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為什麼會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

2020-12-05 鴻鵠高飛翔九天

歐洲國家給我們的總體印象是科技先進、經濟發達、人民幸福指數高等等。不過在歐洲也有幾個並不發達的國家,那麼歐洲最窮的國家究竟是哪個呢?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烏克蘭已超越摩爾多瓦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然而在蘇聯時代烏克蘭卻是全蘇聯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當時烏克蘭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然而烏克蘭現在的人均GDP還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

按說以烏克蘭的基礎條件本該發展得更好才是:烏克蘭在領土面積上是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大國,有著遼闊廣袤的適合耕種的平原面積,擁有全球3/4黑土地的烏克蘭在蘇聯時代就有「歐洲糧倉」的美譽,獨立後的烏克蘭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烏克蘭的人口數量長期位於歐洲前十,與此同時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良好的工農業基礎。

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第二大經濟體。烏克蘭和俄羅斯一樣是一個資源大國。目前烏克蘭已探明有80多種可供開採的富礦,主要包括煤、鐵、錳、鎳、鈦、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這些礦產分布在全國7000多個地區,其中有4000多個地區已進行開發。烏克蘭已探明的鐵礦石的儲量有275億噸;錳礦石的儲量超過21億噸;煤、染料礦石、陶土地臘和石墨的儲量也比較豐富。

烏克蘭最大的頓巴斯煤礦已探明儲量為1090億噸。和俄羅斯所不同的是:烏克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烏克蘭國內所需石油90%依賴進口。歐洲經濟發達,但能源短缺,尤其是在油氣資源這塊在相當程度是需要依賴能源大國俄羅斯,於是俄羅斯就修了一個經過烏克蘭通往西歐的天然氣管道。這樣一來烏克蘭一方面可以享受俄羅斯給他這個斯拉夫兄弟的優惠價,又能賺一筆過路費。

獨立之初的烏克蘭有3500多家軍工企業,職工高達300萬人,這其中甚至還包括洲際彈道飛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黑海造船廠等軍工企業。除了這些軍工企業外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留下來的大量軍事裝備:蘇聯一共有14個軍區,其中3個軍區位於烏克蘭。烏克蘭當時有6000多輛坦克、7000多裝甲車、1500多飛機、350艘軍艦。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大量核武器。

烏克蘭的核武器在質量和數量都僅次於俄羅斯:1270枚核彈頭、2480枚戰術核武器使烏克蘭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核大國。當時的烏克蘭擁有製造生產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就是這樣一個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基礎強大且擁有僅次於美、俄的核武優勢的國家。當時很多人認為烏克蘭會發展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平衡者角色。

儘管不可能和美、俄這樣的大國相提並論,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區域性強國。然而如今烏克蘭陷於北約和俄羅斯的東西地緣之爭,國內親西方派別和親俄派別水火不容,最終導致了克裡米亞入俄和烏東戰事的爆發。迄今為止烏克蘭已經歷了長達六年的內戰,戰火毀壞了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重工業基地,使烏克蘭經濟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烏克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又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國內矛盾的積壓,由此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如今烏克蘭已淪為全歐洲最貧窮的國家,與此同時還面臨著國家分裂和社會動蕩的惡果。烏克蘭的悲劇命運得從烏克蘭的歷史說起:烏克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同根同源,二者的早期歷史都起源於公元882年建立的東斯拉夫人國家基輔羅斯。導致烏克蘭和俄羅斯走上各自不同的發展道路的是蒙古西徵。

當時基輔羅斯絕大部分領土都被西徵的蒙古人佔領,只有西南邊陲的加利西亞一沃倫公國在波蘭等國支持下保持著獨立,恰恰正是這個加利西亞一沃倫公國在日後逐漸演變出烏克蘭。事實上烏克蘭在古羅斯語中的意思是邊地,意指烏克蘭位於昔日基輔羅斯國家的邊陲地區。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脫離蒙古人的統治並逐漸徵服其他羅斯公國,於是以莫斯科大公國為基礎合併其他羅斯國家逐漸演變成今天的俄羅斯民族。

