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上沒有窗戶,如何水下航行,怎麼觀察外面?這一資料庫太關鍵

2020-12-06 科羅廖夫

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底航行的?如何前進、後退、左拐、右拐的,估計用雷達吧?要不然能看到外面嗎?海底不是漆黑一片嗎?還會打探照燈嗎?是不是也有小窗戶?可以看到深海魚?

潛艇不是觀光遊艇,在水下靠海圖封閉航行。如果真的要「咬文嚼字」起來,「潛艇上沒有窗」這句話還真的不成立呢!很多潛艇的圍殼上都設置有舷窗,在蘇/俄的潛艇上,這個舷窗內往往是一個小型操舵室,當潛艇在水面上航行時,為了更好地躲避海面上的船隻和障礙物,操舵兵需要從潛艇內部的指揮控制艙來到這個小型操舵室內進行水面航行的操作。特別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風雪交加、風大浪急的海區進行水面航行時,有一個非開放式的操舵室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

不過,這個小型操舵室也只有潛艇在水面航行時才起著作用。平時潛艇在水下航行時,整個操舵室都會進水淹沒,完全不具備使用能力。更何況水下一片黑暗,即使這個小型操舵室是密封防水的,也無法通過舷窗看到任何外界情況。

很多西方潛艇也在圍殼上設置了舷窗/玻璃窗口,不過和蘇/俄潛艇不同,裡面不是水面的操舵室,而是供放置水面航行燈等設備的小艙室,只有潛艇在水面航行時,這個小艙室以及它玻璃窗口的作用才會體現出來。

潛艇在水下航行,要藉助潛望鏡去觀察海平面和空中情況。多數潛艇內均安裝有兩部潛望鏡,一部攻擊潛望鏡和一部觀察潛望鏡。前者用於發現和瞄準水面目標,而後者主要用於觀察海空情況和導航觀測。潛艇在浮出水面前,艇長都必須指揮潛艇上浮至潛望鏡深度,先用潛望鏡對海平面作一次360度的觀察,然後使用雷達偵察儀被動接受周邊無線電信號,以求儘早發現可能出現的敵情。只有在確認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潛艇才會浮出水面。

指揮臺圍殼內裝有通氣口、對海搜索雷達、通信天線、電子戰天線及2根貫穿式光學潛望鏡,一根為攻擊擊潛望鏡,一根為搜索潛望鏡。在搜索潛望鏡的桅杆上,裝有雷達偵察儀ESM、帶有穩定裝置的光學鏡頭、紅外攝像機及通信天線,可晝夜對海面進行搜索,並截獲各種無線電通信信號。

無論如何,潛艇在水下航行時,是不可能依靠目力去觀察周邊情況來操縱潛艇航行的。在水下時,聲吶就是潛艇的眼睛,很多潛艇都裝備有高頻主動避碰聲納,它們雖然作用距離有限,但是在近距離內的解析度很高,可以清楚探測到潛艇附近的障礙物,操縱人員將根據它提供的信息一一避開障礙物。

實際上,在很多時候,潛艇並不需要一邊開著聲吶、一邊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它只需要對準一條固定的水下航道航行即可。這條固定的水下航道已經被很多潛艇和水面測量船探測過了,對它的海底情況、各類障礙物的分布已經是一清二楚,潛艇只需要確保它處於正確的航路上,即可保證水下航行的安全。

潛艇在水下長時間航行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位置偏差,這時候就需要靠計算,航向,航速,潛深,隔段時間潛望鏡伸出去糾正下偏差。現代化的潛艇還使用慣性導航系統、星光、無線電、衛星導航等方式、設備來修正潛艇的航線。

為了更好的保障潛艇的水下作戰,各強國海軍都會不遺餘力地派出先進的測量船隻探測搜集相關作戰海區的水下情況,建立起完善的海底數字地圖。在這些地圖的幫助下,潛艇雖然無法直接看到外面的情況,但也敢在漆黑的水下大膽航行。

