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媒體消息,數日前日本自衛隊迎來了新一代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近年來,日本自衛隊對於裝備方面的追求似乎又上了一個新高度,海陸空頻繁上新,而且在某些技術的加持之下,有些裝備還的確是愈發來勢洶洶呢!那麼這款「大鯨」號潛艇到底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呢!
據了解,「大鯨」號潛艇首次出現在大眾視線時,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在內的150人參加了下水儀式並昭告天下,「大鯨」級潛艇來了!所以一些網友特別感興趣,這款「大鯨」級是否有些真本事呢?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蒼龍」級常規潛艇,其排水量超4000噸,配有X型尾舵,機動性和自動化水平皆可圈可點,而且還安裝有AIP系統,說其世界一流,其實是不為過的。
而目前到來的「大鯨」號潛艇呢,比起「蒼龍」級,其實還要更勝一籌,其排水量超蒼龍級,目前除我國032型試驗潛艇外,已經是排位世界第二名了。
當然,先進的技術,優越的性能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經濟來支撐的,而蒼龍級能能夠如此吸睛,其實也是付出了800億日元的代價。
傲人的噸位和超高的造價,並不是蒼龍級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要論「大鯨」與潛艇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我們還要把目光移至別處。
很多人都知道,AIP系統現目前正流行,但讓人詫異的是日本「大鯨」級潛艇居然放棄了熱氣機AIP系統,而改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取代傳統鉛酸電池,使其能量密度提升2倍以上。
雖然能量密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該項技術目前在國際社會也是飽受爭議,是一項並不成熟的技術。雖然日本鋰電池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領先世界,但將鋰電池技術用於潛艇,最終能否成功,還是有待觀察的事情。日本率先將這一技術用於「大鯨」號潛艇,也算是一種勇敢之舉了。
如果像美軍最新的「福特」號航母那樣,因為應用了並不成熟的技術,而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話,那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可並不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