這時的烏克蘭處于波蘭的統治之下,隨著俄羅斯的崛起烏克蘭就一直處於俄羅斯和波蘭的爭奪之下。1648年春烏克蘭爆發了波格丹·赫米爾尼茨基領導的反波蘭起義,1653年沙俄應赫米爾尼茨基之邀以保護和支持烏克蘭為名向波蘭宣戰。1686年沙俄在驅逐波蘭人後宣布合併烏克蘭。從此烏克蘭就開始被俄羅斯統治,但烏克蘭人內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才是繼承了古羅斯民族的正統,而俄羅斯則是高度蒙古化的民族。

烏克蘭這種民族自尊心使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始終處於一種糾結狀態。從1795年開始俄國沙皇在烏克蘭強制推行「俄化政策」:用行政手段促進俄語在當地的使用、打壓烏克蘭語等本土語言、對出版物等宣傳手段進行嚴格排查......1917年爆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統治。在這一過程中烏克蘭人也建立了自己的蘇維埃政權。在1918年至1922年的蘇俄內戰期間波蘭出兵佔領了西烏克蘭。

1922年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而西烏克蘭則根據波蘭和蘇聯籤訂的《裡加條約》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波蘭被德國與蘇聯分割佔領,於是波蘭統治下的西烏克蘭地區與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得以合併。二戰結束之後烏克蘭得到了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隨之也迎來了難得的經濟大發展時期。

獨立後的烏克蘭從蘇聯繼承了相對較為強大的重工業基礎,但與此同時也繼承了蘇聯產業結構上的缺陷。事實上這是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通病:我們知道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產業結構上的缺陷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遲遲難以得到提高,而在這方面烏克蘭其實表現得比俄羅斯更為明顯。更為嚴峻的是蘇聯的解體徹底摧毀了烏克蘭的工業體系。

蘇聯時代的工業體系是分布於各加盟共和國的:有的負責提供原料,有的負責生產零件,有的負責組裝。烏克蘭的重工業和軍工企業要不是配件工廠就是組裝工廠,一旦離開前蘇聯完整的工業布局就使烏克蘭的工業企業就陷入了極端困難之中。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因為國力的削弱而不得不自廢武功: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如今俄羅斯只保留了一艘航母。

事實上烏克蘭也面臨同樣的命運:作為蘇聯航母的總裝工廠的黑海造船廠就位於烏克蘭境內,在蘇聯時代烏克蘭境內的黑海造船廠可以和同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境內的配套企業合作,然而蘇聯的解體使本來完整的工業體系被撕裂。在失去波羅的海造船廠等俄羅斯地區造船廠的支持後黑海造船廠迅速衰落,基本失去了製造稍大型的船舶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烏克蘭最終將蘇聯時代的瓦良格號轉入給我國的原因。

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儘管是僅次於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國,但烏克蘭的核武器直接繼承自蘇聯,而烏克蘭自己卻缺乏控制、測試、再生產體系以及維護體系。事實上和航母一樣:核武器是大國才玩得起的遊戲,因為核武器的生產研發以及後期的維護保養知識儲備、有效的組織能力及財政能力。就連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在蘇聯解體後的那段困難時期都不得不自廢武功。

那麼小小的烏克蘭顯然也無法維持自己作為世界第三核大國的地位。實際上不只是烏克蘭,同樣繼承了蘇聯核武器的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兩國也都放棄了自己的核武器。現在看來烏克蘭放棄核武器不能說是失誤,只能說是在當時的客觀形勢下無可奈何的自廢武功之舉。不過烏克蘭所面臨的形勢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是不同的,事實上恰恰正是烏克蘭所面臨的獨特地緣形勢造成了烏克蘭的悲劇命運。

