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2020-12-06 和風漫談

一二戰時期,潛艇的主要工作是攻擊敵方商船,破壞海上交通,很少在水下潛航,也沒有成熟的反潛設備,所以潛艇間並不打架。反潛是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反潛飛機的事兒。

二戰後,隨著通氣管大量應用,潛艇變成真正能在水下潛航的幽靈,反潛也成了潛艇自身要承擔的重要工作。

現代潛艇鼻祖——德國21型潛艇

大家都說潛艇是最好的反潛武器,其實也不那麼準確。相對來說,水面艦艇裝備的反潛武器和設備更多更強,尤其反潛直升機更是潛艇最大的剋星。

但潛艇本身有一個巨大優點,就是能在垂直方向上自由升沉,對深海環境的感知能力更好,從而使潛艇成為反潛不可或缺的武器。

艦艇裝備齊全

一、潛艇分類和反潛能力

潛艇分常規潛艇、彈道飛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等多種類型,作戰形式也不相同。

1、彈道飛彈核潛艇不打架。它是國之重器,體型龐大、艇殼開口較多,不利於高速機動,操控性也較弱。它的核心任務是依靠極佳的隱身性藏匿於大洋中執行戰略威懾任務,所帶的魚雷也只用於自衛。

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進出港口和關鍵航道時,還需要攻擊核潛艇護航。當年蘇聯擁有數量龐大的攻擊核潛艇和水面艦艇部隊,就是為了掩護彈道飛彈核潛艇進出堡壘海域用的。

2、常規潛艇打架也不多,其主要任務是偵察監視、跟蹤伏擊、破交反艦以及封鎖布雷等。

因為常規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間短、速度慢。靜音巡航速度通常在10節以下,若用最高速度衝刺,蓄電池的電量一兩個小時就耗光了。

法國阿戈斯塔級AIP常規潛艇

雖然AIP潛艇不依賴空氣推進,但此類發動機的功率太小,無法高速航行。所以常規潛艇追逐廝殺不如在關鍵航道或海峽進出口潛伏,來一場陣地伏擊戰更好。

3、真正有實力反潛的還是攻擊核潛艇。它們速度快,水下機動能力強,自持力好,擁有近乎無限的航程。既能為戰略核潛艇護航,也能為航母編隊、兩棲攻擊編隊前出清掃航道,同時還是獵殺彈道飛彈核潛艇的重量級殺手。

俄羅斯亞森級攻擊核潛艇

攻擊核潛艇自誕生以來,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和平時期跟蹤他國彈道飛彈核潛艇,戰時接收命令第一時間將其擊沉。

冷戰時期,美國洛杉磯級、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長年在巴倫支海、鄂霍茨克海外活動,跟蹤每一艘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並隨時準備溜進堡壘海域獵殺。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二、潛艇戰術

潛艇戰術中,針對水面艦艇的有陣地伏擊、區域巡邏和引導截擊三種。大名鼎鼎的「狼群戰術」就是引導截擊戰術之一。

具體到潛艇對抗,又分成搜索發現、定位攻擊和脫離三個階段。整個過程沒有固定教條,不能紙上談條;要時刻保持鎮定、快速計算,利用各種條件搶佔陣位迴避劣勢;要站在對手角度上思考問題,以最大耐心不斷重複直到取得勝利。這其中,有幾個要熟知的重要朋友:

朋友1:各種躍變層。

首先,大海是魔術師,用複雜的物理特性營造出千奇百怪的環境。依緯度和位置不同,海水溫度從表面到深海不斷變化中。

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圖

一般表層水溫因對流作用較為恆定;但從100米-1000米區間水溫急劇下降,從20多攝氏度迅速降到6-8攝氏度;超過此區間後,海水溫度再次趨於穩定。中間這一溫度急劇變化的區間,稱為溫躍層。

溫度躍變層有好多種,在各個海域、各個季節不盡相同,是潛艇最重要的航海資料之一。

不同緯度的溫躍層

其次,聲波也是個魔術師。它在水中穿越不同躍變層邊界時,也會像光線那樣反射、折射和散射。聲音傳播速度隨溫度、壓力、鹽分不同而改變,溫度升高、水壓變大、鹽份升高都會讓聲速變快。

當聲波以一定入射角穿過溫躍層時,因兩側聲速不同使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向速度更慢的一側彎曲,從而形成了各種水聲通道、聲音會聚區、水面聲管和聲影區。

各種水聲通道、會聚等

再加上海底反射、散射等情況,為潛艇提供了絕佳隱身環境。合理利用時,潛艇能聽到上百海裡外的目標噪聲,也能隱藏在敵人眼皮子底下而不被發現。所以各種躍變層是指揮官的好朋友。

