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方近代思想,解讀「老莊道家哲學」,嚴復發現了什麼?

2020-12-05 中華神秘文化

#道家哲學#

我們都知道,嚴復是我國近代極具影響力的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嚴復先生

他曾擔任過安徽高等學堂監督(校長)、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監督、京師大學堂總監督,並在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後,出任北大首任校長。此外,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還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

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即《國富論》)、孟德斯鳩的《法意》(即《論法的精神》)等西學名著,將西方的先進思想介紹到中國,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的一代宗師

他所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天演論》(嚴復譯)

而事實上,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嚴復不僅是一位西學大家,也是一位國學大師,他對中國傳統思想深有研究,尤其對道家哲學情有獨鍾

他一生手批過四部書,即《〈老子〉評語》、《〈莊子〉評語》、《〈王荊公詩〉評語》、《〈古文辭類纂〉評語》。其中兩部是道家最主要的經典。

嚴復註解《老子》、《莊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西方近代思想學說,來與老莊哲學相觀照、相印證。

老子

為其《〈老子〉評語》或《〈莊子〉評語》作序的夏曾佑、熊元鍔、曾克耑等,都一致認為嚴復因掌握了西學這一利劍,而發現了老莊道家的「真義」。

如嚴復好友曾克耑說:「餘獨有慨於老子之說,既蒙昧兩千餘歲,得嚴氏而後發其真,嚴氏一人之力不足以發之,猶必藉泰西往哲之說以發之,則東西道術有待於疏通證明之亟也。」

那麼,嚴復是如何「藉泰西往哲之說」,以發「道家之真」的呢?我們簡單來看幾個例子:

《老子》(《道德經》)

1.歸納和演繹,是科學研究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的邏輯思維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

在嚴復看來,這兩種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科學方法,《老子》已有所提示。《老子》第四十八章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日益」是歸納活動,「日損」是演繹活動。(我們可能會不認可嚴復的解釋,但難以否認其觀點是非常新穎而獨特的,下同。)

而對《莊子·天道篇》中所講木匠做車輪得心應手,卻說不出其中技巧奧妙的故事,嚴復也受英國哲學家穆勒「歸納法」的啟示,認為這是由於木匠不能從經驗中得出明確的概念性知識。

莊子

2.嚴復認為,道家哲學中包含有許多近代科學的東西。比如:

《老子》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嚴復認為,這可謂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包羅無遺。其批語說:「天演開宗語」,「此四語括盡達爾文新理」。

《莊子·至樂篇》認為,種子有內在的微妙生命(「種有幾」),並說「萬物皆出於幾,皆入於幾」。在嚴復看來,此處所說同西方近代生物學可以互相印證,只是莊子的用詞和解釋不一定正確,但是能如此早地就有所發現,是非常難得的——

莊子於生物功用變化,實已窺其大略,至其細瑣情形,雖不盡然,但生當二千餘歲之前,其腦力已臻此境,亦可謂至難能而可貴矣。」

《莊子》

3.嚴復認為,《老子》中蘊含有「民主」思想——當然,老子不可能完全有近代的民主思想,所以其「道德之治」,主要是在君主政體中去追求;求之不得,只能追慕上古,產生了「小國寡民」之說。「如是之世,正孟德斯鳩《法意》篇中所指為民主之真相也。……嗚呼!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

《莊子》中則蘊含有「自由」精神。嚴復說:「晚近歐西平等自由之旨,莊生往往發之。詳玩其說,皆可見也。」並認為《莊子·應帝王》篇主要就是講自由主義的:「此篇言治國宜聽民之自由、自化。」

嚴復先生

對嚴復以西方學說解老莊道家之學,你怎麼看?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主張以「道家」救世的林語堂,用一首詩概括了老子的思想!

