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豪豬。#國漫的魅力#
雖然現在已經過去很久,屏蔽各種「萬惡」廣告的技術也得到了提升,不過只要提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諸位是否會想起電腦右下角那個大魚吃小魚,升級全靠吞的廣告。其實對於這條煩人到極點的廣告,開始是真的讓人厭惡,不過在看久了之後甚至會覺得好笑。當然了,今天老豬並不是來跟朋友們扯犢子的,而是來分享一部名為《開局一條鯤》的國漫作品,是的,就是漫畫,還是以鯤為主角所展開的故事,其主要技能也是吞噬。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說一下這個「梗」。
對於這個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這句詩是出自先秦詩人莊周的《逍遙遊》。然而,對於這個梗的出處,不僅僅是因為這個萬惡的逗比廣告,在遊戲王者榮耀裡也有說法,那就是詩人莊周在變成裡面的一位英雄之後,而莊周的英雄坐騎恰恰就是一條食人魚,鯤之形態。
即是英雄,那當然會有玩家選擇。某次開局,一開始莊周就拿了一血,這麼厲害,不得不說這位玩家的技術還是可以的,這還真的是食人魚啊。開局就拿一血,很自然的這條「大魚」就飄起來了, 開啟了全部聊天,嘲諷被自己殺掉的其他玩家。作為一條食人魚,開局能拿到一血的確是一件值得吹噓的事,只是這樣滿屏嘲諷就真的過分了,引來眾怒已是意料之中的事。
呂布怒了,招來了隊友周瑜,韓信,程咬金等人,強行把食人魚抓到,直接就架鍋烤了,甚至到最後曹操都來分一口。對於曹操的覬覦,呂布本是不願的,不過想到這魚這麼大,分你一口也沒什麼,於是眾人圍著大鍋篝火就開吃了。
對於這些有趣的段子,慢慢便演變成了;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微辣,來瓶雪花,讓我們勇闖天涯!
其實莊周還是很有才的,只是《逍遙遊》的詩句被玩過頭了而已,讓人忘記了他的才華。基於有些朋友已經忘記了原本,那麼老豬就再讓諸位體驗一下背書的樂趣。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裡者,宿舂糧;適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是不是很有當初背書時的感覺,看的頭暈目眩那種?其實《逍遙遊》在初二課本裡就有了,只是並非全篇,而是前面的一段,名為《北冥有魚》,在高中的才是《逍遙遊》全篇。當然了,對於莊周的這篇詩歌,
古詩的魅力是無限的,在創作者的眼裡這就是現成的素材。這不,就有才華橫溢的作詞作曲者們下手了,以原文為基礎進行了作曲、作詞、編曲,和聲、戲腔亦是必不可少的,成型後由歌手 奇然/沈謐仁二位演唱。很不錯的古風歌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聽。
當然,創作者們的靈感是無處不在的,亦是來源於貫穿古今的所有事物。前有歌曲載體的出現,現在漫畫作者同樣出手了。
鑑於要以神話傳說《山海經》裡的「鯤」為主題,作者採用了很常見的穿越路數。一個有著職業電競夢想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大學生,一次跟朋友在網吧排位的時候,戰況正打得激烈,彼時,右下角一個沙雕遊戲廣告彈了出來,緊接著就掉線了。當再次登錄的時候,基地只剩一片廢墟,難受中昏倒在了電腦前。
而在醒來之後,發現自己不在是「人」,而是一條小魚(幼鯤)。好死不死的是,恰巧這個時候出現了兩人,金角、銀角。是的,主角穿越到了神話世界,而且還是以西遊記為背景。而這個趕巧的穿越,正好趕上了金角銀角二人厭倦神仙生活,要下界佔山為王坐等唐三藏上門的時候。有趣的是,金角二人考慮到自己此時勢單力薄,便餵幼鯤吃下靈丹妙藥提升修為,以便增強己方實力,畢竟人多好辦事不是。對此,主角(幼鯤)開始了不一樣的「異界」生活。
