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提起我們的引進片,第一時間的印象想必就是各種好萊塢大片。典型如漫威與DC的各路超級英雄,上天入地在銀幕上翻飛,在數字特效技術的渲染下,每分每秒刺激挑逗著我們的神經。
這些熱鬧的爆米花大片,的確夠酣暢淋漓,但是,也有那麼一點審美疲勞。
就比如前幾天剛上映的《雷神3》,一而再再而三的套路下,早已談不上多少驚喜。
有時候,反倒是一些投資沒有那麼重磅,卡司也沒有那麼強大的中小成本影片,定位在某一精準的類型,卡準了幾個關鍵的基調,把一些獨有的核心概念玩得淋漓盡致了,一樣能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
比如去年9月在國內上映後口碑不俗的小成本驚悚片《鯊灘》,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鯊灘》劇照
《鯊灘》的核心故事實在再簡單不過——一個赤手空拳的嬌弱女孩,如何與一條兇猛的鯊魚鬥智鬥勇,險中求生。全片最大牌的演員也只有一個布蕾克·萊芙利。
但就是憑藉著萊芙利在被鯊魚咬傷之後,自己給自己止血包紮,在一塊僅夠勉強立足的礁石上躲避鯊魚攻擊,最後更是在瀕臨絕境的情況下與鯊魚展開一番殊死搏鬥。硬生生地把一個簡單直白的故事,講得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可謂準確地把握了驚悚片的所有要領與技巧,所以能以小博大。
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電影是《鯊海》。
《深海逃生》海報
乍一看去,《鯊海》很像是《鯊灘》的孿生姐妹——定位精準的類型,短平快的節奏。
同樣以鯊魚為賣點的恐怖題材,同樣是比基尼美女對抗鯊魚。實力對比懸殊的美女與鯊魚,前者如何從後者嘴裡死裡逃生,是《鯊灘》和共通的衝突與懸念。
但實際上,《鯊海》與《鯊灘》在立意和風格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鯊灘》基本算是布蕾克·萊芙利一個人的獨角戲,而在裡,則有兩個美女與鯊魚攜手對抗。
其中之一,是美國最炙手可熱的歌影雙棲花旦——曼迪·摩爾。
曼迪·摩爾
曼迪·摩爾14歲就以歌手的身份出道,首支單曲就創下超過50萬張的金唱片銷售紀錄。面孔清新嗓音優美的她,從2001年開始「觸電」大銀幕,出演過《公主日記》、《初戀的回憶》等愛情片。2010年,還為迪士尼的熱賣動畫《魔發奇緣》中的女主角配音,一展自己的歌喉。
曼迪·摩爾《我們這一天》
近年來,摩爾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屬美劇《我們這一天》
這部治癒了無數人的神劇,在豆瓣上第一季的評分是驚人的9.5分,第二季是更高的9.6,IMDB上也是8.8的超高分。整部劇給人的感受是笑點與淚點並置,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觸到了心底的軟肋。摩爾作為主演,在劇中的表現可以用渾然天成來形容。
另一位女主角則是澳大利亞新星克萊爾·霍爾特。此前最知名的角色,是美劇《吸血鬼日記》裡的吸血鬼始祖瑞貝卡。生活裡的霍爾特,是個遊泳和跆拳道高手,與《鯊海》裡的角色完美契合。
《鯊灘》的驚豔之處,是穿著比基尼的布蕾克·萊芙利那一身矯健的肌肉,用一種十分女漢子的方式戰勝了鯊魚。
而裡的摩爾,則不太可能像萊芙利那樣與鯊魚「武鬥」,要想取勝,還得智取。
在這一點上,也比《鯊灘》來得更真實可信一點。
畢竟,一個手無寸鐵的女孩並不真能像女戰士那樣徒手乾死一條狂鯊,處在那種境況下的她們,更多還是只能考慮逃生。
在的大部分時間裡,鯊魚只是像一個幽靈一般,時隱時現。
我們和兩位女主角一樣看不見它,只知道它在看不清的周圍四處遊弋,等待著一絲血腥氣息,把它引來。
比鯊魚的兇殘更令人絕望的,無疑是那種深陷海底的孤絕處境
深海與太空,到底哪一個更令人恐懼,始終是一個無法給出定論的難題。
至少在裡,失去了與外界一切聯繫的兩個女孩,感受到的就是如同置身外太空的絕望。她們根本不可能與鯊魚做奮力一搏,只能等待營救。
所以在裡,鯊魚只是一個可怕的象徵,她們真正的搏鬥對象,是時間,是氧氣。
所以她們不得不一次次冒著被鯊魚吞噬的風險,遊出鐵籠,只為了上升幾米,搜尋時靈時不靈的無線電信號。她們也只能在看到一絲手電的光亮以後,奮不顧身地朝有光亮的地方遊去,哪怕等待她們的,只是被鯊魚啃齧過後的屍體。
比自己的身單力薄更無望的,是她們連一絲成功的可能都看不到,看上去只能坐著等死。
真正的獨到之處就在這裡——片中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看得見的嗜血的鯊魚,而是幽暗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海底。
打個或許不那麼恰當的比方。
《鯊灘》是在同類型題材太空片裡的《異形》,
而《鯊海》則像是太空片裡的《地心引力》。
前者玩的是如何與怪物鬥智鬥勇打敗怪物,後者則是在孤立無援的環境下更務實地求生。
《鯊海》裡摩爾飾演的女主在一片漆黑的海底獨自徘徊的視覺效果,就像是當年的桑德拉·布洛克對著寂靜無人的浩瀚宇宙,而摩爾身處的鐵籠,可不就是她的太空艙。更不用提,兩個主角都在中途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同伴。
《鯊海》當然也讓我們直接看到了主人公在與鯊魚纏鬥時,被鯊魚撕咬過的傷口如何鮮血淋漓,慘烈可怖。這一細分類型該有的元素,導演一樣不少地予以呈現。
但《鯊海》真正的妙手,還是讓我們身臨其境舨地感受那種無論如何嘗試都無功而返的絕望。
在幾個最具視覺衝擊力的細節中,《鯊海》致力於呈現的,也不是鯊魚的血盆大口,而是鋒利的牙齒啃咬鐵籠後留下的齒印,是在碧藍的海水裡突然湧現的一抹殷紅的鮮血。
這種鮮明的對比,在片中好幾處都得到了巧妙的運用。
尤其是高潮部分,當女主最終決定不顧一切地往海面上遊時,突然驚覺自己看不清的四周原來圍繞著一群等待獵物的鯊魚,猶如在群鯊環抱中奮力起舞。前一個鏡頭還是陰暗的平靜深海,下一個鏡頭便是被紅色包裹住的群鯊狂舞,其強烈的情緒衝擊不言而喻。
正是這些細節的精雕細琢,讓《鯊海》成功地營造出非比尋常的幽閉恐懼效果。
可以說,整部影片都基於這麼一個概念而生,但也成功地僅憑這一個概念脫穎而出。
如果你是一個幽閉症患者,也許沒有什麼片會比《鯊海》更讓你覺得可怕。這部電影定檔12月8日,到時候見。
-END-
▼
GN
喜歡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