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工筆、寫意花鳥畫第一人,呂紀《獅頭鵝圖》放大欣賞

2021-01-15 藝術泛舟

01呂紀簡介

呂紀(1429~1505),字廷振,號樂愚,鄞(今浙江寧波)人。明代畫家。

好繪畫,擅花鳥,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始致其妙。弘治年間,與林良等以畫應徵入宮,供事仁智殿,官錦衣衛指揮使銜。擅畫鳳凰、仙鶴、孔雀、鴛鴦,工筆勾勒與水墨寫意俱能,設色明麗,氣韻生動。畫面輔以花樹泉石,點染煙潤,清新有致。間作山水人物,筆法嚴謹,自然入妙,為院體花鳥畫代表作家之一。於畫中寓規諫意,得明孝宗賞識。弟子有羅素等,皆成名家。

02《獅頭鵝圖》代表了呂紀的工筆畫的出神入化水準

《獅頭鵝圖》是明代很牛的畫家呂紀的作品。呂紀風格轉換比較快,充分驗證了他的實力,入宮因為林良的寫意山水不錯,就向他學習,當然也是趕時髦,大家都喜歡林良的風格嘛。

還有一個原因,他也沒辦法,比如明代的明憲宗喜歡寫意的花鳥畫,那個明孝宗卻喜歡工筆重彩花鳥畫從而造成了呂紀繪畫風格的前後區別。但是他牛的地方是可以隨意切換或者兩者交叉使用,這就是水平了,所以稱為明代花鳥畫第一家啊。

都院體畫不自由啊,要隨皇帝心意來走,文人畫自由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實際這些說法有點文人畫家」自鳴得意「了。

我個人意見是:院體畫可能是硬性受限,要投皇帝所好。但是有些文人畫畫為了追求所謂詩意什麼,就跟辛棄疾說的一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些文人畫畫就自我受限,精神受限有時比硬性受限還要束縛人的。你看有些明代被董其昌歸入文人畫家的,人家就沒有這個毛病,人家想畫工筆就畫工筆,想畫青綠就畫青綠,想畫寫意就畫寫意,人家這才叫自由,這才叫念頭通達。

董其昌就是一個畫家、畫匠、畫工,其文學成就一般滴,還天天以文人畫家自居,看來勇氣這首歌他早就會唱了。你們慢慢體諒。估計他把明四家歸類,人家心中是「一萬個羊駝飛過」吧?

沈周、文徵明、唐寅文學成就肯定是甩董其昌幾條街的,但是沈周和文徵明的」院體畫「可是很強,青綠山水也有傳世的。至於唐寅畫工筆仕女那也是相當可以的。仇英更是最擅長畫詩意的工筆畫。你說董其昌是裝瞎嗎?不說他了,反正這個人我很討厭,而且這貨也畫工筆畫,怎麼就把工筆畫給整成北派不提倡了呢?

03《獅頭鵝圖》布局分析:

該畫作工筆設色繪白鵝踱步於梅樹之下,樹幹古拙,花蕾點點,側有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石旁花卉叢生。鵝身用筆輕柔,賦色細膩。左上角有呂紀單款,並鈐印章。

明 呂紀 獅頭鵝圖

凡作大幅畫,無論是寫意,還是工筆,都需以氣勢奪人。要營造這種氣勢,首先應從構圖入手,並應儘量突破前人構圖的局限。呂紀是全景式工筆畫,一生堅持如此。而不是折枝工筆畫。呂紀顯然深知這一點。如《獅頭鵝圖》中,他將一棵樹幹不太完整的古梅從畫的右邊斜伸向畫面上方三分之一處,氣勢盡出。他描繪的雖是冬季場景,但並沒有讓人感到寒冷。這是因為此畫以絹做底,呈現出一種暖色調。暖色調的絹底襯託著綻放的白梅,給人一種溫馨、祥和的感覺。

該作品無論在畫幅尺寸還是構圖氣勢上都給人一種「大」的感覺,讓人在百步之外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藝術氣息。個人感覺:中國的工筆畫高手,對於布局是非常有天賦的,當然山水畫也一樣。但是工筆畫更為精確,他們已經跟現代美術所提倡的布局方式已經相差不大了。比如呂紀在這幅畫面右側偏下地方放置太湖石,安排得也極具匠心。如果沒有這塊太湖石,只靠一株古梅分割畫面,那麼畫面不僅會單調,而且也容易使古梅與畫面的主體———獅頭鵝相互脫節。這就是現代美術和設計界所說的配圖,雖然太湖石比主角鵝大,但是卻並沒有搶鏡頭,而且相應成趣。如果沒有這個太湖石這個鵝就缺乏靈性了。

