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十大經典名言,帶你體驗道家超然於物外的絕世逍遙!

2021-01-15 經典漫談

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解析:人生在世,就像白色的駿馬跑過一條細小的縫隙,忽然之間就過去了。幾千年前的莊子用他的智慧告訴我們一個對待人生的態度:人生和天地、宇宙相比不過是短短一瞬間,又有什麼特別值得眷念的呢?所以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棄的要放棄,不要太執著或者拘泥於一定的事物之上。

2、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莊子

解析:哪怕天底下的人都來讚譽我,我也不會因此而特別努力;即便全世界的人都來責備我,我也不會因此變得沮喪。莊子在這裡提出了一種超塵拔俗的人格,即寵辱不驚,毀譽無意,對世間萬事萬物都等閒視之,只有達到了這樣的人格,那才是真正的逍遙人生!當然,古今中外都很難有人達到這樣的人格。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名言

解析: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一定會弄得疲累不堪。莊子是一個追求清淨無為、一切順其自然的灑脫人物。他認為人吃飯飽了就行,不必追求奢侈,穿衣別凍著就行,不需要跟人攀比。同樣做學問也是如此,學到一定地步夠用也就行了,不必窮年累月孜孜以求,畢竟一個人用功再勤、知識再博,也不可能囊盡這世間所有學問,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比大自然還強。

4、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忘於江湖

解析:泉水乾涸,魚兒依偎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濡溼對方以求得生存,此時此境,這些魚兒還不如互不相干,各自在江河湖泊裡暢遊。對於人來說,相濡以沫,有時是出於生存的必要或是無奈。「相濡以沫」,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於江湖」更是一種境界,更需要坦蕩、淡泊的心境。能夠忘記過往的感情,能夠放下執著,也是一種胸懷。

5、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子

解析:喜歡叫的狗不一定是好狗,能說會道的人不一定就是賢人。這句話言辭雖淺,道理卻深,正如老子所說「智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賢人,不會整天說個沒完,那些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往往不是賢人。莊子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說話要順其自然,要恰到好處,有時候即使沉默不言也難能可貴,又何必追求能言善辯滔滔不絕呢?

6、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莊子夢蝶

解析:對於井底之蛙,不能和它談論大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空間所局限;對於夏日之蟲,不能和它談論冰雪,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這句話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你並不需要把那些大道理跟所有人都講清楚,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既然如此,一切順其自然就行,又何必大費口舌、對牛彈琴呢?

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莊子名言

解析:莊子用這句話描述他心中理想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耕自種,自給自足,生活有規律卻又無拘無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那份逍遙、快意不可言喻!

8、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莊子名言

解析:大自然給我形體,用生使我操勞,用老使我清閒,用死使我安息。所以如果活著是一件值得稱善的事,那麼死亡同樣值得稱善。人們一般悅生而惡死,然而,莊子卻一反常人的見識,提出了一番與眾不同的見解,認為生死本是自然現象,生不必喜,死亦無需悲,超越於生死之外而不動心,人才能夠做到真正的逍遙自在。 9、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天人合一

解析:我把天地當作棺材,把日月當做連璧,把星辰當作珠璣,萬物都可以成為我的陪葬品。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完備嗎?莊子對死亡的態度是非常坦蕩的,能從較大的視野和思維空間思考生死的問題,他對順應自然的理解非常深刻,真正達到了他自己提出來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10、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解析: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做到忘我,精神超然物外的神人能放棄功利,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完全不在乎名望。至人、神人、聖人是莊子理想中的修養最高的人物,「無己、無功、無名」就是忘記自身的存在,不貪戀功名利祿,隨遇而安,做到順乎自然,把自己的形體連同思想都視如無物,無所依賴、無所寄託,也就達到了超然於世外的逍遙遊了!

