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撕毀美菲軍事協議,俄媒稱這是「對美全球地位的嚴重打擊」

2021-01-09 火星方陣

作者:王德華

菲律賓放棄與美國的軍事夥伴關係,對華盛頓來說是一個相當尷尬的時機,因為它正試圖團結其盟友,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敵對立場。

顯然,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經決定,它不需要華盛頓假定的軍事「保護」,並有信心在沒有美國幹預下與中國和周邊國家維持正常關係。

美國在其他亞洲小夥伴,包括日本和韓國,可能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從而引發一場帶有現代版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五角大樓執行長埃斯珀上周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世界需要對中國這個日益增長的安全威脅「覺醒」。

就在一年一度的慕尼黑會議召開前幾天,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宣布,菲律賓將終止1998年與美國籤署的《訪問部隊協定》。正式終止合同需要6個月的時間。此舉是他自2016年當選以來,一直在進行的「轉向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這一舉動似乎讓華盛頓感到意外。但它兌現了杜特爾特此前的承諾,即與美國「拜拜」,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和政治關係。

埃斯珀對菲律賓決定廢除軍事夥伴關係表示遺憾。

他說:「我確實認為,這將是一個錯誤的方向,因為我們與菲律賓的雙邊關係,以及與該地區其他一些夥伴和盟友的共同努力,都在試圖對中國說:『你們必須遵守國際秩序。你必須遵守,你知道,遵守國際準則。」

相比之下,美國總統川普對菲律賓的舉動持更為樂觀的態度。他表示,他並不介意,因為取消每年與菲律賓舉行的多次聯合軍事演習,將「為美國節省一大筆錢」。

然而,五角大樓很清楚,更深層次的戰略觀點是,失去菲律賓作為基地,將對菲律賓在南海的軍力投射造成巨大打擊。

近年來,「大國對抗」重新成為五角大樓的一個指導概念。數份戰略規劃文件,明確將中俄列為主要地緣政治對手,超越恐怖主義和流氓國家的威脅——這讓人回想起冷戰時期的幾十年。

華盛頓試圖在經濟和軍事上保持其全球主導地位的野心,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所在。這種單極世界觀,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多極國際觀格格不入。因此,為了追求主導地位,華盛頓有必要創造「我們和他們」的敵對條件;親美或親中,等等。

在南海,美國政府習慣性地幹預中國與其他許多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其目的是使衝突兩極化。美國的政策是把北京描繪成對該地區的惡意威脅,而這反過來又允許美國人建立軍事力量,表面上是為了「保護」夥伴國。但美國這些「航行自由」演習的真正目的是用軍事力量包圍中國。

中國的經濟依賴南海的海上貿易路線,每年大約有5萬億美元的貨物通過這些路線運輸。美國在東南亞的軍艦和基地對中國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中國可能因此在經濟上被封鎖。這給了華盛頓在貿易和政治談判中的籌碼。

菲律賓宣布不再願意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這是對華盛頓敵對的世界觀的明顯冷落。美國與菲律賓的結盟可以追溯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近70年。

杜特爾特總統長期以來一直表示希望擁抱中國,將其作為經濟夥伴。他說,兩國在南海的領土爭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

除了失去菲律賓作為軍事力量投射基地的後勤挫折外,美國還會擔心的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冷戰期間,華盛頓擔心共產主義會通過多米諾骨牌效應擴散,從而使一些國家受到蘇聯或中國的鼓舞,放棄對美國的忠誠。美國之所以發動長達10年的越南戰爭,就是因為美國影響力越來越小。