人界,金銀二人佔據山頭成為「大王」,而靚鯤(幼鯤修煉成人形後的名字)則是頭號小弟,畢竟這是第一次體驗,當然得跟著自己知道的大人物混,西遊記家喻戶曉這應該不用普及了。
搞笑的是,下界後的金角銀角並沒有很快等到唐三藏師徒的到來,而是過了好幾年的悠閒日子,而就是這幾年的閒暇,金角銀角二人墮落了,每日的生活都是看女妖載舞、爛醉如泥。不過靚鯤倒是保持了理智,沒有跟老大們一樣奢靡,而是用鯤的先天技能「吞噬」開始吞食各種妖物,不斷修煉強大自己,畢竟自己是一個知道西遊記的穿越者,想要在這個仙魔橫行的世界裡活下去,可是得付出很多努力的。
安逸日子是短暫的,在一次巡山過程中,靚鯤遇到了虎妖吃人的現場,經過一番智鬥之後艱難拿下虎妖。人類弱小,只能被動襲擊,這個片段在靚鯤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一個想要變強才能「保護」的種子。彼時,出現了問路的大妖(孫悟空,此時靚鯤並不知其真實身份)。眾所周知,孫悟空雖為妖身卻是對妖怪恨至極點的,按照孫悟空的本性,這裡靚鯤本應是被斬殺的,不過在看到靚鯤對人類態度後靚鯤也得以逃過一劫。
其實對於妖物有善惡之分這個說法是說得過去的,更何況靚鯤的前身還是人類,對人類散發善意也是情理之中,能逃過一劫亦是意料之中。而且,在靚鯤的影響下,金角銀角二人也秉承了不吃人這一宗旨。而恰恰就是這個在妖界另類的善意宗旨,救命下了金銀二者的性命。回到之前靚鯤巡山時遇到的大妖,而這個大妖就是孫悟空,他並非簡單的問路,而是來清理路障的。從靚鯤口中知道路線後找到金銀二人並打傷,沒有取其性命,這是靚鯤的善意功勞。
回山後的靚鯤見山門破碎從小妖口中得知老大被揍且由上仙帶走後,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開始了新的冒險。說靚鯤心裡不難受那是假的,畢竟把自己帶下界且送上靈藥的金銀二人,現在因為自己的緣故而出事(大妖問路),多少有些愧疚。
知道事件是孫悟空所為的靚鯤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冒險路程方向沒有跟唐三藏師徒一個方向,而是選擇相反的一方開始自己的冒險之旅。
在途中,遇到了赤煉蛇妖跟文弱書生,東海龍王三太子,鎮元大仙坐下弟子,很多的人、仙、妖,有感動、有熱血、有眼淚,當然更多的則是搞笑歡樂成分居多。在一樁樁事件的背後,是一個名為「孽障菩提」的邪物在作祟,靚鯤也以除去此物為目標而冒險、修煉。
對於這部漫畫,看似是一部泡麵番的樣子,畢竟搞笑成分太多,只能當作閒暇之的搞笑調味劑來看,不過在細品之後還是能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以西遊記這個大眾熟知的題材為背景,這是漫畫作者的聰明之處;西遊記熟悉,但是融入現代穿越者後的世界又是怎樣?這就很容易勾起讀者的欲望,恨不得一睹為快,此舉高明。
前面有提過赤煉蛇妖跟文弱書生,這個是很有趣的地方,因為此處跟白蛇傳極為相似,不是白蛇而是赤蛇,書生是文弱,但卻是一個極度腹黑之人,書生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而選擇醫道,是為救人亦是救己,在跟自己有十世姻緣的赤蛇找上門後更是利用其為自己尋找修煉魔功的材料,為的只是擺脫人類軀體成為壽命長遠的妖軀。這是跟你我所熟知的白蛇傳完全相反的,這樣的穿插劇情,雖說有些違和,但在不同的人物故事詮釋以及搞笑氛圍的加持下,得到的效果卻是意想不到的。
在後期更是遭遇成為孽障菩提傀儡的九頭蛇,得到龍族之祖的力量後展開翻手浮雲、腳抖山崩的戰鬥。劇情裡融入了很多現代的梗,段子等成分,看似沙雕卻又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動,很有意思。
在老豬看來,靈魂之處還是名字起得好《開局一條鯤》,這種以梗為標題的做法是別開生面的,亦是緊跟潮流的,有趣且直奔主題。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