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最近,家住合肥經開區翠微南園11幢的居民有個煩心事兒。有人在樓頂私建小屋養起了鴿子,鴿子從早到晚叫個不停,居民的陽臺、窗戶、外牆到處都是鳥毛、鴿糞,濃重的異味讓居民不敢開窗通風。更令居民擔心的是,鴿子與人混住,會不會有傳播病毒的風險。為此,小區居民向社區和城管部門寫信求助,希望拆除鴿子籠。7月10日,記者從合肥城管部門了解到,私建的鴿子籠已被拆除,鴿子已經轉移他處。
當事人在居民樓頂私建了簡易板房用於飼養鴿子。
居民投訴:有人在樓頂養了幾十隻鴿子
近期,合肥經開區城管部門接到轄區翠微南園11幢居民的求助信,信中反映該幢樓的樓頂有人養了一群鴿子,陽臺、窗戶、外牆到處都是鳥毛、鴿糞,濃重的異味讓業主們不敢開窗通風。
接信後,合肥經開區城管執法大隊芙蓉中隊執法人員來到小區調查。在事發樓頂,執法人員看到,有一戶人家在樓頂搭設了一間長3米、寬3米、高約2米的板房,在板房的兩側,還放置了3隻鐵籠子,裡邊養了數十隻鴿子。有的鴿子在籠子周圍飛來飛去,有的鴿子站在屋頂的避雷鋼筋上,還有的鴿子不時在空中盤旋,「咕咕」的叫聲不時傳進人的耳朵。
執法人員發現,這棟樓一層到五層的陽臺、窗臺和外牆上,有不少地方都沾著灰白相間的鴿糞痕跡,在兩家住戶的紗窗上還沾著羽毛。在樓頂的一處管道排水口,聚集了一些尚未乾化的鴿糞,陣陣臭味撲鼻而來。
居民劉先生表示,「每天早上五點多,我都會被鴿子的叫聲吵醒,很難休息好。樓上不時飄下來羽毛和鳥糞,根本沒辦法清理乾淨。一到夏天,鳥糞就特別難聞,平常都不敢開窗戶通風。」據劉先生反映,鴿子就是本棟樓一位居民飼養的,「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人家也不容易,所以我們一直開不了口直說,只好向社區和城管部門求助。」劉先生還很擔憂,居民樓裡養鴿子,如果造成病毒傳播,可怎麼辦呀!
執法人員清理現場,恢復原狀。
部門回應:已拆除違建 對當事人進行教育
經執法人員走訪調查,該處飼養的鴿子確實為本樓住戶孫某所飼養,鴿子籠也是他私自搭建的,未辦理過任何報建手續。執法人員對孫某進行了法律宣傳,告知其違法搭建的法律責任和相關安全風險,並從鄰裡關係、環境質量和疫情防控等方面與其進行了溝通。經過執法人員耐心細緻的教育,當事人孫某表示積極配合城管執法部門進行整改,但由於自身力量有限,請求執法部門幫助拆除。
為還群眾一個安全整潔的生活環境,7月10日上午,經開區芙蓉中隊組織人員將現場拆除,恢復頂層原狀後交至物業服務企業加強日常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執法人員還積極幫助孫某,為鴿子找到了一處新「家」。
該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根據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相關規定:城區範圍內禁止飼養雞、鴨、鵝、兔、羊、豬等家禽家畜。因教學、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飼養的除外,但不得影響環境衛生,並與住宅區隔離。違規飼養家畜家禽影響環境衛生的,責令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和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城管部門將責令限期改造或者拆除。「疫情防控絕不可掉以輕心,美好的生活環境需要每一位市民的主動參與和自覺遵守。」
許詠梅 楊玉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