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賦予魏晉靈魂,風骨使隱逸更為超脫

2021-01-15 騰訊網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出世」、「避世」的思想,莊子的「物我同化」思想實際上主張超脫物外,看淡興衰。(ps:老莊思想比較高深,我這裡說得簡單粗暴了點,見諒。)脫胎於老莊思想的魏晉玄學主要有幾個大主題:崇有與貴無、名教與自然、言意之辯、形神之辯、名理之辯,其中對文學產生直接影響的就是崇尚自然派、言不盡意派、得意忘言派。

那老莊思想對於文學的具體影響是什麼呢?我想首先老莊思想直接導致了玄言詩的出現。其二是推動了詩歌中的隱逸主題的出現。其三,隱逸思想的不斷發展,演變出了一種新的詩歌流派或稱詩歌類型:即山水田園派,這也是老莊思想的間接影響。除此之外魏晉文學還受到了道教的影響出現了遊仙主題。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幾點。

01.玄言詩

玄言詩的主要創作目的是為了闡釋老莊思想,這種詩歌體材始於西晉末年,而盛行於東晉時期。

嚴格意義上來講玄言詩並不能算作詩,只不過是古人藉助詩的軀殼來盛放玄理而已。但是,玄言詩最大的優點就是充滿了理趣。

玄言詩經常藉助描寫山水風景或日常生活而揭示理趣,其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品就是王羲之等人的蘭亭詩,甚至於《蘭亭集序》。其後的代表人物分別是陶淵明與謝靈運,尤其是謝靈運賦予了玄言詩新的生命力:在詩歌中縮小玄言的篇幅,而將重點側重在山水描寫上,這也使得玄言詩漸漸向山水詩轉變。

例子:

秋日孫綽蕭瑟仲秋月,飂戾風雲高。山居感時變,遠客興長謠。疏林積涼風,虛岫結凝霄。湛露灑庭林,密葉辭榮條。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後凋。垂綸在林野,交情遠市朝。淡然古懷心,濠上豈伊遙。

再如陶淵明的《遊斜川》: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遊。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魴,閒谷矯鳴鷗。迥澤散遊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有一些玄言詩脫離現實生活,但也有部分玄言詩富有理趣,引人深思,注重傳播道家的人生態度。

02.隱逸主題與遊仙主題

其實除了隱逸主題與遊仙主題之外,魏晉詩人們還喜歡吟詠生死主題的詩歌。為什麼呢?

魏晉時期朝代更迭頻繁,戰亂四起,詩人們普遍感受到人生短暫、生命脆弱以及福禍無常,又受到道家隱逸思想與道教求長生思想的交叉影響,魏晉時期的文人們通常傾向於及時行樂或沉迷聲色。因此,這個時代文人們普遍服用五石散與酒。酒與藥的結合造就了別具一格的魏晉文壇與魏晉文學。

於名士來講,他們講究任其自然,追求「真」與「自然」,因此魏晉名士往往言行放誕,風流瀟灑。例如嵇康鍛鐵、劉伶醉酒、阮籍「猖狂」等。於普羅大眾來講,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佛老思想的影響,造就了當時異與任何朝代的逐美風潮以及大膽民風。例如「看殺衛玠」。

於文學來講,生死、遊仙、隱逸成為大多數文人感嘆的共同主題。

生死主題如陶淵明的《擬輓歌辭》中有「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的描寫,江淹的《恨賦》中有「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的說法。

遊仙主題主要是幻想神仙世界,表達對其的嚮往,其本質是對於長生的渴望。例如郭璞的《遊仙詩》:

青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窗戶裡。借問此何誰,雲是鬼谷子。翹跡企穎陽,臨河思洗耳。閶闔西南來,潛波渙鱗起。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將誰使?

隱逸主題主要歌詠隱逸的生活。世道動蕩使人們嚮往世外桃源般的安寧生活。這一主觀願望恰恰契合了《莊子》中的隱逸思想。既有主觀能動性又有理論支撐,因此人們身體力行地進行隱居生活、拒絕徵召、拒絕為官,體現在詩歌中就是詩人們創作了大量的隱逸主題的詩歌。

例如左思的《招隱詩》,沿襲的《歸田賦》,潘嶽的《閒居賦》等等。

03.山水田園詩

玄學與隱逸主題的持續發展,使得玄言詩與隱逸主題盛行不衰。但玄言詩過於注重對於老莊思想的註疏,使詩歌逐漸偏離了藝術軌道,此時,東晉出現了一位千古大師,上承詩歌藝術脈絡、沿襲隱逸之風,下啟一代詩風。

