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2020-11-21 中國軍網

(原標題 暗戰大洋: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印度租借俄羅斯的阿庫拉核潛艇

潛艇可以說是現代海軍真正的主力艦。根據2013年發表的一項市場調查結果,到2020年年底,亞太地區在潛艇上支出總額將達450億美元。

潛艇技術很複雜,但也是應用最普遍的武器系統。戰時它能夠通過反艦飛彈和魚雷影響海戰進程,在和平時期,它能夠在秘密行動中發揮作用。潛艇的戰時任務包括區域封鎖和作戰空間的控制。1982年馬島戰爭使前者的作用得到了證明。「徵服者」號核動力攻擊潛艇擊沉了「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輕巡洋艦,迫使阿海軍再無艦艇出港。在海灣戰爭中,潛艇控制作戰空間的能力得到了證明。英美潛艇針對伊拉克陸上目標發射了「戰斧」對地攻擊飛彈。

潛艇更強大的威脅是阻斷海上交通線,摧毀商船船隊。這對於那些從很遠的距離進口原材料以及出口製成品,依靠海上貿易的亞太經濟體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威脅。事實上,在該地區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反潛戰能力,所以該地區海軍開始更專注於潛艇作戰。

潛艇武器

潛艇依靠三種武器:魚雷、反艦飛彈和水雷。隨著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改進,這三種武器都變得更加複雜。魚雷通過導線控制,在被動聲吶引導下到達目標的附近,然後在末端使用自身主動聲吶自動導航攻擊目標,還有的魚雷制導系統則是尾流跟蹤攻擊。潛艇可使用反艦飛彈在海邊,甚至在港口打擊目標,最新的反艦飛彈甚至具備有限對地攻擊能力。水雷能夠「獵食」特定目標,保持長時間一動不動,甚至將自己隱藏在海底之中。

傳感器

現代科技提升了潛艇隱蔽偵察的能力,高放大倍率的光學潛望鏡為目測和照相偵察提供支持。實際上,現代潛艇在泊位中都能觀測幾海裡以外的高層公寓,甚至看到居民吃飯或者看電視。通過引入桅杆式光電系統,圖像增強器和熱成像儀可以進一步增強這種能力。例如,日本蒼龍級潛艇配備非穿透光電桅杆,可在10秒鐘內升高旋轉360度拍攝圖像後下降,然後在控制臺研究這些圖像。

潛艇一直擁有投送特種部隊的傳統,但最初只是作為潛水員的一個「跳板」。現在新潛艇則有新的進步。例如針對潛水員輸送載具,潛艇建造了氣閘設施,使其能夠在水下離開以及重新進入潛艇。核動力潛艇可以通過搭載的微型潛艇遠距離輸送人員。

動力

亞太地區的絕大多數潛艇是常規潛艇,這些潛艇被設計成最佳水動力形狀,可提供更高的水下速度。例如韓國海軍的孫元一級常規動力潛艇,即德國設計的214型潛艇,其水下航速為20海裡/小時。其外形也有助於減少潛艇聲學特徵。

在常規潛艇,電池是由船舶的柴油發動機充電,但這些發動機工作時需要穩定的空氣供應,潛艇有水下通氣管以及飄在水面並吸入新鮮空氣的軟管。為了延長水下續航時間,目前出現了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AIP或者燃料電池兩種解決方案。巴基斯坦海軍的哈立德/阿戈斯塔90B級潛艇採用了法國MESMA自主式AIP系統,這一系統也將安裝在印度海軍的鮋魚級潛艇上。韓國孫元一級潛艇將使用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技術,而日本蒼龍級潛艇以及新加坡海軍的射手級潛艇採用瑞典斯特林MK3型AIP系統。

潛艇有一要求有時被忽略,這就是空調。沒有空調將意味著艇內的溫度將達到40攝氏度,這一溫度將使艇員們筋疲力盡。另外高溼造成食物變質會使艇員患上壞血病導致任務被放棄。

