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 鄭鴻光寫意花鳥畫欣賞

2021-01-09 中國網科學頻道

    中國傳統書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展現。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令書畫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而在目前國內經濟轉型時期,書畫藝術品已納入到了人們的資產配置體系中,可以說書畫藝術迎來了史上最好的投資時代。尤其是當代書畫大師的作品,升值空間更大,所以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位當代書畫大師——張大千的再傳弟子鄭鴻光。

  隨著時間的流逝,鄭鴻光大師的書畫均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作為當代書畫大師鄭鴻光來說,他會用畢生的心血堅持走自己的書畫藝術之路,不為名利,只為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弘揚,一直延續。而與此同時,他對中國傳統藝術還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書畫藝術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是中國人的智慧和驕傲,作為子孫後輩一定要延續下去。作為自身而言,更是不能懈怠,持之以恆的堅持書畫藝術,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下面易從網就為大家推薦幾幅鄭鴻光大師的經典作品供大家欣賞。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國畫牡丹《富貴花開春滿園》作品出自:易從網

  鄭鴻光的牡丹以花形結構優美、色彩華貴雅致、用筆活潑靈動為特點,並擅以構圖技巧來強調花頭如歌若舞的態勢,連葉子的翻轉、枝幹的穿插都具有傳情達意的妙用。

  鄭鴻光的牡丹雖然畫法具像寫實,但更加注重「奪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故而他的牡丹不僅光彩照人,而且意象清新,意境優美,可觀可賞,可遊可居,令人久看之下,俗慮俱滌,心清神寧。此作品可用於家居裝飾,過節送禮,更有著較高的收藏價值。

拜壽首選 鄭鴻光的國畫仙鶴圖《歡天喜地》作品出自:易從網

  鄭鴻光, 筆名牧雲,出生於1941年, 遼寧瀋陽人,祖籍山東壽光,鄭鴻光為張大千再傳弟子、鍾質夫入室弟子、田世光入室弟子、中國「沒骨畫」傳承人,現定居北京。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潛心研究沒骨畫的發展與創新,同時精於書法,融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等風格於一體,師法造化,繼承傳統,超凡脫俗。

  青年時期師從張大千入室弟子著名花鳥畫家鍾質夫和田世光教授,學習宋元及現代名家所長,打下了堅實的工筆畫及「沒骨畫」基礎,尤以「沒骨畫」及「墨牡丹」見長。作品被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畫廊收藏。

  《美術嚮導》曾刊文著名畫家關山月評價其作品 「超凡脫俗」。

  1992年作品《牡丹白鷳》被毛主席紀念館收藏。

  1994年作品《夜闌人靜時》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

  2003年出版有《鄭鴻光花鳥畫集——臺灣特有鳥類及孔雀專輯》。

鄭鴻光寫意牡丹畫《萬紫千紅喜春風》作品出自:易從網

  鄭鴻光老師今年七十多了,他還在老師們在同一時代中,但是,他又極具個人風格。因論筆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從筆出,墨法尤以筆法為先。這些,都需要仔細體會鄭鴻光老師的沒骨墨牡丹。作為吉祥與富貴,好的牡丹繪畫會觸動人們內心美的沸點,「喜氣」和「富貴」的象徵意味。當今社會非常物質,色彩豔麗的牡丹成為繪畫抒發情感的載體。鄭鴻光老師採用勾勒暈染法,畫面布局在大腦中早已經面目有序,疏密有致,構圖豐滿,可見採取沒骨之法,畫面飽滿富麗,是當今沒骨法代表之作。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國畫牡丹《富貴到白頭》作品出自:易從網

  牡丹採用沒骨法寫意,筆墨簡練酣暢, 「形似更要生韻」,墨色淋漓,遠近虛和,出之妍雅,整個畫面明豔,潔淨,蘊含淡雅,鮮明突出,用筆不多,卻表現的栩栩如生。明麗和高逸幽雅的審美表現形式展現著個人的風採。內蘊渾厚,既有色彩豔麗之民間的審美趣味,又有強調墨色的文人畫。

  鄭鴻光老師的作品,描繪及對物象深深的情感和表現,能牽動觀者的心並能把觀者帶入作者所營造的境界之中。而表現方法,給我們的享受的空間和充滿著平和的純潔,正是這種感染我們意志與思想的,這種形而上文化取向,讓我們由觀賞者通過牡丹繪畫認識自己,把自己拉回到了他們的那個時代。

  他的牡丹水淨墨純符合牡丹繪畫美學傳統,耐心的由繁至簡,在紙上用墨色暈染的是我們豐富的生活,樸素的感情和對所描繪物象的精神領悟,氣韻、筆墨、濃淡,要告訴我們中華文化傳統的內涵和審美取向,用意最單,其神氣於人所不見之地。筆墨本無情,使欣賞者生情,鄭鴻光老師在牡丹中寫生,求筆墨,涵修養,俱展個性。

