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

2021-01-18 三兩件小事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老莊思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士,今河南鹿邑縣,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莊子,姓庒,名周,戰國時期,蒙人,是不是宋國的還有待考證,今安微一帶。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繼老子之後繼承道家思想學術學派之一。


       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接下來我帶領大家走近老莊看看他們的思想為何如此遠大,能夠影響諸多人。老子西出函谷關時遇關令尹喜,受邀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經》,後人也稱老子以其作為代表,老子的思想主張:「無為」無為而治。這裡說的「無為"不是負面的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順道而為之,順其自然。


       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以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裡,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這也是無為而治的境界。


       老子思想還有就是」藏「所謂: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之重器不可示人,體現了藏。


      李康在《運命論》裡提出: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墩高於岸,流必湍之。這句話的意思是,木高於樹林,首先必經會收到風的打擊,高於河岸,湍急的河水必會先把它湍平了,其意是告訴我們人要學會韜晦,學會收斂自己的性格,告訴現在人為人處世不可高調,高調容易出問題。


      這與老子的思想在藏這塊不謀而合,還有就是虛,虛懷若谷,包容,還有一種意思就是以無用為之用,三十副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這是說車的輪轂正因為中間是空虛的,所以才能裝上車駕供人來使用,說明空虛的重要,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建造房屋,鑿出窗戶,正因為其中的空間是虛的是有用的才為人們使用,而所建造房屋時用的磚,水泥瓦等建材反而沒有用處,這就是有之以為用。以無用為有用。還有就是上善若水,上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也是老子用水來形容虛的觀點,水是能去別人去不了的地方,能夠匯千百條河流,是無所不包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優。說明有教養的君子就像水一樣除了無所不包以外,還要做到生養外物,滋潤萬物而不與之相爭。


       最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喜歡待在人不願意待的地方,待人真誠,有善無私,說話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世能夠把握時機,發揮所長。因為不與之相爭,所以就沒有憂患,也就沒有憂慮。


       所以一個人的包容和聰明的為人處世應該像水一樣,所以老子把水看作是君子。夫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也是以柔克剛,水不止謙德而且是無所不克的,滴水穿石,還有鋼鐵,沒有一樣是水不能克服的。這是簡單的介紹一下老子的思想。


      下面我們說說莊子的思想,莊子所著之書就是《莊子》莊是姓氏,子代表是老師的含義。是對師者的尊稱,莊子分為內片,外片和雜片。


       莊周曾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是同時期人莊子的學問淵博,遊歷過很多國家,對當時的各學派都有研究,進行過分析批判。


      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派使者帶著厚禮,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笑著對楚國的使者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沒有看見祭祀用的牛嗎?餵養它好幾年,然後給它披上有花紋的錦繡,牽到祭祀祖先的太廟去充當祭品。


       到了這個時候,它就想當個小豬,免受宰割,也辦不到了。你趕快給我走開,不要侮辱我。我寧願象烏龜一樣在泥塘自尋快樂,也不受一國君的約束,我一輩子不做官,讓我永遠自由快樂......


       莊周的才學不可小視,,,.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後厭惡仕途,隱居著書,成為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世尊稱為道教祖師、南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


      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天然的「道」、「我」合一。「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誌,「道德」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


      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氣耳」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l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


       魯迅先生對莊子的評價寫「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莊子習慣用寓言哲理而告誡人們,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像世界。


      在中國的軸心時代春秋末戰國初時期,兩位道家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戰亂時期,是以明哲保身為主要,都是以隱士的身份而居。以不爭之爭為爭。以退為進。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像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


