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2020-12-04 容千尋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出世」、「避世」的思想,莊子的「物我同化」思想實際上主張超脫物外,看淡興衰。(ps:老莊思想比較高深,我這裡說得簡單粗暴了點,見諒。)脫胎於老莊思想的魏晉玄學主要有幾個大主題:崇有與貴無、名教與自然、言意之辯、形神之辯、名理之辯,其中對文學產生直接影響的就是崇尚自然派、言不盡意派、得意忘言派。

那老莊思想對於文學的具體影響是什麼呢?我想首先老莊思想直接導致了玄言詩的出現。其二是推動了詩歌中的隱逸主題的出現。其三,隱逸思想的不斷發展,演變出了一種新的詩歌流派或稱詩歌類型:即山水田園派,這也是老莊思想的間接影響。除此之外魏晉文學還受到了道教的影響出現了遊仙主題。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幾點。

01.玄言詩

玄言詩的主要創作目的是為了闡釋老莊思想,這種詩歌體材始於西晉末年,而盛行於東晉時期。

嚴格意義上來講玄言詩並不能算作詩,只不過是古人藉助詩的軀殼來盛放玄理而已。但是,玄言詩最大的優點就是充滿了理趣。

玄言詩經常藉助描寫山水風景或日常生活而揭示理趣,其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品就是王羲之等人的蘭亭詩,甚至於《蘭亭集序》。其後的代表人物分別是陶淵明與謝靈運,尤其是謝靈運賦予了玄言詩新的生命力:在詩歌中縮小玄言的篇幅,而將重點側重在山水描寫上,這也使得玄言詩漸漸向山水詩轉變。

例子:

秋日孫綽蕭瑟仲秋月,飂戾風雲高。山居感時變,遠客興長謠。疏林積涼風,虛岫結凝霄。湛露灑庭林,密葉辭榮條。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後凋。垂綸在林野,交情遠市朝。淡然古懷心,濠上豈伊遙。

再如陶淵明的《遊斜川》: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遊。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魴,閒谷矯鳴鷗。迥澤散遊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有一些玄言詩脫離現實生活,但也有部分玄言詩富有理趣,引人深思,注重傳播道家的人生態度。

02.隱逸主題與遊仙主題

其實除了隱逸主題與遊仙主題之外,魏晉詩人們還喜歡吟詠生死主題的詩歌。為什麼呢?

魏晉時期朝代更迭頻繁,戰亂四起,詩人們普遍感受到人生短暫、生命脆弱以及福禍無常,又受到道家隱逸思想與道教求長生思想的交叉影響,魏晉時期的文人們通常傾向於及時行樂或沉迷聲色。因此,這個時代文人們普遍服用五石散與酒。酒與藥的結合造就了別具一格的魏晉文壇與魏晉文學。

於名士來講,他們講究任其自然,追求「真」與「自然」,因此魏晉名士往往言行放誕,風流瀟灑。例如嵇康鍛鐵、劉伶醉酒、阮籍「猖狂」等。於普羅大眾來講,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佛老思想的影響,造就了當時異與任何朝代的逐美風潮以及大膽民風。例如「看殺衛玠」。

於文學來講,生死、遊仙、隱逸成為大多數文人感嘆的共同主題。

生死主題如陶淵明的《擬輓歌辭》中有「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的描寫,江淹的《恨賦》中有「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的說法。

遊仙主題主要是幻想神仙世界,表達對其的嚮往,其本質是對於長生的渴望。例如郭璞的《遊仙詩》:

青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窗戶裡。借問此何誰,雲是鬼谷子。翹跡企穎陽,臨河思洗耳。閶闔西南來,潛波渙鱗起。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將誰使?

隱逸主題主要歌詠隱逸的生活。世道動蕩使人們嚮往世外桃源般的安寧生活。這一主觀願望恰恰契合了《莊子》中的隱逸思想。既有主觀能動性又有理論支撐,因此人們身體力行地進行隱居生活、拒絕徵召、拒絕為官,體現在詩歌中就是詩人們創作了大量的隱逸主題的詩歌。

例如左思的《招隱詩》,沿襲的《歸田賦》,潘嶽的《閒居賦》等等。

03.山水田園詩

玄學與隱逸主題的持續發展,使得玄言詩與隱逸主題盛行不衰。但玄言詩過於注重對於老莊思想的註疏,使詩歌逐漸偏離了藝術軌道,此時,東晉出現了一位千古大師,上承詩歌藝術脈絡、沿襲隱逸之風,下啟一代詩風。

陶淵明的詩歌中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兩大恆久的核心思想。這也意味著儒道思想在他身上的交融: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對於自己品德情操的要求,他努力追求純潔的品德,不願意被高官厚祿所玷汙,這是他的儒家思想的體現,是為「存真」。