巴基斯坦海軍的阿戈斯塔90B潛艇

聲吶

潛艇需要各種主動和被動聲吶。主動聲吶能夠提供目標的精確方位,但會暴露潛艇的位置,所以很少使用且使用時間很短。被動聲吶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內探測目標的聲學特徵。艇艏聲吶可探測船體周圍270度的目標,側翼聲吶陣列可探測船體周圍約160度的目標,而拖曳聲吶陣列可以探測船體周圍360度的目標。通過與艦載目標識別情報資料庫相比,能夠獲取目標更詳細的信息。通過目標運動分析,聲吶可以監測目標的航向、航速、航程,然後通過對比船舶自身的移動數據來不斷更新。

一個典型的聲吶套件是泰利斯公司的S-Cube聲吶裝置,艇艏使用一個大的、圓柱形的中頻主被動搜索傳感器,被動舷側陣列能夠在遠距離低頻探測、識別和定位,其高頻率主動水雷及避障聲吶還具備導航功能。各國的聲吶都正在逐步改進。而且指揮與控制系統能從所有聲吶機翼其他傳感器接收數據並處理,提供戰術態勢圖片,這不但包括水下的信息,還包括水面上的信息,聲吶甚至可探測懸停直升機的存在,也可以用來控制線導魚雷、發射反艦飛彈及協助對地巡航飛彈攻擊。

作戰理念

各國根據作戰需求選擇潛艇種類。朝鮮裝備了用於特種作戰微型潛艇,航程非常有限(水下距離約50海裡/90千米),但是它們可以攜帶重量級的魚雷,可由拖網漁船暗中拖曳到作戰區域。

一般海戰潛艇航程要遠得多,達740~925千米。對於一些海軍來說,他們的作戰區域可能會遠離他們的基地,這樣就會需要遠洋潛艇,例如柯林斯級、孫元一級和蒼龍級潛艇的水面航程超過10,000海裡(18,500千米)。

要具備真正遠洋反潛能力,只有使用核潛艇。相對於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可以說是「多才多藝」,最大優勢是可以用56-74千米/小時的最高水下速度迅速部署至世界任何地方。核潛艇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甚至自己生產淡水,可水下部署數月之久,唯一的限制是食物攜帶數量。核潛艇也非常安靜。2009年2月,英國皇家海軍「前衛」號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與法國海軍的「凱旋」號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在水下意外相撞,雙方都沒有意識到對方的存在。然而,核動力潛艇使用維護成本都非常高,這也是許多海軍拒絕核動力潛艇的重要原因。

中國不但裝備了彈道飛彈核潛艇,而且也裝備了攻擊型核潛艇,而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既可以發射常規彈頭也可以發射核彈頭。印度還租賃了俄阿庫拉級核潛艇,並有可能租賃第二艘核潛艇來培訓人員和提供一種臨時的作戰能力。

但大多數亞洲海軍仍尋求常規潛艇,新加坡最近訂購了德國建造的210型潛艇,可能配備了AIP系統;而中國將會滿足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需求;韓國將向印尼交付兩艘潛艇。臺灣、泰國、越南正在尋求建立新潛艇部隊,甚至連菲律賓都正考慮採購潛艇。

