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為何以花鳥魚蟲作賦?經學衰微影響下,繁盛的魏晉動物賦

2021-01-08 煙雨歷史江南

引言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詠物自然成為文學最常見的題材類型之一。動物是動態的、更接近於人的生命形式,更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鳴,作為人們抒情達意的媒介,所以「動物」類是很有文學意味的題材。而是先唐與詩並駕齊驅的主要體裁之一。賦是善於體物之文學。簡單說來,所謂動物賦,就是吟詠動物的賦作。

動物類文學創作隨六朝賦文學的繁盛迎來高潮。六朝有1100多篇賦作,動物賦就有150篇左右,可見動物賦是六朝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而其中魏晉動物賦就有110多篇,是六朝動物賦創作的高潮期,魏晉又是文風發生巨大改變的時代,這在動物賦中亦有體現。

先秦動物文學的發展,抒情比興手法的強化,給魏晉動物賦留下了豐厚的積澱

《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為詩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清代俞炎在《詠物詩選·自序》中說:

故詠物一體,三百篇導其源

這段話肯定了《詩經》作為詠物源頭的事實。作為詠物一種的動物題材,亦是導源於詩經。雖然《詩經》中的動物多為比興之用,並沒有成為文學舞臺的主角,但其動物描寫,對動物文學尤其是後代動物賦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

後代賦詠動物大多是有所寄託的,兩漢多明德載道,魏晉多抒情言志。而《詩經》作為儒家的經典,明德載道的意味更加明顯,後代賦對此傳統多有繼承。漢代現存的動物賦大多是以此為創作的出發點,而魏晉時也多有歌功頌德篇目留存,如三國魏繆襲的《青龍賦》、吳楊泉的《蠶賦》、西晉王庚的《白兔賦》等。

《幽風·鴟鴞》是中國出現的第一首動物詩,亦是動物文學的開山之作。它不像《詩經》中其他篇目僅把動物作為比興之用,此詩是一首禽言詩。全詩通篇用比,以一隻母鳥的口氣,傾訴被貓頭鷹破壞巢穴搶走孩子的悲痛,及辛勞育子的情形,並不時透露出對自己危險處境的擔憂。從此詩的字裡行間,能感受到詩歌對強者恃強凌弱的批判和弱者奮勇禦敵的讚美。

荀子《蠶賦》第一次把動物引進賦中,開題材之先河。也是繼屈原《桔頌》把植物作為描寫對象後,對詠物賦的一種開拓,標示著詠物類賦題材的拓展。,但荀子並沒有把「蠶」作為獨立審美對象來觀照,所以為後代動物賦留下了進一步開拓的空間。

在繼承前人詠物類題材的基礎上,動物題材在漢賦中被廣泛吟詠。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記載西漢賦類作品時,對動物賦的數量有過統計:

《雜禽獸六畜昆蟲賦》十八篇

但大多兩漢動物賦已經亡佚。

漢代以前,荀子的《蠶賦》由於明德載道的教化目的,並沒有真正把蠶作為審美對象來觀照,兩漢動物賦的出現,打破了在文學中僅有動物詩的局面,動物真正作為審美表現的主角登上賦文學舞臺。典型的例子如王延壽的《王孫賦》,作者把猴子作為文章的主角,抓住了其好動的性格,用了近四百言對其外形及生活習性作了全方位的描繪。

體物以頌德,載道及言志——動物賦中「物」、「我」之間的關係

當漢代動物賦真正把動物當作審美對象時,動物賦中的客體與主體,就真正產生了。並且在漢代動物賦中「物」、「我」之間的兩種關係一一「物」、「我」疏離和「物」、「我」相融都已經出現,這為後代動物賦提供了處理「物」、「我」關係的渠道。

在這類動物賦中,「體物」的目的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某種思想觀點,這些賦體現了時人的思想意識。有的以為教化之用。如賈誼的《鵬鳥賦》通過與貓頭鷹的對話,全文抒發了「同生死,輕去就」的道家思想。又如無名氏的《神鳥賦》就是通過雄雌鳥與盜鳥搏鬥的故事折射西漢末年政治腐敗、邪惡勢力橫行於世,民眾飽受苦難的社會現實。

