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重刑名學治世 老莊思想解除清廷疑忌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主講人:朱東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地點:中國現代文學館

  曾國藩治學雖然受唐鑑影響很大,但並不像唐鑑那樣獨宗程朱,而是學習周敦頤、張載、歐陽修,韓愈乃至司馬遷,並尊奉孔、孟、周、張為儒學正統,將程朱理學和許鄭漢學一概歸之於不無偏頗的支流旁系。

  漢學導致太平天國爆發?

  到了晚年,曾國藩連理學究竟有多大實際作用也產生了懷疑。有一次,他與趙烈文談到春秋以來人心不正,淫亂成風,「納人心使日就範圍亦宋儒之功」時,反詰說:「古人再醮為常事,今並有未嫁守節者,然桑濮之風亦不絕,論其優劣何如?」趙說:「互有長短。」曾笑著說:「允哉,斷獄也。」意思是,趙的評判是公允的。由此可見,在曾國藩的心目中,宋代以來理學在所謂「正人心」方面並沒有人們所吹噓的那種神奇作用。

  有時,曾國藩甚至對理學和理學家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厭惡情緒。同治六年冬,曾國藩連遭言官彈劾,不得不辭去欽差大臣職務,離開剿捻戰場。他對當時的理學和理學家進行了猛烈抨擊,曾國藩在給好友郭嵩燾的覆信中表示出自己從來就不是一個「談性理者」,倒像是一位「性理之說」的受害者或一貫反對者。如果不是同治八年《勸學篇示直隸土子》那篇鼓吹「為學之術」「莫急於義理之學」的傑作,很可能被人誤認為他早已同理學分道揚鑣了。

  程朱學派不僅視詞章之學為雕蟲小技,對漢學的攻擊也不遺餘力,有人甚至將太平天國革命爆發的原因歸之於漢學。曾國藩認為這都是門戶之見,應該加以摒棄。他主張對儒學各派兼取各家之長,義理、詞章、考據、經濟四者不可缺一。他在給劉蓉的信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志向說,「於漢宋二家構訟之端,皆不能左袒以附一哄;於諸儒崇道貶文之說,尤不敢雷同而苟隨」。吾「欲兼取二者之長,見道既深且博,為文復臻於無累」。這些話基本上反映了曾國藩的治學主張。

  對於經濟之學,曾國藩也非常重視。當時一般學者多視經濟之學為做官術,不把他當成一門學問。所以,姚鼐、唐鑑都認為學問只有義理、考據、詞章三門。曾國藩則把經濟之學列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他在《勸學篇示直隸土子》一文中說:「為學之術有四;曰義理,曰考據,曰詞章,曰經濟。經濟者在孔門為政事之科,前代典禮政書及今世掌故皆是也。」

  老莊思想解除清廷疑忌

  事實上,曾國藩對「經濟之學」也確實下過一番苦工夫。他大約從道光二十九年擔任禮部侍郎前後起,一生中始終孜孜不倦地研究「經濟之學」,並從中吸取了歷代統治階級豐富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經驗,從而解決了一連串的社會實際問題,為其在政治生涯中取得某些成功,提供了重要條件。

  曾國藩不僅對儒學各科主張兼取各家之長,而且對諸子百家也採取兼收並用的方針。鹹豐十一年他在日記中寫道:「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儉兼老莊之虛靜,庶於修己治人之術兩得之矣。」又說:「周末諸子各有極至之詣。若遊心能如老莊之虛靜,治身能如墨翟之勤儉,齊民能如管商之嚴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補之,則諸子皆可師也,不可棄也。」

  曾國藩在其一生的活動中,從諸子百家各派學說中吸收了不少思想用於行政和為人處世。例如,他在湖南舉辦團練時,就吸取刑名家重法治亂世的思想,作為殘酷鎮壓農民群眾反抗活動的理論根據;他在統治階級中受到排擠時,就吸取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主動「推讓少許權利」,以解除清政府的疑忌。結果,他在這兩件事上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否則,湖南很可能成為第二個廣西,使他無立足之地,更難以取得以後的成功,即使把太平天國革命鎮壓下去,他也未必能「保全末路」,這對他來說可謂受益匪淺。

  由於以上這些特點,曾國藩常常受到一些正統理學家的「譏議」。清朝末年有位學者在一封信中評論道:「湘鄉(指曾國藩)訓詁、經濟、詞章皆可不朽,獨於理學則徒以其名而附之,非真有鏡於唐鏡海、倭艮峰、吳竹如之所講論者,其終身所得,『以老莊為體、禹墨為用』耳。」又說:「儒者學孔孟程朱之道,當獨守孔孟程朱,不必以混合儒墨並包兼容為大也。」「湘鄉譏程朱為隘,吾正病其未脫鄉愿之見耳。」顯然,這位獨尊程朱的道學先生是不承認曾國藩為理學家的。這固然反映了程朱學派的門戶之見,而同時也反映出曾國藩的治學特點。

