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尼茨的狼群,德國U型潛艇一覽

2020-12-06 老槍與戰線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潛艇戰,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德國海軍的狼群。德國人依靠極高的工業效率在短短幾年內建造了超過1100艘正規潛艇,且不說其成效如何,僅這個數字就是前無古人的。

那麼鄧尼茨手中到底有多少種潛艇可玩呢?恐怕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

水下潛行的海狼

因為凡爾賽和約的限制,第三帝國的潛艇部隊完全是重新起步,也就是說他們投入二戰的潛艇全是一戰後新造的(也許繳獲艇中有老貨?這點我不確定)。

本文將介紹在二戰德國海軍中服役的正規潛艇,除重要型號外不包括幻想艇、黑科技、腦洞型、袖珍艇、人操雷等。

德國潛艇型號一般用羅馬數字表示,因此看起來難免覺得眼花繚亂,其實將其換算成阿拉伯數字就很好記了。量產潛艇中大型號也就是II(2)級沿海潛艇、VII(7)級中型潛艇、IX(9)級遠洋潛艇、X(10)級布雷潛艇、XIV(14)級補給潛艇,再加上後期兩種「電艇」XXI(21)級和XXIII(23)級。

這樣好記多了吧?下面我們就逐個介紹一下。

沿海潛艇

IIA級

IIA級U-2號

該型潛艇是德國一戰後第一種官方設計,它源自德國人在芬蘭克裡頓瓦肯造船廠訂購的韋斯科號潛艇,但這艘艇下水後被芬蘭政府買下了。所有的IIA級都是德國人自己建造的。

雖然造潛艇公開踐踏了凡爾賽和約,但IIA級水下排水量只有300噸左右,航程也只夠近海活動,因此還可以用防禦用途當遮羞布。事實也是如此,該型艇只能攜帶一兩周的補給,並且常常用不完就因為打光了魚雷回家了。因為體積小,這種艇與後來建造的大型潛艇相比更加靈活也更加耐久,被乘員暱稱為獨木舟。

IIA級共生產6艘。

IIB級

IIB級潛艇

與IIA級相比,IIB級艇身更長,擁有更遠的航程。1942年起部分IIB型艇被派到黑海投入對蘇作戰,由於機動性好,這種小潛艇在狹窄水域中比起蘇軍的中型潛艇明顯更有優勢。但如果僅從指標上看,以它300多噸的排水量以及3管5條魚雷的載量,比起一起作戰的義大利袖珍潛艇也未必強到哪兒去。

IIB級共生產20艘。

IIC級

IIC級

IIC級比之前面的型號更大更重,航程更長,無線電等設備也更為完善。42、43年由於VIIC型艇的嚴重損失,II級也更多地參與到英、法沿岸的巡邏中。

IIC級生產了8艘。

IID級

遭到深彈攻擊的IID級

IID級是這個系列最後的型號,這級艇的水下排水量364噸,排水量的增加在航程上收益明顯,該級艇以8節航速水面航行時達到3100英裡,比IIA級長了近一倍。IIC和IID型的性能都能保證其執行封鎖英國海岸的任務。

IID級生產了16艘。

從配圖看似乎II級潛艇與其它潛艇看不出什麼區別,但你只要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甲板炮並不是88毫米或者105毫米大炮,只是機關槍或者機關炮而已。

遠程潛艇

IX級

IX級潛艇,背景為希佩爾級重巡洋艦

IX級是在IA級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大型遠洋潛艇。基本型IX也被稱為IXA級,該級艇的水線以上結構與VII級很相似。但IX級設計更為精巧,造價也遠比VII級昂貴。

IX級的魚雷管為前四後二,攜帶22條魚雷,此外還可在耐壓殼外額外儲存10條魚雷。該級艇還可攜帶44枚TMA或66枚TMB水雷,標準型的甲板炮是一門105毫米炮。因為備彈多且自持能力強,該級艇的任務範圍非常廣泛。但相對應的是由於體積大,該級艇下潛速度和水下隱蔽性都比VII級差。

該級艇的設計思路源自一次世界大戰,強調自主作戰能力。另外還曾設想在狼群作戰中以該級艇擔任頭狼,利用其較大的空間和通訊能力,指揮其他U艇作戰。但由於開戰後法國被迅速佔領後德國海軍在洛裡昂建立了指揮中心,這個設想也就沒有付諸實施。