《今日俄羅斯》評論稱,菲律賓拒絕作為美國的軍事夥伴關係,是對美國全球地位的嚴重打擊。這是對華盛頓自以為是的保護者的大膽諷剌。

相關焦點

  • 美國家安全顧問訪菲談軍事合作,我駐菲使館:挑撥中菲關係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菲律賓問題專家代帆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指出。美菲《訪問部隊協議》有望延續11月23日,奧布萊恩結束了對菲律賓的訪問。通過此訪,美國向菲律賓移交了一些新的武器裝備,旨在幫助菲律賓政府打擊隸屬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
  • 美媒:菲律賓1/5人有華人血統 但反華歷史悠久
    正如西班牙限制中國人前往菲律賓以及在該國做工一樣,美國人也照搬了之前殖民者的偏見,理由是這會危及某些地區的良好秩序。  文章稱,長期以來,華人企業家在本地貿易和菲律賓全國性企業中的支配地位動輒引起憎恨。在菲律賓富豪榜上,經營購物商場的大亨施至成排名首位。儘管施氏帝國的貪婪顯然只是企業的貪婪,而與民族無關,但在許多菲律賓人看來,這兩個問題顯然是密不可分的。
  • 菲律賓驅逐大批美艦,給中國打一劑強心針,白宮警告此舉後果嚴重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4日的報導稱,菲律賓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在聲明中表示,菲律賓已經正式告知美國終止《訪問部隊協議》的相關內容,在告知美國當局這一協議終止之後,在180天之內《訪問部隊協議》依然具有效果,所以菲律賓當局同意2020年內的美菲軍事演習將正常進行。
  • 能否對美發起破壞性打擊?俄媒猜測中國核力量「家底」
    原標題:能否對美發起破壞性打擊?俄媒猜測中國核力量「家底」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俄羅斯報紙網8月17日刊登文章《中國能否攻擊美國》稱,俄新社援引五角大樓2018年中國軍力報告說:「過去三年中,中國軍隊迅速擴大了水面軍事行動的覆蓋範圍,獲得了在戰略上重要海域的作戰經驗,而且可能正在訓練武裝力量打擊美國及其盟友。」
  • 菲媒稱菲律賓對南海爭議島嶼早有「實際控制權」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許曄】 近日,中菲南海爭端正繼續升溫。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7月17日刊載一篇文章,稱菲律賓自70年代就對該群島擁有「實際控制權」,並試圖以此證明菲律賓對該群島擁有所謂的「主權」。
  • 菲外長承認中國已控制黃巖島 船隻永遠無意撤出
    報導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果一國對島嶼擁有主權,意味著這一國家將依法擁有島嶼周邊一系列權利。根據這一定義,中國聲稱對黃巖島擁有主權意味著菲律賓將不僅喪失面積約120平方公裡、極具戰略意義的黃巖島,而且還將喪失約49.4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  巴查表示:「我們的船隻於去年6月從黃巖島撤出之後,再也不能進駐這一區域。黃巖島已經處於中國的有效控制之下。」
  • 菲律賓獲贈1800萬美元武器,外長欣喜若狂
    洛辛外長稱,很高興接收美國政府所捐贈的這批價值約1800萬美元的先進飛彈等武器,並期待與美國在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以使反恐能力提到提升,更好地打擊恐怖武裝。奧布萊恩稱,這批武器捐贈,顯示我們對關鍵盟友菲律賓堅定而持久的安全承諾。我們希望這批武器幫助菲律賓對抗IS餘黨在東南亞的勢力。
  • 俄批美媒紀錄片抹黑普京:歇斯底裡外沒有新內容
    請看今晚9點CNN特別節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在推特上打出的這則廣告吸引了全球目光,這是該臺節目主持人兼外交政策專家扎卡利亞最新製作的一部紀錄片:《為什麼說普京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自稱普京「粉絲」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已近兩月,俄羅斯人沒有等到制裁的取消,卻等到這樣一部片子,失望的俄媒14日對CNN惡評如潮。
  • 俄敘聯軍成功強渡幼發拉底河,老美最後軍事紅線被突破竟一槍未發
    俄《紅星報》14日援引過去一周俄軍數據報導稱,俄空天軍飛機一周內在敘利亞執行330餘架次戰鬥飛行,摧毀790多處恐怖目標。在俄羅斯空軍的保護下,敘利亞政府軍精銳裝甲師第四機械化師派出的坦克裝甲增援部隊14日已經抵達代爾祖爾。
  • 美地位被挑戰心中不快 多國填海造地只盯中國
    【環球軍事報導】「許多國家都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地,為何美國只盯著中國?」在13日的美國參院聽證會後,《環球時報》記者向外委會主席科克提出了這個問題。科克稱,儘管中國不是第一個在南海爭議海域進行填海工程的聲索國,但考慮到中國在地區內的實力和填海造地推進的規模和速度,美國有理由擔心這一問題。
  • 美印2+2會談在即,或將籤署4項軍事協議,專家發出警告訊號