相關焦點

  • 老莊思想對曾國藩的影響
    曾國藩的名言是:「治心治身在於守約」。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位置上,對人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出於善收晚場和功名太甚的考慮,晚年的曾國藩對老、莊的處世哲學如醉如痴。曾國藩一生十分喜歡《莊子》,他受老子、莊子的影響,主要是靜虛。
  • 適者生存:都說曾國藩「腹黑」,只是身在清廷身不由己而已
    清朝名臣曾國藩曾國藩的從政之路曾國藩走上仕途比左宗棠快,道光十年(1838年)他中了進士,但30多歲之前他也一直碌碌無為。太平天國時期,是曾國藩登上政治舞臺並開始發光發熱的階段。晚清廟堂上,曾國藩比較牙痒痒地痛恨三個人,分別是:浙江巡撫王有齡,江蘇巡撫薛煥,還有一個是兩江總督何桂清。收拾此三人,曾國藩沒有手軟,畢竟是他們搞事在先。話分兩頭,太平天國起事,曾國藩奉鹹豐皇帝旨意,率領湘軍鎮壓太平軍,因為平定有功,後來鹹豐欲提他為巡撫之職。但此時清廷祁雋藻和彭蘊章在鹹豐面前讒言,說曾國藩這個漢人不簡單,他能在湖南一呼百應拉起湘軍,日後必為大清之患。
  •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僧人皆崇尚老莊。而般若之「空」和老莊之「無」頗為相似,這就引起了清談家們的興趣,進而作為老莊思想的延長線開始探究印度佛教。這也是為什麼在初期的漢譯佛經中,「涅槃」會被譯成「無為」、「菩提」會被譯成「道」、「真如」會被譯成「本無」、「沙門」會被譯成「道人」的原因所在。
  • 曾國藩: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
    [摘要]流沙河曾感慨曾國藩:「這傢伙,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玩《莊子》以寄閒情,由封建文化培養見識,從傳統道德汲取力量,也許厲害就厲害在這裡吧!」在那些亂世中,唯一可以稱道的是出了一些歷史人物,他們的作用無非是補天、糊弄(李鴻章語)、維持、複製,很少進行制度創新、提供思想資源,很少開拓出另一種天地。在這些亂世中,最可惜或最可笑的就是曾國藩的成就了。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尚建飛 |錢穆解讀老莊思想的「思想線索」
    從「思想線索」的角度來看,「真」「樸」被錢穆確定為老莊之道與老莊人性論之間的過渡環節,同時「神」「德」又成為錢穆揭示老莊人性論的專門術語。反觀「思想線索」的邏輯推演,由「道」向莊子之「神」、老子之「德」的轉化,也正是老莊立足於宇宙論建構其社會人生理論的過程。換句話來說,在澄清「神」「德」的人性論內涵之後,錢穆接著將要揭示出老莊的社會人生理論,而且焦點就集中在老莊的聖人、真人人格形象及其德性論。    如上所述,錢穆指出莊子的「道」意味著「天道」,其在政治實踐領域體現為崇尚個體自行其是、輕視教化和法度,但是卻並未否定或取消君主的存在。
  • 竹林七賢中這三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
    竹林七賢和老莊都算是文化名人了,可是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魏晉時期遠近為名的竹林七賢,其中至少有三人是因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精神上他們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懷揣夢想,去追求他們嚮往的人生,所以他們在苦苦追尋中找到了老莊哲學。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使七賢走到了一起。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老莊哲學聯繫到起,共同去談論自己心之所向,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理想。不僅如此,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堪,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出仕,所以去尋求老莊哲學來規避風險。
  • 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淵源、影響和相互聯繫。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何東平,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亳州市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亳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老莊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老莊思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繼老子之後繼承道家思想學術學派之一。       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 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
    7月11日,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省社科院等10餘位專家會聚天下道源、共論老莊思想傳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出席並致辭。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道家:「老莊思想」與「黃老思想」師出同門,為何還要分門別述?
    道家思想最早追溯可以到上古時期。春秋時,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後來演變出了莊子學派和黃老學派。究其根本,二者師出同門,卻為何又要另當別論呢?他們的思想宗旨是貴因、重生;貴無為、任自然;貴清、貴虛。其思想傾向基本上是反儒非墨的。
  • 茶與老莊,乍一看沒啥關係,老莊思想卻影響著茶人的氣質和修養!
    茶人們這種特殊的氣質和修養,與老莊思想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二、老莊的無限時空與茶人的闊大胸懷表面看來,老莊主張「無為」,實際上,無為之中包含有為,包含著個闊大無邊的大宇宙觀。
  • 專家學者匯聚亳州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07月10日 22:4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來自國內、省內的知名專家學者7月11日將匯聚老莊故裡亳州,共同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前面講到茶人的以茶養廉、胸襟廣闊虛懷若谷、與自然為友的氣質修養,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都說茶文化吸納了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張,其實道家老莊的思想對茶人的影響還有以下兩點。
  • 老莊思想有什麼不同
    老莊之不同,從文本上也能至少發現三處:首先,拯救社會還是拯救個人?老子撰寫《道德經》著力於拯救社會,認為明白天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莊子觀點相反。他認為,勞心費力地拯救天下甚至不惜生命,是不划算的。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2016年5月7日-9日,「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新落成的老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