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美將向烏克蘭出售16艘「馬克6」型巡邏艇

    據俄新社報導,烏克蘭目前正在做軍事準備,稱要與俄羅斯進行全面對抗。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近日在接受《杜姆斯凱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並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有分析認為,在美國不斷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支持的情況下,俄烏衝突有不斷升級的趨勢。

    烏軍做戰爭準備

    按照內茲帕帕接受採訪時的說法,烏克蘭軍隊正在全面備戰,並等待俄羅斯軍隊因為克裡米亞淡水問題首先打出第一槍。據悉,克裡米亞85%的淡水需求來自與第聶伯河相連接、由烏克蘭控制的北克裡米亞運河。克裡米亞公投「歸併」俄羅斯後,烏克蘭政府單方面切斷該運河對克裡米亞的淡水供應。

    報導稱,烏克蘭一直認為,俄羅斯會通過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為克裡米亞獲取水源。內茲帕帕稱,烏克蘭軍隊正在為俄羅斯這種潛在行動做準備,一旦俄軍對赫爾松地區展開攻擊,打響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第一槍,烏軍將與俄軍進行全面對抗。

    雖然內茲帕帕並未透露全部作戰計劃,但他指出,烏克蘭「海王星」岸基反艦飛彈系統射程能夠覆蓋位於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託波爾,該地正是俄軍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他還指出,烏克蘭不僅在為「塹壕戰」做準備,還在為開展進攻行動做準備。

    美方軍援為後盾

    儘管內茲帕帕關於烏克蘭要與俄軍全面對抗的言論以俄軍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為前提假設,但有分析認為,基輔方面此次展示強硬態度與近期美國等北約國家不斷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支持不無關聯。

    6月,美國國務院宣布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16艘「馬克6」型巡邏艇及配套設備,總價約6億美元,這將成為兩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軍購協議。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該筆交易將提升烏克蘭抵抗現有威脅和未來威脅的能力。烏克蘭將利用這批巡邏艇更有效保護領海及其海上利益,將這些武器整合到其武裝部隊並不困難。

    在此筆交易之前,作為另一項對烏克蘭2.5億美元軍事援助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已向烏方提供兩艘「馬克6」型巡邏艇,並將海岸警衛隊兩艘島級巡邏艇移交烏克蘭,該艇裝備一門25毫米火炮和兩挺12.7毫米機槍。此外,美烏兩國還在就移交另外3艘島級巡邏艇一事進行協商。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自2018年11月俄烏兩國在刻赤海峽「擦槍走火」後,美國便加快對烏克蘭海上部隊的援助。美國不但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武裝巡邏艇在內的武器裝備,還幫助烏克蘭開展情報和偵察項目,以增強烏軍在黑海和亞速海的偵察能力。據悉,該項目將幫助烏克蘭解決海上部隊採購和培訓問題。另外,烏克蘭近期獲得北約「增強夥伴國」地位,使其能夠更廣泛接觸北約關於提高軍事兼容性的項目和演習,擴大信息共享。這也意味著烏克蘭和美國第六艦隊之間的關係將更加密切,特別是在黑海開展合作方面。

    美國等北約國家的支持對於增強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信心和決心的意義不言而喻。7月5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參加海軍節慶祝活動時表示,烏克蘭永遠不會原諒那些佔領克裡米亞的人。

    俄羅斯嚴正警告

    對於烏方高官與俄對抗的言論,俄聯邦委員會委員阿列克謝·孔德拉季耶夫表示,烏克蘭這種聲明本身已經是一種挑釁,希望他們能夠認清自己的實力,停止這種有關「俄羅斯侵略」和烏克蘭當局有可能以極端手段對俄羅斯採取針對性行動的聲明。