  鄭鴻光先為易從網籤約畫家,易從網上所展示交易的每一幅書畫作品均保證是畫家本人手繪原稿,作品全部來源於畫家本人,不僅能保證作品的真實性,又降低了作品的成本,這些都使得易從網能夠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質優價廉、物超所值的書畫作品。而且易從網都是精心挑選當代實力派、具有較大升值空間的書畫畫家與之合作,保證了作品在實現比如裝飾、饋贈親朋、藝術鑑賞等基本功能的同時,還具備很好的升值空間。因此,易從網連續多年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書畫藝術品交易平臺。

  除此之外,易從網作為國內最大的手繪真品字畫電子商務網站,網站在售作品數千幅,均為現貨收藏,每幅畫都具有唯一性,實物拍攝,一物一圖,永久保真,假一賠十。另外,全部作品手繪保真,七日無條件退換,支持全國範圍貨到付款!

 

相關焦點

  • 張大千弟子的後人向成都市政府捐贈近650件大千畫作及物品
    張大千弟子的後人向成都市政府捐贈近650件大千畫作及物品 2019嚴易夢 攝   中新網成都9月5日電 (嚴易夢)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籤約儀式5日在成都舉行,張大千入室弟子孫雲生之子孫凱向成都市政府捐贈了近650件張大千畫作及物品,這標誌著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即將全面展開建設。  國畫大師張大千堪稱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 明代工筆、寫意花鳥畫第一人,呂紀《獅頭鵝圖》放大欣賞
    好繪畫,擅花鳥,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始致其妙。弘治年間,與林良等以畫應徵入宮,供事仁智殿,官錦衣衛指揮使銜。擅畫鳳凰、仙鶴、孔雀、鴛鴦,工筆勾勒與水墨寫意俱能,設色明麗,氣韻生動。畫面輔以花樹泉石,點染煙潤,清新有致。間作山水人物,筆法嚴謹,自然入妙,為院體花鳥畫代表作家之一。於畫中寓規諫意,得明孝宗賞識。弟子有羅素等,皆成名家。
  • 海上寫意花鳥畫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鳥四家」續寫海派傳奇
    從「清末海派四傑」到20世紀60年代的「海派花鳥畫四大名旦」,再到今天的新時代,海上寫意花鳥畫歷經「兩個甲子」,在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之下再次迎來春天。  追溯歷史,海派花鳥畫自成流派  花鳥畫,比山水畫、人物畫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無論是彰顯皇家富貴的工筆花鳥,還是孤芳自賞式的寫意花鳥,都代表了不同的審美趣味。傳統水墨寫意花鳥經過明代林良、沈周、唐寅等諸家的發展,呈現出蓬勃又多元的氣象,隨後又有青藤、白陽的貢獻,將寫意花鳥提升至更高的藝術境界。
  • 大愚書畫|揮毫寫意,筆鋒裡傳出來的美妙花鳥靈境
    花鳥畫在唐代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分支,到了宋代發展到成熟和完善。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筆墨程式,以其典雅、雄渾、豐富的氣勢呈現在中國畫壇。觀大愚老師的花鳥,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似乎如果人們再發出一點聲音,就會驚動畫中的花蟲。我們可以看到畫作的魅力和深刻的意境。當他創作時,他衝破時空的藩籬,自由地創作。
  • 張大千女弟子的傳奇一生 一張畫換香港一套房
    她咬牙向婆婆保證,「很快,我的畫就可以賣錢。」她天賦奇才,又無比勤奮,每天凌晨四五點就起來作畫,畫藝很快就能夠和老師比肩。拜師趙少昂只一年,師徒倆的作品就一同在日本展出。她在東京出版個人畫集,成為戰後第一個在日本開展覽的女畫家。1953年,她又拜師藝壇泰鬥張大千,張大千非常欣賞她,悉心加以指點。方召麐在藝壇名氣漸長,她的作品也開始得到收藏家青睞。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的蝦多少錢 一斤?詼諧有趣!
    怎麼鑑別齊白石「張大千把蝦畫成六節了」石經柱會長首先在齊白石畫的一幅蝦前停住了腳步,他說,「齊白石70歲以前畫的蝦,須是從肚子裡出來的。70歲以後畫的,須是嘴裡出來的,有五根...他畫的蝦都是五節的,但是張大千一次在和齊白石一起畫畫時,把蝦畫成六節了。」石會長還說,齊白石90歲以後畫的蝦,兩根須都是呈直角轉折,但造假者還是畫成直的。
  • 寫意花鳥畫筆墨技法用法教程,各種寫意花鳥畫的畫法示例步驟詳解
    這種用墨方法,不是靠墨色濃淡變化來表現,而是通過線條的粗細、輕重、虛實,來表現花鳥形象和空間層次的。水漬:落墨後水滲出墨外,再接第二筆,第一次落墨滲出的水,將第二次落的墨排斥開,兩筆之間留出水跡。滲出的水跡越寬,水漬效果越明顯。常用此法畫花冠、禽鳥羽毛等,用墨時要一筆筆畫上去,不可反覆塗抹。
  • 一場展覽,展出張大千「倥傯的鄉愁」
