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限用」平板以降低近視率,媒體發起「平板教學情況」微調查,東莞絕大部分鎮街有學校開展平板教學,如何平衡其中利弊、揚長避短?
插畫/蘇連嬌
近年來,「平板電腦」逐漸成為中小學生課堂學習、課後作業的重要媒介工具。然而,平板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是我國青少年兒童近視率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日前,為降低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要求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方案引起家長熱議。
2014年至2016年,東莞小學生視力不良的檢出率是25.54%、初中生50.92%、高中生的57.92%,均能達到徵求意見稿提到的要求。為了解東莞中小學生平板使用現狀,媒體日前發起「平板化教學情況」微調查,旗下「東莞日報教育學堂」微信公眾號(dgjyxt)線上線下近4000名家長參與其中。
目標
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降至38%以下
日前,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對學校布置作業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小學、初中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此外,要求學校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以此實現降低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率的目標。
徵求意見稿同時提出,到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
調查
八成受訪孩子用平板學習
平板在東莞中小學課堂並不鮮見。上周,媒體旗下微信公眾號發起「平板教學情況」微調查,線上線下近4000名家長參與其中。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所在學校有開展「平板教學班」或布置網絡作業的情況。
在「你家孩子用平板做作業時,是否會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選項中,僅有6%的家長選擇「從來沒有」選項。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調查樣本僅選取東莞日報教育學堂用戶,樣本有一定局限性,期待您的參與。
英語科目學習 平板化程度高
調查同時顯示,語文、數學、英語是平板使用率最高的三門學科,其中,英語科目平板化使用率更是高達83.63%。對此,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理解。「由於英語作業的特殊性,應該進行平板化教學。另外,各類作業app上廣告太多,且讓家長花錢買課程。建議必須杜絕此類現象,英語app上的課程也必須全免費。」「目前孩子的平板作業主要是外語學習,我覺得跟讀,錄音繪本等很實用,但最好提供家長設定孩子權限,使用時長。遊戲與學習相結合,要側重於學習,不能讓孩子借線上作業的機會,沉迷遊戲」。
現狀
東莞絕大部分鎮街均有學校開展平板教學
記者走訪發現,據不完全統計,東莞目前除洪梅鎮外,其餘32個鎮街(園區)均有學校設置「平板教學班」或建立平板教學功能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莞義務教育階段具有一間或以上平板教室的學校超過80所,其中松山湖實驗小學、松山湖實驗中學、麻湧一中已實現全校師生人手一個平板電腦開展教學,常平鎮公辦中小學各有一個年級的師生人手一個平板電腦開展教學。
「老師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堂測練,學生做完後,平板電腦教學系統會自動收集統計,教師即時獲得學生答題情況,使得課堂測練的講解針對性強,較以往無反饋的課堂測練,教學效果有很大的提升。」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東莞中小學平板電腦在教學上應用的主要方式有教學內容展示、課堂測練、搶答、評價等。「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黒板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模式得以創新,課堂效率也隨之提升。
學校有規定平板使用時長
對於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學校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市教育局回應稱目前東莞上級文件中並沒有單獨針對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作出具體規定。
那麼,東莞中小學在開展平板化教學時長現狀如何?以松山湖實驗中學為例,為保護青少年視力,該校要求學生每節課使用平板電腦不超過15分鐘。
平板教學為翻轉課堂提供支撐
在東莞市2018年教育工作會議上,市教育局局長梁鳳鳴介紹,2017年,東莞建成並啟用慕課教學資源與應用系統,建設20個翻轉課堂實驗班。關於翻轉課堂與平板化教學之間的聯繫,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模式,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步驟和評價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而平板化教學則是一種使用平板電腦這種信息技術來教學的方式。翻轉課堂不一定要採用平板化教學方式,但平板化對翻轉課堂的實施是有力的支撐。
教育部門
多管齊下防近視 東莞學生近視率達標
市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東莞小學生視力不良的檢出率是25.54%、初中生50.92%、高中生的57.92%,均能達到徵求意見稿提到的「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的要求。
保護青少年視力不受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課題,也是東莞教育局長期關注的問題。為提高中小學生視力健康水平,促進中小學生體質健康,2018年東莞印發《轉發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近視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中小學校認真落實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通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培養良好用眼習慣、減輕過重課業負擔、改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規範眼保健操、完善視力健康管理、強化健康教育等多項措施降低發生近視的可能性。
醫生建議
眼睛發育期 嚴控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近視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環境。最主要原因就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眼睛疲勞。」東莞某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羅建分析,現在中小學近視發病率非常高,而且逐漸呈低齡化趨勢。尤其是無紙化教學趨勢對青少年兒童視力發育不利。青少年兒童的眼睛還處在發育期,過早過多地接觸手機、平板,很不利於眼睛發育。
忌暗光下用平板 每天兩小時戶外活動
羅建醫生建議,首先,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看半小時左右就休息5分鐘,可以眺望一下遠方,放鬆眼球。其次,手機、平板屏幕都是發藍光的發光體,在使用時一定要保證光線充足,避免在暗光環境下使用。那樣無異於用手電筒直射眼睛,肯定是危害極大的。最後,預防近視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兩小時的戶外活動,而且要在白天進行。
寫作業時開兩種燈
教室裡面的燈光亮度也會影響孩子的眼睛,若教室內光線不好的話,也會增加孩子的近視發病率,如果孩子在家寫作業,建議同時使用兩種燈,一種是桌上檯燈,另一種是屋頂燈。只用屋頂燈的話,容易造成頭部或者手部陰影,影響書本上的光線。(記者 張理萌 見習記者 肖郅朋 實習生 羅栩清)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