一幅畫中,如果各物象之間毫無聯繫,那麼畫面就沒有整體感。太湖石的添加,不僅使古梅不再讓人感覺孤立,而且還將古梅與獅頭鵝連在一起。描繪太湖石時,畫家有意將它的走勢和曲折的外形與古梅彎曲的粗枝形成呼應。玲瓏剔透的石眼與古梅的樹眼也形成了呼應。古梅和太湖石都用重墨繪出,成為畫中比較濃重的物象。畫家雖然沒有畫出古梅與太湖石的完整形態,但卻用濃墨表現出它們緊靠在一起的前後關係。

04其細節處理:

為什麼他放那麼大的太湖石卻仍然讓我們感覺鵝是畫的主角,那是因為對於其眼神和毛髮細節已經處理得神乎其神了。我們的看到畫的焦點一直是話鵝上,那是因為配色方面他用得非常巧妙,白色最為顯著。但更重要的他把這個鵝畫得非常傳神,看下面的細節圖。這隻鵝的眼睛處理的非常有神,並不是死物一般,中國畫向來有說畫植物樹水容易,畫禽類難,就是因為禽類是活物,畫不好就成死物,就失去神韻,這就是花鳥畫和翎毛畫的最高境界。

花的畫法也非常的不錯,點染,真實。

《獅頭鵝圖》呈現出一種寧靜、恬淡的意境。畫中的獅頭鵝似乎被風吹古梅枝杈發出的聲響驚動了,故曲頸回首,想探個明白。不知是因為考慮選取物象的最佳角度,還是因為構圖習慣,呂紀多把家禽、飛鳥置於畫的左下角。不僅這幅畫中的獅頭鵝這樣,就連他的《竹溪鴛鴦圖》、《梅茶雉雀圖》、《雙雉圖》中的家禽、飛鳥也是如此。它們不是在濃蔭下休息,就是佇立於岸邊玩耍。不過從現代攝影來看,這樣的角色會增加人物和動物的精神。而且這種角度令禽類傳神,雖然是佇立但是卻是如同行走突然停下一般,如果你經常觀看農村的鵝的話,你會發現這幅畫所呈現出來的恰如是鵝聽到聲響或者被會吸引而做出來的經常性動作。憨呆形象躍然紙上。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來禽圖」特展:花開鳥鳴 春意盎然
    以鳥禽為題的作品,充分展現了畫家的觀察力和畫技,即便不是精工細巧的工筆花鳥,依然是心中有了完整的鳥類形體認識後,方能透過寫意筆法,將它們的神韻動態表現出來。而「花」「果」除了是畫面當中與禽鳥搭配的元素外,同時蘊含著自然界裡的生命力和互動關係:花開鳥鳴,春意滿載;果熟來禽,富貴吉祥。是故,在欣賞花鳥畫之時,不單能領略畫家筆墨趣味,更能從中尋得一絲春日之氣,以及其中隱含的祝福之心。
  • 把齊白石的草蟲畫放大欣賞,蜻蜓翅膀的脈絡都被畫了出來!
    如果把他的工筆草蟲放大欣賞之後,你會發現齊白石被稱為藝術大師並不是徒有虛名,而是真正的實力派。那麼齊白石的工筆草蟲畫為什麼要放大欣賞呢?從齊白石傳世的工筆草蟲畫中可以看出來,他所畫的草蟲篇幅不大,有的草蟲和真實的草蟲比例差不多大小,甚至有的不足指甲大小,所以在欣賞的時候要藉助放大鏡,才可以感受到白石老人的藝術魅力。
  • 充滿祥和氣息的畫作—張洪山工筆花鳥畫作賞析
    當代實力派工筆花鳥畫家—張洪山讀張洪山的工筆花鳥畫,尤如夏季的風,清爽宜人,有一份遐想,一份寧靜,讀他的畫能讓人感到他內心的清亮和淡定的人生態度,然而畫面的勃勃生機,鳥鳴魚躍,分明又能感覺到他內心的火熱與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
  • 他畫昆蟲栩栩如生,公雞看到都想吃,放大一看真服了
    ,但當我們把他筆下的昆蟲放大一看,你就真的服了。在齊白石所有的作品中,最具個性的就是他的昆蟲作品了,齊白石創作的各類草蟲作品不計其數,但他的作品和歷代著名花鳥畫家都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其他畫家的草蟲作品,要麼全都採用工筆畫法,要麼全部採用寫意畫法,但齊白石獨樹一幟,他巧妙地把工筆和寫意兩種畫法相結合,創造出了獨特的「工蟲花草」。
  • 把齊白石所畫昆蟲,放大30倍欣賞,每一筆都刻畫的都很精細!
    他擅畫花鳥、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種題材,其大寫意造詣很高,但他也擅長精細一路,特別是其工筆草蟲花卉畫代表了他繪畫的最高成就。他擅畫花鳥、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種題材,其大寫意造詣很高,但他也擅長精細一路,特別是其工筆草蟲花卉畫代表了他繪畫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來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 不愛花鳥愛昆蟲,另類國畫大師以假亂真,畫的昆蟲公雞都分辨不出
