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入冬以來,哈爾濱市接連降雪,道路上清雪大軍為城市交通順暢不分晝夜地忙碌著。同樣,家住哈市旭升街明光·翡翠灣小區頂層的居民也為上房頂清掃積雪忙碌著。因為如果清掃不及時,經過陽光直曬,融化的積雪就會滲到屋內,家裡就會成「水簾洞」。漏水嚴重的棚頂甚至會長出黴菌,這讓居民很是頭疼。
明光·翡翠灣小區頂層居民上房頂掃雪
「家,應該是每個人最溫暖的地方。可是,我們全家人對家都有一種恐懼,只要想到和看到這個家就像進入噩夢中,無奈我們又沒有別的地方去住,就只好天天生活在洞窟裡。」11月26日,哈市明光·翡翠灣小區一位居民向本網記者反映了自己和其他居民遭遇的鬧心事。
明光·翡翠灣小區外景
棚頂長「蘑菇」被褥都發黴
11月27日,記者來到哈市旭升街明光·翡翠灣小區5號樓1單元32層的一家住戶內看到,方廳裡搭著窄小的臨時床,棚頂上長滿黴菌,吊燈玻璃罩裡落滿牆皮。臥室棚頂五顏六色的黴菌格外引人注意。拉開窗簾牆壁上掛滿厚厚的白毛,棚頂多處生長的「蘑菇」已經枯萎。電器都用塑料布罩上,揭開床單被褥已經發黴,滿屋都是刺鼻的味道。
長滿白毛的牆壁
發黴的被褥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電器都用塑料布罩上(居民提供 視頻截圖)
床上擺滿接水的用具(居民提供 視頻截圖)
「前幾年,我家的陽臺牆壁從上往下漏水一直漏到樓下,一下雨就得趕緊擦。今年雨水大,整個棚頂到處漏水。最嚴重的時候把家裡所有的盆都用來接水,甚至連電飯鍋內膽用上都不夠,家裡就像『水簾洞』。」5號樓32層的居民說,「棚頂的筒燈漏電跳閘,所有電器都不敢用。床褥都是溼的現在已經發黴,牆角、棚頂長出蘑菇。為了躲水我們搬到方廳沙發睡,沙發上面又漏水,我們搬著簡易床到處躲著雨滴睡,這日子太難過了,說起來都心酸。」
到處都漏電 新房成廢墟
6號樓2單元32層的一戶居民,兒子對象處了快三年,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沒想到收拾好的新房不敢讓親家看,婚期一拖再拖。
棚頂漏水聯電,電燈被迫摘下來
王先生2015年買了明光·翡翠灣小區頂層住房,準備給兒子結婚做新房。大興土木精裝修,吊頂、壁櫃、家具都整好了。兩年前,棚頂開始漏水,找物業上樓頂維修一下好了,就又花兩萬多重新裝修一遍。
王先生說:「今年,屋頂漏水越來越嚴重,吊頂筒燈漏電、打火、跳閘是經常事。怕打火發生火災,好幾個燈都摘下來了。斷了電不能住,兒子就回我家住,幾天後再來看到,棚頂開始脫落,牆壁開始發黴,整個屋子像廢墟一樣。」
房頂發黴牆皮脫落
未來的親家要看房,就這樣破亂的樣子怎麼能讓人看?這大半年了婚期的事再沒談,王先生一提房子的事就上火。
樓頂掃雪 怕開春漏水
進入冬季,開春前棚頂不會再漏水了。可是,明光·翡翠灣小區居民的心還是懸著,為了避免春天雪水融化再漏到家裡,頂層的居民下一場雪就要到樓頂上去清掃。
記者來到6號樓1單元,在樓頂上看到幾戶居民手拿雪鏟、掃帚清雪,他們要把積雪堆到一起,準備適當的時候丟到樓下。32層的一位居民說:「這些雪就像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劍,我們隨時擔心會漏到家裡。一年四季頭上始終壓著一塊石頭一樣。」
該單元頂層另一戶居民說:「我懷孕的時候搬進來住的,當時屋頂就有漏水情況,現在孩子都上小學一年級了,6年沒有解決問題。怕漏雨,棚頂長毛了家裡也不敢裝修。」
物業為難 大修基金難啟動
明光·翡翠灣物業項目負責人陳經理說:「小區頂層漏水問題已經多年了,我們也去每戶都看過,為居民的處境很著急。但是,目前我們只能小修小補,也知道這都不解決問題。今年夏天,我們已經向物業辦提出申請大修基金,物業辦也派人來現場看過,什麼時候能啟動大修基金都不一定。」
陳經理說,物業現在還要清查小區有多少戶居民交過房屋維修基金,而且根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若要支出維修基金,需遵循"雙2/3特別多數原則",即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討論通過使用建議。「動用大修基金還需要有三分之二居民籤字同意,要達到這個比例很困難。這種頂層大面積漏水的特殊情況,我們也希望程序簡便化,儘快解決問題。」陳經理表示。
居民的「鬧心事」究竟如何解決?本網將持續關注此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