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0古宋聖賢話老莊

2020-12-04 澎湃新聞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0古宋聖賢話老莊

2020-04-08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道家學派最有名莫過於老子和莊子,可以說是道家的兩位祖師。因他們的思想一脈相承,世人將其並稱為「老莊」。這「老莊」連字還表另一含義,即老子在歷史上存在於莊子之前,老子是春秋末期人,莊子是東周戰國中期的人物。「老莊」連字同時又指道教三玄經中兩部經典: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經》(又稱《老子》)和莊子的代表作《莊子》。其中《道德經》為大經,《莊子》被視為小經。「老莊」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視為世界東方智慧的重要源頭,啟迪著世世代代的人們。

老子和莊子同為古宋聖賢,他們都生活在先秦以宋國為中心的方圓百裡的文化圈內。老子是元明清時期的歸德鄉賢,莊子是宋國蒙(治今梁園區蒙牆寺)人。其實,作為老子和莊子的故裡故鄉也頗有議論,但史籍史書中所記載的,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一個時代一種思潮所重視並認可的,筆者認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在這方鄉土上所曾經存在的人與物,事與情將持續存在,為了這方閃爍著思想光輝的精神聖地。因為,這裡曾經是百家爭鳴的策源地。

神秘北緯三十度 道家思想源古宋

老子雕塑

若干年前,筆者到永城芒碭山採訪時,當時還是導遊的羅帥在邊說邊行之間,曾送我一本薄薄的《芒碭旅遊》手冊,當時封面上所印的「神秘的北緯32°區域」字樣,引起了我的興趣。經了解,這個區域實際是指北緯30°至北緯36°之間的北緯地帶,這裡是世界四大古國文明的發源地,也是地球上眾多神秘現象集中發生的區域,如金字塔群、百慕達三角、瑪雅文明遺址等,被譽為「地球與人類的密碼」。

在先秦時期,宋國正處在北緯30度這一貫穿四大文明古國的緯線附近,並以諸多神秘不解的文化遺存與謎團著稱於世。其中,在以宋國為中心的不遠範圍內,先後誕生道家創始者老莊、墨家創始者墨翟、名家創始者惠施、儒家創始者孔孟以及融合道墨的宋鈃等,都是了不起的貢獻,這裡成為了世界軸心時代的主要中心之一,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策源地,尤其是道家思想的萌芽肇始氛圍給老莊以啟發。

宋國是道家學派的肇始地。早在三皇時期,燧人氏、伏羲氏、葛天氏、朱襄氏、慄陸氏等在此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到了五帝時代,黃帝曾在空桐山問道廣成子。《莊子·外篇·在宥》有云:「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桐之上,故往見之。」空桐山,大約就是這樣一座山,因為有道教始祖廣成子在此的修煉,而聞名於世。再加之後來黃帝曾於此問道廣成子,更加著名,成為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廣成子修煉的空桐山在什麼地方呢?在宋國的空桐邑(今商丘市虞城縣境內),對此《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河南五」虞城縣條載:「空桐山:《寰宇記》:『在縣東三十裡。』(與桐亭、空桐澤)俱在虞城境內。」即空桐山在虞城舊城李莊東三十裡處今虞城縣龍嘯堌堆。

春秋時期,在空桐山南約100公裡處誕生了道家學派著名的創始人老子。戰國時期,在空桐山西北80公裡處誕生了道家學派著名的繼承者莊子。而在老莊之間,誕生了融合道墨的宋子,他屬於道家的黃老學派,在老子和莊子之間構建了一座聯絡橋梁。宋鈃,正是介於老莊生活時期之間的宋國思想家,上將老子的學說傳承弘揚,下啟莊子的逍遙無為思想,其地位無可比擬。諸多道家先哲,為道家思想在宋國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老子道學傳宋莊 老莊學說成道教

老子雕塑

司馬遷說,莊子的學問之根在老子。換句話說,老子是莊子的思想前輩。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二者有諸多共同之處。首先,「有生於無」是老子與莊子思想的核心。「道」是天地萬物的法則。老子主張萬物由道而生,只有順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則。莊子在與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與老子相似的「有生於無」的結論。其次,老莊提出了樸素的自然人性論。在老莊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對道的追求就是對自然的崇尚。對自然人性的破壞性越大,離人的自然本性越遠。但同時老子與莊子的哲學也具有不容忽視的差異性,所以不能將老子莊子等同起來。精神渴望方面,老子的生命哲學具有極強的現實性。而莊子更高地追求個體精神的自由和超脫,即逍遙之遊。處世哲學方面,老子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來治理國家,強調要循著道法自然,推崇不爭謙和;而莊子提倡齊物論,在莊子的視界中,世間的一切差異都是相對的。