    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對於熱愛繪畫的人來說,齊白石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十分熟悉了。作為我國優秀繪畫大師,他的寫意花鳥是非常優秀的了。作為中國無人不知的著名畫家,因為他的繪畫題材都是我們日常可以見到的花鳥還有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動物,也被大家親切稱為"人民的藝術家"。
  • 海上寫意花鳥畫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鳥四家」續寫海派傳奇
    從「清末海派四傑」到20世紀60年代的「海派花鳥畫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歷經「兩個甲子」,在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之下再次迎來春天。  追溯歷史,海派花鳥畫自成流派  花鳥畫,比山水畫、人物畫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無論是彰顯皇家富貴的工筆花鳥,還是孤芳自賞式的寫意花鳥,都代表了不同的審美趣味。傳統水墨寫意花鳥經過明代林良、沈周、唐寅等諸家的發展,呈現出蓬勃又多元的氣象,隨後又有青藤、白陽的貢獻,將寫意花鳥提升至更高的藝術境界。
  • 工筆花鳥畫配色教程
    《工筆花鳥畫》教程與常用色彩調配表把熟宣紙裱在板子上的步驟圖 1、把底稿(自己的構圖或是白描稿)放在熟宣紙的底下,用夾子或重物將紙壓平。
  •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 鄭鴻光寫意花鳥畫欣賞
    下面易從網就為大家推薦幾幅鄭鴻光大師的經典作品供大家欣賞。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國畫牡丹《富貴花開春滿園》作品出自:易從網拜壽首選 鄭鴻光的國畫仙鶴圖《歡天喜地》作品出自:易從網  青年時期師從張大千入室弟子著名花鳥畫家鍾質夫和田世光教授,學習宋元及現代名家所長,打下了堅實的工筆畫及「沒骨畫」基礎,尤以「沒骨畫」及「墨牡丹」見長。作品被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畫廊收藏。  《美術嚮導》曾刊文著名畫家關山月評價其作品 「超凡脫俗」。  1992年作品《牡丹白鷳》被毛主席紀念館收藏。
  • 淺析古典工筆畫的用線法則!
    古典工筆畫屬於造型寫實、線條嚴謹、色彩靚麗、描繪細膩的畫種,工筆畫法是國畫藝術中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工筆畫既然屬於國畫範疇,那麼線條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很多工筆初學者甚至中級學者往往將精力過多的放於畫面的色彩、構圖等方面,對線的運用不甚嚴謹,對線條的質感、空間、陰陽等方面也知之甚少,一張作品完成以後因為線條的質量不過關,總覺得畫面不夠完美,尤其是神採方面欠缺不少。有感於此,筆者特撰此文,從基本技巧層面上就古典工筆畫中的用線要點、以及線條的審美意義,和大家探討一下古典工筆畫中「線條的藝術」。
  • 沈銓清《百鳥朝鳳圖卷》
    其畫遠師黃筌畫派,近承明代呂紀,工寫花卉翎毛、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也擅長畫仕女。創「南蘋派」寫生畫,深受日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 《百鳥朝鳳圖卷》裡,沈銓用他擅長的工筆、寫意,兼工帶寫,重彩、淡彩、沒骨、勾勒填彩等十八般武藝齊頭並用,樣樣精通,把各種技法運用得爐火純青。
  • 寓意吉祥的玄關掛畫,這五款吉祥花鳥畫值得一看
    玄關吉祥花鳥畫推薦一:富貴花開牡丹圖   石開新品寫意牡丹圖《富貴長春》作品來源:易從網  花開富貴,好運常在。  玄關吉祥花鳥畫推薦二:鵲登紅梅報喜圖   石開國畫紅梅圖《喜上梅梢》作品來源:易從網  打開家門,一幅喜慶紅梅玄關畫跳入眼中
  • 「美術大事記」王奕妍——工筆孔雀第一人