    俄軍事專家尤裡·科努託夫懷疑烏克蘭具備與俄開戰的潛力,並指明若克裡米亞遭到攻擊,基輔將面臨威脅。他認為,內茲帕帕關於與俄全面對抗的言論不過是「在政治上逞強」罷了。他表示,一旦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俄軍將採取迅速有力措施進行反擊。首先,俄黑海艦隊會守住克裡米亞半島周邊海域,配合島上部署的防空反艦飛彈,摧毀烏軍可能動用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其次,俄軍將直接摧毀基輔作戰指揮中心,包括重要軍事基地和設施,俄軍現役飛彈系統能完全覆蓋烏克蘭本土。

    科努託夫認為,近年來,烏軍實際上已在美國等北約國家控制之下,基輔的戰爭言論反映出北約的反俄情緒,也是美國針對俄羅斯「特洛伊木馬」戰略的一部分。俄新社發文評論稱,近期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在烏克蘭衝突中火上澆油。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烏克蘭局勢的每一次波動,背後都離不開美國暗中挑唆。(張寧)

相關焦點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由此便不難理解,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曾經烏俄關於分割黑海艦隊的談判中,俄羅斯方面堅持俄海軍單獨駐守克裡米亞塞瓦斯託波爾市,並且得到了克裡米亞內部的積極響應,以至於烏克蘭無可奈何。 實質上對於克裡米亞人而言,烏克蘭才是那個外人,而自身的歸屬永遠是俄羅斯。因此烏克蘭雖不情願,卻又只能自認倒黴。
  • 美阻撓俄歐合作天然氣項目 俄專家:美國人做不到
    美制裁不會影響「北溪-2」項目實施對此,俄羅斯專家蘇茲達利採夫認為,美國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併不會影響項目實施。他強調,美國的制裁會使情況惡化,但不會干擾該項目,要妨礙幾乎已經竣工的天然氣管道,美國人做不到。
  • 俄稱中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南海造島 美無暇顧及
    俄稱中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南海造島 美無暇顧及 2014-09-30 10:41:58  俄專家認為,中國的領土要求之所以這麼強烈,不僅出於鞏固自己在此地區戰略地位的需要,而且出於對礦產資源的饑渴。所有這些都可能會導致中國與其鄰國之間的衝突。但是,美國國防部認為,北京在人工島上建設軍事設施的可能性較低,因為相關目標將會成為對手輕易消滅的靶子,比如會被越南軍隊的飛彈摧毀。但是,如果從中國長期戰略的角度來看,情況就會有所變化。
  • 烏克蘭:從核大國到三流國家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東歐美女,跑到中國來賺錢,其中烏克蘭美女高鼻梁大長腿、膚白貌美,最為養眼。她們來中國發展,主要是因為窮。30年前,烏克蘭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之一;30年後,烏克蘭是歐洲最窮的國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位於烏克蘭西面的西歐國家,紛紛發展成發達國家,西烏克蘭人沒從蘇聯撈到太多好處,有強烈的傾向加入歐盟。民族、語言、宗教上的差異,以及東西部發展失衡,實際上烏克蘭內部形成2大勢力,親俄與親歐,雖然在人口、面積上,親歐勢力更強,由於跟蘇聯(俄羅斯)捆綁得太緊,親俄勢力依然有很強的影響力。
  • 烏克蘭訂購新飛彈,射程280公裡叫囂封鎖黑海,這次俄未必能應付
    據烏克蘭國防部公開宣布,已經正式向盧斯設計局(KB LUCH)訂購了綽號「海王星」的RK-360MC岸艦飛彈武器系統。雖然這是一款相當落後的型號,但是對於俄羅斯的黑海局勢還是雪上加霜。
  • 烏克蘭要給俄地獄級施壓?扎哈洛娃一句話,水平高下立判