IX級產量為8艘。

IXB級

IXB級遠洋潛艇

IXB級比原形IX級航程更長,該級艇被稱為最成功的U艇,每艘船平均擊沉了10萬噸。

1942年1月開始的攻擊美國沿岸的擊鼓行動中的主力就是IXB級,其中以萊因哈特·哈爾德根的U-123號最為著名。

另一艘著名的IXB級潛艇是京特爾·海斯勒指揮的U-107號,該艇在非洲弗裡敦沿海創下了單次巡邏擊沉近10萬噸的噸位紀錄。京特爾·海斯勒素有神槍手之稱,往往用一條魚雷就能擊沉一艘船,曾長航135天22000英裡擊沉14艘船,創下戰爭紀錄,此人後來成了鄧尼茨的女婿。

IXB級生產了14艘。

IXC級

水面航行中的IXC級

IXC級航程達到13000英裡,但簡化了控制室和艦橋的潛望鏡,該級艇共生產了54艘,在大西洋之戰中和VIIC級同為U艇主力。其中35艘取消了布雷設備。

IXC/40級

遭到攻擊的IXC/40級,艦橋前為通氣管

該級潛艇航程、水面航速和排水量均有所增長,但與IXC級區別不大,43年起該級艇取消了甲板炮。IXC/40級共生產87艘,也是大西洋之戰中活躍的型號。

IXD級

遭到蚊式攻擊的IXD級與驅逐艦

IXD級對動力方面進行了改進,增加了經濟巡航用的輔助柴油機,使該級艇獲得了U艇中最遠的航程,達到23700英裡。IXD級雖然是德軍最大的作戰潛艇,但水下排水量也不過1800噸,無怪乎德國人會形容來訪的日本伊式潛艇是海中怪獸了。

IXD級產量為30艘。

大西洋潛艇

VIIA級

月下停泊的VIIA級

VII級是德國海軍第一種量產攻擊型潛艇,也是產量最大的型號。該級艇航程和排水量適中,被稱為大西洋型。與II級艇相比,該艇的火力和持續戰鬥能力要強得多。

該級艇裝備88毫米甲板炮,魚雷發射管前4後1,可攜帶11條魚雷或22枚TMA或33枚TMB水雷。VII級在水面航行時機動性很好,深得船員喜愛,但是水下性能比較平庸。

VIIA級共生產10艘,是戰爭爆發時該級艇的主力。

VIIB級

王牌雲集的VIIB級

VIIA級的主要缺點是航程有限,VIIB級通過加裝附加燃油箱使航程增長了2500英裡,改用雙舵提升了機動性。魚雷儲量增加到14條,尾部魚雷管也獲得了再裝填能力。

VIIB級共建造24艘,其中產生了一批著名潛艇,如頭號王牌克萊茨克默爾的U-99、赫伯特·舒爾茨的U-48、京特爾·普林的U-47、施普克的U-100。

VIIC級

VIIC級潛艇,德國海軍的軍馬

VII級是德軍潛艇中產量最多的一級,VIIC則是VII中產量最多的亞型。這級潛艇共生產了568艘(根據統計來源不同甚至多至593艘),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VIIC在VIIB的基礎上有所擴大,機動性略有降低。安裝了新型聲吶、機油濾清器、壓縮機、配電盤等設備,後期還加裝了通氣管。事實上對該級艇的改進一直持續到戰敗。VIIC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變型,一是只有兩個魚雷發射管的補給型,另一種是加裝高炮的防空潛艇。

1940年第一艘VIIC級U-69加入現役,自1941年起VIIC幾乎投入了所有德軍潛艇活動的地區,如果說四號坦克是德國陸軍的軍馬,那麼VIIC級就是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軍馬。但對於該型艇來說不走運的是,它服役之時正是德國潛艇歡樂時光的尾聲,其後盟軍反潛力量逐步佔據優勢,所以VIIC的損失也非常慘重。

最有名的VIIC級潛艇是電影《Das Boat》(中文譯名《從海底出擊》)的主角U-96號。這是潛艇愛好者值得一看的片子,你能看到演員從出港時的光下巴慢慢變成返航時的絡腮鬍的全過程。

VIIC/41級

遭到劍魚攻擊的VIIC/41級

VIIC/41是VIIC的進一步改進型,這個型號一直生產到1945年。與基礎型號相比,VIIC/41要輕一些,殼體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正常潛深由100米增加到120米,極限深度由200米增加到250米。

該級艇共生產了91艘,其中U-995號倖存至今,這也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艘VII級潛艇實物。