相關焦點

  • 日本29SS潛艇首艇亮相 配備保形聲吶 水下作戰能力不容小覷
    日本在燃料電池方面技術實力比較雄厚,為潛艇配備燃料電池AIP沒有太大技術障礙,日本也曾經建造過潛艇燃料電池AIP系統實驗裝置進行試驗,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最終還是決定29SS潛艇只採用鋰電池,放棄了燃料電池AIP系統。29SS潛艇水聲系統進行了升級,採用了艇艏保形綜合陣,它也是繼俄羅斯拉達級潛艇之後第二艘採用這種設計的常規潛艇。
  • 法國「梭魚」級核潛艇亮相 專家:體積雖小作戰能力卻很強
    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李傑為您做詳細解析。軍事觀察員李傑分析,法國海軍主要活動海域水位比較淺,小噸位核潛更符合其水下作戰的實際需求。李傑:法國雖然是北約的一個重要成員國,但是法國的潛艇主要活動於大西洋近海岸的水域,以及地中海。地中海海域通常水位比較淺,海底的海況比較複雜,不太適合大噸位、大體積、大排水量的潛艇,特別是核動力攻擊潛艇在水下活動。
  •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造就該國擁有當時亞洲第二的潛艇部隊
    ▇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泰國海軍裝備的近海小型潛艇瑪查魯級"瑪查魯"和"威倫"號,攝於日本神戶。在亞洲範圍,除了日本,泰國是最早擁有潛艇部隊的國家,上世紀30年代,即在二戰爆發之前,泰國皇家海軍就有一支由4艘近海潛艇構成的潛艇部隊。有意思的是,這4艘潛艇均為日本製造,也是迄今為止日本唯一出口的潛艇。早在1910年,泰國皇家海軍就計劃對外採購潛艇,由於政府財政拮据,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一二戰時期,潛艇的主要工作是攻擊敵方商船,破壞海上交通,很少在水下潛航,也沒有成熟的反潛設備,所以潛艇間並不打架。反潛是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反潛飛機的事兒。二戰後,隨著通氣管大量應用,潛艇變成真正能在水下潛航的幽靈,反潛也成了潛艇自身要承擔的重要工作。
  • 揭秘中國反航母三大利器:擁有亞洲最大潛艇部隊
    中國引進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飛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這是美國海軍深知的。升級版常規潛艇的「狼群效應」中國現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潛艇部隊。潛艇是對付巨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潛艇情況下,美航母編隊自帶的潛艇、反潛力量難免出現漏洞,這時航母編隊內的所有水面艦艇都會非常危險。
  • 5部值得推薦的潛艇作戰電影,給你不一樣的戰爭思考
    但大多數戰爭片以陸軍空軍或者特種部隊為主,而潛艇作戰的電影則比較少見,也許是因為受限於環境等因素,很難拍出特別宏大的場面。但潛艇作戰的電影中,還是有不少優秀作品值得我們觀看。今天小編就推薦5部不錯的潛艇作戰電影給大家。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為進一步增強水下作戰力量,上世紀末,韓國提出了「遠洋海軍」發展戰略,並於2000年11月從德國購買了3艘AIP型214級潛艇,後自行建造了6艘,這就是被命名為「孫元一」級的KSS-Ⅱ型潛艇。該級潛艇採用燃料電池技術,可連續潛航15~21天,可同時跟蹤25個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8個目標。
  • 俄羅斯推出食人魚AIP潛艇,用水下燃氣輪機,與其他AIP潛艇不一樣
    P-750B型潛艇自動化程度非常高,艇員編組只有18-20人,主要用於近海反潛/反艦、布雷、偵察作戰,該潛艇還支持水下特種作戰,可以最多搭載16人的水下特種部隊。P-750B型潛艇的噪聲水平據說低於大洋黑洞「基洛」級,低於海洋自然噪音水平。P-750B型潛艇武器系統為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攜帶和發射16枚533毫米重型多用途魚雷、反艦飛彈和水雷。
  • 尹卓:印度鮋魚級潛艇服役或給南海帶來負面影響
    一:印度第三艘「鮋魚」級潛艇升級了通信、聲吶等設備,探測和作戰能力明顯提升。二:印度希望「鮋魚級」潛艇完全國產化,與法國在技術轉讓、價格等方面產生分歧,是導致潛艇延期交付的重要原因。
  • 我海軍潛艇艇員自救脫險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海軍潛艇艇員自救脫險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日前,由海軍軍醫大學特色醫學中心科研團隊研製的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在東海某海域順利完成海上作戰性能試驗,某型潛艇6名艇員先後利用該系統通過快速脫險的方式安全到達水面,標誌著人民海軍潛艇艇員自救脫險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由快速上浮脫險服、頭罩充氣系統、脫險服檢測裝置、頭罩充氣系統檢測裝置4部分組成。
  • 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演習,疑似出動潛艇,究竟強化了中國哪些能力?