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遠離北約與俄羅斯地緣博弈的核心地帶,而白俄羅斯一向與俄羅斯有著密切的外交關係,相比之下烏克蘭可是真正處於俄羅斯與北約地緣博弈的核心。要知道烏克蘭所在的地理位置直接扼守黑海的門戶,一旦北約勢力控制了烏克蘭就相當於無形中將俄羅斯封鎖圍堵在黑海之內。這樣的地理位置註定烏克蘭將成為北約與俄羅斯地緣之爭的要害。

由於歷史上烏克蘭曾分屬波蘭和俄羅斯統治的原因導致西烏克蘭受西方文明影響較深並生活著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波蘭等族裔;而東烏克蘭則表現出明顯的親俄意識。烏克蘭這種民族結構使烏克蘭在外交上的抉擇往往與國內民族問題牽扯在一起:如果烏克蘭政府表現得親俄,那麼西部地區的親西方政治勢力不能接受;如果烏克蘭政府親西方,那麼東部地區的俄語居民又接受不了。

在這樣的形勢下烏克蘭的出路其實就是:對內一方面致力於經濟建設,一方面加強民族團結;對外則儘可能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維持一種平衡外交。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哈薩克斯坦在獨立時是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獨立國協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不僅國內政治穩定、民族關係和睦、經濟持續增長(人均GDP8838美元),同時也成為了整個中亞地區的穩定之錨和中亞地區事實上的領導者。

哈薩克成功的秘訣恰恰就是在致力於國內經濟建設和民族團結的同時發展平衡外交,而烏克蘭之所以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也恰恰是違背了這一原則。我們先來看烏克蘭是如何解決國內經濟建設問題的。眾所周知俄羅斯蘇聯解體之後所推行的休克療法幾乎差點令俄羅斯經濟休克,而烏克蘭在蘇聯解體之後的經濟轉型期所推行的經濟政策實際上就是俄羅斯休克療法的翻版。

由於推行激進的貨幣主義改革方針使烏克蘭的經濟急轉直下,通貨膨脹創下了世界紀錄,生產下滑幅度為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之首。到1994年的時候烏克蘭的GDP比蘇聯解體前縮水了三分之二。到了上世紀末大多數獨立國協國家的經濟都已開始復甦,然而烏克蘭的經濟下滑仍未停止。與此同時烏克蘭政府高層嚴重的腐敗行為已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

於是一場打著民主、自由、富強旗號的「橙色革命」爆發了,然而「革命」勝利之後政府並未變得透明和開放,烏克蘭的經濟、社會狀況也沒得到絲毫的改善。這時烏克蘭所面臨的嚴重經濟結構問題其實只有兩個解決方法:要麼與俄羅斯結合,維持前蘇聯的經濟體系;要麼加入歐盟,融入歐洲的經濟體系。這兩種辦法本質上都是利用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克服自身產業結構上的缺陷。

烏克蘭獨立後的大多數領導人都選擇了後者,如果我們僅從經濟角度看:融入歐洲經濟體系確實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選擇。但與此同時必須注意一點:在融入歐洲經濟體系的同時務必需要考慮俄羅斯的感受。我們還是以哈薩克的例子作為對比:位於亞歐大陸中心的哈薩克的地緣格局儘管有淪為大國博弈場所的風險,但也能使哈薩克成為溝通亞歐各國的橋梁。

哈薩克從獨立伊始就確立了多元化外交方針,如今的哈薩克既和俄羅斯保持著睦鄰友好關係,也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保持著相對良好的外交關係,同時還在我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還國內的朝鮮族群體構建了同韓國聯繫的外交橋梁。相比之下烏克蘭領導人在這方面做得就有欠考慮:本來最明智的做法是同歐盟國家加強經濟合作,但暫緩加入北約和歐盟,因為這樣做無疑會將俄羅斯逼入牆角。