    幾日前,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又一次高調對俄羅斯「宣戰」。自2019年高票當選後,澤連斯基從喜劇演員搖身一變,成為一國的總統,但他在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問題時,都遭遇了困境,於是其似乎已經打定主意將「反俄」塑造成自己的新標籤。 不過,俄羅斯方面明顯並不打算把烏克蘭放在眼裡。
  • 俄專家:烏克蘭造核彈沒技術沒錢 美國也不會容忍
    因刻赤海峽衝突,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極度緊張,烏克蘭已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烏將軍日前提出重新製造核武器。但俄羅斯專家對烏克蘭製造核武器的能力提出質疑。除了技術與資金問題,包括美國在內的核俱樂部成員也不希望看到烏克蘭加入這一隊伍。
  • 克裡米亞對俄羅斯和烏克蘭意味著什麼?兩國為何爭奪其歸屬權?
    3月16日是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版圖5周年紀念日,俄聯邦總統普京18日訪問了克裡米亞和塞瓦斯託波爾市,並參加慶祝克裡米亞公投和「入俄」五周年的活動。18日北約就克裡米亞事件五周年發表聲明稱,對俄羅斯加強在黑海地區的軍事駐紮感到擔憂,同時建議俄羅斯把克裡米亞返還烏克蘭。
  • 繼烏克蘭施行去俄化,蒙古也逐步廢棄俄語字母,重新使用民族語言
    關於廢西裡爾字母這個事,此前我們說過東歐的好幾個國家,像烏克蘭之類的,人家早就作出決議了,不要使用俄文系統的西裡爾字母,而採用拉丁字母重新編撰本民族的語言。語言文字對一個國家來講重不重要?太重要了!語言文字就是一個國家的根,尤其是像烏克蘭這樣的國家。烏克蘭最近不是推去俄化嗎?什麼叫去俄化?
  • 烏克蘭為什麼會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
    當時的烏克蘭擁有製造生產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就是這樣一個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基礎強大且擁有僅次於美、俄的核武優勢的國家。當時很多人認為烏克蘭會發展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平衡者角色。儘管不可能和美、俄這樣的大國相提並論,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區域性強國。
  • 英媒:美國黑水公司傭兵或已進入烏克蘭
    當時市內正有親俄人士舉行反烏克蘭臨時政府的示威。其中一段短片,可以清楚聽到有路人用英文高喊「黑水!黑水!」。  「海豹突擊隊」退役兵組建  黑水公司是美國著名的僱傭兵和保安公司,誕生於美國軍工聯合體,標誌為黑色熊爪。
  • 亞速海為什麼那麼重要,以至於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必爭之地?
    這也進而限制了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不過有總比沒有強。雖然不能走超過萬噸的貨船,但是一般中小型運輸船隻還是可以通過的。(亞速海)在蘇聯解體之前,俄烏一體,在1954年經蘇共中央研究決定將當時的克裡木州由俄羅斯劃歸給了烏克蘭,這也為日後的矛盾埋下了伏筆。不過當時關於亞速海以及刻赤海峽和使用權的問題並不存在。
  • 俄「大兵壓境」令美歐不安 北約公布俄軍衛星圖片
    11日,一名戴著面具的烏克蘭親俄分子守衛在他們早前佔領的頓涅茨克州政府大樓前。小圖為北約公布的俄軍在俄烏邊界駐兵衛星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我們每天都看衛星圖片,這絕對不是演習,是戰備。」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10日在布拉格公開反駁莫斯科的「軍演說」,稱俄在烏克蘭家門口陳兵4萬絕非常規之舉,必定另有所圖。
  • 烏克蘭最新局勢:詳解烏克蘭示威中的新納粹