還有一類動物賦通過體物來歌功頌德粉飾太平,源自《詩經》中的頌詩「美盛德之形容」。漢代此類動物賦,如路喬如的《鶴賦》:「賴君王之廣愛,雖禽鳥兮抱恩」,公孫詭的《文鹿賦》:「嘆丘山之比歲,逢梁王磚一時」,都是歌頌梁孝王之作。體物以明德在魏晉動物賦中雖不是主流,但亦有繼承。

體物以言志的作品數量較少。如趙壹的《窮鳥賦》,此賦以窮鳥自比,通過對處於困境的飛鳥的描繪來抒發自己處於現實困境的悲苦無奈,揭示了現實的黑暗,並對友人救助發自內心的感激。在經世致用的漢代,這類詠動物的抒情小賦的出現顯得尤為難能可貴。但此種體物以言志的賦在魏晉大量出現。

綜上所述,漢代動物賦作為動物賦發展史的起點,在題材內容、物我關係、詠物模式等方面集前代文學之大成。但漢代作家對動物賦的書寫還處於一種不自覺狀態,為文主要目的仍是明德載道,罕有以此自覺書寫個人生活情志的作品,這為後代動物賦發展留下了可開拓的空間。

魏晉動物賦的創作目的,由漢代以明德載道為主而趨向於抒情言志,甚至單純以賞玩為目的的動物賦大量出現,這意味著文學發展的進步。魏晉動物賦較兩漢更追求文學本身的華美,注重文學自身的表現力,亦體現出了不同於兩漢的獨特時代特徵。總之,魏晉動物賦在文體功能上較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

經學衰微,玄學興起——魏晉動物賦廣泛發展的必然性

伴隨著漢末大一統政權的瓦解,經學主導地位動搖。作為士人精神支柱的儒家正統思想,對士人失去了普遍的約束力,使魏晉思想出現了多元的局面。經學的衰微對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文學逐漸擺脫了作為經學附庸的地位,得以獨立發展。

魏晉玄佛道等多種思想並存,但佔主流地位、影響最大的是玄學思想。玄學越名教而任自然,把自然當作人類回歸的精神家園。老子的「道法自然」、莊子的「萬物齊一」等哲學思想,表現了人應該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應返歸自然,獲得精神的慰藉。

其平等為一的樸素哲學觀,為魏晉時人廣泛認同。所以魏晉時人對自然的親近遠勝前代,因而才有竹林七賢、曲水流筋等的文士雅集。動物作為與人親近的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自然而然為人所關注。在這種思想背景下,魏晉動物賦大量湧現。

漢末,漢靈帝創立鴻都門學,對辭賦、小說、書法等文藝加以提倡,文學擺脫經學的附庸,而有了自己獨立的地位。同時,文學的獨立也標誌著文人地位的提高,這成為文人熱衷於文學創作的動力。魏晉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正如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及藥與酒的關係》中所說,是

文學的自覺時代

魏晉辭賦文章的價值地位,不再是漢代所論的「雕蟲小技」,而是「經國之大業」。

賦發展之初,大賦成為作家的主要選擇,出現了枚乘、司馬相、揚雄、張衡等大家。賦的題材追求「苞闊宇宙,總攬天人」。京殿苑獵等各類題材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後代賦家要再創作同類題材的大賦必然增加了難度,鮮有開拓空間。並且創作動輒千言的大賦,既耗時又費精力,所以詠動物等小賦的興起繁盛是賦發展之必然趨勢。

況且賦本身就是善體物之文學。動物賦由荀子《蠶賦》開題材之先河,兩漢拓其堂宇,有了前代的良好的積澱,魏晉動物賦的繁盛成為必然之趨勢。

賦的發展過程中也帶有遊戲性質,漢初文士多聚於藩國,賦作多為應制之作,以為遊賞宴飲之娛樂。武宣之世,大賦發展達到鼎盛,帝王周圍聚集了許多文學弄臣,如司馬相如、孔減、東方朔、枚皋、王褒等,而大賦此時更是追求「苞括宇宙,總攬天人」,容量極大,作者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文字鋪排之美再現帝國繁盛,以愉悅君主。

此外,文學載體紙的發明普及,亦是魏晉動物賦創作的繁盛和得以廣泛傳播的因由。

結語

中國歷史上的魏晉是一個戰爭頻仍、分裂多於統一的時代,朝代頻繁更替使文人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對生命更加珍視。且東漢末期經學對文人思想束縛的解除,使文人的注意力由治世的政治生活的功利追求,更多地轉入口常現實生活,由關注外部世界,轉而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