陶淵明的詩歌中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兩大恆久的核心思想。這也意味著儒道思想在他身上的交融: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對於自己品德情操的要求,他努力追求純潔的品德,不願意被高官厚祿所玷汙,這是他的儒家思想的體現,是為「存真」。

而崇尚自然則是道家思想。老莊認為「自然」是非人為的、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陶淵明追求這樣的人生狀態,是為「去偽」。

引用一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請大家共同欣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因此,老莊思想對於魏晉文學的影響可以概括為:1.對於文學體裁的影響。2.對於文學內容的影響。3.對於文人的影響。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佛教靠老莊思想在中國發展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後漢初期,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在中華大地滲透普及。那為何魏晉南北朝時期,會成為印度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黃金期呢?  其實,印度佛教在傳入中國伊始,既有大乘系,也有小乘系。但最終在中國得以蓬勃發展的,是主張「性空」的大乘系經典——《般若經》。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清談之風」盛行,士人僧人皆崇尚老莊。而般若之「空」和老莊之「無」頗為相似,這就引起了清談家們的興趣,進而作為老莊思想的延長線開始探究印度佛教。
  • 魏晉風骨與名士風流《公子不勝衣》體不勝衣佳公子,文筆乾淨治癒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魏晉背景的小說,女主重生。男主性格很鮮明,是濁世風流,翩然一世的體不勝衣佳公子,女主溫暖明亮,恩怨分明,是名士之女。荀謙:愛她就帶她一起去死,愛她就別讓她把你看透魏晉風骨,名士風流體不勝衣病弱公子×明媚純善名士之女【精彩節選】【橘子點評】這本小說文筆比較古色古香
  • 玄學的筆鼻祖是老莊學說,但空談的興起卻超出了兩位先賢的預料
    其實老慶哲學,是以「出世」的視角,來解入「入世」的問題,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許多超脫的理念,實質都是為解決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問題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其實質還是「入世」的。到了魏晉時期,由於政法動蕩,現實問題文人碰不得,一些文人便把注意力轉向了老莊學說中「出世」的一面,完全不問世務,高談玄理,從玄而又玄中探尋文人的存在感,空談之風由此而興。魏晉文人舉國空談,盛況無邊,比當今玄幻文學的繁榮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達到荒誕怪異,令人震驚的地步。
  • 都是道家,魏晉玄學的老莊思想和漢初黃老思想有何不同?
    在後來的時代中,黃老之說雖然不再用於治國但一直沒有消亡,或是配合儒家來使用,或是用於自身的修養,直到東漢滅亡而魏晉南北朝到來。在這個時代玄學大盛,道家取代儒家回到政治的前沿,但這時候的道家思想卻轉為了老莊思想。
  • 老莊所說的「長生」,在道家中是如何表現的?
    「營魄」指的是肉體和精神(靈魂)。「營」本指人的住所,《孟子·滕文公下》說:「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朱熹註:「營窟,穴處也。」老子用「營」比喻人的肉體,因為古人認為肉體是靈魂的依託處,是靈魂的住所。「魄」指靈魂。「抱一」的意思是結而為一體。古人認為肉體和靈魂結合為一,就是人的生存;二者一旦分離,就是人的死亡,因此要保證肉體與靈魂的合二為一。
  • 從圖形到符號,書法和文字雙重質變,石鼓文結字奠定魏晉風骨
    出於實用的目的,為了更好的傳播文字,魏晉時期勘刻法帖被廣泛採用。為了便於勘刻,隸書的一波三折,被橫平豎直所取代;隸書的自然圓轉被更利於刀鋒的方折所取代,形成了新的書體,楷書。楷書較之於隸書更多工巧安排,可惜的是後來的唐楷卻獨獨發展了這種安排設計。以至於人們找不到書法的通路,感嘆不如前代。
  • 師法自然,天人合一,唐詩中的老莊思想——讀《桃花溪》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張旭勤於觀察客觀事物,善於將客觀的自然物象與個人的主觀情感結合起來,從大自然的萬象眾生之中感悟書法之道,是客觀與主觀的結合,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正好契合了老莊思想中的「自然」之道。張旭的詩和他的草書一脈相承,師法自然,天人合一,詩中充滿對山林隱逸、逍遙自在的老莊式生活的嚮往。
  • 永葆北鬥的風骨與靈魂-光明日報-光明網
    如果說自力更生是北鬥的風骨,那麼自主創新則是北鬥的靈魂。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各界緬懷贊其風骨 2015-01-10 20:15:45有人認為他有些魏晉文人的風骨,「這種風骨,就是現在學術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學者本分的回歸和做學問應有的那種心態」。  李小文院士逝世消息引發各界緬懷,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稱「在看慣了學者西裝革履、高談闊論的時代裡,李小文的光腳和布鞋,讓我們感受到了純粹的力量」。網友「洹水泛舟」擬詩哀悼「布鞋院士李小文,返璞歸真難找尋。浮華世界一亮色,草根已沁眾人心」。