    受訪者供圖     DIY填色大千畫、創意潑墨潑彩畫、大千人物形象創意畫……7月14日,一場名為「走進大千世界,『繪』聚色彩能量」的活動在成都博物館新館舉行。它是為了配合成都博物館新館開館特展《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所開展的一場社教活動。
  • 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隆重展出
    2020年9月24日上午10時,由個山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市場報社、北京火山人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北京鼎盛千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君子之風——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開幕
  • 中國魚畫有有什麼寓意 魚和這些題材搭配 寓意更上一層樓
    人們喜歡魚,畫家也不例外,畫家筆下的魚畫也深受人們的喜愛,無論是作為收藏還是裝飾,魚畫總是經久不衰的經典題材。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鄭曉京老師筆下的寫意魚畫吧!國畫欣賞之——芙蓉鯉魚圖:鄭曉京老師寫意花鳥畫作品《福榮有餘》(作品選自:易從網)芙蓉花既有牡丹的豔麗,又比牡丹多了一分柔和,鄭曉京畫的芙蓉花瓣,質感薄而透明,枝葉豐潤厚實。
  • 不是吃貨怎麼可以懂藝術:張大千菜單拍出近百萬美元
    [摘要]教育弟子時張大千也不忘提提」吃「這件大事兒——他曾語重心長的對弟子說:「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裡能學好藝術呢?」這些菜單是1977年至1979年張大千居臺灣時的私人廚師徐敏琦的珍藏品。紐約佳士得中國畫專家珍妮·唐說,張大千同時也是一位專家大廚和真正的美食家。他喜歡美食,也喜歡畫美食,他對自己學生常講的一句名言是「一個不懂得品嘗美食的人怎麼可能懂藝術」。張大千的作品裡經常出現蘑菇、胡蘿蔔、青筍、白菜等蔬菜,他在晚餐前也會一絲不苟地寫好當晚想吃的菜交給廚師。
  • 寓意吉祥的玄關掛畫,這五款吉祥花鳥畫值得一看
    玄關吉祥花鳥畫推薦一:富貴花開牡丹圖   石開新品寫意牡丹圖《富貴長春》作品來源:易從網  花開富貴,好運常在。九條鯉魚在水裡遊來遊去,還有「如魚得水」的意義,再加上九諧音「久」,代表長長久久,掛放在玄關牆上,寓意工作和生活長久如意,吉祥美滿!
  • 不愛花鳥愛昆蟲,另類國畫大師以假亂真,畫的昆蟲公雞都分辨不出
    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對於熱愛繪畫的人來說,齊白石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十分熟悉了。作為我國優秀繪畫大師,他的寫意花鳥是非常優秀的了。作為中國無人不知的著名畫家,因為他的繪畫題材都是我們日常可以見到的花鳥還有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動物,也被大家親切稱為"人民的藝術家"。
  • 歷代名家牡丹畫得好,原來都有一套
    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
  • 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吉祥花鳥 各種寓意於以你來選
    很對家庭都很鍾愛於國畫花鳥畫,花鳥的世界不但很美,還會給人帶來視覺以及精神上的美觀享受,最重要的是寓意還十分的吉祥,掛在家中客廳可謂是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一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盤點了幾款名家手繪的花鳥畫作品,供大家欣賞。石開新品梅花圖《迎福納春》石開老師的梅花圖, 都十分的耐人尋味,令人一見鍾情。
  • 張大千用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才知是情報圖,現被禁止出國展覽
    若要評選「中國國畫大師」,一定少不了張大千,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自幼從母習畫,並頗有天賦,年僅20歲時,就舉辦了個人畫展,百幅作品一日內全部售光,一戰成名。
  • 晏濟元畫作被指收藏潛力大 每平方尺最高83萬(圖)
    晏濟元詩、書、畫、印皆精,山水、人物、花鳥各畫種均擅長,為中國書畫界罕見的全才,張大千曾評價其為「作家士氣兼道」。擁有充滿傳奇色彩的百年藝術生涯,晏濟元已經成為大師級人物。  自1999年重慶藝術品拍賣市場啟動以來,晏濟元作品就一直為熱門,同另外兩位已故大師馮建吳、蘇葆楨作品一起被稱為重慶藝術品市場「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