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興起|老子、莊子,誰是道家的創始人?

2020-11-29 騰訊網

先秦道家學派是由老子創立,或者道家學派以老子為宗。《莊子·天下篇》中說:「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老子也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根據這些記載,我們似乎可以得出結論說,在關尹、老聃之前道術就已經存在了,他們只是繼承了古代道術的傳統並做出了建設性的貢獻。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道家出於史官。比如《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上自守,卑弱以自持。」後世學者多有支持這個觀點的。原因可能在於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的緣故。

但也有些學者認為,道家起自於對儒墨等學派的反動。根據這個意見,道家學派必然興起於孔子、墨子之後。但據《史記》的記載,老子與孔子是同時代人,且年長於孔子。孔子曾赴周向老子問禮。

但是,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件事,《論語》中沒有任何記載,《史記》的相關記述也含混不明。《孔子世家》中只是說:「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最早記載孔子向老子問禮之事的是戰國末期的著作《呂氏春秋》和《莊子》。

《莊子·天運》篇中記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呂氏春秋》則記載:「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莊子好言寓言,其說多不屬歷史事實,《呂氏春秋》更是晚出的著作。這樣,我們可以推測,孔老相會是道家興起之後的附會之說,它大概只是一個傳說。

《論語》《墨子》《孟子》俱不言老子,《荀子》也不講老子,只有《韓非子》有《解老》《喻老》兩篇。1993年,郭店戰國楚墓出土了《老子》竹簡節抄本。這一實物證據的發現,證明至遲公元前3世紀,《老子》已經廣泛流傳了。這說明,《老子》一書很有可能是戰國中期或晚期才開始在學術界流行起來。

在古代就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可能是戰國中期以後的著作。比如陳師道、葉適、黃震。近代學者侯外廬、馮友蘭等,也大概持此說。多數學者認為,老子思想是楊朱思想的進一步發展。顧頡剛就認為道家發端於楊朱之學。

老子之前有沒有道家?我認為老子之前有「道」這一概念,但沒有道家派,也沒有所謂的道術。莊子所講的道術不是道家之術,而是泛指一切學問。道家學派發端於老子「道」概念,老子特有的「道」概念,是道家學派發生的思想基礎。可以說沒有老子的「道」概念,就沒有「道」家學派的發生。

道家學派借用了老子「道」的本體論概念,又借用了老子「無為」的概念,用作自己思想的闡釋工具。但是道家對於「道」、「無為」等概念理解根本不同於老子。老子講道、講無為,道家學者也講道、講無為,但是他們為道與無為所賦予的意義截然不同。

老子著述《道德經》,創造了道、無為等概念,但卻不是道家思想的首創者。後世道家只是以老子為宗,他們所信奉的教條不僅不是來自於老子,而且有時甚至於老子的觀念相反。道家興起於老子之後,但其核心思想不同於老子。《莊子》《淮南子》當是道家思想形成之後的著作。他們論述道與無為,完全是順應萬物之為萬物的自然而然的客觀趨勢,而無須作為。但這樣的觀念,老子並沒有。

道家是莊子創立的嗎?莊子仰慕老子,但除了借用老子的概念之外,並不有系統繼承老子的思想,他講得完全是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莊子厭棄政治,逃避現實,一心要全身保生,逍遙人生。他認為世事汙濁不堪,他不想與之同流合汙,所以要獨善其身,只求心中逍遙,暢遊於心中理想的世界之中。這樣的世界觀與老子積極救世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莊子的思想包含了道家思想核心觀念,所以,莊子可能不是道家的創始人,也是其思想的集大成者。

道家思想與道、無為等概念密切相關,但對於它們的定義卻與其創立者老子的定義截然不同。所以,老子雖然創立了道、無為等概念,卻沒有創立道家派。道家對於道、無為等概念的理解不符合老子的本意。老子思想興起於戰國中期,而莊子與道家學派則興起於戰國末期。