VIIC/42級

這級艇在42年—43年間設計完成,基本結構類似於VIIC/41型。但魚雷儲量增加到16條,同時耐壓殼進一步強化,正常潛深達到200米,極限深度增至400米。

該級艇的生產在43年9月被叫停,以便給新型的XXI級電艇讓路,有幾條船當時已經在建造階段,但最終還是沒有一條下水。

衍生型號

IA級

IA級U-26號

IA級是希特勒上臺後建造的攻擊潛艇原形,參考了西班牙、荷蘭、土耳其、芬蘭的潛艇設計(這些型號的背後往往有德國政府的身影)。該級艇的生產主要是為了驗證技術以及恢復德國潛艇生產能力。

IA級艇水下排水量為900多噸,看上去像是加長的VII級。該級艇的可靠性、機動性、耐波性都比較差,因此只建造了兩艘。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了較小的VII型和更大的IX型。

兩艘IA級都在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後戰沉。

VIID級

VIID級布雷潛艇

該級艇是VIIC的加長版本,1939—1940年間為在美國海岸重要港口布雷而專門設計。該級艇在指揮塔後的延長部分設置了5根垂直布雷管,每管能額外容納3枚TMA水雷。該級艇的防空火器也得到了強化,裝有37毫米和20毫米防空炮。

VIID共建造6艘,其中5艘戰沉。

VIIF級

VIIF級是專用的魚雷補給潛艇。42年後,已沒有德國補給船能夠進入大西洋為U艇補充魚雷。VIIF級在指揮塔後的船身中部增加了魚雷存放艙,可以額外攜帶25條備用魚雷為海上的其他U艇作補充。由於魚雷艙佔用了很大的空間,VIIF級的補給品攜帶量不足,因此其本身反而缺乏足夠的自持力。

VIIF級共建造4艘,其中U-1061在德國投降時被俘,其餘3艘均於海上失蹤。

U-Flak(防空潛艇)

U-Flak的高炮平臺

這是鄧尼茨拍腦袋想出的型號。戰爭中後期盟軍佔有空中優勢,不少U艇在前往大西洋的水面航渡中被巡邏機擊沉或擊傷,但也有一些U艇因為來不及下潛,用防空武器殊死一搏結果反而擊落了飛機。

於是鄧尼茨設想建造一種有重型防空火力的U艇,這種艇專門在水面航行,引誘無戒心的巡邏機下來攻擊。4艘U艇接受了防空改裝,在指揮塔前後延伸的高炮平臺上安裝1門37毫米防空炮,以及2門4聯裝20毫米防空炮。還曾設想加裝一種86毫米對空火箭系統,但最終未能成功。此外還有資料認為槍架上還可安裝2門額外的20毫米單管防空炮。由於安裝了沉重的防空武器和彈藥,防空潛艇的油量只夠在比斯開灣範圍內活動,魚雷也只有5條。

防空潛艇投入使用後最初曾取得較好效果,給了德軍兩個月左右的寬鬆時光。但很快盟軍方面即想出反制措施,一方面以水面艦隻配合飛機行動,另一方面巡邏機在投擲炸彈前用前射火力壓制潛艇,防空潛艇果然不敵。而當時德軍潛艇成群在防空潛艇掩護下水面航渡,反而給了盟軍集中攻擊的機會,造成較大損失。

此事的後續是很多常規艇也加裝了高炮平臺和額外的武器,一直到戰敗仍有部分艇長選擇在水面和飛機死拼到底。

特殊潛艇

XB級

XB級布雷潛艇

XB級是1938年研製的專用遠洋布雷潛艇,這種潛艇可在30個布雷管中儲存66枚SMA水雷,相對應該級艇只在艇尾有兩具魚雷發射管。

XB級滿載排水量2710噸,是德軍最大的潛艇,該級艇共建造8艘,6艘戰沉,其中5艘是全軍覆沒。

XIV級

奶牛艇

XIV級是專用的補給潛艇,為海上的U艇補充補給品和油料,因此被稱為奶牛。

該級艇從XB級潛艇發展而來,除防空炮外去除了所有武器,艇身被縮短到VII級的長度,但是寬度和吃水加大,以便容納更多的油料和貨物。該級艇上有一個生產麵包的專用麵包房以及一個配置齊全的手術室。依靠奶牛的支持,航程較短的VII級艇能夠到達美國海岸或加勒比海執行任務,如在大西洋上則能使巡邏時間延長一倍。

