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光電傳感器的太陽追蹤系統設計方案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針對固定式太陽能利用裝置的光能利用率低,設計一種太陽追蹤系統。此系統由單片機智能控制,採用光電傳感器檢測太陽照射下遮光器的陰影,從而精確定位太陽與太陽能利用裝置相對位置,實現太陽能利用裝置的全程太陽追蹤,使太陽光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自然資源被大量地、甚至是掠奪性地開發和利用,人類的自然資源即將枯竭,因此,尋找新能源已迫在眉睫。而太陽能作為一種乾淨環保並且取之不盡的可再生新能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作用。於是,合理開發利用太陽能,提高太陽能利用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太陽能利用裝置的放置位置大多是固定不變的,而一天當中太陽與太陽能利用裝置的相對位置是時刻變化的,這也就無法保證太陽能利用裝置時刻受到陽光直射,從而使太陽光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為了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設計一種太陽追蹤系統,使太陽能利用裝置時刻接受陽光直射,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光能。

1 總體方案的設計

太陽追蹤系統由控制模塊、檢測模塊、執行模塊3部分組成。其中,控制模塊主要包括STC89C52單片機組成的中央處理器;檢測模塊主要由遮光器配合下的光電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及其外圍電路構成;執行模塊主要包括步進電機、驅動電路。其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其樣機如圖2所示。

陽光照射下的物體會產生陰影,陰影的方向與太陽光線的方向一致。根據這一原理,本系統採用光電傳感器檢測太陽照射下遮光器的陰影,精確定位太陽與太陽能利用裝置相對位置。

太陽在一天中的運動軌跡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如圖3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當太陽光線直射太陽能利用裝置時,水平遮光器3的陰影完全遮住水平光電傳感器4;在俯仰方向上,當太陽光線直射太陽能利用裝置時,俯仰遮光器5的陰影完全遮住俯仰光電傳感器6。當兩個光電傳感器同時完全處在陰影下時,太陽能利用裝置處在陽光直射狀態下。

如圖3所示,當水平遮光器3的陰影沒有完全遮住水平光電傳感器4時,說明太陽能利用裝置2在水平方向上沒有達到太陽直射,控制模塊接收到此時水平光電傳感器4傳遞的信號後會控制執行模塊水平方向上的電機轉動,直到水平遮光器3的陰影完全遮住水平光電傳感器4,水平方向上的電機才停止轉動,使太陽能利用裝置在水平方向上達到太陽直射;當俯仰遮光器5的陰影沒有完全遮住俯仰光電傳感器6時,說明太陽能利用裝置2在俯仰方向上沒有達到太陽直射,控制模塊接收到此時俯仰光電傳感器6傳遞的信號後會控制執行模塊俯仰方向上的電機轉動,直到俯仰遮光器5的陰影完全遮住俯仰光電傳感器6,俯仰方向上的電機才停止轉動,使太陽能利用裝置在俯仰方向上達到太陽直射;當水平遮光器3的陰影完全遮住水平光電傳感器4、俯仰遮光器5的陰影完全遮住俯仰光電傳感器6時,太陽能利用裝置此時達到太陽直射。

陰天時太陽光線暗,但是遮光器在太陽照射下產生的陰影與太陽光線之間仍然存在著明顯對比,故本系統可以繼續精確定位太陽位置,從而使太陽追蹤系統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當太陽光線暗到不適合太陽能利用裝置工作時,檢測光照強度的光電傳感器將信號傳遞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會使太陽追蹤系統停止工作,降低太陽追蹤系統的能源損耗。

