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聲吶也能命中目標,反潛魚雷打擊潛艇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2020-12-03 老特有話說

魚雷這種水下攻擊武器,很多人對其並不陌生。事實上魚雷早在一戰以前就已經出現,只不過在二戰時期被發揚光大。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魚雷依舊是潛艇的重要武器之一。在魚雷家族中,反潛魚雷也被成為潛艇殺手,成為反潛飛彈出現前,反潛作戰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

然而,反潛魚雷雖然深水性能優異,殺傷力巨大,但卻存在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缺少制導系統。這一點無論是蘇俄還是美國反潛魚雷都存在,那麼在反潛飛彈出現前,反潛魚雷沒有制導系統,它又是靠什麼方法準確命中目標的呢?

這裡首先需要要說明一個問題,雖然反潛魚雷沒有制導系統,但反潛魚雷的射程往往只有幾公裡,而並非飛彈的幾百公裡。所以每當魚雷出場時,往往意味著交戰雙方距離已經非常近了。這就好比兩個人打架,距離近到已經到了觸手可及的地步,請問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制導系統嗎?

第二,魚雷的速度非常快,普通魚雷的航速可達60節以上!高速魚雷航速可達80-100節!大概是軍艦的兩倍甚至三倍。以美國反潛魚雷2公裡射程計算,從發射到命中目標不到1分鐘!這麼短反應時間潛艇根本來不及躲避就會被集中。

第三,反潛魚雷並非完全是「亂槍打鳥」,實際上現役80%反潛魚雷都是有信號接收器的,也就是所謂被動聲吶制導。當這種魚雷發射後,潛艇或者反潛直升機會替它鎖定和跟蹤目標,然後將目標最新速度、位置信息反饋給反潛魚雷,反潛魚雷再調整自己的速度和深度。

當然這個制導方式的難點在於,如何保證反潛直升機和潛艇始終照射目標,在戰時懸停的反潛直升機會成為敵方防空火力的活靶子,所以在炮火滿天飛的海域,這種制導方式不可取。

隨著潛艇性能越來越強大,反潛作戰難度也水漲船高,作為反潛作戰的主力武器,反潛魚雷也需要提升性能才能滿足使用,最近幾年,美國和俄羅斯相繼推出自用帶主動制導系統的反潛魚雷,這些魚雷射程沒有增加,威力和發射方式也沒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彈頭前方加裝了主動聲吶系統,也就是軍迷們常說的「發射後不管」。

有了主動聲吶系統後,反潛魚雷的發射相對而言危險會小很多。因為發射平臺發射後可以立刻離開發射區,當然反潛魚雷的射程問題依舊是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也是反潛飛彈出現的原因之一。

在現代戰爭中,反潛魚雷作為反潛武器體系的重要補充,存在的意義是補上反潛飛彈的短板。而並非擔負起反潛作戰的重任,隨著反潛飛彈的日益智能化,反潛魚雷或許會在未來某一天退出反潛作戰的歷史舞臺也說不定,對於反潛魚雷這種武器,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

