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是《莊子》內篇開篇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的首段,幾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它展示了一種恢弘闊遠的氣勢,且挾帶一個廣闊無邊的意境。逍遙遊是悠閒自得、無拘無束暢遊自然和社會的意思。這也是莊子哲學思想和人生觀的一方面。
這段古文的意思翻譯過來即為: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巨大,不知有幾千裡。變化成鳥,名字叫鵬。鵬的脊背,不知幾千裡。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朵。這隻鳥,海動風起的時候要遷徙至南海。那南海,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池子。這裡的「怒」而飛,可不是表示鵬生氣飛翔,而是通假字「努」。努力振奮的意思。
作者莊周,戰國楚人。是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烽煙四起,諸侯並立,英雄輩出,思想繁榮,《莊子》的文章,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恣意飛揚,變化多端。既有隱居山林的高潔,又有拋卻功名的坦蕩。莊子和老子的思想一起並稱為「老莊思想」,與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勢,影響著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
莊子思想之於現世,鼓勵人們追求逍遙自由的人生,遠離紛擾,尋求自我。「乘天地之正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有人贊同,而有人持有異議,不管怎樣,《莊子》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甚至有人拿它「娛樂」起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
卻不知,你是從哪個段子中接觸到的「逍遙遊」,又從逍遙遊裡接觸到莊子的呢?也不知,莊子聽了上面的改版逍遙遊會不會從棺材板中跳起來,擼著鬍子直誇創作者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