水平方向上太陽追蹤系統的運動軌跡:從早晨到晚上,太陽的運動軌跡是自東向西,執行模塊的初始設定軌跡也是自東向西,初始設定位置是朝向東方的。晚上,執行模塊是朝向西方的,第二天早晨,朝向西方的執行模塊會繼續自東向西轉動一定角度觸動水平位置傳感器,控制模塊接受到水平位置傳感器的信號後會使執行模塊在水平方向上復位,從而使執行模塊一直追蹤太陽自東向西轉動。俯仰方向上太陽追蹤系統的運動軌跡:從早晨到中午,太陽的運動軌跡是自低到高,從中午到晚上,太陽的運動軌跡是自高到低。從早晨到中午,執行模塊跟隨太陽自低到高轉動;從中午到晚上,執行模塊首先會繼續自低到高轉動一定角度觸動第一俯仰位置傳感器,控制模塊接受到第一俯仰位置傳感器的信號後會使執行模塊跟隨太陽自高到低運動;第二天早晨,執行模塊首先會繼續自高到低轉動一定角度觸動第二俯仰位置傳感器,控制模塊接受到第二俯仰位置傳感器的信號後會使執行模塊跟隨太陽自低到高運動。

2 太陽追蹤系統的硬體設計

2.1 執行模塊設計

為了使執行模塊帶動太陽能利用裝置全程追蹤太陽,執行模塊必須能夠在水平和俯仰兩個方向轉動,以滿足太陽水平方向:東-西,俯仰方向:低-高-低的運動特點。因此,執行模塊裝有兩個步進電機,通過兩個步進電機的配合轉動實現執行模塊在水平跟俯仰方向上的運動,從而實現全程追蹤太陽。

兩步進電機由兩個ULN2003晶片驅動,兩驅動晶片與控制模塊中單片機的P0口相連接。其中,P0.0—P0.3控制水平方向上的步進電機,P0.4-P0.8控制俯仰方向上的步進電機,在單片機的控制信號下實現轉動或停止。兩步進電機的驅動電路如圖4所示。

2.2 檢測模塊設計

水平光電傳感器及其相配合的水平遮光器結構實物如圖5所示。用水平光電傳感器檢測水平遮光器產生的陰影來確定太陽能利用裝置與太陽的水平相對位置。

俯仰光電傳感器及其相配合的俯仰遮光器結構實物如圖6所示。用俯仰光電傳感器檢測俯仰遮光器產生的陰影來確定太陽能利用裝置與太陽的俯仰相對位置。

遮光器配合下光電傳感器檢測電路主要由光電傳感器、電阻、電位器以及LM393晶片組成。當光電傳感器接受的光照強度大於設定值時,LM393晶片-IN管腳電位低於+IN管腳電位,此時,LM393晶片OUT管腳輸出高電平;當光電傳感器接受的光照強度小於設定值時,LM393晶片-IN管腳電位高於+IN管腳電位,此時,LM393晶片OUT管腳輸出低電平。LM393晶片-INT管腳和+IN管腳分別與單片機的P2.0和P2.1口相連。兩光電傳感器的檢測電路如圖7所示。

根據太陽的運動軌跡,執行模塊在水平方向上的轉動角度為180度,執行模塊水平方向上裝有兩個位置傳感器,用來限定執行模塊的水平運動範圍;執行模塊在俯仰方向上的轉動角度為90度,執行模塊俯仰方向上也裝有兩個限位傳感器,用來限定執行模塊的的俯仰運動範圍。

2.3 控制模塊設計

控制模塊以一片STC89C52晶片為核心,接受檢測模塊傳遞的信號後,通過對信號處理使執行模塊的兩個步進電機動作,從而保證太陽能利用裝置接受最大強度光照。控制模塊中應用的單片機系統由STC89C52RC晶片、供電電路、復位電路、晶振電路四部分組成。

3 系統軟體的設計

該控制系統的軟體主要由一個主程序及一些子程序組成。主程序由一些狀態選擇語句、循環語句組成,主要是在系統復位後重新檢測執行模塊與太陽的相對位置。當傳感器傳回相應的光照、位置等信息後,STC89C52響應相應信號,控制步進電機轉動。子程序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電機正反轉控制執行模塊的動作,使太陽能利用裝置在水平與俯仰方向上組合運動。