老子和莊子,成就道家學派的輝煌,而且形成後來的道教。道家學說,主要指的是《道德經》和《莊子》,其次是《列子》和《文子》等書。先秦和漢朝時期的道家是學術派別,而不是宗教派別,以上諸書是學術著作,而不是宗教經典。以老子、莊子為首的道家,既不講內外丹和符籙科教,也不講追求肉體長生、羽化成仙,甚至否認鬼神和巫術。道教是東漢末年才形成的,是對道家學說的吸收與改造,並融合了儒家經學和佛學的內容,吸納了民間養生學和古代醫術內容,形成了內煉、外煉方術的形式,以及道教尊神系統、俗神系統、凡人系統等三類神仙體系。由此可知,道家學派是道教形成的基礎,道教是道家學派的繼承和發展。

聖賢故事傳後世 文化積澱啟中外

老子雕塑

在商丘,至今流傳著諸多老莊的故事。據傳莊子從宋國蒙地出發,首次離鄉外遊,就是到苦縣拜謁老子故居。當老子的弟子們得知來人是《盜蹠怒斥孔丘》的作者時,無不興高採烈,熱情款待他。莊子說:「我只是受老子教誨,有感而發,還望諸位指教。」莊子在拜謁過老子之後,對眾人說:「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為精而物為親,我這次來正是沿著先賢的足跡,以追求逍遙、寧靜的生活啊。」莊子又說:「老子曰:『致虛極,寧靜篤。』我深深感到虛靜之中有難言的美,有說不出來的樂。你們都是老子的信奉者,浸染著哲人的光輝,定然會追逐這美好的境界。」當莊子戀戀不捨地臨別老子故居時,老子的信徒請求莊子講講「老子之道」。莊子說:「老子之道,道法自然。只要按照清靜無為做到細細體驗,心之虛靜,就會逐漸領會道之真諦。」

莊子出遊魏國時,魏惠王接見莊子,莊子立於大殿。惠王說:「莊周先生,請你上堂來,讓我仔細看看你的尊容。」莊子回答:「請魏王下堂來,好好看看我的醜陋之貌。」惠王又說:「王者貴也,士者次也。還是你上堂來。」莊子寸步不讓,說:「老子說過『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你下堂來,是禮賢下士;我上堂去,豈不是趨炎附勢嗎?」莊子運用老子的一句名言,說得惠王有口難辯。於是,惠王只得下堂來,面見莊子。莊子在《天道》篇中,寫到孔子見老子的對話,讚揚老子自然天地之道和萬事之理——人的道德法則。莊子又在《養生主》篇中,寫了「老聃死,秦佚吊之」的故事,正是繼承了老子「有無相生」的樸素辯證法觀點。老子的哲學思想,已經積澱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不僅使莊子從中受到啟迪,而且在古今中外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馬學慶,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寧陵縣商務局局長,寧陵縣史志辦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範仲淹研究會理事、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範仲淹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商丘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商丘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商丘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商丘市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其專著有《範仲淹與商丘》《古宋七子》《尋蹤梁園》《大明名賢呂坤》《寧陵通史》《厚重寧陵》《古葛探源》《己吾考略》《老堅決》等

