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檜柏學名圓柏,因為樹冠是尖塔形的圓圈,所以叫圓柏樹,別稱刺柏、紅心柏、珍珠柏等,常綠針葉樹,高度可達20米。樹皮灰褐色,縱向裂片帶狀脫落。幼樹的枝條通常是斜展的,枝條通常是直的或稍微彎曲的。有兩種類型的葉子,它們都是在幼樹的基部有刺的葉子,幼樹既有帶刺的葉子,也有鱗片的葉子。隨著樹齡的增加,多刺葉片逐漸被鱗片葉所取代,鱗片葉排列緊密,互為對立面。雌雄同體,雌花和雄花都生在枝頭,四月開花。球果亞圓形,粉狀,成熟於次年11月,棕色。
生長習性
喜歡光照,但也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但也耐熱。它能抵抗貧瘠,耐乾旱和潮溼,對土壤不嚴格。它可以生長在酸性、中性和鹼性的土壤上,但喜歡深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深根,側根發育。它是一種耐多種有害氣體的樹種,是針葉林中對氯、氟化氫和二氧化硫有很強抵抗力的樹種。中國的北部在內蒙古和瀋陽分布,南部是兩廣的北部,東部的濱海,西部是四川和雲南分布。生長速度適中,壽命超過幾百年。
應用實踐
檜柏是我國自古以來最受歡迎的園林樹種之一,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的樹形美觀,呈圓錐形,成樹形成寬闊的圓樹冠,老樹是樹幹枝扭曲、姿勢奇特的古樹,可以看作是一個獨特的景象。在古典民族形式的庭院中,它可以說是一棵不可或缺的觀賞樹,應該與宮廷建築相協調。自古以來,它主要種植在寺廟,修道院,陵墓或作為檜柏林。
檜柏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如開放草坪叢生種植、綠化帶種植、與其他常綠落葉喬木和灌木的混合種植,或以小綠地種植三種植物、五種植物等。它也可以呈現不同的幾何形狀,修剪成球形,方形,橢圓形,平臺形,多層塔或盤龍,抗修剪能力強,同時也是一種優良的樹籬材料,幼齡木籬優於側柏,下部枝條不易枯萎,冬季顏色不變。耐陰,可種植於建筑北面的陰涼處。
檜柏盆景,樹幹扭曲,潛勢如遊龍,綠葉如草,姿態優雅如畫,最耐人尋味。檜柏老樁景,秋幹曲枝,簡樸厚實,四季高聳綠色,一年四季都應賞識。
檜柏對梨、蘋果、秋海棠等有嚴重的鏽害,儘量避免在蘋果、梨、秋海棠等植物附近種植。
植物文化
圓柏稱檜,自古亦然。我國早在公元前就有檜公布、利用、栽培的記載。在西周的附屬國「檜」中,圓柏被認為是國家的名字,西周時期由於附屬國的分裂,它被稱為"杜松柏"。在詩經中,也有「其枝葉乍檜乍柏,一枝之間屢變」。人們已經清楚地知道,當幼樹還小的時候,檜柏的葉子是針葉。隨著樹齡的增長,針葉逐漸被鱗片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