,推出"智能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眼控科技智能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以六合一平臺為基礎,依據機動車和駕駛證兩類業務辦理需求,在不改變現有流程的情況下,支持對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操作權限,保證業務配置的靈活性。
  • 德莊降本增效怎能少得了Ada送餐機器人助力?
    、提高運營的效率、滿足顧客對現代化、儀式感就餐體驗的追求,都已經引進了送餐機器人這個可愛的小助手。千裡眼機器人與"德莊"火鍋店也正式進行短暫的助力!嘗試讓"德莊"火鍋店走向智慧化型餐廳。ADABOT配送時避障ADABOT到達門店後就吸引到不少客人的眼光,尤其是在店內配送的途中,小孩子們都眼冒金光看著ADABOT,等待著它把自己的餐飲送到自己的桌前。
  • 曠視對話億陽紡織:AI如何讓紡織業更智慧?
    近日,億陽紡織與曠視、中國移動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共建紡織行業的"5G+智慧工廠"。曠視將為億陽紡織打造國內首個紡織業高密度單卷自動化立體倉庫,共建行業智能升級標杆。具體而言,曠視將以自主打造的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HETU)為核心,配合多樣的自動化設備,定製出一套從收、發、存到智能搬運的自動化方案,幫助億陽紡織優化生產流程與出入庫管理模式,實現降本增效。在深入的過程中,曠視也將繼續尋找更多人工智慧可應用的場景並加以研究。
  • 曠視榮獲2020中國十大創新應用品牌"智慧物流十大品牌"
    在底層AI技術層面,曠視自研的AI生產力平臺曠視Brain++能夠提供一站式的AI工程解決方案,幫助曠視更方便地實現AI生產。從底層AI算法層不斷向上生長,曠視實現了供應鏈物聯網場景下的軟硬體創新,打造出業內首個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HETU),以及眾多AI賦能的自研機器人及智能物流裝備。
  • 中移集成與中移物聯網參訪曠視科技 圍繞智慧城市等開展合作交流
    近日,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集成」)、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物聯網」)參訪曠視科技,就智慧城市、智慧樓宇園區等領域的合作以及雙方未來的合作方向與曠視科技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 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圓滿閉幕 曠視付英波談AI企業創新的動能與勢能
    付英波在演講中指出,後疫情時代,隨著新基建、數字經濟、數位化轉型帶來的新場景、新機遇,為更多的AI新產品、新技術落地贏得了先行先試的產業機遇,「AI正在助力經濟重回正軌。」  在這過程中,曠視積極發揮著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以科技抗疫助力生產秩序的恢復。
  • 小微企業降本增效 可加粉雷射列印行之有效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經濟前景不明朗,給企業經營帶來不小的壓力。在市場和銷售難以快速提振的情況下,減員增效、優化考核成為了另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使企業渡過經濟寒冬。對於小微企業來說,更要講求運營效率,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運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降本增效」。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方忠一行先後赴埃夫特機器人、隆深機器人、南博機器人、中電興發等企業,實地查看企業廠房建設和生產運營情況,詳細了解企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並現場召開座談會,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 擎朗智能攜多款配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全球領先的智慧機器人及室內無人駕駛專家擎朗智能也參與到這場盛會當中。—智能消毒機器人M2。目前,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擎朗智能在配送機器人領域擁有深刻的洞察,具備軟硬體+高效運維一站式服務實力,並基於強大的機器人移動技術與服務能力,與阿里巴巴、中國科學院、中國聯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底撈、銀泰百貨、興業銀行等1500+合作夥伴通力協作,在助力周邊生活各個行業實現降本增效方面擁有大量實戰經驗。
  • 未來機器人柔性物流無人化方案,助力家具企業啟動無人化升級
    作為視覺導航物流無人化方案提供商,未來機器人正加速對製造業倉儲物流無人化的落地部署,案例中的客戶是一家以家居倉配裝一體化服務為特色服務的企業,在全面提升家居流通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服務品質上有著豐富經驗。
  • 竹間智能入選量子位AI落地白皮NLP、對話式人工智慧平臺代表企業
    不乏金融行業的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上投入了上億元。中國AI技術供應商目前重點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四大城市。在落地提速的趨勢下,AI帶來的價值,已經不僅僅限於降本增效。落地的關鍵是需求在落地過程中,關鍵詞是「需求」。
  • 分揀 工業機器人
    隨著「智能製造」的全面推進以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機器人引發的技術革命,在生產製造及倉儲物流領域正在迅速展開。而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行業的積極推動,以及社會資本的助力下,我國物流機器人領域取得跨越式發展。在CeMAT Asia 2018展上,物流機器人相關企業攜最新產品精彩亮相,集中展示各自在物流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
  • 修舊利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推進新型重油堵塞油管清洗工藝
    修舊利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推進新型重油堵塞油管清洗工藝 2020-12-01 08:39:42 來源:工人日報 今年以來,中石化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採取措施降本增效,進一步推進新型重油堵塞油管清洗工藝
  • 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在成員大會的沙發論壇中,業內代表企業與高校專家共聚一堂,就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沙龍論壇由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移動機器人BG總裁張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