相關焦點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大會由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系、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主辦,河北大學哲學與國學經典文獻研究中心協辦,我校作為承辦單位圓滿完成了會議接待工作,受到與會專家一致好評。本次研討會是我校東方文化大講壇的第四次大型學術活動,也是我校在學術交流、硬體設施方面的一次裡程碑式的盛會。  5月7日下午,「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正成國際報告廳舉行。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長期流行一種觀念,認為老子、莊子為道家,這是不嚴謹的,其關係要具體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子與莊子沒有直接的傳授關係。老子或莊子從未自稱為「道家」,只有儒家自稱為儒,墨家自稱為墨。儒墨兩家各有自己的傳承關係。
  • 都是道家,魏晉玄學的老莊思想和漢初黃老思想有何不同?
    這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君權的發展,所以後來漢武帝選擇了更能神化君權的儒家思想。漢初的黃老之說,並不是一切都不去做的,實際上道家的黃老之說是能夠隨著事物改變而改變的,有點類似現在的實事求是。它根據時事變化來理解事物現在的面貌,而不是一味的保守。黃老之說本身就有集眾家之長的味道。
  • 中日甲午戰爭後,西方近代的哲學,社會科學佔了主要地位
    以人物計,既有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歐洲古代思想家,又有培根、笛卡兒、盧梭、孟德斯鳩等近代啟蒙大師,以及康德、黑格爾、亞當·斯密、達爾文、斯賓塞、巴枯寧、馬克思等名家名流,可謂包羅萬象,五彩繽紛。其內容之豐富,範圍之廣泛,學科之繁多實為前所未有以下就幾個主要方面略作敘述。1.哲學中日甲午戰爭前,中國人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甚至還弄不清哲學與科學、神學的界限。
  • 「白天看星星」丨海德格爾對老莊的哲學解讀
    1份通俗易懂的西方哲學簡史 《哲學100問》↑點擊獲得  滿100-50 海德格爾對老莊的哲學解讀從海德格爾關於「真理」與「非真理」或「解蔽」與「掩藏」的論述中,我們能夠傾聽到海德格爾與老莊之間的「共鳴」。不恰當地講,海德格爾類似西方哲學與老莊思想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前者試圖通過理性抽象達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後者要求回歸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爾則追求的是通過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
  • 尚建飛 |錢穆解讀老莊思想的「思想線索」
    在現當代道家思想研究領域,錢穆以極力主張《老子》成書在《莊子》內篇之後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但其用「思想線索」解讀老莊思想的方法卻往往被一筆帶過。例如,在《錢穆學術思想評傳》中,汪學群先生將「思想線索」解釋為「每一家的思想都有前後承傳的關係」、藉助「已經知道一個思想線索」進行推理【1】,但另一方面只是把「思想線索」當作錢穆考證《老子》晚出的方法。
  • 老莊哲學的一脈相承
    關於老子哲學的基本特點,學術界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辯證法學說。除此之外,再簡單歸納一下。第一條就是無為思想。老子宣揚的就是無為而治,認為統治者不要有什麼政治作為,而是要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 不要對老百姓橫徵暴斂,而是要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農時,這樣才可以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天下自然就歸順了。第二條就是虛空的思想。
  • 竹林七賢中這三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
    竹林七賢和老莊都算是文化名人了,可是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魏晉時期遠近為名的竹林七賢,其中至少有三人是因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精神上他們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懷揣夢想,去追求他們嚮往的人生,所以他們在苦苦追尋中找到了老莊哲學。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使七賢走到了一起。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老莊哲學聯繫到起,共同去談論自己心之所向,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理想。不僅如此,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堪,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出仕,所以去尋求老莊哲學來規避風險。
  • 道家:「老莊思想」與「黃老思想」師出同門,為何還要分門別述?
    道家思想最早追溯可以到上古時期。春秋時,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後來演變出了莊子學派和黃老學派。究其根本,二者師出同門,卻為何又要另當別論呢?首先,戰國末年,國家統一的趨勢日益明朗化,思想領域出現了從「百家爭鳴」走向「百家合流"的趨勢,道家學說也表現出從排斥別家到兼採諸家主張,從而融為新道家思想體系的傾向,於是開始了由新老學向雜家黃老學的轉化。
  • 此人對道家思想的貢獻並不次於老莊,但卻遭到了時代的唾棄與批判
    道家影響雖然較儒家較小,但其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亦是為人所稱道,被稱為一代聖人。但和老莊可歸為一類的楊朱卻鮮少為人所知,甚至遭到了一些大家的唾棄批判,這究竟是為何呢,歷史漫談君將會在下文詳細道來。道家這個概念是在西漢才被提出來的,所以老子楊莊和莊子也並不知道自己是道家中人,說楊莊是道家中人是因為他的一些觀點和老莊相似。
  • 老莊思想有什麼不同
    談到道家文化,要麼說老莊,要麼說莊老,似乎二者本是一體。實際上,兩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簡單來說,老子關注天下,莊子關注個人;老子是救世哲學,莊子是心性哲學;老子希望建設文明的社會,莊子希望樹立自由的心靈。老莊之不同,從文本上也能至少發現三處:首先,拯救社會還是拯救個人?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曾就讀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採》《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 老莊的思想為什麼會稱「道家思想」?為什麼就是這個「道」字呢?
    近兩日在看莊子《齊物論》,說心裡話太長了,看得有點頭大,看的途中想到了「道」字,我喜歡老莊的道家思想,突然的就對這個「道」字產生了興趣,眼見的一個「走之旁」加一個「首」,想知道具體的意思呀?這種因為奇妙的興趣學習是動力,若是覺得無趣的話,枯燥的古文是不想看的,但我不一樣,我完全就是好奇興趣,特別想知道老莊的思想為什麼會稱為「道家思想」?
  • 陳鼓應丨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曾就讀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採》《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 世人皆知老莊,卻忽視了楊朱,淺析楊朱思想對道家的貢獻
    老莊是耳熟能詳的道教代表人物,楊朱卻鮮為人知,為何同屬道教卻有如此不同的境遇,且聽筆者在下文細細道來。◆道教的發源時刻道教這一概念更是在西漢時提出的,老莊和楊朱因在思想上有貫通之處所以被歸為一家,但當事者本人是不知道的。
  • 胡適論老莊道家
    那個時代,只有與人無忤、與世無爭的自然派哲學,不曾受政治上的影響。這個自然哲學就是道家。「這一派的哲學,當秦漢之際,不但沒有消滅,還能吸收各家的長處,融會貫通,漸漸的變成一個集大成的學派。」胡適認為:漢初一百年的道家哲學,算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大結束。古代的學派,除了墨家一支之外,所有精華,都被道家吸收進去,所以能成一個集大成的學派。這是漢代道家的特色。
  • 老莊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老莊思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士,今河南鹿邑縣,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莊子,姓庒,名周,戰國時期,蒙人,是不是宋國的還有待考證,今安微一帶。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