相關焦點

  • 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道家經典《莊子》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北冥沒有大魚,也沒有海棠,有的是莊子逍遙的道家人生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出自《莊子》的開篇《逍遙遊》。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逍遙遊》中,莊子的人生觀。先說說莊子是何許人也。莊子,姓莊,名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同樣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與老子並稱老莊,他在老子哲學的基礎上又有所發揚,雖也主張道家思想,但與傳統的道家思想又有所不同,獨稱莊學。
  • 淺談《莊子》:逍遙遊
    《莊子》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據說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分為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內容包含了哲學、政治、社會、美學等諸多方面。其作者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老莊」。相傳莊子曾隱居南華山,亦埋葬於此。
  • 《莊子》經典名言20句,天道高遠,人心逍遙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莊子長期在講學終生不肯與統治者合作,過著簡樸的生活,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吹呴呼吸,吐故納新。語出戰國·莊周《莊子·刻意》。呴:張口吐氣。張口呼吸,吐出身體內渾濁的氣體,吸入新鮮的空氣。這句話說明棄舊揚新。
  • 《莊子》名言集錦——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莊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張清靜無為,天人合一,和老子並稱為「老莊」,兩人一起被尊為道家之祖。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莊子》的經典名言:一,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莊子名著《逍遙遊》
    《逍遙遊》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此文的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極,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文中的描寫奇妙莫測,運用了生動的寓言故事。如大鵬徒南冥的寓言,對大鵬水擊三千裡,扶搖而上者九萬裡的誇張描寫。創寫出了一種雄奇深邃的境界,調動讀者的聯想和。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人生到底能不能實現逍遙?
    莊子的哲學是在老子的「道」和無為而無不為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將老子的道論、天道觀和辯證法思想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莊子的前面有老子,但莊子的身後,再也無道家學者能出其右了,他是道家學派巔峰之上的大宗師。 與老子注重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相比,莊子更加注重人生哲學。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社會尚未如戰國時期一樣黑暗混亂。
  • 道家的興起|老子、莊子,誰是道家的創始人?
    最早記載孔子向老子問禮之事的是戰國末期的著作《呂氏春秋》和《莊子》。 《莊子·天運》篇中記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呂氏春秋》則記載:「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莊子好言寓言,其說多不屬歷史事實,《呂氏春秋》更是晚出的著作。這樣,我們可以推測,孔老相會是道家興起之後的附會之說,它大概只是一個傳說。
  • 《莊子》很經典的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
    莊子最經典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每個人都希望活得悠然灑脫,無憂恣意,就像夢迷蝴蝶的莊周一般,超然脫俗於世外。「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萬物紛雜繁多,各自回歸本性,各自回歸本性卻是出自無心,渾然無知保持本真,終身不離開大道。小編推薦莊子的四句話,帶你品讀其中的智慧。
  • 莊子10句名言,聖賢智慧總結人生,你平時喜歡的話可能出源自於他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莊子」的語錄。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子的思想在那個時代已經非常超前,他的語錄細品之下,你會發現他的內容會比其他哲學思想更加讓入骨三分。
  •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一)老沙念過中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逍遙遊》,只是你不一定記得這是莊子寫得。莊子,就是「莊生曉夢迷蝴蝶」的那個莊子……印象裡,他就是那個睡一覺,夢醒後,就搞糊塗是自己夢裡變成了湖北,還是自己就是蝴蝶,還處在變成人的夢中……更或許,你和我一樣早就忘記了《逍遙遊》寫了什麼。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今天分享莊子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感悟和學習聖賢的智慧。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莊子的逍遙處世之法,三句常見名言,道出對快樂的啟示
    ——《莊子·內篇·逍遙遊》蟬和斑鳩想要起飛時就飛起來,碰到榆樹、枋樹就停留在其上,有時候力不能及,難以飛到,便落到地上而已。能像大鵬一樣高飛又如何呢,對於蟬和斑鳩來說,那並不是屬於他們世界裡的歡愉。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並不在於身處何地,與誰相伴,擁有什麼,與外界條件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而在於我們的念想間。
  • 北冥有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趣談莊子的逍遙遊
    這是《莊子》內篇開篇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的首段,幾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它展示了一種恢弘闊遠的氣勢,且挾帶一個廣闊無邊的意境。逍遙遊是悠閒自得、無拘無束暢遊自然和社會的意思。這也是莊子哲學思想和人生觀的一方面。這段古文的意思翻譯過來即為: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巨大,不知有幾千裡。變化成鳥,名字叫鵬。鵬的脊背,不知幾千裡。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朵。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道家哲學 | 中國哲學史筆記 導言 提到莊子,時下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中也有一位遊戲人物——莊周,是一個騎在魚鯤上的男子。你在做夢,哼!就是那個做夢的做夢(挑釁)。美妙的長眠,值得高歌一曲,啦~。一群人在人家夢裡打來打去,有意思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夢裡花落知多少。美夢成真。其實,剛才說的全是夢話。
  • 何為逍遙,莊子認為那是絕對的自由,可絕對的自由又是什麼?
    莊子就有自己的看法。莊子是戰國中期的一位思想家,他出生在宋國。這個宋國就位於現在的河南省,傳說這個宋國是商朝的後裔。因為商朝被紂王抹黑的很嚴重,所以當他們的封地在宋國的時候,他們不被其他國家的人所認可,所以就編了很多的寓言故事去嘲笑他們。可是莊子可不是那種被人當作愚蠢的人,他可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莊子是在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莊子十句哲理名言,處處顯智慧
    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裡,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1. 不以物挫志。《莊子?
  • 莊子20個成語,安身立命,自在逍遙!
    不系之舟 《莊子·列禦寇》 莊子形象地把逍遙人生比喻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達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無約束的。濟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後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 十句道家經典名言——讓浮躁的心重回寧靜和喜悅!
    今天分享十句道家妙語,希望大家能在忙碌的社會中,得到片刻的寧靜和喜悅。一,致虛極,守靜篤。——《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句話是說:我們要以一種虛空到極點的心態,安住於甚深的禪定之中,雖然身處紅塵凡世之中,但沒有一絲雜念和汙染,讓我們的心守住寧靜,保持篤定。
  • 《莊子》經典名言10則,讓人深思的經典哲理!
    《莊子》經典名言10則,讓人深思的經典哲理!一、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德充符》。德會長存,形體會喪失。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德充符》。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既處處充滿機遇,又處處充滿誘惑和陷阱。因此,保持內心的清淨和淡泊,才能不受貪慾的驅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間,適意而怡然。四、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