海軍強國潛艇經常執行一項危險任務,就是秘密監視敵對國家,以及對預設戰場水域的水下間諜行動。進行秘密潛航偵察和監視時,通常在夜間潛入敵國近海的沿岸地區,然後在軍事敏感水域下潛坐底,安靜地收集各種水中信號和水文信息,繪製航圖,最後再安靜地離開。這種低調的戰術通常是秘而不宣的,與航母驅逐艦等水面艦的耀武揚威完全不同。

海底數字地圖,其實是一套海洋環境參數系統的資料庫(包括風、波浪、海流、潮汐、內波、三維溫鹽分布等),這是海軍武器系統研製和使用的必要參數之一,也是進行海上戰役規劃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參數之一。誰掌握了最詳細的海洋水下參數,誰就能贏得潛艇戰的最終勝利例如要有預設戰場的海水躍層參數,也稱「躍變層」或「飛躍層」。躍層是海水參數隨深度變化而顯著變化的水層。指海水溫度、鹽度、密度、聲速等狀態在垂直方向上出現突變或不連續劇變的水層。躍層對潛艇來說,是又恨又愛,在作戰中,海水躍層對水下通信和潛艇的隱蔽具有積極的作用。

水下躍層會產生聲吶隔離現象,致使水面反潛艦艇看不清周圍的環境和目標。因為海流等原因的影響,海水有的地方熱,有的地方冷,而在冷水和熱水的中間往往會形成一個過渡帶,這個過渡帶聲波在通過時會發生折射、反射,聲納很難接收到過渡帶另一側的噪聲。如果有這樣一個隔離帶橫在前頭,反艦艦艇就成了瞎子,很容易被隱蔽在躍層下的我方潛艇一擊斃命。

水聲設備在深聲道中的使用效果最好,在深聲道中航行的潛艇可以探測到距離很遠的目標。在聲速躍層之上發射的聲吶信號,不易探測到躍層之下的目標,潛入躍層以下的潛艇被發現可能性大為減少。如果海水躍層強度較小、上界深度較深、厚度較大、較持久穩定,會形成不規則的聲反射,大幅降低作反潛聲吶的作戰效能,給反潛行動造成困難。

在戰鬥中,海水躍層比較適合潛艇隱蔽行動,潛艇在作戰中會儘量尋找海水躍層,來隱蔽待機。水面艦在有水下敵情狀態下 ,如探測到水下有海水躍層,通常會迅速脫離,以防止自身反潛能力下降,敵方潛艇利用躍層隱蔽出擊。

所有強大海軍的海洋參數都是核心機密,這方面無法學習,無法參照,也無法彎道超車,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常年的持續不斷地進行水下偵察,通過大量測量積累出來的,是列強海軍的命根子,屬於絕門秘籍,絕不會對外分享,親爹都不行。