相關焦點

  • 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長期流行一種觀念,認為老子、莊子為道家,這是不嚴謹的,其關係要具體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子與莊子沒有直接的傳授關係。老子或莊子從未自稱為「道家」,只有儒家自稱為儒,墨家自稱為墨。儒墨兩家各有自己的傳承關係。
  • 老子和莊子的道家的思想,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科學和道家的影響不衝突也不在一個維度上。你是想說用科學技術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用道家思想來作為為人處世的指導思想?或者是我沒理解清楚這個維度是什麼?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當年清政府也是想拆分的玩耍,結果你也知道。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道家哲學 | 中國哲學史筆記 導言 提到莊子,時下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中也有一位遊戲人物——莊周,是一個騎在魚鯤上的男子。 老子之後,道家思想大體沿兩個方向展開:一是以個人生命為中心,關切的是自我、自由與本真(楊朱、莊周);一是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最終落實到為君人南面之術(稷下學派)。
  • 道家造句和解釋_道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道家(dào jiā)。中國古代的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朱自清《「好」與「妙」》:「道家是逃避現實提倡隱逸的,老子和莊子更用詩來寫他們的哲學。」]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道家代表人物——莊子 莊子,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人,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樸素辯證法因素。 莊子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 北冥沒有大魚,也沒有海棠,有的是莊子逍遙的道家人生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出自《莊子》的開篇《逍遙遊》。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逍遙遊》中,莊子的人生觀。先說說莊子是何許人也。莊子,姓莊,名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同樣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與老子並稱老莊,他在老子哲學的基礎上又有所發揚,雖也主張道家思想,但與傳統的道家思想又有所不同,獨稱莊學。
  • 道家老子為什麼說上善若水?老子從水的身上學到了哪些人生哲學?
    老子的道家哲學,給中國人的人生哲學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提供了另外一條道路。這種人生哲學,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產生,這就是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哲學。最終,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一陰一陽,成為中國文化的兩種精神,源遠流長。老子的人生哲學,有幾個特點。總的來說,是守柔的人生哲學。具體來說,道家的人生哲學有三個特點,都是消極的退縮的冷靜的人生哲學。
  • 胡適論老莊道家
    那時候我正讀《老子》,愛上了『自勝者強'一名話,所以取了個號叫'希強',又自稱'期自勝生』。」[2]胡適論道家吸收眾家之長,而為「集大成的學派」。當秦漢之際,儒墨之爭雖已消滅,儒法之爭卻變得激烈。秦始皇焚書坑儒,便是儒法之爭的結果。法家戰勝,儒家大敗。直到漢初,儒生才有點緩過氣來。那個時代,只有與人無忤、與世無爭的自然派哲學,不曾受政治上的影響。這個自然哲學就是道家。
  • 老子莊子學說如何成為道教丹鼎符籙方術
    因《老子》著作中帶有神秘色彩,有「穀神不死」 、「長生久視之道」。《莊子》書中有神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等養身成仙論調,即被道教奉為主思想,成仙脫俗、長生不老、清修煉丹終成道教的神仙思想和成仙方術。
  • 「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出世的道家何以能治世?
    道家,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其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莊子,而老子和莊子主張無為自化,逍遙處世,所以道家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出世,不適應現實社會。事實上,如果對道家做深入的了解,我們會發現對道家和老子莊子的理解都太狹隘,我們很多時候誤會了道家。
  •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道家的神話傳說裡,那些神仙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實在不大好記。而且,經過歷代的演變,似乎有了很多個系統,弄得讀者更是雲山霧海。3、老子一氣化三清這是最讓我們頭暈的地方。按照常理,既然「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自然應該就是至高無上的神,可為什麼他一分為三之後,分出來的「三清」裡又還有一個自己呢?就像一個母親生三個孩子,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可是三個孩子裡,又有一個自己,這輩分怎麼算?估計就是「老子」自己來也得犯迷糊。
  • 司馬遷政治思想是屬於儒家還是道家?
    從《史記》中看出,他對儒、道二家的推崇比比皆是,如果單純地從某一方面摘取資料,證明其說,他是道家亦是儒家,這是長期以來形成他的政治思想是屬於道家還是儒家之爭的根源,小編本次就來解析一下司馬遷。綜合分析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流露和反映,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既不屬於道家,也不屬於儒家,但對儒、道二家都有所繼承和吸收,從而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政治思想體系。先說司馬遷與道家。道家,從歷史的意義說,稱為「老學」;從時代的意義說,稱為「黃老」;從學術的意義說,稱為「道家」。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道家的演變。在先秦時的道家,其代表者是老子、莊子。
  • 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有記載說,老子李聃騎青牛出函谷關,輾轉來到景室山,修仙煉丹,與四方精靈談天說地,北魏修廟紀念,唐太宗重修廟宇鑄鐵頂,命景室山更名為老君山。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
  • 以西方近代思想,解讀「老莊道家哲學」,嚴復發現了什麼?
    他一生手批過四部書,即《〈老子〉評語》、《〈莊子〉評語》、《〈王荊公詩〉評語》、《〈古文辭類纂〉評語》。其中兩部是道家最主要的經典。而嚴復註解《老子》、《莊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西方近代思想學說,來與老莊哲學相觀照、相印證。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在對易經思想的認同上,儒家更側重於「體」(宇宙起源)的一面,道家則更側重於「用」(陰陽八卦)的一面,因而道家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更大。在武術史上與外家拳「雙峰並峙」的內家拳,其拳理即主要來自《易經》與道家思想,而內家拳又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拳種。
  • 道家價值觀:入世思想體現為政治觀 出世為人生觀
    所謂「既入世而又出世」,即「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閒」(《莊子·天地》)。這一進一退反映了道家各學派價值觀體系的共通結構。就道家思想學說而言,入世思想體現為政治價值觀,出世思想體現為人生價值觀,而政治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的形上根據在於道氣論。基於此,我們以「價值實現」為核心,從道氣論、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道家價值觀體系的變遷。
  • 論儒家和道家有哪些不同?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國家統一
    論儒家和道家有哪些不同?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國家統一老子,說到老子的話,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們在學習語文和歷史的時候都有提到過。老子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的一生有非常大的作為,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文化人,可以說它與莊子都是非常有作為的人。老子他對於哲學是非常的有影響的,他當時的時候非常注重言傳身教,他也非常的修身養性,是一個與世不爭的人。老子他是出生在公元前571年,當時的時候他是擔任圖書管理員,在擔任圖書管理員的時候,他也是非常的賣力的,她學了很多的知識。
  • 道家的宇宙觀、政治觀以及人生觀
    道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道」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等。第一、道家的宇宙觀「道」是無形不可見的,是超時空的存在,是宇宙最高本體和一切事物的根源,正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道家思想學說,它是我們心靈與精神,最後的庇護所與棲息地!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尤其是莊子,並不優先突出人的獨特性,而以「齊一平等」的思想來看待人與萬物的關係,即所謂「齊萬物」「齊物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到家比較強調「人與天一」「以人入天」,強調順其自然,強調「天人合一」的哲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