    「美術大事記」王奕妍——工筆孔雀第一人藝術家王奕妍-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現場,身後是其作品《五彩的駝鈴灣》王奕妍,中國美術家協會歷史重大題材委託創作藝術家,2017年獲個人作品最高獎項。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師承國寶級藝術家蘇百鈞,蔣採萍等教授。
  • 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 作者:鄒傳安 海天出版社 2021年01月 日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推出我國著名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先生《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
  • 墨染風韻筆寫細膩,路軍花鳥畫古中有新,點線交織見功夫
    墨染風韻筆寫細膩,路軍花鳥畫古中有新,點線交織見功夫圖/路軍 文/華勇花鳥畫為國畫中的一種,和山水畫氣勢磅礴不同,花鳥畫往往凝練,其筆墨細膩,於章法中見靈動,於墨色處顯氣韻。▲路軍作品在花鳥畫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和工寫兼具三種形式,工筆往往細膩,寫意則更為簡練,工寫兼具則位於二者之間
  • 齊白石畫草蟲,生動傳神,連昆蟲翅膀上的脈絡都清晰可見!
    提到齊白石,大家都會想到他畫的蝦,其實齊白石不僅僅畫蝦出名,他的工筆草蟲在畫壇首屈一指。只是他的草蟲多和寫意花鳥樹木相結合,有的草蟲很小,如果不是放大欣賞,很難感受到白石老人工筆畫的意韻。通過這幅畫可以看出,齊白石通過寫意的筆法勾勒出白菜的形狀,然後用濃墨畫出白菜葉,淡墨畫出白菜底部,整顆白菜用墨濃淡適宜,下筆痛快順暢。這幅畫到這裡並沒有畫完,白石老人別出心裁的畫了一隻草蟲,給整幅畫增添了幾分意趣。但是白石老人所畫的工筆草蟲很小,如果不放大,草蟲的細節很難看清楚。
  • 齊白石畫的小蟲子放大5被,小蟲子翅膀薄如蟬翼,他是實力派畫家
    齊白石是大寫意畫家,他以大寫意畫風在畫壇佔有一席之地,但是這也導致了很多人認為齊白石不會畫工筆畫,沒有寫實的功底。其實白石老人的寫實功底並不是一般畫家所能達到的,尤其把他畫的草蟲放大欣賞之後,這些小蟲子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
  • 齊白石畫一隻蟲子100萬,放大10倍後,專家感嘆:戴放大鏡畫的?
    齊白石畫昆蟲一隻值100萬,放大10倍,專家感嘆:戴著放大鏡畫的?很多朋友都知道齊白石最擅長畫寫意畫,其實齊白石的工筆畫也是造詣非凡,齊白石畫蝦他就是採用工筆和寫意畫技法結合創作的。齊白石畫的蟲草畫很多,可以說每幅都是精品,這些蟲草畫齊白石採用工筆技法,在加上晚年在技法上有了創新,把工筆和寫意技法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風格,所以齊白石畫的這些小型動植物具有很高藝術價值。
  • 齊白石是書畫大師,他的工筆昆蟲畫,體現出他的寫實功底很深厚!
    他擅畫花鳥、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種題材,其大寫意造詣很高,但他也擅長精細一路,特別是其工筆草蟲花卉畫代表了他繪畫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來評價是恰如其分。草蟲畫,是專指對昆蟲加以描繪的畫作,在中國畫史上並沒有專門的分科,只是依附在「花鳥蔬果」類裡。在北宋《宣和畫譜》中,把它附在卷二十的蔬果中。但在唐宋的畫史裡,已開始出現某某畫家「擅草蟲」的記載。
  • 中國新工筆葡萄創始人,聶峰老師中國新工筆葡萄推薦會
    前言:在中國繪畫史上,湧現出許多以畫葡萄而流傳千古的畫家,從最早的記載,明代的徐渭到清代的李素,近代的蘇保楨等諸多藝術家都是畫葡萄的高手。聶峰的新工筆葡萄作品,於方寸間自成天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闡述了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更是樹立了難以逾越的藝術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