奶牛艇出現後迅速引起盟軍注意,成為優先攻擊的目標,該級艇既無抵抗能力又比較笨拙,生存力很低。德軍原計劃建造2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10艘,以其他型號發展奶牛艇的計劃也被否決。

XXI級

無力回天的XXI級

XXI級是鄧尼茨後期青睞的兩種「電動潛水艇」之一,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型號,幾乎所有資料都認為這種艇如果早兩年投入戰爭真的可以改變戰爭形勢。

XXI級外形完全依據水下行動的需要設計,水中航速達到了17—18節。由於安裝了普通潛艇三倍的電池量,該艇可以在水下潛航兩到三天,在通氣管狀態只需3—5小時又可將電池充滿。該級艇從法國基地出發後可以完全以潛航方式通過比斯開灣進入大西洋,這將極大削弱盟軍空中優勢的影響。

該級艇的水下安靜性、探測系統、幹擾能力、欺騙能力、魚雷裝填系統、自導魚雷乃至乘員舒適度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總體設計到上世紀60年代都仍未過時,只是來得太晚了。只有U-2511號實際投入戰鬥,但在發射第一條魚雷前即被命令投降。

該級艇共生產118艘,其中U-2540號現仍保存在不萊梅港。

XXIII級

XXIII級沿岸潛艇

該級艇是鄧尼茨的另一種電艇,排水量不到300噸,用來替換早期的II型。雖然該型艇水下機動性很好,但武器只有舷外掛裝的2條魚雷,因此難以取得很大的戰果。

1944年4月,第一批6艘XXIII級出發前往英國海域巡邏。實戰中證明電艇在作戰中是一個難以發現和對付的對手,61艘生產出來的XXIII級中只有1艘在戰鬥中被擊沉。

1945年5月7日,克魯斯邁爾指揮的U-2336在福斯灣擊沉兩艘英國貨船,這是U艇在二戰中最後的戰果。

XXIII級由於過小,在戰後的影響遠不如XXI級。

沃爾特試驗艇

V 80

V80試驗艇

這是第一艘使用沃爾特自循環發動機的試驗艇,排水量只有70多噸。該艇於40年建成,主要用來驗證AIP系統實用性及水下流體力學,其28節水下航速直到60年代才被打破。V80於1942年退役,德國戰敗時被鑿沉。

XVIIA

三種XVII級試驗艇

該級艇是使用沃爾特發動機的沿岸小型試驗艇,但已配備了魚雷,有一定作戰能力。該級下分為兩個子型Wa201和Wk202,各建造了兩艘。

4艘XVIIA級均於德國投降時鑿沉。

XVIIB級

該級艇比XVIIA級略大,同樣具有作戰能力,共建造3艘,均於德國投降時自沉。其中兩艘被美國海軍撈起後運回美國研究,後被拆毀。

XVIII級

XVIII級是真正的夢幻型號

XVIII級是裝備沃爾特自循環發動機的遠洋作戰潛艇,在外觀上和後來著名的XXI級極為相似,該級艇在繪圖板上的性能指標極其優越。

但最終德國海軍叫停了該級艇的建設,主要基於以下理由:首先沃爾特自循環發動機過於複雜昂貴,不利於大規模生產;其次過氧化氫本身存在危險性;潛艇用光過氧化氫後其性能並不比在役潛艇好多少;最後要滿足遠洋作戰的要求,過氧化氫的儲藏量會大到德國潛艇體積無法承受的地步。

德國海軍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三倍量電池艙的XXI級,已開工的兩艘XVIII級被拆毀。