烏克蘭第二任總統庫奇馬執政時期實際上就是這樣做的:儘管這時的烏克蘭很想加入歐盟獲得經濟利益,加入北約獲得安全保障,但同時庫奇馬政府與俄羅斯的關係也維持得不錯。烏克蘭命運的轉折發生在第三任總統尤先科上臺之後:他上臺後毫無顧忌公開自己一心倒向歐洲和美國的政治意圖。毫無疑問烏克蘭這樣的公開表態使俄羅斯的神經高度緊張。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東劇變中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組織走向了消亡,作為其戰略對手的北約的勢力則隨之得以擴張: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北約和華約的分界線由以前的東西德分界線推進至德國波蘭邊境線。1991年7月1日華約正式宣布解散。1993年3月北約首先將捷克、匈牙利和波蘭三個前華約成員國吸納為會員。

2002年11月21日北約布拉格首腦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在這其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六國都是前華約成員,尤其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更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這意味著西方勢力的擴張已逼近到俄羅斯的家門口。

2008年4月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同意克羅埃西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為北約第29個成員國。西方勢力的東擴一直是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北約這一政治軍事組織,另一條則是歐盟這一經濟組織。和北約一樣歐盟也進行了持續的東擴:2004年5月1日馬爾他、賽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十國正式加入歐盟。

這其中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八國均為前東歐陣營成員。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個前東歐陣營的成員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2013年7月1日克羅埃西亞正式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北約和歐盟在完成上述東擴目標後進一步將目光鎖定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試圖以此進一步擠壓作為戰略對手的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如果俄羅斯要避免使自己的戰略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如果俄羅斯要確保自己出入黑海的門戶安全,那麼就不得不有所應對了。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後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開始積極插手烏克蘭國內政治,此後尤先科、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這幾個大佬在兩個大國的操縱下不斷在烏克蘭政壇上演合縱連橫的大戲,使烏克蘭的政治局勢變得一片混亂,而混亂的局勢又反過來影響到烏克蘭經濟的發展。

這時烏克蘭國內另一個突出矛盾表現出來了。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烏克蘭國內民族問題。本來烏克蘭西部的親西方勢力和東部的俄語居民之間就存在矛盾,政府搖擺不定的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的困境進一步刺激了這種矛盾情緒,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情緒很快轉移為對政府的憤怒。2013年11月底在矛盾持續日積月累的發酵之後烏克蘭國內的親俄勢力和親西方勢力之間終於爆發大規模衝突。