相關焦點

  • 幫助人民海軍補足反潛短板,反潛聲吶和反潛魚雷居然來自這個國家
    其實,在解決防空問題之前,作為海軍「三大難題」之一的反潛問題,似乎解決的更早。如今,中國海軍早已建立起了反潛直升機、反潛飛彈(火箭助推魚雷)、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等反潛武器,組成的遠、中、近三層反潛火力網。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本方艦艇編隊,更會讓來襲的敵方潛艇有來無回。再加上反潛直升機所攜帶的聲吶浮標、聲吶吊艙,戰艦配備艦殼聲吶、拖曳聲吶,更會讓敵方潛艇在海底無法隱身!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一二戰時期,潛艇的主要工作是攻擊敵方商船,破壞海上交通,很少在水下潛航,也沒有成熟的反潛設備,所以潛艇間並不打架。反潛是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反潛飛機的事兒。二戰後,隨著通氣管大量應用,潛艇變成真正能在水下潛航的幽靈,反潛也成了潛艇自身要承擔的重要工作。
  • 反潛!固定翼反潛機有什麼作用?除了反潛還能幹什麼
    ,那麼固定翼反潛機除了反潛還能幹什麼,有什麼作用?答案只有一個,和他的名字一樣那就是只能反潛。從一戰時潛艇就是一種可怕的水下武器,無數條生命死在了潛艇的魚雷之下,比起那些華而不實的巨艦大炮潛艇反到好用一點。最早的反潛方式就是深水炸彈,那麼反潛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達到了相當複雜精密的程度。也出現了反潛機這一特殊的機型,各個型號的固定翼反潛機都配備了先進的探測設備。
  • 印度試射超音速反潛飛彈,速度是魚-8飛彈10倍,650公裡擊沉潛艇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表示,新型超音速反潛飛彈的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都是按照預期設定的程序來執行,並且反潛飛彈在抵達預定區域之後減速釋放魚雷的步驟非常順利,這也從側面證實這次試射非常成功。其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印度就開始了超音速反潛飛彈的研發計劃,旨在利用超音速飛彈的高速飛行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敵方的潛艇和其他水下作戰目標進行攻擊,以達到實時攻擊的效果。
  • 俄潛艇神奇武器,讓美軍聲吶浮標失靈!但真要用,潛艇將萬劫不復
    這種浮標系統並不是普通的聲吶浮標,而是一種電子幹擾,用於阻塞敵方在海面上投放下來的聲吶浮標將信息反饋給反潛巡邏機,以保護戰略飛彈核潛艇不受到敵方反潛機的騷擾。所以蘇聯時代的紅海軍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潛艇而生的,所以其水面艦艇主要是攜帶反潛飛彈和防空飛彈的大型反潛艦,可以消滅追蹤蘇聯潛艇的西方潛艇或反潛機。在這種迫切的作戰需求下,蘇聯想出了用潛艇釋放電子幹擾浮標以切斷敵方投放下來的聲吶浮標回傳通信信號的辦法。這就是「布拉克」浮標的基本原理。
  •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反潛機過去幹啥,是去監視的,至於潛艇為啥會上浮呢?1,潛艇的優勢就是隱蔽,既然對方已經發現你了,繼續呆在水下實在沒意思,而且還會被持續地監聽水下噪音,導致戰時更容易被定位和攻擊,所以要上浮。
  • 美國海軍恢復開發自主制導水雷,強大制海封鎖、反潛利器
    ,是以當前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基礎,以相同的工作原理研發類似Mk 60這樣子的現代化自導水雷。MK46型反潛魚雷。Mk 54魚雷口徑324毫米,長2.72米,重276千克,採用奧拓燃料的熱動力系統,速度超過40節,可以低俗搜索,高速攻擊,射程2400米;採用主/被動聲吶制導,聚能戰鬥部重44千克。選擇Mk 54魚雷是因為其性能先進,對現代化的潛艇殺傷威力不錯,同時,尺寸和重量有限,可以使得「錘頭鯊」自導水雷儘可能緊湊,適合搭載各種工具。
  • 美用八大聲納系統「鎖住」中國潛艇?專家稱我們還有一招
    對於科技一向奉行一根筋主義的美國自然無法容忍安靜型潛艇在自家地盤為所欲為,他們發明了專門克制安靜型潛艇的8種躍溫層聲吶浮標SSQ系列。SSQ系列聲吶浮標是美國研製的一次性多點聯組型聲吶浮標。聲吶浮標是一種主動或被動檢測聲音回波的水下探測傳感器。聲吶浮標大多為飛機或反潛直升機進行大範圍的投放。
  • 日本當年的山雲級反潛驅逐艦,關鍵技術全來自美國,專門獵殺潛艇
    對於以反潛為主要作戰任務的「山雲」級來說,更大的續航力意味著更長的巡航時間,也就有了更多發現和攻擊敵方潛艇的機會,儘管付出犧牲速度的代價,但當時的潛艇水下最大航速也不過13節而已,「山雲」級的27節的足以應付。武器裝備方面,「山雲」級強調在排水量有限的基礎上,優先保證反潛能力,對於防空和反艦能力並沒有做太多要求。
  • 畫個圈圈收拾你,二戰英國海軍反潛利器刺蝟彈
    當時的標準反潛程序是軍艦用聲吶探測並定位水下的潛艇,然後以15節的速度駛向潛艇上方投擲設定了起爆時間的深水炸彈,深水炸彈下沉到預定深度後爆炸摧毀潛艇。 英軍將聲吶稱為ASDIC,這個系統能定向發射高頻聲波,通過聲波擊中物體後返回的時間就能測定距離,從而推算出潛艇的位置和深度,連續探測還可以解算出潛艇的運動軌跡和速度。