程序流程圖如圖8所示。

4 結束語

太陽追蹤系統創新之處在於仿照向日葵,遵循太陽運動規律,採用採用光電傳感器檢測太陽照射下遮光器的陰影精確定位太陽與太陽能利用裝置相對位置,通過單片機智能控制,實現太陽能利用裝置的全程太陽追蹤。本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太陽光能的利用率,以緩解當前能源緊張的現狀。將其應用在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以及所有固定式太陽能電池板等處,能夠大大提高這些裝置的利用率。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它將被應用到更廣泛的場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太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但太陽能利用效率低,這一問題一直影響和阻礙著太陽能技術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陽能利用裝置的效率,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從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跟蹤太陽的方法可概括為兩種方式:光電跟蹤和根據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跟蹤是由光電傳感器件根據入射光線的強弱變化產生反饋信號到計算機,計算機運行程序調整採光板的角度實現對太陽的跟蹤。
  • 多傳感器智能輪椅的硬體系統設計
    為獲取更大範圍內的障礙物信息,本系統配備了8個紅外傳感器和8個超聲波傳感器。另外安裝了一個CCD攝像頭用於判斷前方行進路程中的深度信息。  以下依次介紹上面幾種傳感器的硬體設計方案。  2.1 超聲傳感器與接近開關  本超聲波測距系統共有8個超聲波傳感器,組成超聲波傳感器陣列,分別置於輪椅四周各兩個。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_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電傳感器接線圖
    光電傳感器簡介   光電傳感器是採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的傳感器。它首先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光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光電傳感器一般由處理通路和處理元件2 部分組成。
  • elmos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主動式光電傳感器技術
    打開APP elmos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主動式光電傳感器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18-04-14 08:36:00
  • 光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光電傳感器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主要是利用光的各種性質,檢測物體的有無和表面狀態的變化等的傳感器。光電傳感器主要由發光的投光部和接受光線的受光部構成。如果投射的光線因檢測物體不同而被遮掩或反射,到達受光部的量將會發生變化。
  • 光電傳感器在變電站通信控制系統中的應用探討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對通信系統的影響和改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由於光電傳感器具有數字輸出、接口方便、通信能力強的天然特性,其應用將直接改變變電站通訊系統的通信方式,特別是一次設備與間隔層二次設備間的通信方式。
  • 一種基於Arduino的光電編碼器檢測儀設計方案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786.htm  Arduino是一款基於單片機系統的電子產品開發平臺,它的軟硬體系統都具有高度的模塊化,而且軟體系統是完全開源的。
  • 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但太陽能利用效率低,這一問題一直影響和阻礙著太陽能技術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陽能利用裝置的效率,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從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跟蹤太陽的方法可概括為兩種方式:光電跟蹤和根據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跟蹤是由光電傳感器件根據入射光線的強弱變化產生反饋信號到計算機,計算機運行程序調整採光板的角度實現對太陽的跟蹤。
  • 基於RFID技術的PERC電池生產系統設計方案解析
    對於普遍採用的晶矽電池技術而言,目前最便捷的技術升級方案就是PERC,即發射極及背面鈍化電池技術。相較於普通電池,PERC電池增加了背鈍化、雷射開槽等工序,可使光電轉換效率更高,從而也對生產工藝和製造過程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湖南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建設高效PERC電池生產線,對現有自動化生產線引入了MES系統,其中最重要的單晶矽片工藝生產數據獲得方式採用了RFID技術。
  • 光電檢測系統的原理和設計方法
    光電檢測技術從原理上講可以檢測一切能夠影響光量和光特性的非電量。它可通過光學系統把待檢測的非電量信息變換成為便於接受的光學信息,然後用光電探測器件將光學信息量變換成電量,並進一步經過電路放大、處理,以達到電信號輸出的目的。然後採用電子學、資訊理論、計算機及物理學等方法分析噪聲產生的原因和規律,以便於進行相應的電路改進,更好地研究被噪聲淹沒的微弱有用信號的特點與相關性,從而了解非電量的狀態。