    而一直渴望提高自己國際地位的印度,就成為了美國想要極力發展的代言人之一。美印2+2會談在即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報導,美國與印度擬定在本月27日舉行第三次2+2會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防長埃斯珀將前往印度,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和防長辛格率領的代表團進行會談。據悉,雙方將針對軍備、情報、地區關係等多種問題進行磋商。
  • 俄羅斯和印度達成軍事協議,著急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近段時間以來,在針對中國的軍事部署方面動作頻頻。除了在印度洋與美海軍航母戰鬥群舉行聯合軍演之外,還尋求在外國採購輕型坦克和偵察機,用於增強印軍山地作戰的能力。印度試圖通過在中印邊境地區增強兵力部署,為維持對中國方面的軍事優勢。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印度前西方司令部司令日前叫囂,為應對中印邊境緊張局面,印度應該考慮重建第17山地打擊軍。
  • 俄稱中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南海造島 美無暇顧及
    俄稱中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南海造島 美無暇顧及 2014-09-30 10:41:58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爭奪爭奪南沙群島,主要是汶萊、越南、馬來西亞、中國臺灣、菲律賓。近期,中國利用美國陷身烏克蘭和中東衝突的有利時機,不僅在南海造島,還準備在其中一個島嶼上建設空軍基地。  今年整個夏天中國都在南海建設人工島嶼。菲律賓官員今年6月曾經向記者表示,中國一直在施工,馬不停蹄。造島將能使中國完全控制南海。
  • 美決議重開核戰大門,已準備好退出一核軍控條約,美媒:全球危矣
    《華盛頓郵報》6月9日援引白宮一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方面已做好準備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但為了緩和這種情況給全世界帶來的緊張情緒,所有的方案都還可以通過談判解決。消息一出,美媒直呼「全球危矣!,恐將陷入核戰爭災難中」。
  • 美媒:中國不敢對美使用DF21D 承擔不了嚴重後果
    中國打造這類武器系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使用它們,而是阻止美國進入戰爭,或至少阻止美海軍在戰爭中出動航母戰鬥群。擊沉一艘航母就會在幾分鐘內導致6000名官兵傷亡,這會迫使美國總統幹預任何與華糾紛之前考慮再三。此外,反艦彈道飛彈和其他各種系統會也使美國海軍上將畏首畏尾,不敢冒險。航母不只是象徵性地代表國家權力,損失兩艘或三艘航母將會大幅度降低美國插手全球各地事件的能力。
  • 美媒稱朝鮮EMP彈頭是大殺器 可癱瘓美本土電網
    【環球網軍事6月7日報導】朝鮮可能在俄羅斯專家的幫助下研製超級電磁脈衝武器,能通過衛星對美國進行核電磁脈衝攻擊,對美國的損害將是災難性的……美國《國家利益》網站5日提出最新版「朝鮮威脅」,似乎也能解釋朝鮮飛彈研製中的謎團。不過有中國專家認為,美媒的報導有些誇大,目前朝鮮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菲媒:菲律賓海和呂宋海峽對中國核潛艇很重要
    資料圖:網絡上流出的094核潛艇照片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網站11月2日文章,原題: 菲律賓海和呂宋海峽對中國的核雄心至關重要 儘管近年來已取得顯著進展,但中國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中的海基實力仍受到地理和技術因素的嚴重製約
  • 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美將向烏克蘭出售16艘「馬克6」型巡邏艇    據俄新社報導,烏克蘭目前正在做軍事準備,稱要與俄羅斯進行全面對抗。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近日在接受《杜姆斯凱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並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這兩次「針鋒相對」的火星任務是中國準備在太空探索新領域,以及藉此挑戰美國的最新跡象。美媒認為此次中國「天問一號」將是作為中國自主發射太空飛行器前往另一個行星的首次任務,它將圍繞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飛行2到3個月,接著著陸巡視器就會降落在火星的表面上。
  • 美媒鼓吹中美或爆發核戰爭 中國或打擊美一盟友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2日宣稱,一旦中美爆發高強度衝突,中國可能會用遠程核飛彈攻擊澳大利亞,因此澳大利亞現在就應該擁有核武器,準備好應對中國。報導稱,在上世紀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最可靠的軍事盟友。澳大利亞在遠程飛彈尤其是核飛彈攻擊面前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