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9SS潛艇首艇亮相 配備保形聲吶 水下作戰能力不容小覷

2020-12-03 騰訊網

日本海上自衛隊29SS潛艇首艇,可以看到已經完工大半,即將建成下水

此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一代常規潛艇-29SS首次亮相。從相關圖片來看,該艇完工程度已經非常高,年內下水應該沒有問題。

2017年(平成29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編列預算,29SS編號就來源於此,意為平成29年潛艇計劃。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蒼龍級潛艇編號是16SS(平成16年編列預算,即2004年項目上馬)。2018年29SS首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開工,舷號-SS513,水上排水量3000噸,潛艇排水量4000噸左右,預計2020年下水,2025年之前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

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小步快跑慣例,29SS與蒼龍級潛艇技術上存在較大繼承性。早期批次可以看作蒼龍級後期型改進型,蒼龍級後期型用鋰電池替代了早期艇的斯特林AIP系統,不過有消息說蒼龍級換上鋰電池之後,對於電力系統要求增加,導致電池充電時間增加。所以29SS一個改進項目就是增加發電機功率,縮短鋰電池再充時間,同時也可以為潛艇增加設備提供能源儲備。

29SS潛艇早期方案採用了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現在看來已經暫時放棄

從圖中也能看到29SS首批艇放棄了許多超前設計,例如它的指揮塔圍殼設計仍然比較傳統。早期方案曾經考慮過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阻力更小,降噪效果也更好,不過建造就比較困難,成本和費用也比較高。綜合各方面因素,日本海上自衛隊可能放棄了這個設計。另外日本也放棄了為29SS配備燃料電池AIP系統,此前有人批評蒼龍級後期艇放棄斯特林AIP全部採用鋰電池過於冒險,法國短鰭稜魚級潛艇就採用了燃料電池、鋰電池雙保險,在澳大利亞潛艇項目上成功擊敗蒼龍級。日本在燃料電池方面技術實力比較雄厚,為潛艇配備燃料電池AIP沒有太大技術障礙,日本也曾經建造過潛艇燃料電池AIP系統實驗裝置進行試驗,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最終還是決定29SS潛艇只採用鋰電池,放棄了燃料電池AIP系統。

29SS潛艇水聲系統進行了升級,採用了艇艏保形綜合陣,它也是繼俄羅斯拉達級潛艇之後第二艘採用這種設計的常規潛艇。此前常規潛艇艇艏綜合陣採用圓柱陣,由於常規潛艇艏部空間相對狹窄,還要布置魚雷發射管,留給聲吶基陣空間就更加有限,這樣就限制了聲吶探測能力。而保形陣沿著潛艇表面布高基陣,最大限度擴展了基陣面積,提高了聲吶靈敏度和探測能力。29SS潛艇還採用了新型舷側陣聲吶,這種聲吶採用了光纖傳感器,工作頻率更低,探測能力更強。另外29SS應該也會配備拖曳線列聲吶,構成水下全向探測和警戒系統。29SS潛艇武器也進行了更新,配備新一代G-RX6魚雷。G-RX6魚雷主要為了對付新一代安靜型潛艇而研製的。重點改善了淺海複雜聲學環境下作戰能力。採用新一代動力系統,航速更快,航程更遠。制導系統換裝了新型聲自導系統,據說能夠進行聲學成像,提高了魚雷攻擊精度和抗幹擾能力。

指揮控制系統方面,29SS指揮控制室採用了與30FFM技術,採用全向屏幕顯示系統,能夠顯示更大範圍戰場態勢,提高了艇長戰術決策能力。另外它採用了新型數據鏈,能夠聯接C4ISR系統,29SS據說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艘具備網絡中心戰能力的潛艇。

