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趣談莊子的逍遙遊

2021-01-08 閒坐山河望九天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是《莊子》內篇開篇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的首段,幾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它展示了一種恢弘闊遠的氣勢,且挾帶一個廣闊無邊的意境。逍遙遊是悠閒自得、無拘無束暢遊自然和社會的意思。這也是莊子哲學思想和人生觀的一方面。

這段古文的意思翻譯過來即為: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巨大,不知有幾千裡。變化成鳥,名字叫鵬。鵬的脊背,不知幾千裡。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朵。這隻鳥,海動風起的時候要遷徙至南海。那南海,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池子。這裡的「怒」而飛,可不是表示鵬生氣飛翔,而是通假字「努」。努力振奮的意思。

作者莊周,戰國楚人。是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烽煙四起,諸侯並立,英雄輩出,思想繁榮,《莊子》的文章,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恣意飛揚,變化多端。既有隱居山林的高潔,又有拋卻功名的坦蕩。莊子和老子的思想一起並稱為「老莊思想」,與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勢,影響著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

莊子思想之於現世,鼓勵人們追求逍遙自由的人生,遠離紛擾,尋求自我。「乘天地之正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有人贊同,而有人持有異議,不管怎樣,《莊子》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甚至有人拿它「娛樂」起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

卻不知,你是從哪個段子中接觸到的「逍遙遊」,又從逍遙遊裡接觸到莊子的呢?也不知,莊子聽了上面的改版逍遙遊會不會從棺材板中跳起來,擼著鬍子直誇創作者有才。

相關焦點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以梗為主題的國漫!
    當然了,今天老豬並不是來跟朋友們扯犢子的,而是來分享一部名為《開局一條鯤》的國漫作品,是的,就是漫畫,還是以鯤為主角所展開的故事,其主要技能也是吞噬。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說一下這個「梗」。對於這個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這句詩是出自先秦詩人莊周的《逍遙遊》。
  •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一)老沙念過中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逍遙遊》,只是你不一定記得這是莊子寫得。莊子,就是「莊生曉夢迷蝴蝶」的那個莊子……印象裡,他就是那個睡一覺,夢醒後,就搞糊塗是自己夢裡變成了湖北,還是自己就是蝴蝶,還處在變成人的夢中……更或許,你和我一樣早就忘記了《逍遙遊》寫了什麼。
  • 莊子《逍遙遊》中的巨鳥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到一個遠古巨鳥,其名為鵬,說這隻鳥大到「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飛起來,扶搖而上九萬裡的高空。這隻鳥是真的嗎?遠古是否真的有過巨鳥?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的飛行動物,叫風神翼龍。
  • 大魚海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評論告訴你該怎麼吃?
    文章剛開始的時候,小編想想大家解釋一下鯤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生物?我們都知道《逍遙遊》中的第一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句在《大魚海棠》中也有講解,一隻大魚叫鯤,有天那麼大,還能飛,翅膀像雲一樣大。
  • 莊子名著《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遙遊》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鯤是一種大魚,生活在北方的大海裡,可化為鵬鳥。鵬是一種大鳥,雙翼如同遮天蔽日的雲霧,由鯤魚變化而後遷往南方。古書對鯤和鵬的正面記載,毫無疑問始於《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雲,其體稱焉。《莊子·逍遙遊》發揚了列子仙話,增加了鯤化為鵬的說法:「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人生到底能不能實現逍遙?
    戰國時代戰亂頻發,人民生命如同朝露飄蓬,用莊子的話說,就是「當今之時,僅免於刑矣」。莊子目睹亂世,他思考的重點是如何在那個混亂的世界中保全生命,然後追求奢望中的自由。莊子把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叫做逍遙遊。縱觀莊子的哲學,可以說是三大主義。第一是齊萬物的相對主義;第二是以道為本的自然主義。在相對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莊子的逍遙天放的遊世主義。
