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在屋頂大興土木搭建鴿棚,飼養了上百隻信鴿,每天鴿子成群飛舞,不但叫聲和異味侵擾四鄰,鴿糞也不時從天而降,令周圍鄰居叫苦不迭。近日,家住武川路222弄的多位居民向《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反映,小區15號樓屋頂的鴿棚已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但二十多年來反覆投訴,鴿棚卻屹立不倒。
1
破舊鴿棚屹立樓頂
10日下午,記者來到武川路222弄,15號樓位於小區中央,5層樓內住著20多戶居民,從樓下觀察,屋頂上並無任何異樣。記者隨後登上5樓,通過天窗爬上屋頂,眼前的景象令人震驚了:只見一座約三十多平方米、2米高的鴿棚屹立在平臺上,鴿棚由一圈金屬板和鐵欄杆合圍而成,棚頂用彩鋼板覆蓋,因年代久遠,鴿棚已鏽跡斑斑,異常破敗。棚內外則堆放著大小不一的鳥籠,裡面裝滿了信鴿,見有人靠近,鴿子齊齊發出「咕咕」的叫聲,十分刺耳。
更誇張的是,鴿棚西側的空地,同樣被養鴿人佔為己有,打造成了「私家花園」,花草、盆栽、小樹應有盡有,但磚塊、鐵板等雜物同樣充斥其間,髒亂不堪。
2
噪聲異味源源不絕
據介紹,該鴿棚是5樓一業主私自搭建的,距今已有二十多年,鴿棚和一旁的堆物幾乎霸佔了整片樓頂,每天早上鴿子放飛時,吵鬧的叫聲此起彼伏,刺鼻的異味也撲面而來,而陽臺上曬的衣服、床單更是常常被從天而降的鴿糞擊中。前不久,又有居民家中漏水,物業維修人員上去一看,發現屋頂竟然開裂,居民將矛頭直指鴿棚,「面積這麼大,屋頂長年承壓,能不受損嗎?」此外,鴿棚距離樓頂的水箱也不遠,眾人擔心鴿毛、鴿糞也會對水質產生影響。
附近一個居民說,多年來,一直向有關部門投訴,希望能拆掉鴿棚,但得到的答覆是,養鴿人為信鴿協會會員,當初搭建的鴿棚也符合規定,不屬於違法建築,因此難以拆除。
「難道加入信鴿協會取得搭建資格,就可以侵佔公共空間、帶來安全隱患、影響小區環境和居民日常生活嗎?養鴿人的權利保障了,我們的利益誰來維護?」居民們有些憤憤不平。
3
嚴格管理防止擾民
記者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獲悉,今年4月至今,已接到有關鴿棚擾民的訴求430件,其中不乏反覆投訴,而很多鴿棚之所以「穩坐釣魚臺」,都得益於「信鴿協會會員持證搭建」。
記者隨後致電上海市信鴿協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經查詢,武川路222弄該戶居民確實是楊浦區信鴿協會會員,當初搭建的鴿棚也是合規的。但在養鴿過程中,會員須遵守《上海市信鴿活動管理規定》,控制信鴿數量,每平方米不超過8羽,且不能佔用相鄰住戶的屋頂,平時也要及時清掃鴿舍,消除汙染源,維護小區良好環境。
根據規定,各區信鴿協會負責本轄區範圍內信鴿活動的日常管理,針對小區居民的投訴,他們將聯繫楊浦區信鴿協會上門查看,如對方在飼養過程中確有不當之處,將責令其整改。如業主我行我素不聽勸阻,怎麼辦?工作人員稱,若屢教不改,將按規定吊銷其會員資格。
飼養信鴿是一項體育運動,確實受到一些市民青睞。有市民建議,隨著城市發展,相關管理規定也應與時俱進,比如,嚴格限制鴿棚面積和養鴿區域,對不文明的飼養者加大處罰力度,確保周邊居民的生活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