    該艦隸屬於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援支隊,主要的作戰裝備是其在尾部投放裝置上攜帶的英國製造的LR-7型深潛救援潛艇,該艦日常所承擔的戰術任務只有一項,那就是對在訓練或戰時可能沉沒的潛艇實施救援行動。當然,大家也不要忙著激動,畢竟人家巴基斯坦海軍也不是沒有潛艇的:截止去年年底,巴基斯坦海軍的常規動力潛艇部隊還有五艘潛艇在役,包括2艘上世紀70年代進口自法國的「阿戈斯塔-70」型和3艘90年代到本世紀初進口的法制「阿戈斯塔-90B」型,其中2008年入役的3號艇「哈馬扎」號據說具備在水下發射巡航飛彈的能力。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御龍號是蒼龍級潛艇中的12號艦,也是該級別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款裝備鋰電池的常規潛艇,早在2017年日本海自就下水了第一艘改進型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該項技術的使用是否也意味著日本常規潛艇的作戰性能將會超過中國的潛艇部隊?目前全球各國海軍裝備的常規潛艇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存在體積較大,功率小且安全係數低等缺點,與鋰電池相比確實存在較大的缺陷。
  • 潛艇新型脫險裝具研製成功自救脫險能力達世界先進水平
    原標題:潛艇新型脫險裝具研製成功自救脫險能力達世界先進水平   由海軍軍醫大學特色醫學中心科研團隊研製的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近日在東海某海域完成作戰性能試驗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英國依靠這條補給線,源源不斷地從美洲、非洲、亞洲運送戰略物資。對此希TL表示分外眼紅,恨不得將英國的這條生命線置之死地而後快!這時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站了出來。他深知英國雖然在陸地上被德軍狂毆,元氣大傷,但是海軍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在海上與英國進行大規模決戰是不現實的。德國要想壓制英國,必須另想辦法。
  • 中國海軍遠徵艦隊已悄然成型:具備全球作戰能力,僅次於美俄兩國
    美國網站傳來報導,如今的美國對於中國的軍事發展特別在意,現在中國海軍力量明顯在逐步增強,對於遠程作戰能力也是快速發展中。中國遠徵航海艦隊,軍事規模相當強大,再加上有些潛艇具備印度洋的作戰經歷,更是為中國艦隊增添力量。悄然成型的中國遠徵艦隊僅次於美俄兩國,位於世界海軍第三的位置。美國軍事報導說,中國研究部門正在積極建造大型的海陸兩棲船071型。
  • 二戰風雲:德國U型潛艇,大西洋上的惡狼!
    英國依靠這條補給線,源源不斷地從美洲、非洲、亞洲運送戰略物資。對此希TL表示分外眼紅,恨不得將英國的這條生命線置之死地而後快!這時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站了出來。他深知英國雖然在陸地上被德軍狂毆,元氣大傷,但是海軍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在海上與英國進行大規模決戰是不現實的。德國要想壓制英國,必須另想辦法。
  • 海軍潛艇學院
    其中,「兵種戰術學」是全軍重點學科,「潛艇作戰模擬實驗室」和「海軍水下作戰環境研究與應用實驗室」是全軍重點實驗室,「水聲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為山東省重點學科。  學院研究生學習、科研、生活條件優越。
  • 中國潛艇又一技術領先世界:潛艇技術哪家強!要來中國問……
    AIP潛艇因具有續航時間長、隱蔽性好、靜音性優、打擊威力強等優點,被譽為世界潛艇發展史上一大技術突破。1995年,瑞典「哥特蘭」級潛艇下水,AIP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軍事專家李傑在採訪中又透露一個驚人消息,中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常規潛艇AIP技術不輸其他國家,不輸其他國家意味著我國常規潛艇AIP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地位了。目前中國潛艇的動力推進系統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以馬偉明教授團隊研製的核潛無軸推進已經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讓中國潛艇的水下靜音程度遠超其它國家,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和水平。
  • 系統思維: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力量之魂」
    找準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思想支點  體系作戰能力建設思想是現代系統思維在軍事領域深化運用的產物,準確認知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歷史必然與發展規律必須堅持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是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歷史要求。
  • 鄧尼茨的狼群,德國U型潛艇一覽
    1942年起部分IIB型艇被派到黑海投入對蘇作戰,由於機動性好,這種小潛艇在狹窄水域中比起蘇軍的中型潛艇明顯更有優勢。但如果僅從指標上看,以它300多噸的排水量以及3管5條魚雷的載量,比起一起作戰的義大利袖珍潛艇也未必強到哪兒去。IIB級共生產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