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11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進一步指出,目前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頂層規劃到實際推動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還要繼續抓下去。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在中國,看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大型互動式融媒體產品,以不一樣的視角,講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故事。
機器人是先進位造業的代表。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如何協同創新發展?讓我們來一起打開盲盒——
暢通產業鏈,國產機器人也能銷往全球
肖永強
肖永強是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總工程師。2013年,他從北京來到蕪湖,開啟了國產工業機器人研製之路,也見證了長三角企業從單打獨鬥到牽手共進的一體化發展之路。
肖永強在碩士和博士期間主要研究機器人控制器、控制算法和建模技術。當時,國內機器人控制器、減速機等核心零部件大多被國外壟斷。如何打破這個「瓶頸」,實現工業機器人自主化、國產化?「和一個了解工業機器人的同學聊起我在做類似日本發那科的機器人,未來會和他們PK,他聽完後一直笑。」雖然同學並不看好,肖永強和同事們卻卯足了勁兒。
肖永強工作後的第一次巨大成功讓他記憶猶新,他與合作夥伴一起研發的手持式示教臂,使得衛陶行業的噴釉機器人可不需示教直接上手,徹底解決了之前人工操作帶來的塵肺病問題,「現在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佔比已超過50%。各類機器人產品已經覆蓋家具衛浴、鑄造、貨櫃、光伏等細分市場。」這一次創新研發更加堅定了他自主國產化的決心。
在安徽,肖永強在專心研製國產控制器,而在300公裡外的江蘇蘇州,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生產的減速器正在努力拓展市場。同為長三角致力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企業,埃夫特與綠的牽手,探索用國產化代替進口依賴,經過反覆調試,裝上國產減速器的機器人製造成本壓縮了近20%,而蘇州綠的也快速打開國內市場。
在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的毛筆字機器人,使用了蘇州的減速器和電機,南通的結構件,由肖永強和合作夥伴共同研發。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埃夫特與上遊企業的協同發展更加緊密,國產化之路更加順暢。在上海,以松江為起點,沿著滬昆高速和滬蘇湖鐵路,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九座城市串起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平臺——G60科創走廊。埃夫特是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聯盟集聚了機器人製造企業、集成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資本等,有效促進上下遊機器人產業鏈整合,聯盟成員在技術端協同攻關,加快在高端智能裝備領域國產化的研發和成果轉化。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聯盟已經有151家成員,三省一市的企業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
「我們的諧波減速機合作夥伴在蘇州,我們的伺服電機合作夥伴在蘇州和上海,我們的鑄件和齒輪合作夥伴在常州。」肖永強介紹,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公司基本形成了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公司的核心零部件一半以上來自長三角區域,國產化率已達80%以上,並預計在未來2年達到90%以上。」
目前,埃夫特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遠銷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肖永強已經完全愛上了長三角這片充滿創新活力的地區。
資源開放共享,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產業集群是有效的產業創新戰略,是推動區域產業創新、提高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以城市群為核心,為創新蓄勢蓄力,G60科創走廊無疑是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之一。2019年G60九城市研發投入達1942億元,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980家,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62個,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和創新策源地之一。
充分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兩年多來,長三角三省一市也在積極推進重大創新平臺一體化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體化組織和科技資源一體化開放共享,共同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化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一體化發展。2019年,江蘇省高校院所、行業骨幹企業牽頭聯合滬浙皖科研單位共同承擔實施了5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撥資金超5億元;江蘇省輸出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技術合同超過5100項,吸納其他一市兩省的技術合同超過4700項。
2019年4月,蘇浙滬皖四地科技主管部門共建的「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開通啟動,為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共享服務,目前已經聚集了長三角地區2429家服務機構的3.5萬餘臺(套)大型科學儀器和2665家科研機構。成立長三角區域技術市場聯盟,發放長三角跨區域科技創新券等一系列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技術、設備、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在長三角的自由流動與協同共享。
G60九城市地理展示圖。
智庫專家點睛:
產業創新一體化:用好一體化創新平臺,真正實現協同創新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劉慶
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地區的期許和囑託。長三角擁有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具備打造創新共同體的能力。
今年6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籤署了《共同創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框架協議》,發揮三省一市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加速推動重點優勢領域創新成果向產業轉化,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發展和協同創新能力。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打破了產學研不同要素之間的地域壁壘,使得資源更加自由配置,提升區域整體發展和協同創新能力。應該用好這個跨區域平臺,真正發揮好協同作用,實現資源端、需求端和載體端等各環節的高效對接。
此外,聯合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也是構建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同體的重要內涵。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更加注重從0到1的突破,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人,提高自主研發的能力,為創新平臺注入更多活力。
機器人
恭喜你
解鎖今日份的盲盒故事
根據盲盒故事中的主人公
我們還精心設計了創新者的虛擬和實體玩偶形象
掃碼參與集盲盒新聞遊戲
說不定得到主人公形象的玩偶哦
Frank告訴你:集齊一套盲盒後還有機會中獎!
來吧~
總指導:雙傳學 顧雷鳴
總策劃:顧新東
監製:沈崢嶸
採寫:沈崢嶸 朱娜 葉真 謝詩涵
視頻:曹凱琪 高鑫 楊璽
美編設計:章偉 李寧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