本文僅是作者一家之言,德國潛艇子型分類並不統一,請讀者自行鑑別。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潛伏於大洋之下的狼群,U型潛艇部隊是如何建立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基本屬於默默無聞的存在,不僅戰果寥寥無幾,可堪大用的軍艦也沒幾艘,甚至於他們就沒有打出幾場像樣的海戰。可相比於水面艦隊,德國的U型潛艇部隊就不一樣了,甚至可以稱其為德國海軍的「海下狼群」,在德國海軍的破交戰略裡,這些U型潛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左右了早期的海上戰爭。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此時的德軍在陸地戰場上雖然所向披靡,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想打卻打不著。當時英國和法國的海軍實力都比德國強大。特別是英國,在當時擁有著世界第一的海軍艦隊。德國U型潛艇U型潛艇是德國早在一戰時期就建造的水下作戰武器,它優秀的攻擊能力在一戰時期就讓協約國瞠目結舌,是海上交戰的利器!
  • 二戰風雲:德國U型潛艇,大西洋上的惡狼!
    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此時的德軍在陸地戰場上雖然所向披靡,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想打卻打不著。德國U型潛艇U型潛艇是德國早在一戰時期就建造的水下作戰武器,它優秀的攻擊能力在一戰時期就讓協約國瞠目結舌,是海上交戰的利器
  • 二戰中,德國海軍潛艇的狼群戰術究竟高明在哪裡?
    在二戰中,德國的空軍和陸軍都以戰鬥力強大而聞名於世。相比之下,德國海軍的實力就稍顯不足了。不過,在二戰前期,德國海軍也曾一度縱橫大西洋,對盟軍艦隊造成了重創,他們克敵制勝的主要功臣當屬德軍潛艇和他們所採取的「狼群戰術」。
  • 希特勒的「狼群」,二戰德國潛艇艦隊的重建之路
    同年德國與英國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該條約允許德國擁有約為英國皇家海軍45%的規模,潛艇數量則完全相當。考慮到英國人在1914至1918年期間痛苦不堪的戰爭回憶,這一條約的達成顯然令人大跌眼鏡。1936 年,德國又秘密籤署了《倫敦潛艇條約》,條約聲明德國潛艇戰時將尊重國際法,營救沉沒船隻的船員。
  • 《從海底出擊》:二戰時期,德國潛艇部隊戰鬥力到底如何?
    在這個背景下,德國海軍精英鄧尼茨提出了發展潛艇部隊的思路(他本人在一戰時是德國潛艇艇長指揮官,曾被俘,是一個傳奇人物),採用「狼群戰術」攻擊敵人——組建潛艇小分隊,集中多個潛艇輪番攻擊目標艦船。這種戰術在大西洋海戰初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一時間,德國潛艇部隊和鄧尼茨成為了「英雄」,受到希特勒和德國納粹的大力吹捧。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看過德國電影《從海底出擊》的網友。印象最深的一刻,U型潛艇能下潛到280米深的地方,沒有解體,幾乎要顛覆對二戰的技術記憶。在當時,只有德國能做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海軍都有使用U型潛艇,但其實這兩次戰爭中的潛艇並不一樣,僅僅是因為德國潛艇的編號都是使用德文「Untersee Boot」的首字母:U外加數字來命名的。
  • 德國潛艇是怎樣保持戰鬥力?一戰後被解散,二戰開打時戰力卻更強
    我們所熟知的狼群之父卡爾·鄧尼茨,此時就被派遣到荷蘭的一個叫荷蘭潛水艇發展署的公司任職,在那裡他以一戰潛艇指揮官的實戰經驗 因為在潛艇作戰方式更新上有著卓越表現,鄧尼茨被德國海軍高層看中,於1923年被調往了潛水艇的總部,在那裡任職於參謀部,負責潛水艇獵物方式和進行深水炸彈攻擊的研究。
  • 「狼群」戰爭錄!大西洋上的獵人「海狼」的進攻!1939年戰記!
    鄧尼茨元帥像   按照鄧尼茨在1938 年冬季演習中得出的結論:要徹底掐斷英國的海上運輸,至少需要 300 艘潛艇,其中100艘在海上活動,100 艘在往返基地與作戰海域之間,100  現實卻是在開戰前,鄧尼茨統帥的第三帝國海軍潛艇部隊僅有57艘已服役潛艇。其中的34艘完成了部署,16艘在大西洋,7艘在北海,11艘部署在波羅的海!這點潛艇,根本不是一柄封喉的利劍,充其量只不過是根小針,最多刺痛一下英國而已。  但從大西洋上「雅典娜」的墮落開始,「狼王」鄧尼茨的「海狼」在開戰初卻創造了不菲的成績。
  • 瑞典打造隱形潛艇執行秘密任務(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海軍將領鄧尼茨之所以被稱為「頭狼」,就是因為他開創了大規模運用潛艇實施海上破襲行動的「狼群戰術」,從而使納粹德國海軍在二戰初期猖狂一時。「狼群戰術」也由此與古德裡安的「閃電戰」一道,被並稱為納粹德國軍隊的2大戰術「法寶」。參考消息網軍事頻道特策劃、製作了相關原創圖集,為大家詳解納粹潛艇部隊的武器裝備、戰術運用及其興衰歷程。
