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節目歡迎大家點擊頂部音頻收聽!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10月19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我們將一起關注:【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停火維持了4分鐘雙方又開打,納卡衝突為什麼難以平息?】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軍事專家成漢平教授和軍事專家袁周副教授。他們將為您就以上問題進行詳細解讀。以下是內容概要,全部內容請戳頂部音頻收聽!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大鯨」號潛艇將在明年三月份正式入列,這款潛艇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綜合戰力會有怎樣的提升?
資料圖: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共同社)
「大鯨」號潛艇正式入列之後,必將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鬥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首先就是日本水下力量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擁有9艘2750噸級潛艇和11艘2950噸級潛艇。日本按計劃明年還將服役一艘「蒼龍」級潛艇,再加上這一艘「大鯨」號潛艇,日本到明年就共計會擁有22艘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下作戰能力會由此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由於「大鯨」號採用了更多的先進設備,服役之後日本的整個作戰體系的作戰能力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而「大鯨」號在其中會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不僅注重水下力量建設,同樣在推動大型水面艦艇的建設上也是不遺餘力的。比如「出雲」號改裝成功,就使日本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加上新型多任務護衛艦也呼之欲出,整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體系將變得更加完善和強大。
第三就是,日本的「大鯨」號正式服役將會使日本能夠更好的履行它在美日軍事同盟中的僕從國,美國需要一個更加強大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來幫助它實現控制印太的目標。所以「大鯨」號的出現也是美國給日本軍事鬆綁的產物,對於地區的軍事平衡,並不是什麼好的信號。
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10月18日0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開始停火。不過,這次停火僅持續了幾分鐘,戰端便再度開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10號和18號分別有過兩次停火,但是都沒有持續多久就立馬再啟戰端了,那麼這兩次停火均以失敗告終,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外部勢力的介入?
資料圖:納卡地區地理位置
首先這次停火是很倉促的,它們是為了給普京一個面子,既然普京呼籲我們停火,雙方進行一次會談,然後我們表示願意停火,這是給你面子的,但僅僅是為了給普京一個面子而已。
第二,雙方之所以再次爆發衝突,根本原因還在於實質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比如交換戰俘遺體,比如誰先停火,這也是面子問題。還有更重要的是領土爭端問題,這些實質性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停火就會變得很脆弱,一有風吹草動立即死灰復燃。
第三個,有域外勢力像土耳其這樣的國家,一心要把衝突挑起來,而且要利用它作為在未來和俄羅斯討價還價的一個籌碼。在這個過程當中,土耳其外交部長和俄羅斯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也進行了溝通,就是因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是土耳其在背後支持亞塞拜然,這恰恰就是問題的實質。
掃碼收聽今日軍情觀察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郝帥 趙晨 編輯/趙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