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12月5日的時候,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莫裡森製造的對華困境。該媒體認為,與中國交惡,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各行各業,都遭受嚴重的損失。
-
兩次拒絕美國後,莫裡森罕見向中國公開示好,終於承認現實?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這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採取了一系列追隨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然而,近日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兩次拒絕了美國的要求,並公開向中國示好。拒絕美國在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中,獲取盟友的合作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
莫裡森這是什麼操作?每次都是他把事情捅大的,然後又跑出來滅火
之後,美英法新等西方國家不分青紅皂白紛紛站隊澳大利亞,指責發出正義之言的中方,包括俄羅斯、阿富汗等國家則響應中國,事情鬧大後,莫裡森又跑出來滅火,稱關於士兵形象的中澳兩國外交糾紛「不會削弱澳方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實際上,在最近兩個月,莫裡森一直在中澳關係爭議中,做著先是添油加火,然後出來滅火這樣的事,某種程度上,也能看出這個澳國領導人的無奈和焦慮。
-
德媒讚嘆C919空中轉體90度,德網友:難怪歐洲航空要買
在視頻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C919駕駛艙內的情況,而且這架飛機還在空中做了90度轉體動作,這說明C919的機動性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段時間不僅僅是在國內被熱議,同樣還引起國外的注意。德媒在文章中讚嘆了C919的性能,認為這架飛機將為中國打開商業飛機市場,並打破歐美長期壟斷的局面。同樣地,在德媒的報導下,德國網友也關注了C919的此次試飛。有德國網友表示,當波音與空客一起定義了航空,正在用高價格與低質量來壟斷市場的時候,中國商飛打破了這樣的情況,C919是一款出色的商用飛機,難怪歐洲航空公司也要買。
-
莫裡森別嘴硬了,澳大利亞根本找不到「中國替補」
莫裡森並不把這當一回事,反而在政治上對華步步緊逼。但如果失去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而且澳大利亞找不出「中國替補」,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取代中國。中國市場對澳的重要性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貿往來增多。
-
「莫裡森下臺」突然爆火,澳明白人給他指了3條明路,與中國相關
,為了一幅漫畫要求中國道歉,令澳大利亞蒙羞。中國陳述的只是事實,「該道歉的是澳大利亞」。其三,莫裡森挑起對華貿易爭端,導致澳洲經濟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雪上加霜,澳網友紛紛表示這是「莫裡森100%的失敗」。海外網12月4日報導,近日,澳前外長加雷斯·埃文斯在澳媒「珍珠與刺激」網站上發文,給莫裡森指出了3條明路。該文指出,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的依賴令澳政府「別無選擇」,坎培拉必須在對中國的「敵意」和對美國的「諂媚」中尋求一條中間道路。
-
多次轉變態度請求中國無果後,澳總理暴露本性:要向WTO狀告中國
11月27日,中國商務部再考慮到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阻礙了我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決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212%的保證金。對此,澳大利亞十分不滿。而在看到多次轉變態度請求中國撤銷對澳大利亞商品的制裁無果後,澳大利亞總理終於露出了本來的面目。澳總理表示,澳大利亞會向世貿組織狀告中國,澳方要求中國取消對澳加徵「雙反」稅。
-
德媒:「向落水者伸出援手的人都值得讚譽」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德媒:「向落水者伸出援手的人都值得讚譽」德國《每日鏡報》3月28日文章,原題:歐洲應感謝中國、俄羅斯和古巴的援助 來自中國的第一支醫療隊於13日抵達義大利首都羅馬,並帶來了31噸急需的醫療物資
-
澳大利亞付出慘痛代價,為何仍不願向中國「服軟」?
