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到一個遠古巨鳥,其名為鵬,說這隻鳥大到「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飛起來,扶搖而上九萬裡的高空。
這隻鳥是真的嗎?遠古是否真的有過巨鳥?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的飛行動物,叫風神翼龍。翼展達13米,250公斤重,時速可達130公裡。莊子裡描寫的巨鳥,是從一本叫《齊諧》的書裡看到的。這本書專門記載各類奇聞異事。
歷史上確實有《齊諧記》這樣一部書,但編著者是南朝劉宋的東陽,後來清乾隆末的袁枚編著了一本《新齊諧》。但肯定不會是《莊子·逍遙遊》中的《齊諧》。
因此可以說,這大概是莊子編出來的故事。莊子說自己行文之法「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而莊子著作中也確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所謂「以重言為真」亦即虛構假託前人言行,求實尋真罷了。
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譯文:
北海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鯤。(鯤kūn:本指魚卵,這裡借表大魚之名。)鯤之大,不知有幾千裡長;它化作了鳥,鳥的名字叫鵬。鵬的背,不知幾千裡長;它奮起而飛,飛翔時,它的翅膀如垂天之雲。這隻鳥,隨著大海的波濤運動,將遷徙到南海,南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有一部叫《齊諧》的書,是專門記載怪異之事的。這本書上說:「大鵬鳥遷徙南海,翅膀激起三千裡的水面,盤旋環繞而上,帶起一股旋風(扶搖: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直飛上九萬裡的高空,離開後六個月海水方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