  • 莊園經濟造就魏晉政權,也是士族歸田園居的載體
    強悍的莊園經濟東漢末年,世家大族趁舉國混亂,瘋狂掠奪土地,庇護大量人口為蔭戶,使得私田佃奴制的莊園得到擴大和再發展,魏晉政權就是以此為經濟基礎建立起來的。這類莊園不僅能做到自給自足,還因為當時人口密度低,隨處可以找到充滿自然美的幽靜的世外桃源,為士人「歸田園居」的隱逸生活提供了優越條件。
  • 老莊文化與美麗中國
    原標題:傳承老莊文化精髓豐富美麗中國內涵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老莊文化尊道、崇德、重和的理念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觀點,洞悉了人類與自然和諧永續發展的基本規律,傳承老莊思想的文化精髓,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7月12日,光明日報與安徽省社科院聯合,在安徽省亳州市舉辦了以「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
  • 老莊,我的家
    老莊是堡子山前一個小村莊。對我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它承載著祖祖輩輩的繁衍生息,承載著我全部的童年記憶。 「老莊」這個名字極富誠意。名叫「老莊」,意味著村莊古老。村子西邊,堡子山下有處泛水泉。那一汪清凌凌的水,蘊蓄著農人們生活的希冀。堡子山腳下的水位很淺,只需挖一钁頭,就有清流汩汩湧出,人們形象地管這叫「冒水泉」。
  • 竹林七賢中這三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
    竹林七賢和老莊都算是文化名人了,可是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魏晉時期遠近為名的竹林七賢,其中至少有三人是因為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精神上他們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懷揣夢想,去追求他們嚮往的人生,所以他們在苦苦追尋中找到了老莊哲學。老莊哲學中的逍遙無為思想使七賢走到了一起。經過小編的研究和分析,我發現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老莊哲學聯繫到起,共同去談論自己心之所向,去搭建屬於自己的理想。不僅如此,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堪,殘酷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出仕,所以去尋求老莊哲學來規避風險。
  • 賦予機械以靈魂 |《質量效應》概念畫師Brian Sum 作品欣賞
    原標題:賦予機械以靈魂 |《質量效應》概念畫師Brian Sum 作品欣賞 此後,機甲被賦予了男人的魄力,熱血澎湃的演繹著戰鬥畫面。隨著戰後和平,機甲不在是武裝機器的代名詞。機甲又被賦予了更加現實、貼近人類生活的便捷能力。
  • 不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高尚靈魂。(下)——老莊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老莊他們是歷史人物,是思想遠超同時代思想家的人物。他們的思想沒有拘泥於時代主流,而是思考出」讓人難以理解「的理論。乍一看,違背主流,細想,也有其中的道理。
  • 老莊股交易策略是什麼?老莊股如何操作
    老莊股,顧名思義,指的是在一隻股票長期潛伏駐守的股票莊家。那麼老莊股如何操作呢?莊家也分為新莊和老莊,老莊股操控的股票其股價走勢基本不與大市亦步亦趨,甚至逆市而為,圖表上常常表現為長上下影線的日K線,忽大忽小、參差不齊的成交量,並且不論量大還是量小,都與其流通盤不甚協調的一類個股。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0古宋聖賢話老莊
    因他們的思想一脈相承,世人將其並稱為「老莊」。這「老莊」連字還表另一含義,即老子在歷史上存在於莊子之前,老子是春秋末期人,莊子是東周戰國中期的人物。「老莊」連字同時又指道教三玄經中兩部經典: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經》(又稱《老子》)和莊子的代表作《莊子》。其中《道德經》為大經,《莊子》被視為小經。「老莊」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視為世界東方智慧的重要源頭,啟迪著世世代代的人們。
  • 郭齊勇: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
    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郭齊勇(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學學院)內容提要:老子的道論包含有本體論老莊"道"範疇的基本涵義及"道論"之基本架構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有不同的偏重。相比較而言,老子道論更富有原創性,更為簡約,莊子的自由精神的境界論更為圓熟與活潑。道遍在於每一物的思想是宋儒"理一分殊"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