2014年3月16日克裡米亞地區舉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俄羅斯隨即接收了克裡米亞地區。同年5月11日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舉行公投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國」,至此烏克蘭已實際上處於分裂狀態。經濟跌入谷底、外部力量介入、疆域漸漸分離……烏克蘭國內政壇的各路群雄們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為推卸責任而彼此,政壇日益成為了沒有硝煙的角鬥場,而政局的混亂又必然反過來影響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二戰後的烏克蘭,明明是歐洲糧倉,為什麼會發生饑荒
    說起烏克蘭,我們對這個國家可能都會了解一點。因為我們在看歐洲地圖的時候能夠發現,整個歐洲除了俄國就這個比較大了。確實,烏克蘭面積是歐洲大陸上第一的,除了俄國。而且地形都是平原,而且土壤非常肥沃,真的是沃野千裡。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現在的烏克蘭也被稱為歐洲的糧倉。不過,在二戰後,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卻發生了大饑荒。
  • 烏克蘭:從核大國到三流國家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東歐美女,跑到中國來賺錢,其中烏克蘭美女高鼻梁大長腿、膚白貌美,最為養眼。她們來中國發展,主要是因為窮。30年前,烏克蘭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之一;30年後,烏克蘭是歐洲最窮的國家。剛獨立的烏克蘭,像一個抱著金磚的富家公子,一個要地有地,要人有人,有產業、有技術的國家。短短30年,折騰成歐洲最窮,人口銳減1000萬,令人唏噓。烏克蘭的歷史並不光彩,中世紀以來,烏克蘭一直被其他國家佔領、瓜分,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很不幸,烏克蘭夾在強大的鄰居波蘭、沙俄中間。
  • 歐洲最窮國家,獨立10年不被承認,現後悔只能「打掉牙往肚裡咽」
    近現代以來,歐洲一些殖民地紛紛獨立,建立起獨立的國家。但同時殖民的「後遺症」也出現了。一些新獨立的國家因為沒有治理國家經驗,缺乏人才,特別是殖民國家留下領土糾紛,讓一些國家至今還在爭鬥中,但得利還是那些宗主國。所以歐洲強國的打法也再次體現。
  • 窮到只剩美女,「歐洲糧倉」烏克蘭怎麼淪為歐洲水平最低國家的?
    蘇聯解體後共分成了15個獨立的國家,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俄羅斯,其次是烏克蘭,俄羅斯靠「戰鬥民族」出圈,烏克蘭靠的則是美女,而烏克蘭的美女之所以能出圈是因為烏克蘭太窮了,烏克蘭的女生更願意嫁去國外。烏克蘭經濟有多窮呢?
  • 歐洲最窮的國家,如今對中國免籤,看看他們曾做的事,你還會去嗎
    中國現在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不管是出境遊還是入境遊都是如此,這些年來,交通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好,出國旅遊業變得非常方便,中國出境遊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很多國家為了吸引中國遊客,會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免籤可以大大的減少旅遊的麻煩,截止到2019年,全球已經有70多個國家對中國實行免籤或者落地籤證政策。在歐洲也有一個國家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但很多中國遊客卻表示自己絕對不回去。
  • 全歐洲最窮的三個國家,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國民生活堪憂
    說起歐洲國家,大部分人都會表示嚮往,因為歐洲的大部分國家都給人一種幸福指數非常高的感覺,的確歐洲大部分國家也都是發達國家,這裡的國家發展都算是比較富裕的。但其實,在歐洲也有著一些非常貧窮的國家,這些國家的人民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歐洲最窮的國家有哪些。
  • 中國成第二富國家 盤點世界最窮國家排名
    原標題:中國成第二富國家:超過日本次於美國 盤點世界最窮國家排名   【外媒:中國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國家】外媒稱,投行瑞信發表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1.09億名。
  • 「當他成為村裡唯一的活人」 歐洲最窮國家摩爾多瓦十年流失15%人口
    這個夾在烏克蘭和羅馬尼亞之間的東南歐內陸小國,被西方地緣政治學者戲稱為「三明治之國」。&nbsp&nbsp&nbsp&nbsp65歲的蒙泰安總是戴著鴨舌帽,穿格子襯衫,用一根繩子繫著破舊的藍褲子。陪伴他的有兩隻貓、5條狗、9隻火雞、15隻鵝、42隻雞、50來只鴿子、120隻鴨子和幾千隻蜜蜂。
  • 歐洲最窮的一個國家,曾接受中國各方面援助,後來卻把中國當敵人
    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所以很多小夥伴都愛上了旅遊,尤其是出國旅遊,畢竟國外的景色和國內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並且出國還能見識到很多的風土人情等……歐洲是許多人 心目中的旅遊天堂,許多小夥伴是非常想去歐洲旅遊的,可是歐洲很多國家都是沒有對我國 免籤的,所以比較麻煩。
  • 最不像歐洲國家的歐洲國家:面積還沒海南大,海南GDP是其5.3倍