躲在躍變層下聲吶發現不了

朋友2:海底地形和生物。

海底地形複雜多變,密布著山峰和峽谷。海底山峰可以阻隔聲波,潛艇隱匿其中能獲得絕對隱身。還能用線導魚雷悄無聲息的從山峰背面發動攻擊,讓對手防不勝防。

海底山脈

藉助海底地形需要有全面精確海圖,這依賴於平時長期細緻的測量積累。海洋生物也會發出各種噪聲,可以幫助潛艇隱身。

朋友3:各種大型漁船和商船。

它們在海面穿梭往來,在海面表層製造大量噪聲,也能有效掩蓋潛艇噪聲,讓敵人聲吶無法發現。還能迷惑、阻擋敵方魚雷跟蹤,只不過對商船很不公平,相當於被變相挾持了。

此外,還有很多可利用的東西,如洋流、海潮、聲誘餌、氣幕彈、水雷等等。艇長會靈活運用,綜合考慮的。

三、當潛艇和潛艇對抗時:

首先,要搜索發現目標,這是整個攻擊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此過程中雙方潛艇靜音水平和聲吶性能至關重要,誰的技術更先進誰就能先一步發現對手,掌握主動。

發現目標後,要對目標做運動分析,計算敵方潛艇的方位、航速、航向和距離,為魚雷和反潛飛彈提供精確坐標。

潛艇聲吶

現代潛艇有多種聲吶,艇艏主/被動聲吶用於高中頻噪聲信號,能及早發現魚雷來襲;艇身寬孔徑舷側陣聲吶接收中低頻噪聲信號;艇尾拖拽線列陣聲吶接收低頻噪聲信號,能在很遠距離上發現對手。合理利用聲吶,就能對周邊環境建立立體感知,儘早發現威脅。

其次,是定位攻擊。攻擊戰術非常多,與潛艇性能和武器性能密不可分,如魚雷有最大/最小深度、速度、開機時間、距離、主/被動制導、發射方向等多種設定,與潛艇航速、潛深結合起來可以形成多種戰術組合。

比如間隔60秒先後發射2枚魚雷,前面是高速主動魚雷,後面是被動魚雷。主動魚雷先觸發敵人釋放的聲誘餌和噪聲幹擾器掃清道路,後面的被動魚雷就可以不受幹擾直奔潛艇而去了。

還可以發射主動魚雷,設定最大深度,然後潛艇在後方一定距離以更大潛深航行,借魚雷噪聲掩護接近敵人。因為潛艇潛深更大,主動魚雷不會攻擊自身潛艇。

潛艇戰術很多,在指揮官手裡更像一門藝術,就像李雲龍打仗那樣,看似沒章法又處處守正出奇。

再次、脫離是保護自身的重要手段,也是發起下輪攻擊的前提。

當潛艇暴露受到攻擊時,要迅速脫離戰場,重新隱蔽伺機攻擊。聽到魚雷入水警示後,艇長絕不能手忙腳亂以最大速度逃離,那樣只會製造更大噪聲給魚雷提供明確目標。

首先要鎮定,監視魚雷航向、航速、計算距離,確定魚雷是否攻擊本艇或其他目標。如果確認是本艇,就迅速向魚雷來襲方向發射魚雷,敵艇通常會在那個位置上。這樣能逼迫敵艇規避,讓其被迫切斷魚雷導線,從而喪失對線導魚雷的控制。

然後做魚雷運動分析,向其航線的垂直方向上規避,釋放聲誘餌、氣幕彈,製造假目標幹擾魚雷。魚雷丟失目標後做圓周機動重新搜索,會消耗大量能量,能量耗盡就沉底自爆。

整個戰鬥過程完全是高手以命相博,一招一式疏忽都會讓自己命喪海底。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此外,也可以多艘潛艇配合。一艘艇誘敵,其他艇群起攻擊,是有死無生的必殺陣法。