魏晉動物賦在藝術上形成並並完善了動物賦的創作規律,為動物賦乃至文學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在先秦文學發展積澱的基礎上,動物文學文學的繁盛而迎來了高潮期。動物用賦來承載,充分發揮了賦「體物言志」的文體功能。用賦來詠動物,則為人們又提供了接近自然、抒情言志的途徑。魏晉動物賦,集前代文學之大成,在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藝術成就。

參考文獻:

《晉書》

《西京雜記校注》

《文心雕龍注》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

相關焦點

  • 花鳥魚蟲市場竟然有人賣鷹
    本報濟寧6月13日訊(記者 嶽茵茵 通訊員 文方華) 6月13日上午,濟寧市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後,在濟寧花鳥魚蟲市場將一位販賣鷹隼的老人抓獲,同時在另一處攤位發現了十幾隻野生鳥類。當日下午,森林警察與愛鳥人一起,在北湖新區將鷹隼和野生鳥類放生。
  • 北京森林公安突查多家花鳥魚蟲市場 繡眼鳥、大山雀國寶也敢賣?
    今天上午,市森林公安來到朝陽區天驕文化城、雅園國際花鳥魚蟲市場等非法出售國家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頻發地區進行突擊檢查。突擊檢查中,執法人員先後查獲了繡眼鳥、大山雀、綠頰錐尾鸚鵡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數隻。
  • 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花鳥字畫大氣不失風雅
    自古文人喜愛花鳥魚蟲,且國畫花鳥畫畫面溫馨祥和,並且寓意也是非常的吉祥,掛在家中客廳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給居住者帶來好的財運。欣賞讓人心曠神怡,感受自然的花鳥之聲,這樣一幅畫面感十足,清新淡雅的牡丹畫作用作客廳掛畫在適合不過了!石開國畫四君子作品之《竹》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國文人的人格追求。
  • 古琴文化,古代文人情懷中「雅致」的體現和集中反映
    說到雅致,就不得不提文人墨客們都心嚮往之的古琴了,古代文人可不只是會吟詩作賦,要真的被人尊為文人騷客,必須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琴技,就是非常能夠提現古代文人雅致的一個方面。由此醞釀出來了中國古代特殊的古琴文化,帶領了一股追求雅致的風尚。
  •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它經歷了幾個朝代與政權?
    這一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自然會對此時期的文學創作產生影響,並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結構和觀念也與其他朝代大不相同。此時期門閥政治和門閥士族觀念佔統治地位,由此而形成這一時期諸多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由東漢世家大族演變而來的門閥士族是魏晉南北朝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主角,他們的言行舉動直接作用和影響著當時的社會政治走向,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的社會政治格局。
  • 瀕危動物六角恐龍現昆明花鳥魚蟲市場
    而在昆明的花鳥市場裡,六角恐龍卻能隨意販賣。走訪六角恐龍很好賣昨日上午,在春苑花鳥市場裡,記者找到了楊女士報料銷售六角恐龍的店鋪。這條六角恐龍長十五六釐米,通體泛白夾雜淡淡的紅色,長有4條腿。「它嘴巴兩邊各長了3條須,看起來像角,所以叫六角恐龍。」這家店鋪老闆解釋。老闆說,六角恐龍每條售價45元。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北京城區最具人氣花鳥魚蟲市場 老攤主講述十裡河天嬌「血脈」
    市場內蟈蟈、蛐蛐、油葫蘆、扎嘴、金鐘、黃蛉、竹蛉叫聲此起彼伏。城區最具人氣的花鳥魚蟲市場周六上午的天嬌市場最熱鬧。市場一進門處的通道裡,一隻只高壓鍋冒起熱氣,熱氣穿過鐵管架子,為一袋袋熱帶魚保暖。霧氣蒸騰的市場裡站滿了趕早來逛市場的玩家,透明的塑膠袋裡一雙雙玲瓏剔透的魚眼,與袋子外面一雙雙目不轉睛的人眼比賽著專注。時至中午,熱帶魚批發的商戶們收攤,葫蘆、核桃等文玩小店裡、攤位上又熱鬧起來。