相關焦點

  • 沒有窗戶的潛艇如何觀察情況,幾種設備分工明確,缺一不可
    由於技術的原因,早期的潛艇是有窗戶的,在潛艇的圍殼上半部分有個簡易的駕駛指揮室,當潛艇浮航時艇長和操舵兵就在這裡指揮和控制潛艇航行,為了便於觀察會設計出小型玻璃窗來。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現代的潛艇已經沒有了窗戶,那在水下航行是如何觀察外面情況的。
  • 潛艇水下航行時發動機是不是都需要空氣?這一技術由德國人首創!
    核動力潛艇的主要動力裝置是核反應堆加蒸汽輪機,而核反應堆主要依靠原子裂變產生熱能從而給鍋爐增溫產生蒸汽驅動螺旋槳,全程無需氧氣參與,因此核潛艇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呆在水下巡航或者沉底伏擊,並不需要上浮換氣。
  • 潛艇開小窗是落後?雖有缺點,但大用途不可忽視,俄中日一直保留
    最近一艘俄羅斯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駛入往來船隻較多的土耳其海峽,人們注意到,這艘潛艇在水面航行時,艇員們不但站在指揮塔上方,還將指揮塔前部和側部的小窗戶打開,以觀察周圍船隻的動向,避免出現相撞等危險情況。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潛艇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潛航作戰,一次潛航的時間長短是一艘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中外潛艇部隊的經驗表明,潛艇兵長時間的水下生活,會造成艇員體質明顯下降,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血壓降低、腰腿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外軍核潛艇極限長航歸來時,許多艇員是被擔架抬下艇的。所以,讓潛艇裡的官兵在海下如何待上幾個月都能保持戰鬥力,這是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認真研究的問題。士兵在海底下生存幾個月如何保持正常戰鬥能力,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來說。
  • 水上水下環境中,常規潛艇的柴油機如何進氣排氣?有幾種系統?
    早期的潛艇大部時間在水面航行,新鮮空氣直接從潛艇進氣管進入艇內,供人員呼吸和柴油機工作。水下航行時則關閉柴油機、關閉進氣管,僅靠蓄電池能量驅動螺旋槳旋轉。20世紀30年代荷蘭人率先發明了通氣管技術,後來德軍入侵將技術竊為己有。1944年德國人在新型21型潛艇上使用通氣管技術,希望藉此挽回敗局。
  • 潛艇在水下,那裡面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看完之後向我國的軍人致敬
    潛艇上空間狹小,一旦潛艇潛入水下航行,潛艇空間即完全封閉了。潛艇上艇員日常呼吸需要顯得非常重要。潛艇一般具有獨立的空氣調節系統,來保障潛艇狹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空氣品質。潛艇空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氣等氣體濃度,氣體中異味,經過空氣調節系統得以清除或改善。
  • 士兵如何做到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裡面生活怎麼樣?看看怎麼說!
    士兵如何做到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潛艇外出執行任務最長時間可以達到三個月,那麼潛艇空間那麼小,上面的士兵是如何度過這與世隔絕的三個月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交流一下!一、首先談談潛艇執行任務為何與世隔絕潛艇可以說是海軍最神秘的部隊,也是海軍最具威懾力的部隊。
  • 為什麼說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呢?
    相信一提到解放軍潛艇兵,很多人都是為之很羨慕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潛艇兵的夥食方面的待遇了,要知道,現如今解放軍的夥食標準裡面最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水下生活的時候,沒事做還可以看看水下的生物們。但是,不好意思,今天又來給大家潑冷水,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可沒有那麼好!要知道近年來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因為各種先進的設備相繼投入使用,所以潛艇兵們在水下生活的時間比以前要更加長久了,水下的生活可不想我們想像中那種多姿多彩,相反是相當艱辛的,要知道第一個就是潛艇完全封閉的。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10月19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我們將一起關注:【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停火維持了4分鐘雙方又開打,納卡衝突為什麼難以平息?】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軍事專家成漢平教授和軍事專家袁周副教授。他們將為您就以上問題進行詳細解讀。以下是內容概要,全部內容請戳頂部音頻收聽!
  • 釋新聞|潛艇被困水下可撐多久?除氧氣外,還有兩因素是關鍵
