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說西遊:自從唐王從地府回來,取經就已經失去了意義!
文|閣樓且聽雨
樂說西遊,其樂無窮,西遊趣事,樂在其中!本期為大家分析,唐王從地獄轉了一圈,回來之後,取經還有沒有意義?

大唐皇帝李世民,曾經是一位信奉道教的人,因為涇河龍王的一次託夢,讓李世民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曾經涇河龍王跟袁守誠打賭,為了不輸給袁守誠,他沒有按照玉帝的旨意辦事,犯了天條。而躺著中槍卻是李世民,他託夢給李世民,求唐王救他,唐王當時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儘管拖住了魏徵,卻阻止不了魏徵在夢中就把龍王給斬了。

因為此事,涇河龍王懷恨在心,死了之後冤魂不散,一直糾纏著李世民,並且像閻王告狀,閻王為了弄清事實,把李世民的魂魄召到地府進行對質,最終責任不在李世民身上,閻王就派判官把他送回人間。一路上,判官給唐王介紹了關於地府對待靈魂的方式,唐王回到陽間之後,就改變了觀念,開始一心向善,並且開始信奉佛教。

而找人去天竺大雷音寺取經這件事,如來在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目的就是為了把經書傳到東土,教化眾人,勸人向善。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不惜把自己手裡的幾件寶貝送給一個凡人,袈裟也好,錫杖也罷,全都是價值不菲的好寶貝,就這樣送給取經人,讓他能夠成功到達這裡,把經書帶回去給東土的人講述傳誦,讓人們心存善念。

可是唐王從地府回來之後,就已經明白了要多做善事,並且具體去實施了。唐王下令,大赦天下,宮裡的怨女有三千人左右,都被放出宮外,死囚犯也都放回家一年,去拜別自己的父母和親人,第二年再回來受刑。這時候,滿朝的文官武將都對唐王讚嘆有加,從此以後,舉國上下,所有人都一心向善,沒有一人再心懷鬼胎去作惡。

就這個場面,結合如來當初所說的取經的目的,已經很明確的說明,唐僧從大唐經歷種種磨難,一路走了五萬多公裡,最終到達大天竺國的大雷音寺去取經,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用觀音的話說,取到的「大乘」真經最終所發揮的作用也就只是讓已經死去的那些人,亡靈得到超度,而唐僧耗費那麼多的心血去取經,卻只是讓死人佔了便宜!

樂說西遊,其樂無窮,西遊趣事,樂在其中!本期就為大家講述到這裡,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