    歐盟的部長們,當中包括英國外相黑格(William Hague),表示支持那些反對亞努科維奇親俄政府的親歐盟示威者,認為他們是「民主鬥士」。美國國務卿克裡也加入進來。——然而,並不是所有評論員墮入這種立場。《衛報》專欄評論員米爾恩(Seumas Milne),對以上論點嗤之以鼻,指出歐盟和北約在烏克蘭的戰略利益,以及法西斯分子的存在。
  • 烏克蘭海軍強闖刻赤海峽,全軍覆沒,哪管被俄羅斯俘虜的戰俘死活
    衝突地點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雖然在2018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了刻赤海峽衝突事件,事實證明,在刻赤海峽中,烏克蘭海軍的船隻遭到了巨大重創,但是烏克蘭海軍願意繼續展開挑釁,而烏克蘭海軍已經搞砸了,俄羅斯仍然可以明顯懲罰烏克蘭挑釁者
  • 俄傳奇僱傭兵遇襲身亡,美海豹突擊隊長立功,克宮派出格魯烏復仇
    文章稱,由於受到「外部操控」,西方顧問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以及包括澤連斯基在內的領導層採取的政策缺乏遠見,導致「親俄」黨派「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成為烏克蘭最受歡迎的政治團體。此外,由於延續早在波羅申科時期就已開始實施的烏克蘭化政策,使當初將澤連斯基送上總統寶座的南部和東部地區俄語選民棄他而去。熟悉俄烏局勢的朋友都知道,俄烏兩國近年來因為種種問題而鬧得十分不愉快,其中就包括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問題。
  • 烏克蘭留下美國飛行員頭盔,然後秘密同俄談判,聯手薅美國羊毛?
    >烏克蘭空軍決定留下美國提供的數百頂飛行員的頭盔,這讓美軍感到驚訝,更讓美國人吃驚的是,烏克蘭人從2019年開始就該事同俄羅斯偷偷地談判。 自2015年以來,作為援助烏克蘭的軍事項目之一,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200多頂飛行員的頭盔,用來取代烏克蘭空軍仍在使用的蘇聯時期的頭盔。 根據兩國最初的計劃,美國交付給烏克蘭空軍的頭盔將會用於飛行員駕駛米格-29、蘇-27等蘇制戰鬥機。
  • 烏克蘭:危機濫觴的背後,是各種歷史和現實矛盾的交織
    實際上這些公國由於種種原因發展不平衡,互相削弱,互相兼併,在抵禦外部遊牧部落不斷襲擊騷擾的鬥爭中又強弱不一,到12世紀末期就興起了兩個最為強盛的相互對立的中心。兩個公國曾為爭奪基輔的統治權互不相讓,彼此之間的仇恨有增無減。此後雙方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之間的區別日益加深,最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民族:俄羅斯民族和烏克蘭民族。
  • 戰略焦慮致「安全困境」 俄與西方仍問題纏身?
    遏制」色彩趨濃  馮玉軍:自2008年以來,歐巴馬政府對俄政策經歷了一個從波峰到浪谷的戲劇性轉變,美對俄戰略定位從「夥伴」轉為「對手」甚至「威脅」,對俄政策也從「戰略重啟」轉為「戰略對衝」。目前,美對俄實施經濟制裁併加強了在歐洲的軍事部署,目標是通過軍事同盟和強化前沿軍事部署對俄進行威懾與防範,但與此同時,美並未放棄對俄融合政策。  導致美對俄政策變化的原因有很多,克裡米亞危機以及烏克蘭東部武裝衝突使美國斷定,俄羅斯試圖突破並改變戰後歐洲勢力格局,這是美國所無法容忍、也是歐洲國家極度擔心的。美國戰略界不滿普京總統的執政理念與風格,希望俄國內政治發生美國所期望的變化。
  • 失去克裡米亞烏克蘭有多慘?坦克損失超6000輛,從強國淪為不入流
    俄羅斯將克裡米亞合理合法的最終收入囊中所採取的最後一個措施,就是讓克裡米亞公投是否從烏克蘭當中獨立出來。公投的結果不言而喻,克裡米亞最終脫烏入俄,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從俄羅斯戰領克裡米亞再到正式加入俄羅斯的過程當中,俄羅斯步步為營,穩打穩紮取得克裡米亞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