  • 全新技術,德國潛艇遠洋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二戰德國「IX級」潛艇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前開發的「II級」和「VII級」潛艇都是小型近岸潛艇,鄧尼茨認為這種小型潛艇組成的艦隊對海戰不會有重大影響,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志在大洋,因此著手開發用於遠洋作戰的新一代大型遠洋潛艇,這就是「IX」級(9級)潛艇。
  • 鮮為人知的二戰蘇聯潛艇,戰績非常出色,曾屢次重創德國艦隊
    戰忽局編外原創要說對潛艇應用登峰造極的當數德國海軍,早在一戰時期,德國海軍就發動了「無限制潛艇戰」,無差別地攻擊來往於大西洋的盟國軍艦和商船,共計擊沉超過5000艘商船和104艘戰艦,造成嚴重損失。二戰時期,在「德國潛艇之父」鄧尼茨元帥的領導下,德國海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狼群戰術」的瘋狂攻擊下,僅1942年上半年,被擊沉的美國艦船數量就超過了一戰時的總和,當時,德國潛艇每個月都可擊沉超過50萬噸排水量的商船和軍艦。此舉差一點扼制住了英國的「喉嚨」。當然,德國人也很快嘗到了苦頭。
  • 二戰期間德軍消失的潛艇到底去了哪裡?真得去南極了嗎?
    二戰以後,關於戰敗德軍的去向問題,一直有各種傳說,尤其是德國在南極建立軍事基地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俄羅斯《軍事史》雜誌在2016年8月刊登了一篇名為《消失的德國潛艇》的文章。文章引用作者在俄國檔案機構查明的內務人民委員會1945年的檔案稱,1945年4月28日,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的先頭部隊衝到了德國北部港口羅斯託克附近,勢如破竹的俄國士兵迅速突破了德軍的抵抗,坦克衝到了碼頭。但詭異的是,情報顯示停泊在港口的20餘艘21型潛艇全部沒了蹤影。它們如同鬼魅一般地消失了。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
  • ...的末日武器,大洋中蜂擁而至的食人魚群,二戰末期的德國微型潛艇
    德國4種主要微型潛艇線圖1943年前的德國海軍是看不上微型潛艇的, 雷德爾的海軍不需要微型潛艇, Z計劃中也從未出現過微型潛艇的身影。 雖然德國的技術人員很早就開始關注國外的微型潛艇技術, 並且曾經向雷德爾數次提出過微型潛艇的方案, 但都被束之高閣。直到鄧尼茨上臺, 微型潛艇才正式進入海軍的計劃之中。
  • 「妖婦」大鬧日本海:美軍潛艇狼群襲擊,擊沉日軍艦船27艘!
    文/滅霸他爸二戰時期,德國海軍U艇部隊憑藉「狼群」戰術,幾乎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照貓畫虎,也對日本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狼群」襲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鑑於此,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決定派出「海德曼妖婦」中隊,前往日本海域,效仿德國「狼群」戰術,襲擊日本船隻。5月27日開始,美軍9艘潛艇分三批從關島基地出發,前往日本海匯合,並統一展開襲擊。
  • 片長91分鐘,護航艦與潛艇幾乎打了80分鐘,這種戰爭片就是爽
    91分鐘的片長,有80分鐘是在海戰中度過,展示了50多小時內美國驅逐艦和德國潛艇的開篇即高潮,整部電影幾乎沒有廢話,看起來非常的爽。電影描述的是在二戰期間,由37支盟軍船隻組成的護航艦隊在湯姆漢克斯飾演的克勞斯艦長帶領下,與德國潛艇狼群鬥智鬥勇的故事。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二戰德國的裝甲集群突擊、閃電戰讓世界一震,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在直接戰鬥中戰績並不輝煌,不過其潛艇的「狼群戰術」確實讓盟軍「頭痛」了好幾年,所示二戰中擁有潛艇最多,和最大規模使用潛艇執行破交戰的國家,德國潛艇有著多項紀錄,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在航母方面德國一直都是一個大短板,但是在潛艇方面,卻將其作戰功能發揮到出神入化。更是發展出了狼群戰術,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大西洋戰場上,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給盟國的艦隻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 德國海軍以潛艇偷襲為核心戰術,二戰初期使英國海軍損失嚴重
    1940年6月法國淪陷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使英軍損失慘重,失去了海上軍事屏障的英倫三島受到德國轟炸機空襲的嚴重破壞,德國把切斷英國的生命線——大西洋海上運輸線作為對英作戰的關鍵,德國海軍利用潛艇集中攻擊英國的海上運輸船隊,用消耗英國船艦的「噸位戰」實施圍困封鎖英國的「慢性絞殺戰略」以迫使英國屈服,英倫三島形勢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