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料庫最新統計,目前印度累計通報的死亡病例不到8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排全球第三名。但是印度的確診病例突飛猛進,早已反超巴西,直奔第一的位置而去。結合死亡病例和確診病例數據,印度的死亡率只有1.7%,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就拿美國和巴西對比,死亡率大約比印度高了一倍。
近日,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就質疑印度的數據存在漏報,之後,美國一副有人給自己做主的樣子,美媒開始大肆宣傳印度疫情數據充滿漏洞,不管是死亡病例數還是確診病例數,都是"不完整且存在誤導"的。同時還"好心"指導提醒,如果依賴這個數據推動復工,可能會令印度陷入更糟糕的局面。倒數第一教倒數第二該怎做?
除了美媒之外,美國大學也加入其中,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納斯米瑞安表示,印度的死亡數字被嚴重低估,因為許多患者還沒有接受過核酸檢測就去世了,"所以並不能認定印度的死亡率要低於其他國家或地區。"此外,納斯米瑞安還指出,基於抗體檢測的結果顯示,印度的實際確診數字是官方通報的50-100倍,"也就是說,目前印度已經有上億人確診"。
顯然,美國是著急甩掉"世界第一"的帽子,這頂帽子實在戴得太久了,本來美國也沒想到會有人來"爭第一",沒想到印度疫情急劇惡化,每天增長近10萬確診病例,這讓美國人看到了希望。根據外界的分析,以當前的勢頭繼續發展下去,印度將在兩個月內反超美國,成為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而美國似乎不願意再等下去了,試圖提前把第一的帽子甩給印度。
這也是人之常情,美國疫情期間的表現確實不符合美國的國際地位,哪怕被印度反超了也無法改變這一點,只不過面子上好看一些罷了。實際上,印度和美國就是半斤八兩,美國總盯著印度瞞報,美國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近期美國的確診病例數量突然就降下來了,從日均新增七八萬,到現在已經是的三四萬,非常突然,為什麼會這樣?不是因為美國疫情緩和了,而是因為檢測數量降低了。這就相當於故意瞞報。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數據,每十萬人中,印度每天只有大約1個人能得到檢測,美國則是大約150人。美國認為這個檢測量實在太大了,所以就降下來了,按照"川普公式",檢測越少確診病例就越少。
不過要說印度有上億人確診,也不是不可能,根據抗體檢測結果逆推,有抗體的人確實能夠達到這個數量。而美國雖然達不到這個數量級,但是按照比例來算,美國真實感染人數基本也佔據了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