29SS潛艇經過這樣一系列升級,戰術技術指標比蒼龍級有明顯提高。日本海上自衛隊水下作戰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不過它畢竟還是1艘常規潛艇,難以與攻擊核潛艇相比,有消息說日本海上自衛隊有意進軍攻擊核潛艇,這個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通過引入桅杆式光電系統,圖像增強器和熱成像儀可以進一步增強這種能力。例如,日本蒼龍級潛艇配備非穿透光電桅杆,可在10秒鐘內升高旋轉360度拍攝圖像後下降,然後在控制臺研究這些圖像。潛艇一直擁有投送特種部隊的傳統,但最初只是作為潛水員的一個「跳板」。現在新潛艇則有新的進步。例如針對潛水員輸送載具,潛艇建造了氣閘設施,使其能夠在水下離開以及重新進入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作戰系統更加先進,戰鬥力提升明顯先進的作戰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是潛艇戰鬥提升和有效發揮的關鍵。「大鯨」號潛艇聲吶系統進行了升級,採用了艇艏光纖技術的新型聲吶系統綜合陣。此前常規潛艇艇艏綜合陣採用圓柱陣,由於常規潛艇艏部空間相對狹窄,還要布置魚雷發射管,留給聲吶基陣空間就更加有限,這樣就限制了聲吶探測能力。
  • 093改進型公開亮相 多項改進提高性能 能更好伴隨航母作戰
    093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可以看到指揮塔圍殼進行了修型處理 近日國產093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該艇進行了多項改進,整體性能明顯增強,服役之後將會有力提高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
  • 能觀六路 可聽八方,潛艇水下「順風耳」——聲吶系統面面觀
    所以利用聲波工作的聲吶,就當仁不讓的成為潛艇的水下「眼睛」和「耳朵」。或許受此影響,一個多月後英國工程師劉易斯尼克森向專利局申請了世界上第一種聲吶探測儀專利,用於探測海中冰山。第一次世界大戰潛艇登上戰爭舞臺,人們對搜尋水下潛艇產生了迫切需求,聲吶也成了搜索潛艇和潛艇探測目標的最佳工具。1920年英國研製出首臺112型艦載聲吶,1922年正式生產。
  • 日本蒼龍級潛艇褒貶不一,有何奇特之處?又有什麼優缺點?
    日本非常重視潛艇和水下反潛力量,研發了一系列遠洋作戰的大型獵殺潛艇(SSK)。蒼龍級也這一戰略需求下的產物。澳大利亞也有類似需求,所以海洋-1000潛艇招標時也對航程、自持力提出了重點要求。 因為體型太大,動力有限,所以蒼龍級沒有使用渦潮、汐朝、春潮級的雙殼結構,而是採用與親潮級相似的單層艇殼+上層非耐壓區的複合結構。艇型為「雪茄型」,日本稱「葉卷型」。
  • 日本「蒼龍」級:世界最大最先進常規潛艇(圖)
    蒼龍級潛艇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的常規潛艇,標準排水量為295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4200噸。碩大的艇體可容納更多的設備燃料,使該級潛艇擁有更強的水下續航能力,可以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配合執行保衛海上交通運輸線的任務,戰時還可以在美日安保框架內與盟國海軍執行聯合作戰任務。
  • 日本最新一代潛艇下水,噸位居世界第二,棄用039A同款AIP
    圖片:空母「龍鳳」前身為「大鯨」號「大鯨」級潛艇,是「2900噸型潛艇」也就是「蒼龍」級潛艇的後續小改產品,其帶有X形尾舵的艇型、84米總長、9.1米寬度基本上和「蒼龍」級是一樣的,標準(水上)排水量為3000噸,比「蒼龍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而AIP系統的潛艇理論上就可以一直在水下,不用浮出水面,這點對於潛艇的作戰具有極大價值。 危害潛艇生存,暴露潛艇行蹤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發生在潛艇浮出水面的階段,這差不多就是潛艇最危險也是最虛弱的時刻。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一二戰時期,潛艇的主要工作是攻擊敵方商船,破壞海上交通,很少在水下潛航,也沒有成熟的反潛設備,所以潛艇間並不打架。反潛是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反潛飛機的事兒。二戰後,隨著通氣管大量應用,潛艇變成真正能在水下潛航的幽靈,反潛也成了潛艇自身要承擔的重要工作。
