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莊子·內篇·逍遙遊》
蟬和斑鳩想要起飛時就飛起來,碰到榆樹、枋樹就停留在其上,有時候力不能及,難以飛到,便落到地上而已。能像大鵬一樣高飛又如何呢,對於蟬和斑鳩來說,那並不是屬於他們世界裡的歡愉。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並不在於身處何地,與誰相伴,擁有什麼,與外界條件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而在於我們的念想間。
實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如果感到不快樂,那麼唯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詞好像已經感覺到快樂的樣子。生活中的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當能夠收拾好自己的衣著容貌,挺胸揚起微笑,讓行為顯示出快樂,那麼就不會再像之前的憂慮和頹廢一樣了。
「不樂壽,不哀夭。」——《莊子·外篇·天地》
不將長壽認為是快樂,不以夭折視為悲哀。壽命的長短也只能是衡量這一生的不盡精準的尺度,快樂和悲哀都由心中的感覺想法自然而來。悲喜之情也是不斷變化答案的長久謎題,它又是也只屬於個人,在於自己的決定。我們可以自己去選擇是否快樂,不論是由衷,或是不經意,還是不自然。
不必想著他人口中所述的快樂「模板」,否則在刻意追尋時,它已在眼角余光中逝去。歷史學家維爾·杜蘭特希望在知識中尋找快樂,卻只發現了幻滅;在旅行中尋找快樂,卻只得到疲倦;在財富中尋找快樂,卻只找到煩惱憂慮;在寫作中尋找快樂,卻只感覺身心疲憊。偶然時,他卻看見從火車上歸來的男人,溫柔地親吻等待他的妻子和懷中的嬰兒,然後一同離去。才驀然發現,原以為被時間衝淡的日常生活中,還蘊藏著這樣的快樂。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莊子·內篇·逍遙遊》
順著自然的規律,把握六氣(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來遨遊於無窮的宇宙。人活著是為了一種瀟灑,順應自然,追尋獨屬於自己的快樂。這是一種獨到的體驗,只要樂趣真切,不論雅俗,也都可生活得別有滋味。特別的消息,獨特的話題,奇異的現象,都可以成為快樂的契機,只要能真實地體驗到,便也足夠。
欲做到真正的逍遙灑脫,便需不為現狀所拘束,以自強不息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重新開拓新的領域,以灑脫之態展現於世。順境不放縱,逆境不頹唐,不管是怎樣程度的平凡或是不凡,都需平常快樂處之。人生難得經此一世,不妨做一個逍遙快活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