其實,很多時候反潛不一定要摧毀目標,只要完成驅離就可以了。畢竟摧毀目標很難,保證己方整體任務完成才是正途。

總之,潛艇間對抗充滿智慧,像兩個狙擊手在黑夜中對決,需要合理運用武器,配合良好戰術,藉助一切有利環境,再加上足夠耐心和強大心態才能戰勝敵人。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沒有聲吶也能命中目標,反潛魚雷打擊潛艇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魚雷這種水下攻擊武器,很多人對其並不陌生。事實上魚雷早在一戰以前就已經出現,只不過在二戰時期被發揚光大。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魚雷依舊是潛艇的重要武器之一。在魚雷家族中,反潛魚雷也被成為潛艇殺手,成為反潛飛彈出現前,反潛作戰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
  • 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根據2013年發表的一項市場調查結果,到2020年年底,亞太地區在潛艇上支出總額將達450億美元。潛艇技術很複雜,但也是應用最普遍的武器系統。戰時它能夠通過反艦飛彈和魚雷影響海戰進程,在和平時期,它能夠在秘密行動中發揮作用。潛艇的戰時任務包括區域封鎖和作戰空間的控制。1982年馬島戰爭使前者的作用得到了證明。
  • 中國常規潛艇性能如何?安裝國產AIP系統,測試美日反潛實力
    而像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福特級核動力號這樣造價數十億美元的超級武器,可以搭載數十架各類型艦載機,基本上等於一個小國空軍的全部實力。除了航母本身以外,美國海軍還專門為前期配備了多艘護航艦艇,可以去執行防空、反潛和反艦任務。據軍事專家介紹,美國海軍可以以航母為中心建立起一道700米作戰半徑的防禦網絡,能夠有效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嚴密的體系,依然存在致命的缺陷——潛艇的攻擊。
  • 俄潛艇神奇武器,讓美軍聲吶浮標失靈!但真要用,潛艇將萬劫不復
    喜歡「放衛星」的一些自媒體立刻以「美軍一口氣買幾萬個聲吶浮標,奈何俄潛艇有神器,扔下去後全白瞎」等標題,對於這種聲吶浮標進行大吹大擂,甚至有人翻出本世紀初我國的某篇公開論文,稱俄羅斯人的這一「發明」其實是抄襲我國的論文。那麼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
  • 海帶纏潛艇都不算啥,美軍準備用石斑魚反潛,並沒有聽上去簡單
    眾所周知,「局座」在參加軍事類節目時,常常拋出各種讓人腦洞大開的軍事觀點,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海帶纏潛艇」戰術。不過,世界頭號海軍強國美國居然真的想出了類似的反潛作戰技術。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公布的一項軍事科研項目顯示,美軍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海洋生物的「應激反應」,通過發出叫聲從而偵測潛艇的行蹤。在美軍的計劃中,就包括了石斑魚。眾所周知,自潛艇用於海戰以來,反潛作戰也就應運而生。目前來說,反潛作戰模式基本還是分為海上反潛、空中反潛和水下反潛三類。
  • 印度試射超音速反潛飛彈,速度是魚-8飛彈10倍,650公裡擊沉潛艇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表示,新型超音速反潛飛彈的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都是按照預期設定的程序來執行,並且反潛飛彈在抵達預定區域之後減速釋放魚雷的步驟非常順利,這也從側面證實這次試射非常成功。其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印度就開始了超音速反潛飛彈的研發計劃,旨在利用超音速飛彈的高速飛行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敵方的潛艇和其他水下作戰目標進行攻擊,以達到實時攻擊的效果。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為進一步增強水下作戰力量,上世紀末,韓國提出了「遠洋海軍」發展戰略,並於2000年11月從德國購買了3艘AIP型214級潛艇,後自行建造了6艘,這就是被命名為「孫元一」級的KSS-Ⅱ型潛艇。該級潛艇採用燃料電池技術,可連續潛航15~21天,可同時跟蹤25個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8個目標。
  • 日本當年的山雲級反潛驅逐艦,關鍵技術全來自美國,專門獵殺潛艇