而崇尚自然則是道家思想。老莊認為「自然」是非人為的、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陶淵明追求這樣的人生狀態,是為「去偽」。

引用一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請大家共同欣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因此,老莊思想對於魏晉文學的影響可以概括為:1.對於文學體裁的影響。2.對於文學內容的影響。3.對於文人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老莊賦予魏晉靈魂,風骨使隱逸更為超脫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後漢初期,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在中華大地滲透普及。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僧人皆崇尚老莊。而般若之「空」和老莊之「無」頗為相似,這就引起了清談家們的興趣,進而作為老莊思想的延長線開始探究印度佛教。這也是為什麼在初期的漢譯佛經中,「涅槃」會被譯成「無為」、「菩提」會被譯成「道」、「真如」會被譯成「本無」、「沙門」會被譯成「道人」的原因所在。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竹林七賢中這三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
    竹林七賢和老莊都算是文化名人了,可是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魏晉時期遠近為名的竹林七賢,其中至少有三人是因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精神上他們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懷揣夢想,去追求他們嚮往的人生,所以他們在苦苦追尋中找到了老莊哲學。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使七賢走到了一起。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老莊哲學聯繫到起,共同去談論自己心之所向,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理想。不僅如此,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堪,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出仕,所以去尋求老莊哲學來規避風險。
  • 都是道家,魏晉玄學的老莊思想和漢初黃老思想有何不同?
    這在一定程度上還限制了君權的發展,所以後來漢武帝選擇了更能神化君權的儒家思想。漢初的黃老之說,並不是一切都不去做的,實際上道家的黃老之說是能夠隨著事物改變而改變的,有點類似現在的實事求是。它根據時事變化來理解事物現在的面貌,而不是一味的保守。黃老之說本身就有集眾家之長的味道。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茶與老莊,乍一看沒啥關係,老莊思想卻影響著茶人的氣質和修養!
    茶人們這種特殊的氣質和修養,與老莊思想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二、老莊的無限時空與茶人的闊大胸懷表面看來,老莊主張「無為」,實際上,無為之中包含有為,包含著個闊大無邊的大宇宙觀。
  • 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採》《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 經學衰微影響下,繁盛的魏晉動物賦
    雖然《詩經》中的動物多為比興之用,並沒有成為文學舞臺的主角,但其動物描寫,對動物文學尤其是後代動物賦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後代賦詠動物大多是有所寄託的,兩漢多明德載道,魏晉多抒情言志。而《詩經》作為儒家的經典,明德載道的意味更加明顯,後代賦對此傳統多有繼承。
  • 陳鼓應丨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他的代表作有:《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道家的人文精神》《悲劇哲學家尼採》《莊子哲學》《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莊子人性論》等。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已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 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淵源、影響和相互聯繫。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何東平,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亳州市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亳州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亳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 陳鼓應:老莊思想與藝術人生
    在春秋戰國時期,面對諸侯紛爭不斷、「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孔孟提出了仁義禮智信,而老莊卻能在動中趨靜,提出「動極而靜」的動靜陰陽學說。仁義禮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說,但老子在仁義禮方面也有自己的理念。就拿《論語》和《老子》做一個對比吧。比如說「仁」。《老子》第八章說:「上善若水。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老莊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老莊思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繼老子之後繼承道家思想學術學派之一。       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 全真道與老莊學研究的新進展
    2012年4月13日至19日,第二屆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範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和華中師範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辦,、湖北省道教協會、武當山道教協會和九宮山瑞慶宮協辦,來自美國、日本、、港臺及內地的130餘位專家、學者、道長與會。
  • 老莊思想有什麼不同
    老莊之不同,從文本上也能至少發現三處:首先,拯救社會還是拯救個人?老子撰寫《道德經》著力於拯救社會,認為明白天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莊子觀點相反。他認為,勞心費力地拯救天下甚至不惜生命,是不划算的。
  • 尚建飛 |錢穆解讀老莊思想的「思想線索」
    若使此一思想在當時,乃為前無承而後無繼,則是前無來歷,後無影響。此則決不能巋然顯於世而共尊之為一家言。」【3】以上兩種解釋表明,錢穆的「思想線索」的確注重考察「每一家的思想都有前後承傳的關係」,然而這種方法卻蘊含著兩個基本向度:一是融會貫通先秦諸子學說,一是考辨先秦諸子學說之專門術語的用法。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前面講到茶人的以茶養廉、胸襟廣闊虛懷若谷、與自然為友的氣質修養,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都說茶文化吸納了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張,其實道家老莊的思想對茶人的影響還有以下兩點。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2016年5月7日-9日,「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新落成的老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