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視頻預覽
新授課過程
▍ 新課導入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曾經一位中學老師的辭職信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因為它說出了許多人的共同願望。只是很可惜,我們暫時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既然不能行萬裡路,那就只能通過這節課來認識我們生活的環境了。
「人類給地球取錯了名字,不該叫它地球,應叫它水球。」通過前蘇聯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的一句話導入新課,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 地球?水球?
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個表面擁有液態水的星球,其實而且水量十分豐富,從外太空看上去,地球簡直就像一顆水球,特別是在太平洋上空看下去,地球上的陸地極少,大部分都是海洋了。
地球海洋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遠遠大於陸地面積,故有人將地球稱為一個「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別佔地球海洋總面積的46%、24%和20%。
▍ 七大洲和四大洋
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意譯則為「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為古老。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意思是「東方日出之地」。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美洲,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美洲的得名,普遍的說法是為紀念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位名叫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
拉丁美洲是美國以南,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地區的通稱。從15世紀末,這個地區的絕大部分國家先後淪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移民蜂擁而入。19世紀以後,這些國家才陸續獲得獨立。由於殖民統治長達300年之久,因此它們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 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影響,而且當地的印第安語逐漸被屬於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所取代,這兩種語言成為該地區許多國家的國語,所以人們便把這個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裡(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陸地」。一般指太平洋的多數島嶼,狹義上指澳大利亞、紐西蘭、太平洋東部的玻里尼西亞群島、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群島。
南極洲因該大陸處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極點的周圍,由此而得名。
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近似於橢圓形,兩頭窄、中間寬。其面積約為1796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其平均深度約為4028米,也是最深的大洋,還是全球島嶼最多的大洋。
大西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9336.2萬平方千米,輪廓略像「S」形,東西狹窄,南北延伸。
印度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492萬平方千米。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北極為中心,面積約為1310萬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因為洋面上終年覆蓋著冰,所以稱為「北冰洋」。
七大洲分界線是所有的七個大洲中相鄰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七大洲按面積的大小排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各大洲間多以海峽、山脈、運河等為界。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紅海-曼德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峽。
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運河。
幾個重要的概念:
海又稱為「大海」,是指與「大洋」相連接的大面積鹹水區域,即大洋邊緣的附屬部分。通常大型內陸鹽湖、沒有與海洋連通的大型鹹水湖泊如裏海、加利利海不是「海」。海分為邊緣海、內海和內陸海(廣大的淡水水系,如五大湖)。
洋指地球表面上特別廣大的水域,其面積約佔海洋總面積的89%,深度一般都大於2000—3000米,水的溫度和鹽度不受大陸影響,平均鹽度為35‰,水色高、透明度大,有獨立的潮汐系統和海流系統。
海峽是指兩個水域之間的狹窄水上通道,它不僅是海上交通要道、航運樞紐,而且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人稱海上交通「咽喉」。海峽是由海水通過地峽的裂縫經長期侵蝕,或海水淹沒下沉的陸地低凹處而形成的。一般水較深,水流較急且多渦流。
半島是指陸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陸或更大的島嶼相連的地貌狀態,它的其餘三面被水包圍。從分布特點看,世界主要的半島都在大陸的邊緣地帶。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而且能維持人類居住或者本身的經濟生活。(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從客觀上來說,可使用的食物、淡水和居住場所就是能夠支持人類居住的島的主要特徵。只要這三個基本條件存在,我們就可以認為此島能夠維持人類居住,而無論其可以維持多久,也不論這種居住是暫時性的還是永久性的。島擁有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在狹小的地域集中2個以上的島嶼,即成「島嶼群」,大規模的島嶼群稱作「群島」或「諸島」,列狀排列的群島即為「列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整個國土都坐落在一個或數個島之上,則此國家可以被稱為島嶼國家,簡稱「島國」。
2018,2019年中考兩年,教授學生超百人,全北京中考地理課外班授課最長的老師。
所帶的人大附實驗班,清華附創新班,三帆中學重點班級的孩子。在一模,二模成績優秀,2018和2019年中考地理,多名學生滿分接近拿滿分。
初一,初二年級期中、期末點題班學生基本來自人大附,人分,清華附,101中學等知名學校,百名以上的同學在期中、期末檢測中取得滿分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