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文明發展繁衍至今,我們自認為偉大,是宇宙中特殊的智慧生命,但是從浩瀚無垠的宇宙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渺小又譬如沙海一粒沙子,毫不起眼,毫不特殊。
事實上不用「如果」,宇宙自誕生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沒有人類」的狀態中度過的。現如今天文物理學界普遍認同「宇宙大爆炸」學說,將其誕生時間上溯到138億年前,而如果我們將這枯寂漫長的138億年時間濃縮至一年,那麼銀河系出現在2月份,太陽系出現在9月份,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則誕生於9月下旬。
那麼人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從時間尺度上看,人類是這一年中12月31日晚上22點54分52秒出現的,也就是,第一個人類種群誕生於最後八秒,再將這八秒切分出文明層次,我們直到最後一秒才得以科技大爆發,知曉宇宙的廣闊與人類的渺小。
多麼無奈啊,從時間尺度看,宇宙幾乎是永恆的,而我們人類卻不是,甚至對於存在45億年的地球來說,人類的存在時間也是連1%都不到。人類歷史、 文明、生命對於地球、對於宇宙來說,根本不值一提,猶如曇花一現而已。
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八大行星之一,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四千億個恆星系之一,那銀河系夠大了吧?
事實上還可以劃分下去,比如銀河系只是包括麥哲倫星系、仙女座星系等五十幾個星系組成的本星系群中的一個,而本星系群之上還有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之上還有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而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個人類觀測盡頭的超星系團之外,還有廣袤無垠的目前無法人類被觀測到的宇宙……
如果從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角度去尋找銀河系,幾乎可以將銀河系當成是肉眼看不見的分子,而太陽系連原子都不是,至於地球,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想想就頭皮發麻,地球什麼也不是,對宇宙來說僅僅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那人類呢?
很遺憾也很傷感,但這就是事實:對於宇宙來說,人類的存在或許只是一個意外,有一天人類不存在了的話,對宇宙來說無關痛癢。
我們常說要保護地球母親,可事實上這誇大了人類的力量和地位。正如前文說過,對於存在45億年的地球來說,人類的存在時間連1%都不到,對地球的了解堪稱渺小又無知。
對於地球來說,人類只是一個過客。就像曾經稱霸地球幾億年的恐龍,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滅絕,然後人類取代恐,成為稱霸地球的又一個存在。如果有一天人類滅絕,毫無疑問地球又會出現新的霸主,對地球本身而言,人類根本就不重要。
就像一座空空如也的房子,住進來一群人,熱熱鬧鬧過了一段時間,這群人又走了,房子又變得空空如也了,難道這房子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嗎?
我們常說地球組少了任何人都會照常運行,而浩瀚無垠、永恆存在的宇宙少了地球少了人類,也是一樣的運行。大有宇宙,小到原子,作為有機生命體的人類的存在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對於人類而言,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全部!
同樣的道理,在宇宙面前人類能做的,只能是活在當下。
人類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人類的力量在宇宙面前什麼都不是,為了人類的生存繁衍以及有一天實現在宇宙中的「永恆存在」、「與天同齊」,更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保護生存環境的必要,堅持生命科技的研究,讓人類活得更久,否則少年夭折、英年早逝,談什麼存在價值、遺產分割、生存意義,都是一場空談。
而探索太空,一直被認為是關乎人類未來的大事,人類對於太空的認識可以說非常的有限,更多的還是想像!包括如何穿越宇宙,是否存在外星生物等等!腦洞大開的想像,天馬行空的思維,不乏一些經典的科幻,經常能讓人沉醉!如前幾年的《星際穿越》和經典的《星球大戰》系列等等!
而國產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打破了國內很多科幻電影的記錄,一部電影將國產科幻提上了國際行列!這部根據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科幻電影腦洞之大,令人直呼過癮,隨著電影的熱播背後的科幻小說《三體》漸漸被人們熟知!
《三體》不僅在國內火爆,國際上也享譽盛名,2015年更是獲得了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首次染指這個獎項!更是收穫了一大批國內外的超級粉絲,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更是為了提前看《三體》第三部不惜動用外交部的力量向作者劉慈欣催更!臉書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也是《三體》的超級粉絲!國內粉絲也是大咖雲集,雷軍,馬化騰,周鴻偉等網際網路大咖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推薦《三體》,可見,《三體》有多大的魅力!
如果你也沒看過《三體》,建議入手一套,它能滿足你對於太空的全部現象,還說透了政商界的成長秘密和宇宙生存法則!
點它,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