    阿爾巴尼亞雖然算不上歐洲最窮的國家,但是也不算富裕,其經濟實力全歐洲倒數第三,在歐洲43個國家中也是算比較貧窮的國家,根據經濟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阿爾巴尼亞的GDP總量達到151億美元(大約990.6億人民幣),人均GDP在5000美元(32804人民幣)左右,對於發達國家扎堆的歐洲地區來說,阿爾巴尼亞這樣的經濟可真的算得上是一個低收入的國家,也被很多人稱為
  • 烏克蘭幹細胞為什麼優於其他國家和機構?
    因此世界上最早實施幹細胞臨床研究的國家是烏克蘭,最早應用幹細胞治療的國家也是烏克蘭。烏克蘭是連接歐洲與亞洲的橋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基輔成為德軍進攻蘇聯的必經之路,居民百姓遭受到核戰爭的巨大威脅。二戰結束後,前蘇聯軍醫科學院的醫學專家們就開始應用幹細胞恢復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也因此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應用幹細胞治療的國家。
  • 歐洲最窮國家,曾「封殺」中國遊客,現想挽回對中國免籤
    近些年來,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出國旅遊的人都越來越多了,而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大,所以出國旅遊的遊客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基本上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中國人的身影,不論是在繁華的英國和美國,還是充滿野性的非洲,甚至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北極,都有中國人的身影。
  • 世界最窮的國家排名出爐 辛巴威最窮阿富汗最富相差八千倍(圖...
    海盜行為在索馬利亞已經成為一種見怪不怪的現象,當年輕人長大後他們就渴望成為一名海盜,因為成為海盜可以賺到錢。跨國公司往往要付出1到20百萬美元才能把自己的船隻贖回。一隻裝滿油的油輪可能要價值好幾百萬美元。近來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這個國家飽受飢餓的人的圖片。   第四位:蒲隆地-人均GDP400美元   作為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這個閉塞的非洲國家以部落之間領地的戰爭著稱。
  • 克裡米亞半島:究竟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國家之間的糾紛,就像是一團亂麻,無從下手,也無可奈何。克裡米亞半島歸屬問題,則是浩如煙雲,國家爭議事件中的一件。 克裡米亞半島,是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目前世界各國並未對此形成一個統一共識。但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克利比亞半島的歸屬問題是否會再次產生爭端?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 歐洲最貧窮國家,全國三分之一人口逃離祖國,出國只為打工賺錢
    摩爾多瓦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地理位置與烏克蘭接壤,離俄羅斯不遠,所以在俄羅斯帝國強大的時期,自然地伸手摩爾多瓦,吞沒了其中一部分領土。堅持到1918年再次迎來獨立的機會,和周邊的羅馬尼亞建立了更強大的國家,但是遇到了唯一可以稱之為美國的蘇聯,局勢的壓力迫迫在眉睫,1940年必須宣布加入蘇聯。 摩爾多瓦和其他蘇聯加盟國一樣,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沒有成為擁有獨立自主權的現代國家。
  • 世界上唯一名字帶Love的國家,斯拉夫國家的奇葩,唯一的富國
    斯拉夫人被認為擅長打仗,不擅長搞經濟,但是有一個斯拉夫國家卻是另類:人均GDP高達26234美元,是斯拉夫國家裡面第一富國,比俄羅斯高出整整一倍,是烏克蘭的10倍,超過捷克與斯洛伐克。[歐洲最窮的10個國家幾乎都在東歐]斯拉夫窮哥們提起斯拉夫民族,很多人只會聯想到俄羅斯,實際上是拉夫卻是歐洲人數最多的民族,斯拉夫人又被分成東西南三大塊,十多個國家:西斯拉夫包括:波蘭,捷克
  • 烏克蘭又提克裡米亞歸屬問題,俄羅斯官員:再過500年都不可能
    在克裡米亞問題上,烏克蘭政府一直持堅定立場,這個立場就是克裡米亞半島屬於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儘管現在的克裡米亞半島實際是俄羅斯管理,但烏克蘭和歐美,都不承認這塊戰略要地歸俄羅斯所有。就在最近,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稱,烏克蘭已為開展克裡米亞"回歸"談判做好了準備。而在此之前,烏克蘭海外僑胞呼籲,烏克蘭當局應解除對克裡米亞半島居民的制裁。對於烏克蘭的要求,俄羅斯顯得不屑一顧。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面對戰爭弱者不具備任何的反抗能力,即便在挨打之後亦要卑躬屈膝,以保國家民族不至於覆滅,越王勾踐便是其間最好的例子。由此便不難理解,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 哪些國家地理位置非常好卻發展得不好?說出來你都不信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想要有大的發展,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決定國家發展走向的,不止地理位置一個維度。甚至有的時候,好的地理位置還可能成為一個負面因素。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地理位置非常好卻發展得不好的五個國家。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
    眾所周知,烏克蘭是個很特別的國家,這個國家是聯合國衛生組織唯一獲批可以做胚胎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