    對於以反潛為主要作戰任務的「山雲」級來說,更大的續航力意味著更長的巡航時間,也就有了更多發現和攻擊敵方潛艇的機會,儘管付出犧牲速度的代價,但當時的潛艇水下最大航速也不過13節而已,「山雲」級的27節的足以應付。武器裝備方面,「山雲」級強調在排水量有限的基礎上,優先保證反潛能力,對於防空和反艦能力並沒有做太多要求。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德國U型潛艇U型潛艇是德國早在一戰時期就建造的水下作戰武器,它優秀的攻擊能力在一戰時期就讓協約國瞠目結舌,是海上交戰的利器!而此時德國正需要這樣一款威力強大的武器教訓英國,U型潛艇的出現正好填補了德國海軍的空檔,彌補了德軍在海上的劣勢。U型潛艇憑藉著自己隱蔽性好,速度快的優勢在大西洋上肆無忌憚地對英國艦船進行攻擊,讓英國損失慘重。英國人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把它從海裡撈起來吊打一頓,以解心頭之恨。
  • 潛艇「剋星」來了!美國這招真毒,在民用船隻上安裝「反潛聲吶」
    這種情況下,北約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遏制蘇聯潛艇,例如在北歐國家集中部署反潛巡邏機,或者乾脆是派遣軍事間諜探查對手的軍事情報。但是,這些辦法都沒能夠有效地遏制蘇聯潛艇,畢竟潛艇在離開港口後便很難尋找,很多時候其實連蘇聯海軍內部的高層人員都不知道自己潛艇的詳細位置,只知道潛艇大概所處那片海域在哪。
  • 潛艇水中自動修復?澳大利亞研究黑科技,中國095型核潛艇可借鑑
    潛艇作為人類徵服深海的一件武器裝備,從問世至今已經成為了各國海軍的核心裝備之一。除了常規動力潛艇以外,不少軍事大國還研發了噸位更大、航速更快和作戰能力更強的核潛艇。對於潛艇來說,大海就是最佳的掩體,在海水的掩護下它們可以悄無聲息地靠近目標,然後再發動致命一擊,徹底讓對方葬身大海。
  • 海軍潛艇學院
    招生考試科目  一、兵種戰術學  1.學科代號:110402  2.研究方向:01潛艇戰術基礎理論  02潛艇攻防戰術  03外軍反潛戰術》,主編:李長軍,海軍潛艇學院,2010年 《外軍潛艇戰與反潛戰》,主編:樓曉平,海軍潛艇學院,2011年 《潛艇戰術水聲環境應用規則》,海軍司令部,2005年  二、作戰指揮學  1.學科代號:110501  2.研究方向:01潛艇作戰指揮理論與方法  02潛艇作戰指揮系統與指揮信息化  03潛艇作戰指揮信息保障與信息對抗
  • 俄羅斯推出食人魚AIP潛艇,用水下燃氣輪機,與其他AIP潛艇不一樣
    P-750B型潛艇自動化程度非常高,艇員編組只有18-20人,主要用於近海反潛/反艦、布雷、偵察作戰,該潛艇還支持水下特種作戰,可以最多搭載16人的水下特種部隊。P-750B型潛艇的噪聲水平據說低於大洋黑洞「基洛」級,低於海洋自然噪音水平。P-750B型潛艇武器系統為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攜帶和發射16枚533毫米重型多用途魚雷、反艦飛彈和水雷。
  •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反潛機過去幹啥,是去監視的,至於潛艇為啥會上浮呢?1,潛艇的優勢就是隱蔽,既然對方已經發現你了,繼續呆在水下實在沒意思,而且還會被持續地監聽水下噪音,導致戰時更容易被定位和攻擊,所以要上浮。
  • 潛艇上沒有窗戶,如何水下航行,怎麼觀察外面?這一資料庫太關鍵
    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底航行的?如何前進、後退、左拐、右拐的,估計用雷達吧?要不然能看到外面嗎?海底不是漆黑一片嗎?還會打探照燈嗎?是不是也有小窗戶?可以看到深海魚?潛艇不是觀光遊艇,在水下靠海圖封閉航行。如果真的要「咬文嚼字」起來,「潛艇上沒有窗」這句話還真的不成立呢!
  • 關於303幽靈潛艇,那些隱藏的數據大揭秘
    今天兵哥帶來了一款神秘的武器裝備——303幽靈潛艇。在電視劇《火藍刀鋒》中,一個奇怪的幽靈潛艇。原是東南亞某國的潛艇,後來被海盜劫持,失去聯絡後失蹤。其裡面有大量流失國寶。之後一直神秘地出現又神秘地消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咱們是真的擁有303潛艇。
  • 劃時代的21型潛艇,堪稱軍用潛艇界的鼻祖
    不管是驅逐艦還是護衛艦都是保護航母的重要裝備,但是即便是航母在海上也不是絕對安全的,世界上還有一種裝備叫做潛艇,也稱水下殺手。了解軍事的軍迷朋友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潛艇,是德國在第二世界大戰期間設計和使用的一型柴電潛艇,以水下巡邏和作戰為宗旨,安裝的通氣管裝置,推動了二戰後世界各國潛艇技術的迅速發展,同時被認為是現代潛艇技術發展過程的第三個裡程碑,這就是今天兵哥要說的21型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作戰系統更加先進,戰鬥力提升明顯先進的作戰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是潛艇戰鬥提升和有效發揮的關鍵。「大鯨」號潛艇聲吶系統進行了升級,採用了艇艏光纖技術的新型聲吶系統綜合陣。此前常規潛艇艇艏綜合陣採用圓柱陣,由於常規潛艇艏部空間相對狹窄,還要布置魚雷發射管,留給聲吶基陣空間就更加有限,這樣就限制了聲吶探測能力。
  • 軍校巡禮|第二十三站:海軍潛艇學院(附往年錄取線)
    專業介紹電子信息工程招考方向:潛艇觀通指揮體檢要求:潛艇專業合格主要課程:聲納技術、潛艇構造、潛艇艇員脫險救生、潛艇損害管制、潛艇聲納與水聲對抗、潛艇雷達、潛艇通信、潛艇戰術、潛艇操縱、潛艇攻擊等培養目標:潛艇觀通部門指揮軍官水聲工程招考方向:航空反潛技術與指揮體檢要求:指揮專業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