礦業方面,以鐵礦石和煤炭為例,據澳媒統計,在2019年-2020年期間,澳對華出口的鐵礦石佔其出口總量的87%,交易額達到1020億澳元。但如今澳對華鐵礦石出口可謂「江河日下」,今年7月份大跌約12%。
-
中國強硬回擊,莫裡森突然慫了:不想事件進一步擴大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態度十分強硬,指責中國侵害澳大利亞形象,表示這幅漫畫內容不切實際要求,中方立刻道歉,並且還臨時召開會議來解決這些事情,要求推特刪除趙立堅所發布照片,但是推特方面明確表示拒絕,然而在隔天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態度卻有了180度轉變。
-
德媒:中國多是無神論者卻也支撐到現在,簡直是「反人類」的操作
對於中西方的差異,我們僅僅覺得是在飲食文化,國家發展道路,膚色民族,文化理念,生活習慣等等,但是就最近,西方國家提出了不一樣的說法,也恰恰是我們所沒有察覺的,德媒:中國多是無神論者卻也支撐到現在,簡直是「反人類」的操作。德媒為何出此言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
澳總理莫裡森:論脫貧人數,沒有國家比得過中國
但是,這樣的辦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城市當中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雖然讓國家經濟素質得到了有效增長。但是也滋生了例如貧富加劇、老無所養、留守兒童等社會民生問題。 留守兒童 所以澳大利亞總理說的「論脫貧人數,沒有一個國家比得過中國」是絕對真實的。 澳大利亞莫裡森
-
逼迫中國收下澳洲商品?澳議員放出狠話:不配合就等著吃苦頭
澳州政客和媒體煽動政府向中國開戰 據觀察者網報導,澳洲自由黨議員莫蘭在接受媒體「7News」採訪的時候提到中澳關係,他表示這場貿易爭端有可能會升級為軍事衝突,甚至還在節目中大放厥詞稱
-
莫裡森還在「跳」?再給中國出難題,或將對「一帶一路」下黑手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聲稱,該法律是為了維護澳大利亞的利益才制定的,符合澳大利亞的具體需要,還說這項法律"並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大多數人都能看得出來,這項法律基本算是從中國來的。但該協議卻引起了莫裡森的不滿,他說維州的這個決定繞過了聯邦政府,是一種"無視聯邦政府"的表現,並稱自己擔心"中國試圖對澳大利亞施加不適當影響"。
-
終於,澳大利亞向中國敞開大門
而更讓人擔心的是服務業寒冬引發的失業潮,目前已經有超過130萬人因此失業。很顯然,如果不出什麼大問題的話澳大利亞的「封國」政策還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然而根據澳媒近日的報導,莫裡森總理卻宣布澳大利亞會「向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遊客開放」。那麼澳大利亞為何要選擇在這個時候敞開大門呢?
-
德媒公開讚揚:中國從來不談論口罩重要性,人民對政府信任度極高
德國媒體談中國疫情 因為全世界在漫長的疫情防控取得的效果不一樣據北京日報報導,近期德媒公開讚揚,其表示中國從來不談論口罩重要性。自從疫情爆發之後,就能夠看見中國人在出門時都會佩戴口罩,即使政府沒有要求民眾那樣做,但是中國民眾依舊這樣做了。中國民眾為了能夠將疫情控制住,在對中國公民最為重要的春節當中,選擇在家裡隔離,放棄了所有的串門走親戚,這種無私奉獻、高度自覺的精神值得西方國家去學習。
-
澳總理莫裡森再變臉:澳大利亞和中國存在誤解,望兩國能互惠互利
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自今年起開始變得難以推測。近日,在諸多戰略層面上與美國靠攏的澳大利亞,卻突然開始向中國表達合作的意向。由於澳大利亞此前已經做過多種觸犯中國底線,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並且打壓中國企業的行為,所以中國方面對於澳大利亞的示好一直沒有進行回應。但是澳大利亞總理似乎坐不住了,當地時間11月23日,英國召開智庫交流會議。在會議上,澳大利亞總理一反常態,就此前澳大利亞對中國做出的打壓行為進行了解釋。
-
澳商對華貿易受阻接連向政府施壓:莫裡森把話說清楚
澳大利亞龍蝦出口商安德魯表示,他的大批活龍蝦都因海關檢測時間太長而死亡,損失巨大,他已經不敢向中國發貨了。澳洲前駐華大使在中國做的煤炭業務,更是已經出現中斷,這些商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僅從葡萄酒行業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進口澳洲葡萄酒的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該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已失去優勢。這樣發展下去,原本澳大利亞葡萄酒商的地位,將會被他者取代,對澳洲酒商來說無疑是天降橫禍。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對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
莫裡森諸事纏身之際,坎培拉突現「可疑包裹」,澳方緊急組織疏散
至於將包裹留下的人已經被監控給拍了,他們目前還在尋找留下包裹的人。警方還表示,這個男人很有可能面臨指控,因為他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澳大利亞雖然確實做了這件事,但是他並沒有想將這件事鬧的人盡皆知。現在這件事因為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率先和中國開撕後,越來越有擴大化的態勢,這也令莫裡森後悔不已。 現在澳大利亞突然出現可疑包裹,自然會令澳大利亞擔心不已,是不是遭到了武裝分子的報復。那些被他虐殺的國家平民之中,很難保證沒有想要報仇的,因此澳大利亞此時謹慎一些還是必要的。
-
美媒: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全球各國都需要中國這份技術成果
中國航天,這四個字雖然簡單,但是卻在扣動著我們的心弦,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以來,中國的航天技術有了質的飛躍,從東方紅,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早就已經超過了300次了,如今的地球周邊布滿了中國的衛星,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再次 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而就有美媒表示: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全球各國都需要中國這份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