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29SS潛艇首艇,可以看到已經完工大半,即將建成下水
此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一代常規潛艇-29SS首次亮相。從相關圖片來看,該艇完工程度已經非常高,年內下水應該沒有問題。
2017年(平成29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編列預算,29SS編號就來源於此,意為平成29年潛艇計劃。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蒼龍級潛艇編號是16SS(平成16年編列預算,即2004年項目上馬)。2018年29SS首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開工,舷號-SS513,水上排水量3000噸,潛艇排水量4000噸左右,預計2020年下水,2025年之前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
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小步快跑慣例,29SS與蒼龍級潛艇技術上存在較大繼承性。早期批次可以看作蒼龍級後期型改進型,蒼龍級後期型用鋰電池替代了早期艇的斯特林AIP系統,不過有消息說蒼龍級換上鋰電池之後,對於電力系統要求增加,導致電池充電時間增加。所以29SS一個改進項目就是增加發電機功率,縮短鋰電池再充時間,同時也可以為潛艇增加設備提供能源儲備。
29SS潛艇早期方案採用了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現在看來已經暫時放棄
從圖中也能看到29SS首批艇放棄了許多超前設計,例如它的指揮塔圍殼設計仍然比較傳統。早期方案曾經考慮過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三元流體指揮塔圍殼阻力更小,降噪效果也更好,不過建造就比較困難,成本和費用也比較高。綜合各方面因素,日本海上自衛隊可能放棄了這個設計。另外日本也放棄了為29SS配備燃料電池AIP系統,此前有人批評蒼龍級後期艇放棄斯特林AIP全部採用鋰電池過於冒險,法國短鰭稜魚級潛艇就採用了燃料電池、鋰電池雙保險,在澳大利亞潛艇項目上成功擊敗蒼龍級。日本在燃料電池方面技術實力比較雄厚,為潛艇配備燃料電池AIP沒有太大技術障礙,日本也曾經建造過潛艇燃料電池AIP系統實驗裝置進行試驗,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最終還是決定29SS潛艇只採用鋰電池,放棄了燃料電池AIP系統。
29SS潛艇水聲系統進行了升級,採用了艇艏保形綜合陣,它也是繼俄羅斯拉達級潛艇之後第二艘採用這種設計的常規潛艇。此前常規潛艇艇艏綜合陣採用圓柱陣,由於常規潛艇艏部空間相對狹窄,還要布置魚雷發射管,留給聲吶基陣空間就更加有限,這樣就限制了聲吶探測能力。而保形陣沿著潛艇表面布高基陣,最大限度擴展了基陣面積,提高了聲吶靈敏度和探測能力。29SS潛艇還採用了新型舷側陣聲吶,這種聲吶採用了光纖傳感器,工作頻率更低,探測能力更強。另外29SS應該也會配備拖曳線列聲吶,構成水下全向探測和警戒系統。29SS潛艇武器也進行了更新,配備新一代G-RX6魚雷。G-RX6魚雷主要為了對付新一代安靜型潛艇而研製的。重點改善了淺海複雜聲學環境下作戰能力。採用新一代動力系統,航速更快,航程更遠。制導系統換裝了新型聲自導系統,據說能夠進行聲學成像,提高了魚雷攻擊精度和抗幹擾能力。
指揮控制系統方面,29SS指揮控制室採用了與30FFM技術,採用全向屏幕顯示系統,能夠顯示更大範圍戰場態勢,提高了艇長戰術決策能力。另外它採用了新型數據鏈,能夠聯接C4ISR系統,29SS據說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艘具備網絡中心戰能力的潛艇。
29SS潛艇經過這樣一系列升級,戰術技術指標比蒼龍級有明顯提高。日本海上自衛隊水下作戰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不過它畢竟還是1艘常規潛艇,難以與攻擊核潛艇相比,有消息說日本海上自衛隊有意進軍攻擊核潛艇,這個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