  • 中國畫三大類·山水、花鳥、人物,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參見「南北宗」)但是,在舊時代,文人畫藝術往往被發揚光大,民間畫家和書院畫家受到輕視。唐朝的張彥遠曾在《歷代名畫集》中說:「自古以來,善於繪畫的人,除了衣冠楚楚、雍容華貴外,什麼都做不到,不能做魯彥能做的事」,這一理論影響深遠。
  • 東方之美——中日韓畫作的文人情懷
    它萌芽於魏晉,形成於唐,興盛於宋,成熟於元,鼎盛於明清,其審美情趣、筆墨技法和意境表達,一直深刻影響著中國繪畫的發展,對韓國和日本的古代繪畫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徐渭 雜畫圖卷明代中後期,寫意花鳥畫興起,出現了「青藤白陽」(徐渭、陳淳)等大家,性格狂傲不羈的徐渭以水墨大寫意花鳥異軍突起
  • 花鳥魚蟲注意!禁養野生動物名錄公布
    花鳥魚蟲一條路,釣魚人要注意,近日一大批禁養野生動名目出臺,魚的還好,玩鳥,玩蟲的要以便及時調整。下面是國家出臺的禁養野生動物政策和名單目錄,搞休閒農莊請仔細對照目錄,清理好園區裡的品種,否則,不小心就觸犯了法律。三有野生動物此次被明確列入禁止飼養和交易的名單大全。
  • 同樣是昆蟲,在文人眼中它們卻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蝴蝶題材在南北朝受到文人雅士的重視與關注,他們「體蝶之情」、「狀蝶之態」,極盡筆墨地從不同側面去描摹蝴蝶的特性,淋漓盡致地展示其生機勃勃的美感,形成了季節性明顯的獨特審美意象。尤其是在統治集團文化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普遍詩化的氛圍,平凡的生活中流動著詩情畫意,創作的靈感和激情無處不在。
  •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基本特點與新發展
    關鍵詞:發展;事態;門閥;研究;田制 作者簡介:   主持人語  近年中古史研究的重要事態之一,是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新見迭出和新人輩出,其影響上及秦漢史,下至隋唐史各領域,關係到中國古代前後期轉折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 老莊賦予魏晉靈魂,風骨使隱逸更為超脫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魏晉南北朝為何天文學發展迅猛?玄學盛行,人們對「天」感到好奇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發展的深遠影響讀過《史記·天官書》的人都知道,司馬遷所記的星官系統和我們在開元佔經中看到的星官系統是有很大不同的,由此可見天文學在古代社會是一個不斷總結、推翻、改正、推翻、發展的過程。
  • 紀錄片中國通史文字版:23兩漢經學
    從孔子到儒學再到經學,這一切均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歷史的命運,而提起經學就必須從兩漢說起。 這是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子墓地,公元前196年冬季的一天,這裡將迎接一位非常特別的客人,客人的名字叫劉邦。
  • 無視野生動物交易禁令,花鳥市場野生鳥類交易暗流湧動
    《名單》54種野生動物之外。花鳥市場的鳥販更像是中間商,實際真正的玩家都有群的,他們在線上就已經交易好了,線下就是取貨而已。」老商說。除了線上,玩鳥圈子還有一些只有圈內人士才知曉的線下聚集點,這些聚集點,也承擔著一部分野鳥買賣的職能。龍吳路400號欣榮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每逢雙休日,這裡會有許多玩鳥者聚集,他們在這裡遛鳥、鬥鳥、買賣野鳥。
  • 明代工筆、寫意花鳥畫第一人,呂紀《獅頭鵝圖》放大欣賞
    好繪畫,擅花鳥,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始致其妙。弘治年間,與林良等以畫應徵入宮,供事仁智殿,官錦衣衛指揮使銜。擅畫鳳凰、仙鶴、孔雀、鴛鴦,工筆勾勒與水墨寫意俱能,設色明麗,氣韻生動。畫面輔以花樹泉石,點染煙潤,清新有致。間作山水人物,筆法嚴謹,自然入妙,為院體花鳥畫代表作家之一。於畫中寓規諫意,得明孝宗賞識。弟子有羅素等,皆成名家。
  • 張衡:他是古代文明的驕傲,科技史上的標杆,為何被教科書刪除?
    這是兩篇典型的歌詠城市之美的大賦,如同班固的《兩都賦》一般,是當時的時尚,文人都以能寫這樣的篇章而自豪,但是,在我們那個時代,張衡是作為正面形象被宣傳,怎麼可能寫這等美化封建王朝的作品,於是,在注釋上便寫有一筆,「作賦以諷諫奢侈淫逸」,我一直對此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