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出了人類,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卻也給地球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由於人類對地球的資源十分依賴,在人類不斷的開採下,地球資源變得越來越匱乏,地球環境在這樣的發展下,將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隨著地球氣候的惡劣發展,在未來地球環境很有可能會危害到生命的生存,曾經有科學家預測人類正在加速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來臨,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來臨,那麼人類也將會滅絕。
除此之外,太陽已經步入中年階段,內部系統也已經開始出現了下滑,據了解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目前還有50億年的壽命,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的監測發現,太陽黑子已經沒有以往那麼活躍了。太陽黑子對於太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太陽黑子會使太陽產生更多的能量,一旦太陽黑子不再活躍或是出現減少,那麼將會使太陽內部環境出現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地球的生存。
如今太陽環境已經不再像以往那麼穩定了,而地球的環境也受到了極大的變化,極端氣候的頻繁出現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有科學家猜測地球或將走到盡頭。為了防止這一天的來臨,科學家也做了很多舉措,不斷治理地球環境,同時科學家還在尋找「第二地球」,希望在未來人類可以實現移居太空計劃。
關於地球環境惡化,大家也不用過於悲觀,科學家在經過不懈的探索,終於發現了很多宜居星球,科學家在火星、木衛二等星球上都發現了水資源的存在,水資源對於生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想人類能夠生存,水資源是必不可少的。不過由於火星和木衛二還欠缺其他的條件,因此火星和木衛二暫時還無法適應人類的生存。
但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Stephanie Olson表示,若要滿足人類生命生存,那麼就要以海洋為主要目標,只要是擁有「海洋」的星球,才會有可能滿足生命生存的條件。Olson及其團隊在進行數據模擬的時候,發現較厚的大氣層加上較慢的自轉速率會在「海洋」中產生較快的上升流,如果該星球的「海洋」的周圍存在大陸,上升流的速率還會加快更多。
因此如果行星具備海洋環流模式,那麼這意味著該行星是非常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不過光有水資源也並不能表示生命一定能生存,還需要具備大氣層等因素,否則生命是不可能存在於其他星球上的。
不過目前科學家已經尋找到了很多宜居星球,並且在這些已知星球中也有發現水資源的存在,有些星球甚至可能比地球更加適合人類生存。因此在未來,只要人類的科技足夠先進,那麼移居太空計劃是可以實現的,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這一天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