  • 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稱,這種鋰電池的容量可達鉛酸電池的兩倍以上,因此該艇在不使用AIP動力系統的前提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行時間,尤其是可以較長時間的維持較高的航速。「大鯨」並非日本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潛艇(或者說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於2018年下水,今年3月5日宣布入役。
  • 美媒分析:日本「蒼龍」級潛艇殺傷力何在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15日發表凱萊布·拉森的文章《為何日本蒼龍級隱形潛艇的殺傷力如此強大》,稱日本海自蒼龍級潛艇採用鋰離子電池,最多可在水下連續航行兩周,且採用AIP推進技術,可大幅降低水下航行噪音,具有較強的水下作戰能力。
  • 大型低頻主被動聲吶,美國人留了一手
    聲吶是結構複雜的系統,也是水下作戰和水面以上對水下作戰離不開的最主要的探測手段。可以把主動聲吶,看成一個複雜的「大鼓」。當然,聲吶的發聲原理和我們敲擊的鼓是不一樣的,其內部也不是空心的,而是由大量的元件組成。當前大型聲吶換能器的體積和重量越做越大!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磁異探測儀之所以能探測到水下活動的潛艇,是因為現今潛艇的殼體和艇上很多設備基本都採用鋼鐵等一類鐵磁材料,使得當潛艇在水下活動時,不可避免地要在地磁作用下形成艇體磁場,其效果就如同浮動在水下一塊龐大的磁鐵一樣,引發過往周邊水域地磁場分布異常。
  • 日本海將上演群狼鬥蒼龍——中國039C元級 VS 日本16SS蒼龍級潛艇
    與國產第一代常規潛艇相比,採用了綜合降噪措施,安靜性能更好,配備了綜合作戰指揮系統,實現了探測、火控、導航系統的一體化。水聲系統也得了升級提高,武器增加了線導反潛魚雷、潛射反艦飛彈。通過這些改進,039型潛艇的綜合作戰能力,比國產第一代常規潛艇有了較大的提高。
  • 瑞典潛艇發展史
    「天龍」級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改用了單軸推進設計,而且達到了水下22節的高航速。「天龍」級首艇於1960年建成服役,水面排水量835噸,水下排水量950噸,艇長69.3米,動力與「鯊魚」級相同,採用2臺皮爾斯蒂克柴油發動機和2臺ASEA型電機,在艇首有4具魚雷發射管,備有12枚魚雷,艇員36人。「天龍」級同樣建造了6艘,第6艘於1961年建成服役。
  • 賣完中國賣日本:中日最強潛艇的發動機來自同一個國家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21世紀當前最新型式的一款潛艇,它由三菱重工(日本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神戶造船廠負責建造。(圖為蒼龍級服役和在建的潛艇列表)蒼龍級是日本第一款、亞洲第二款AIP(不依賴空氣推進,英文: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潛艇。
  • 反聲吶技術終突破,"隱形"潛艇或成現實
    所有這些都是由於目前水下通信技術的發展有限所致。對反潛巡邏機上的磁異探測器來說,其探測潛艇的原理就是利用磁異探測器來傳遞潛艇周圍磁場的變化從而鎖定潛艇。增加潛入水下的時間,縮短水下休整時間,增強隱身能力。
  • 反聲吶技術終於突破,「隱形」潛艇或成現實
    因此,在現階段,加強潛艇的隱身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一是控制潛艇自身發出的噪聲;二是利用潛艇外部的吸聲材料和吸波材料,既能吸收潛艇自身的噪聲和雷達波散射,又能吸收聲吶的聲波,達到隱身的目的;三是增加潛入水下的時間,縮短水下休整時間,增強隱身能力。
  • 世界下潛最深的軍用核潛艇,艇身鈦合金打造,至今美國都造不出
    ▲685型攻擊核潛艇685型攻擊核潛艇的作戰任務是搜索、跟蹤和消滅敵核潛艇,攻擊航母編隊,大型水面艦船和運輸船,是具有較強作戰能力的攻擊型核潛艇。685型比其他3型(P級、A級和S級)鈦合金製造的潛艇下潛深度大很多,是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核潛艇。685型攻擊核潛艇上配有「鰩」主、被動聲吶。「鰩」聲吶1978年列裝,搜索距離可達200千米,比「盧比康」聲吶的作用距離還大。它還配有全緯度自動導航系統「牧熊星座-685」型,「海灣」偵察雷達;「鳳頭麥雞」導航雷達,「閃電-Л」通信系統。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