    17年前,當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因爆炸沉沒於108米深的水下後,艇上尚有20多名艇員倖免於難,躲在艇艉的艙室等待救援。「我們沒有人可以出去。」這是一名艇員在艙室中寫下的臨終遺言。沒人希望這一悲劇會在阿根廷的潛艇上重演,但對於一艘喪失動力、坐沉水下的潛艇來說,除了氧氣、補給、溫度這些艇員維持生存必不可缺的條件外,最重要的就是時間。25,樂觀的數字從上周三失聯至21日,載有44名艇員的阿根廷海軍潛艇「聖胡安」號已經失蹤了近7天。
  • 500千瓦燃料電池,將讓我國潛艇脫胎換骨,水下殺手性能飛躍!
    攜帶的每一公升有機液體,可以製造50~80克的氫,此外還擁有非常良好的可靠性和補給便捷性。據悉這款氫燃料電池可以廣泛的用於各種水面船隻上,大到豪華遊輪小到遊船都可以使用。 712所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便開始艦船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究。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與技術探索,目前712所已經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化:在氫氣儲存與輸配方面,布局全產業鏈研發體系。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一二戰時期,潛艇的主要工作是攻擊敵方商船,破壞海上交通,很少在水下潛航,也沒有成熟的反潛設備,所以潛艇間並不打架。反潛是護航驅逐艦、護衛艦和反潛飛機的事兒。二戰後,隨著通氣管大量應用,潛艇變成真正能在水下潛航的幽靈,反潛也成了潛艇自身要承擔的重要工作。
  • 俄羅斯推出食人魚AIP潛艇,用水下燃氣輪機,與其他AIP潛艇不一樣
    P-750B型潛艇在2019年俄羅斯海事防務展(IMDS-2019)上,俄羅斯孔雀石設計局首次展示其P-750B多用途潛艇,該潛艇是一型常規動力AIP型潛艇。系統只是隱蔽航行時啟動,發電推動潛艇前進。P-750B型潛艇只裝有一套閉循環燃氣渦輪發動機,沒有安裝柴油機發電機裝置,水面和水下都依靠閉循環燃氣渦輪發電機發電,推進潛艇前進。P-750B型潛艇採用單一閉循環燃氣渦輪發電機動力系統降低了動力系統的複雜程度,大大減小了潛艇尺寸和水下排水量,其航程可以看出非常偏向於近岸作戰。
  • 水下帶刀護衛,093型核潛艇擁有特殊設計,水下航行超級靜音
    目前,核潛艇主要有兩種,這兩種核潛艇所執行的任務都是不同的,攻擊型核潛艇一般攜帶的是魚雷和飛彈,這種潛艇既可以單獨行動,也可以編入航母編隊中,而美國海軍的航母編隊一般就會搭配上
  • 潛艇最關鍵的裝備,看似不起眼,但對潛艇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潛艇的水平舵早期的潛艇非常難操作,上面只有一套裝在後面的水平舵。隨著研究越來越深入,現代的大型潛艇都裝備兩套水平舵,多出來的一套或是安裝在指揮臺的外殼上,或者裝在潛艇中前部的地方。這也是區分現代潛艇和二戰後期老舊潛艇的特點之一。
  • 核潛艇在海底航行是如何導航的?
    核潛艇是一種工作環境極其特殊的船舶,因此其在導航方式上也具有特殊性。與水面戰艦相比,核潛艇由於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因此不能依靠衛星導航或天文導航。如果浮出水面,那麼在戰時這對於核潛艇的隱蔽性損害極大。為確保核潛艇能夠在水下保持正確的航向,在核潛艇啟程執行任務之前,要仔細制定航行路線,以儘量規避可能的敵方水下監聽系統和自然環境較為危險的海域。在潛航時,核潛艇除非遇到特殊情況(遭遇敵方反潛力量、臨時變更任務、遭遇突發性水體活動等),否則一般會按照預先制定的航路航行,並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對航向進行修正。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但由於要深入到深海中,所以潛水艇的通訊較困難,並且還不具有在陸地上那樣的觀察距離。潛水艇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在其內部設計了多個儲水倉,用來調節上升和下潛,而要保持潛艇的平衡,也是通過調節不同儲水倉內水的多少來實現平衡的。
  • 潛艇誕生史話(圖)
    但他擔心如果人們獲得有關這類戰艦的知識,戰爭將會變得更加可怕,故將設計圖深藏不傳。  人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對潛艇進行研究的是義大利人倫納德,他於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給後人很大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的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關於潛艇理論的著作——《發明》。他在書中提出,要建造一支能夠潛入水中並能隨意浮出水面的潛艇。
  • 世界最快私人潛艇水下試航 外形似飛機(組圖)
    此外,「超級獵鷹」最先進的部件就是它的水下機翼,它可以在水下實現和飛機原理一樣的飛行起降動作,可以在水中平緩、漸進地飛行。與傳統潛水艇相比,「超級獵鷹」並沒有採用壓水艙技術,而是通過自身在機翼的頂部和底部之間產生一種壓力差,從而實現潛入水中。因為沒有了壓水艙,所以「超級獵鷹」質量更輕,速度更快,安全性也就當然隨之提高。一旦沒有了這種壓力差,那「超級獵鷹」也就自動浮出水面。
  • 【幀好看】別出心裁的潛艇電影:黑海水下「摸金校尉」歷險記
    以及這個電影的海報上潛艇就沒有對的,非常煩 之前在網上閒逛時,看到一個前美軍艇長評價潛艇電影真實性的視頻,對這部電影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但是視頻關於電影的片段裡,艇上人員都穿著平民服裝,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電影上映於2014年,恰好是東烏克蘭衝突爆發之時,俄聯邦控制了克裡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