總策劃:劉少傑

統籌:江濤

原標題:《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0古宋聖賢話老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殷宋五澤》35宋景公空桐之殤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殷宋五澤》35宋景公空桐之殤 2020-06-14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殷商之源」的「商丘畫卷」
    「殷商之源」飽滿厚重,「通達商丘」步履鏗鏘。一、商源風華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殷商之源的商丘,亦稱「城之源」。商丘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城市建設史不間斷的城市,商文明與中華聖人文化傳承,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聖城之一。河南省副省長、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說:「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出商丘得天獨厚、獨一無二、濃墨重彩的貢獻。」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39名辯思潮的哲思
    惠施曾有著作,可惜佚遺,其思想被其好友莊子記錄下來,最著名的就是《莊子·天下》中的「歷物十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裡。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
    應天文化圈 殷商之源流——燧人氏鑽木取火 與希臘神盜用天火的文化比較 2020-05-20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殷商之源·十祖聖地》之農祖:朱襄氏
    《殷商之源·十祖聖地》之農祖:朱襄氏 2020-04-22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莊文化與美麗中國
    原標題:傳承老莊文化精髓豐富美麗中國內涵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老莊文化尊道、崇德、重和的理念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觀點,洞悉了人類與自然和諧永續發展的基本規律,傳承老莊思想的文化精髓,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7月12日,光明日報與安徽省社科院聯合,在安徽省亳州市舉辦了以「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
  • 關於我市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思考和建議
    一、商丘文化資源和旅遊載體的梳理一方面,商丘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殷商文化起源於商丘、興盛於安陽」,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論斷為商丘的歷史文化稟賦畫龍點睛,為我們叫響「殷商之源·通達商丘」城市品牌和「遊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文旅品牌增強了底氣。
  • 傳承老莊文化精髓 豐富美麗中國內涵
    老莊文化尊道、崇德、重和的理念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觀點,洞悉了人類與自然和諧永續發展的基本規律,傳承老莊思想的文化精髓,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7月12日,本報與安徽省社科院聯合,在安徽省亳州市舉辦了以「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2016年5月7日-9日,「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新落成的老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行。
  • 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
    7月11日,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省社科院等10餘位專家會聚天下道源、共論老莊思想傳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出席並致辭。
  • 專家學者匯聚亳州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07月10日 22:4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來自國內、省內的知名專家學者7月11日將匯聚老莊故裡亳州,共同探討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
  • 殷商:500年歷史背後的殘酷噬人文化
    2020-12-16 06:20:02 來源: 寄史閒賦 舉報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郭齊勇: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
    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郭齊勇(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學學院)內容提要:老子的道論包含有本體論老莊"道"範疇的基本涵義及"道論"之基本架構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有不同的偏重。相比較而言,老子道論更富有原創性,更為簡約,莊子的自由精神的境界論更為圓熟與活潑。道遍在於每一物的思想是宋儒"理一分殊"的濫觴。
  • 印度學者:來自古殷商移民,不信你看文字
    引言「當殷商的遠徵艦隊將墨西哥西海岸納入射程的時候,瑪雅人對自己即將面對的命運仍舊懵懂無知。」以上這段話並不存在於歷史,而是出自作家馬伯庸所寫的一本奇幻小說《殷商艦隊瑪雅徵服史》。書中將殷商時期的中國人與瑪雅人聯繫了起來,但這只是一本小說,其內容純屬虛構。
  • 和源愛大健康產業新模式推廣沙龍圓滿結束!
    和源愛大健康產業新模式推廣沙龍圓滿結束!   跟緊趨勢,找對模式是時代和企業不斷追隨的宗旨,每一種成功模式的背後,都需要更貼近消費者的服務及更緊密的社交傳播渠道。為影響三億女性健康幸福,讓中國女性在社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盈淮·和源愛一直在努力。
  • 老莊股交易策略是什麼?老莊股如何操作
    老莊股,顧名思義,指的是在一隻股票長期潛伏駐守的股票莊家。那麼老莊股如何操作呢?莊家也分為新莊和老莊,老莊股操控的股票其股價走勢基本不與大市亦步亦趨,甚至逆市而為,圖表上常常表現為長上下影線的日K線,忽大忽小、參差不齊的成交量,並且不論量大還是量小,都與其流通盤不甚協調的一類個股。
  •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有一位大聖大智者,窮其畢生精力,給後人栽下了一棵參天大樹。這位智者,就是被我國三大教派之一的道教尊奉為教祖的老子。他的《道德經》有如一棵冠頂參天、四季長青的智慧之樹,蔭庇後人、惠及子孫。
  • 全真道與老莊學研究的新進展
    2012年4月13日至19日,第二屆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範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和華中師範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辦,、湖北省道教協會、武當山道教協會和九宮山瑞慶宮協辦,來自美國、日本、、港臺及內地的130餘位專家、學者、道長與會。
  • 走進三仙山 感受仙境文化 探尋仙境之源
    9月24日,「詩與遠方『雲』上見」仙境煙臺全媒體線上採風行走進三仙山景區,感受仙境文化、探尋仙境之源。在華夏神州,有兩個神話系統,一是以西王母為代表的西方崑崙神話系統,另一個是以三山仙話為代表的東方蓬萊神話系統。西方崑崙系統傳播的主要對象是神靈,而東方蓬萊系統傳播的主要對象是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