  • 美軍一口氣買幾萬個聲吶浮標,奈何俄潛艇有神器,扔下去後全白瞎
    2020年3月12日俄羅斯媒體首次報導,俄羅斯正在為某些級別的潛艇裝備新型消耗性電子戰幹擾器,尤其是彈道飛彈核潛艇。這主要是為了保護潛艇不受聲吶幹擾,防止聲吶將數據傳輸給海上巡邏機和上空的反潛直升機。與此同時,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在俄羅斯潛艇活動顯著增加的情況下,一直在加強反潛行動。
  • 能觀六路 可聽八方,潛艇水下「順風耳」——聲吶系統面面觀
    當時聲吶和相關部門都屬絕密,代號「ASDIC」(Anti-Submarine Division反潛部門)。後來被廣泛接受成為聲吶的標準名稱。聲吶有主動聲吶、被動聲吶。主動聲吶發射脈衝聲波,通過目標回波獲取信息,由發射陣、接收陣、信號處理機組成。被動聲吶只收不發,只傾聽目標噪聲,有完美隱蔽性。早期潛艇上只有簡單的步距式或探照燈式主動聲吶,發射「砰砰」的單波束脈衝。
  • 潛艇戰將被顛覆!新型反潛雷達大量採用黑科技,空中定位水下目標
    AN/APS-15是一種相控陣雷達,與E-3「望樓」預警機上的那種大型旋轉式掃描雷達不同,它採用了由多個小型發射模塊組成的陣列天線,這些模塊能克服電磁幹擾,在多個頻率上同時運行,並且可以在沒有任何機械動作的情況下,隨意聚焦和擴大電磁波束,非常適合用來探測那些較小的物體或者從大量雜波中找出所需的信號。由於高頻電磁波在海水中衰減嚴重,所以聲波幾乎成了探測水下目標唯一的手段。
  • 潛艇上各部位名稱都叫啥?一圖讓你看懂
    潛艇用途廣泛且是海基戰略進攻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核潛艇),因此深受廣大軍迷的關注和喜愛,但大家對潛艇的艇體構造卻知之甚少。潛艇都有哪些重要部位,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麼?如下圖所示,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潛艇十七個部位的名稱。圖為「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971型攻擊核潛艇)。
  • 目標:大國新潛艇?美軍招標新型聲吶,欲在整個海洋密布竊聽器?
    深水主動反潛監視系統。這個系統將由浮標上的大型聲吶陣列組成,船隻可以直接從標準航運貨櫃內將浮標部署在海洋中的特定地點。這一系統是冷戰時期潛艇監控網再現,主要針對俄羅斯潛艇在美國東部海岸更頻繁地出現。該系統目標是最終開發一種「持續的、深水的、主動的反潛戰系統,可以在更遠的範圍內探測到新出現的威脅潛艇。」海軍希望浮標自動部署主動聲吶陣列,並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整個系統固定在特定區域。陣列還必須足夠堅固,以抵抗變形,還不影響聲吶性能。
  • 航空反潛——一場「水漲船高」的隔空較量
    機動性好、靈活性高、搜索範圍大、反應速度快且不易被潛艇發覺,當前航空反潛平臺所具有的優點,在飛機用於反潛的初期就已經有所體現。1912年,英國人提出用飛機打擊潛艇的設想,並進行了試驗。當時的潛艇,平時像艦船一樣在海上行駛,在使用潛望鏡狀態下攻擊目標,潛入水下時間較短。
  • 什麼人才是天生幹潛艇聲吶的料?他們譽為「潛艇順風耳」
    「潛艇遊獵深海,我就是指揮員手中最鋒利的劍!」  23年前,潛艇學院教員這樣評價張磊:「天生就是幹聲吶的料!」  怎樣的人才是天生幹聲吶的料?就是能聽到很多人聽不到的聲音,張磊就具備這樣的能力。  學習聲吶專業後的第一次聽音考核,當其他人還在懵懵懂懂、不明所以的時候,張磊已判別出了考核的10個噪聲目標。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果斷髮射魚雷,命中霧島號魚雷一枚,結果卻是啞彈,只能再次下潛躲避日軍的反擊,日軍由於急著去攻佔中途島,也只留下了一艘驅逐艦「嵐」號搜索反潛,大部隊繼續向目標前進。鸚鵡螺號潛艇海試此時鸚鵡螺號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立下大功,嵐號驅逐艦由於聲吶系統落後,只能隨意的丟了幾輪深水炸彈,等待一段時間後就離開去追大部隊了,而美軍艦載機正在搜索日軍艦隊所在,正在追趕艦隊的嵐號成為了美軍飛機的領路人,
  • 潛艇的致命天敵,聲吶技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何時能真正銷聲匿跡
    潛艇作為世界各國海軍必備的一項武器,更作為核反擊的最後手段,一直備受各國關注。不同於其它武器裝備,潛艇是一件任何雷達都不能奈其分毫的角色,海水提供給潛艇一層純天然的保護,雷達波無法深入到海底對潛艇進行偵測。所以各國潛艇一旦深入海底保持無線電靜默,再想找到它無異於大海撈針。
  • 潛艇「剋星」來了!美國這招真毒,在民用船隻上安裝「反潛聲吶」
    這種情況下,北約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遏制蘇聯潛艇,例如在北歐國家集中部署反潛巡邏機,或者乾脆是派遣軍事間諜探查對手的軍事情報。但是,這些辦法都沒能夠有效地遏制蘇聯潛艇,畢竟潛艇在離開港口後便很難尋找,很多時候其實連蘇聯海軍內部的高層人員都不知道自己潛艇的詳細位置,只知道潛艇大概所處那片海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