  • 逍遙遊:鯤鵬是魚還是鳥,鯤鵬的真實寫照
    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大家好,我又是那個美貌與和智慧並存,英雄與俠義的化身的山海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出自於逍遙遊裡的異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話不多說,先上圖。
  • 北冥沒有大魚,也沒有海棠,有的是莊子逍遙的道家人生觀
    看過電影《大魚海棠》的朋友,一定還記得裡面那條名叫「鯤」的大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出自《莊子》的開篇《逍遙遊》。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逍遙遊》中,莊子的人生觀。先說說莊子是何許人也。《莊子》是文言文,從表述上比《道德經》還要晦澀,我提煉一些其中的主要思想,用大白話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一下。本文主要聊聊《逍遙遊》。《逍遙遊》是《莊子》中的首篇,可見其地位。逍遙便是莊子的人生觀。怎樣的生活才算是真正的逍遙呢?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中的鯤和鵬到底是什麼?
    莊子的《逍遙遊》想必無人不知,這篇文章極富浪漫主義精神,充滿了莊周的想像。莊周作為戰國時期哲學家的代表,其精神追求不容忽視。在《逍遙遊》中,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和忘我的境界,是最令讀者震撼的。安久本期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這篇文章中兩種特別的生物——鯤和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莊子《逍遙遊》開篇為什麼要說鯤鵬?這麼多年才明白,原來如此!
    莊子的《逍遙遊》很多朋友都讀過,其開篇就講了鯤鵬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海最深的地方,有一種魚,他的名字叫鯤。這個鯤,非常的大,不知道有幾千裡那麼大。這個叫做鯤的魚,還能變化成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這個鵬有多大呢?同樣是不知道有幾千裡那麼大。
  • 逍遙遊:大鵬鳥看向地面看到了的是什麼?此處便是古代先哲的偉大
    鯤這句話的意思是:天色深藍深藍,那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因為它遙遠的沒有邊際所致的呢?鵬在天空向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這樣的罷了。「其視下也」鵬向下看為什麼看到跟「人在地面看天」一樣呢?可是莊子在兩千年前啊。古代先哲對世界的體悟何其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是什麼?鯤是魚子。簡單來說,就是魚的卵。為什麼莊子要把鯤寫作一個龐然大物呢?這不只是莊子奇幻的想像力,更是莊子的思想——「齊物論」的體現他的眼裡沒有大小之分,沒有美醜之辨,萬事萬物都是一樣的。
  • 把逍遙遊的每一段都連貫起來,就能清楚的明白莊子的思路
    如果是已經熟悉了莊子逍遙遊的讀者網友們,再來看這一篇文章,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如果有讀者網友對逍遙遊還不是很熟悉,也沒有關係,就請先看看我們以前的幾篇文章,等到對逍遙遊的每一段文字意思都比較了解之後,再來看這一篇文章,相信會有「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 長沙「鯤小世界」全息投影餐廳開業
    「鯤小世界」的初衷是想將真摯的服務、精美的食材、大眾的消費結為一體,「鯤小世界」同時也是湖南首家主打「極致食材」全息投影餐廳,四周360度全息投影屏幕,仿佛置身於幻境之中,美輪美奐、科技感十足。
  • 傳說中的「鯤」和「利維坦」有著不為人知的關係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遙遊》原來莊子也曾一睹鯤之真容,不知是何方高人才能養出這樣幾千裡的鯤啊,怕是已經999級了吧。
  • 羅祥相:詮釋的偏移與義理的變形——莊子「小大之辯」及「逍遙」義...
    上述的「小大之辯」本質而言,都可以歸結為:不同的主體對事物(包括自身)「小大」之性質或價值的判定及其評判之標準的論辯。 最後,「小大之辯」作為《逍遙遊》通篇的「主意」或「主線」,還起著總括《逍遙遊》全篇的思想主旨的作用。《逍遙遊》全篇的思想主旨,如「逍遙遊」之篇題所示,乃言如何實現無待的逍遙之遊。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01 「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 「太空人」莊子的瑰麗宇宙觀
    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譯文:四海存在於天地之間,不就像螞蟻窩存在於大湖之中嗎?中國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小米粒存在大糧倉中一樣嗎?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樣的一段話是不是感到驚訝了。中國這麼大,但是在莊子的筆下,就像一粒米這麼大。莊子把中國比喻成一粒米,這是從多遠的地方去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