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葉白髮蘚(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2021-02-22 苔蘚實驗室

[苔蘚種類]:檜葉白髮蘚

拉丁名: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葉片飽滿,質地細膩,群落美觀,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苔蘚。



[形狀和大小]


乾燥時顏色發白,因故得名。一旦接觸水,又會變回嫩綠色。直立型苔蘚,莖高2-3釐米左右,葉片長3-4毫米,葉子不那麼有光澤,即使乾燥也不會收縮太多。假根不發達,莖葉容易脫落。

 


[原生環境]

常見於長江流域以南,生長在山地的針葉樹根部、腐殖土上、巖石上。典型的酸性土植物,PH值大於6.5會導致其生長異常和死亡。我國北方的鹼性土壤不適宜白髮蘚生長。


[養護經驗]

 

光照:白髮蘚屬於陰生植物,應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建議養護在光線散射的地方。適當遮陰,植株的葉綠素含量更高,觀賞效果更佳。根據相關文獻數據:「白髮蘚對弱光有較強的適應力,在80μmol·m-2·s-1光合速率達到最高。」室內養護若用補光燈,建議光照強度可在500-4000LX左右。

 

溼度:保持穩定的高溼環境(溼度80%左右),但不要浸入水中,根據相關文獻:「水分增加到一定程度,會引起檜葉白髮蘚黃化死亡。」

 

溫度:白髮蘚常於見我國南方,春夏之交(以浙江地區的4月份為例),平均溫度升至20度左右,室外枯黃的白髮蘚開始進入生長旺季。人類生活的室內溫度非常適合白髮蘚的生長。根據文獻:「高溫(38℃)或乾旱(溼度50%以下)會對檜葉白髮蘚造成嚴重傷害」。

擴展閱讀:

-王鋮等,檜葉白髮蘚對遮蔭和溫溼脅迫的生理響應,《園林科技》 ,2014年03期

-莫惠芝等,不同光照條件對三種苔蘚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北方園藝》,2018(15)85-91

-黎修東等,不同水分條件下3種苔蘚植物的生理響應,《江西農業學報》,2018,30( 4) : 39-43

【轉載需標註來自訂閱號:苔蘚實驗室】

 

相關焦點

  • 拓荒者——苔和蘚
    另外,苔蘚植物一般具有莖和葉,所以苔蘚植物屬於高等植物。與此相反,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和地衣植物在生殖過程中不出現胚,沒有莖和葉,所以屬於低等植物。根據植物體的結構可分為苔類和蘚類。苔類包括角苔、地錢和葉苔,是苔蘚植物中比較低級的種類,一般沒有莖、葉和輸導組織的分化,形態簡單,只有扁平的葉狀體。蘚類比苔類高級,包括泥炭蘚、大金髮蘚等,植物體已有莖、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只有毛髮狀的假根伸入土中,以固定植株、吸收水分與溶解於水中的無機鹽。
  • 蘚為人知(它很少有人知道!)
    「岸邊蘚」首次發現於雲南迪慶州維西縣2710米的山上,2016年在香格裡拉再次發現。2018年被同行作為新種發表,其拉丁屬名。由於近年來全球變化和人為活動的幹擾,花斑煙杆蘚在野外已越來越難見到。擬短月蘚,一度被認為滅絕的物種,由張力研究員在西藏重新發現,我在川西第二次見到。牛舌蘚,葉片與牛舌頗有幾分神似,是苔蘚植物中傑出的耐旱種類。尖齒鞭羽苔,之前分布於不丹、泰國和印度,2018年首次記錄分布於中國雲南。
  • 科研進展|博士後宋希坤專著《中國與兩極海域檜葉螅科刺胞動物多樣性》出版
    2019年10月1日,我實驗室博士後宋希坤博士的專著《中國與兩極海域檜葉螅科刺胞動物多樣性》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 真蘚【苔蘚植物專題NO.2】
    真蘚科(Bryaceae)真蘚屬(Bryum Hedw.)在世界範圍共約400種(不完全統計),中國約20種(維基百科),常見3種,分別是真蘚、柔葉真蘚和細葉真蘚,本期收錄1種真蘚。註:真蘚有很多變種、亞種和變型,由於資料稀少,不進行該方面的討論。另:辨認苔蘚種類最好用放大鏡,肉眼辨認較困難。一 . 真蘚(Bryum argenteum Hedw.)
  • 苔蘚品種介紹【第3期】真蘚
    真蘚屬蘚綱的一屬。植物體多密集叢生。葉常內凹,闊卵形、卵形、披針形等,葉基常較狹而下延多有分化的邊緣;中肋1條,多較粗。苔蘚QQ交流群:289260919地理分布真蘚屬以我國及世界各地分布廣泛的葫蘆蘚為例。葫蘆蘚為小型土生蘚類,著生在潮溼與富有有機質的地方,常見於火燒跡地。
  • 常見苔蘚類群識別:灰蘚科 終結篇
    這個是本屬最常見的皺葉粗枝蘚,葉子多褶皺,而且葉尖部的褶皺特別多。金灰蘚、毛灰蘚、美灰蘚是三個比較類似的屬。在林區常見,美灰蘚最常見,全國各地都有。美灰蘚和毛灰蘚多生長在石頭上,金灰蘚則多生於樹幹腐木上,金灰蘚整體感覺更細弱些,顏色經常帶黃褐色。
  • 常綠喬灌木|檜柏樹到底是什麼樹
    隨著樹齡的增加,多刺葉片逐漸被鱗片葉所取代,鱗片葉排列緊密,互為對立面。雌雄同體,雌花和雄花都生在枝頭,四月開花。球果亞圓形,粉狀,成熟於次年11月,棕色。生長習性喜歡光照,但也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但也耐熱。它能抵抗貧瘠,耐乾旱和潮溼,對土壤不嚴格。它可以生長在酸性、中性和鹼性的土壤上,但喜歡深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
  • 【植物王國的小矮人】細葉小羽蘚&鼠尾蘚&直葉珠蘚
    細葉小羽蘚 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羽蘚科小羽蘚屬。這是苔蘚家族中絢麗多彩的一員,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魅力。草地上成片的細葉小羽蘚細葉小羽蘚分布十分廣泛,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歐洲和北美洲都有它的足跡,能生長於石塊、土壤和腐木上,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 真蘚孢蒴記
    這也是真蘚科家族成員的長長垂蒴 ,下次將做這一謎一樣苔蘚的專題眾所周知,真蘚科苔蘚是地球上分布最為廣泛的而且和我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我所見主要在河岸堤壩石縫或房前屋後的潮溼處略向陽,植物體緊挨著成球朵狀,人們叫她朵朵蘚
  • 苔蘚植物小明星:無處不在的真蘚
    圖1 銀葉真蘚配子體群落每當提及或野外遇到真蘚類植物,我總會情不自禁地為它們打個廣告:「苔蘚分布那類強,真蘚類群放光芒」 !在《名醫別錄》、《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及長篇》等古籍著作中提到的「垣衣」或「屋遊」,苔蘚學者推測可能為(銀葉)真蘚。判斷依據之一就是其為隨遇種類,分布範圍廣泛且生境多樣。真蘚屬的拉丁名為Bryum,在希臘古代即用以指整個苔蘚植物,也進一步印證了真蘚類植物的分布廣泛和物種繁多。
  • 大金髮蘚 : 神奇的「偽裝」
    物種100:講述自然萬物的生存智慧故事拉丁學名:Polytrichum commune Hedwig大金髮蘚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