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月2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如果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聯合破冰船怎麼辦?的文章。大家都知道我國003號航母正在建設當中,雖然我國突破技術壁壘擁有了航空母艦,但是想要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沒有辦法。而世界上目前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也非常少,目前有現役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只有美國和法國。
核動力航空母艦其實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的航空母艦,加一次核燃料就可以長期續航,而且並不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料出行,因此它就可以節省出大量的空間以及載重噸位。
這也就意味著航空母艦上可以攜帶更多的航空燃油,而除了燃油之外還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和人員。也就是說在相同的規格下,核動力航空母艦要比常規的航母作戰效能高許多。而且由於燃料的原因,它可以在部署期間保持更持久的戰鬥狀態。
目前世界上一共也只有12艘現役核動力航母,而在這其中美國就佔了11艘,而法國的那唯一的一艘「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因此中俄一直致力於發展核動力航母。雖然俄羅斯沒有核動力航母,但是它有核動力大型巡洋艦,而俄羅斯也一直想要建造出一艘核動力航母。
在該報導中寫到, 2018年6月,俄羅斯政府邀請中國國家核公司競標一個核動力破冰船項目。新型的500英尺長的破冰船將由模塊化反應堆提供動力,因此中國完全可以與俄羅斯合作開發核動力破冰船。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兩個常規航母,並正在建造第三艘。但是海軍專家李傑表示,要真正具有競爭力,中國海軍需要一艘能夠產生大量動力和高速的艦船才能發射大型飛機。李肇星說:「中國確實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來彈射其超重型艦載戰鬥機J-15。」
中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建設能力,但在核小型化方面仍然非常薄弱。因此,它可以向俄羅斯學習。中國艦隊已經擁有核動力潛艇。但是潛艇的反應堆不適合轉移到與航空母艦一樣大的水面艦艇上。法國在25年前就吸取了這一教訓。
為了降低法國第一艘也是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戴高樂的研製成本,其設計者使用了兩個K15潛艇壓水堆作為主要推進系統。它不起作用。船的巨大尺寸和發動機的動力不足,意味著它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慢的航母,其最高時速僅為27節,這無可厚非。專家說,航母最低至少要達到30節的行駛速度才能保證艦載機在起飛時所需的逆風。
與俄羅斯合作破冰船將很可能使中國受益,因為中國的第四艘航母將很可能是核動力航母。運輸船和破冰船相較於普通船隻來說都需要大量的電力。「而且為了能夠使其能夠穿透濃密的冰層,在破冰船的結構設計上他們更注重強大的推進系統。「俄羅斯擁有技術,但沒有錢,中國有錢,但沒有技術,」專家對官方媒體說,到203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可能擁有多達六艘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