  • 四方光電室外空氣品質系列傳感器,助力大氣汙染防治有效實施
    四方光電董事長熊友輝博士表示:室外揚塵傳感器及戶外監測綜合解決方案,能夠在眾多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足以說明我們的產品受到了市場客戶和行業的高度認可,這也必將勉勵四方的科技工作者在後續的日子裡再接再勵,堅持不斷的技術開拓和創新。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詳解
    光電傳感器在點鈔機中計數作用點鈔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之一就是光電傳感器。點鈔機的計數器採用非接觸式紅外光電檢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和響應速度快等優點。點鈔機之所以採用兩組光電傳感器,是為了檢測紙幣的完整性,避免殘幣被計入。通過光電傳感器來檢測鈔票的計數情況進而實現鈔票數目的累計,最後用液晶及外部顯示部分直觀地將鈔票數顯示給用戶,並且在出現異常時可自動向用戶報警。
  • 光纖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的區別
    打開APP 光纖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的區別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19-10-07 14:33:00   光纖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有相似的地方,但有著極大的區別,應用的場合也不同   光纖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都通是通過發射和接收紅外光信號的原理去檢測物體,但具體的設計方案和應用場合是完全不一樣的   光電傳感器   光電傳感器有反射型和對射型,需要有紅外光(940nm)發射單元電路和紅外光(940nm)接收單元電路,放大單元電路
  • First Sensor為LiDAR傳感器應用優化雪崩光電二極體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 First Sensor為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應用優化了雪崩光電二極體產品,提供在近紅外(NIR)波長範圍內,特別是在905 nm波長具有非常高靈敏度的系列矽雪崩光電二極體(APD)——Series 9。
  • 光電耦合器在伺服系統中的應用
    在此介紹了高速光耦、線性光耦的結構和原理及其在伺服系統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光耦體積小、響應速度快、隔離效果好、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的優點。關鍵詞:光電耦合器;線性光耦;伺服系統 在工業控制系統的現場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幹擾,需要不同的方法來抗幹擾,隔離就是其中的一種。
  • SICK光電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解析
    新一代的 W2S-2系列傳感器不僅能「看見」超黑色,更能保證對任何類型的物體的可靠檢測,例如,在智慧型電話工業中的電池單元或模塊的外殼,也同樣能夠識別。他們具有「在超緊湊設計下提供最佳性能」的優點。 WT2-S傳感器具有 V 型鏡頭,可以可靠識別平整、高度透明或反光的物體,如顯示器或智慧型手機屏幕。
  • 基於單片機及傳感器的機器人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設計基於單片機及多種傳感器,完成了一個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的製作。單片機作為系統檢測和控制的核心,實現對機器人小車的智能控制。3 硬體設計方案  機器人總體構成圖1機器人總體構成  如圖1所示,以微處理器為核心,接受傳感器傳來外部信息,進行處理,控制機器人的運行。
  • 矽光電倍增管(SiPM):新奇的光電生物傳感器
    本文的目的是推薦使用一個新奇的傳感器替代傳統檢測系統,該傳感器基於矽光電倍增管或SiPM,即將若干個固態光電檢測器排成像素陣列;另一個目的是研究新型螢光染料。矽光電倍增管由像素數量不同(25-400個像素)的陣列組成,用於在各種溶液中檢測CY5和Ru(bpy)32+染料的螢光,為矽光電倍增管在DNA-Chip測量中的應用創造了機會。I.
  • 全方位太陽輻照度測量系統設計
    關鍵詞:太陽輻照度;光伏建築;DSP;雲臺引言 通過對長期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當地光伏建築一體化中太陽能電池板在不同方位角和俯仰角下的發電效率,以此來評估在光伏建築一體化中光伏發電方案的可行性。1 系統工作原理本系統由雲臺、太陽能電池板、太陽總輻照度傳感器和控制系統構成,其工作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 光電傳感器有哪些應用?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大全
    光電傳感器具有精度高、響應速度快、非接觸等優點。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光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於光電效應。光電效應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質上時,物質的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發生了相應的電效應現象。關於光電效應介紹請移步F&C嘉準傳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