相關焦點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僧人皆崇尚老莊。而般若之「空」和老莊之「無」頗為相似,這就引起了清談家們的興趣,進而作為老莊思想的延長線開始探究印度佛教。這也是為什麼在初期的漢譯佛經中,「涅槃」會被譯成「無為」、「菩提」會被譯成「道」、「真如」會被譯成「本無」、「沙門」會被譯成「道人」的原因所在。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淵源、影響和相互聯繫。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何東平,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亳州市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亳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
    7月11日,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省社科院等10餘位專家會聚天下道源、共論老莊思想傳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出席並致辭。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茶與老莊,乍一看沒啥關係,老莊思想卻影響著茶人的氣質和修養!
    茶人們這種特殊的氣質和修養,與老莊思想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二、老莊的無限時空與茶人的闊大胸懷表面看來,老莊主張「無為」,實際上,無為之中包含有為,包含著個闊大無邊的大宇宙觀。
  • 專家學者匯聚亳州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07月10日 22:4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來自國內、省內的知名專家學者7月11日將匯聚老莊故裡亳州,共同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前面講到茶人的以茶養廉、胸襟廣闊虛懷若谷、與自然為友的氣質修養,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都說茶文化吸納了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張,其實道家老莊的思想對茶人的影響還有以下兩點。
  • 老莊思想有什麼不同
    老莊之不同,從文本上也能至少發現三處:首先,拯救社會還是拯救個人?老子撰寫《道德經》著力於拯救社會,認為明白天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莊子觀點相反。他認為,勞心費力地拯救天下甚至不惜生命,是不划算的。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2016年5月7日-9日,「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新落成的老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行。
  • 尚建飛 |錢穆解讀老莊思想的「思想線索」
    在現當代道家思想研究領域,錢穆以極力主張《老子》成書在《莊子》內篇之後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但其用「思想線索」解讀老莊思想的方法卻往往被一筆帶過。例如,在《錢穆學術思想評傳》中,汪學群先生將「思想線索」解釋為「每一家的思想都有前後承傳的關係」、藉助「已經知道一個思想線索」進行推理【1】,但另一方面只是把「思想線索」當作錢穆考證《老子》晚出的方法。
  • 為什麼老莊思想深受中國老百姓的推崇,而儒家被詬病
    與此同時,為了在社會上立足乃至成功甚至達到更高人生境界,又誕生了以孔孟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體系,為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普通平民,處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種可操作的社會道德準則,此外,還有西方傳入並融合了本土的佛家思想體系等等,其中又以老莊思想最受老百姓推崇。1.
  • 竹林七賢中這三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
    竹林七賢和老莊都算是文化名人了,可是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魏晉時期遠近為名的竹林七賢,其中至少有三人是因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精神上他們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懷揣夢想,去追求他們嚮往的人生,所以他們在苦苦追尋中找到了老莊哲學。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使七賢走到了一起。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老莊哲學聯繫到起,共同去談論自己心之所向,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理想。不僅如此,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堪,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出仕,所以去尋求老莊哲學來規避風險。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曾國藩重刑名學治世 老莊思想解除清廷疑忌
    老莊思想解除清廷疑忌  事實上,曾國藩對「經濟之學」也確實下過一番苦工夫。他大約從道光二十九年擔任禮部侍郎前後起,一生中始終孜孜不倦地研究「經濟之學」,並從中吸取了歷代統治階級豐富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經驗,從而解決了一連串的社會實際問題,為其在政治生涯中取得某些成功,提供了重要條件。
  • 世人皆知老莊,卻忽視了楊朱,淺析楊朱思想對道家的貢獻
    老莊是耳熟能詳的道教代表人物,楊朱卻鮮為人知,為何同屬道教卻有如此不同的境遇,且聽筆者在下文細細道來。◆道教的發源時刻道教這一概念更是在西漢時提出的,老莊和楊朱因在思想上有貫通之處所以被歸為一家,但當事者本人是不知道的。
  • 道家:「老莊思想」與「黃老思想」師出同門,為何還要分門別述?
    道家思想最早追溯可以到上古時期。春秋時,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後來演變出了莊子學派和黃老學派。究其根本,二者師出同門,卻為何又要另當別論呢?他們的思想宗旨是貴因、重生;貴無為、任自然;貴清、貴虛。其思想傾向基本上是反儒非墨的。
  • 都是道家,魏晉玄學的老莊思想和漢初黃老思想有何不同?
    這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君權的發展,所以後來漢武帝選擇了更能神化君權的儒家思想。漢初的黃老之說,並不是一切都不去做的,實際上道家的黃老之說是能夠隨著事物改變而改變的,有點類似現在的實事求是。它根據時事變化來理解事物現在的面貌,而不是一味的保守。黃老之說本身就有集眾家之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