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都說曾國藩「腹黑」,只是身在清廷身不由己而已

2021-01-13 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晚清的朝政和軍政體系可謂險惡,想在這種政治背景下立住腳並成就一番事業,如果沒有一番實幹的作為和手腕,很難佔得東風,甚至很難自保。曾國藩對待政敵,對待一些心術不正之人,他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出手,就會被別人吃掉,所以他瞅準機會,對那些眼中釘、肉中刺逐個收拾,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清朝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的從政之路

曾國藩走上仕途比左宗棠快,道光十年(1838年)他中了進士,但30多歲之前他也一直碌碌無為。

太平天國時期,是曾國藩登上政治舞臺並開始發光發熱的階段。此時他組建湘軍,力挽狂瀾,攻滅了太平軍,在大清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筆。

曾國藩與其組建的湘軍

曾國藩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得益於他對官場有一套自己的經營理念。主政,他以耐煩(要活著並好好做事)為第一要義,講究勤儉節約,做官為民,他不但嚴於律己而且以德求官。

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他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對晚清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權力,如迷藥一般,深處廟堂,並非一灣波瀾,更不是風平浪靜,尤其是在晚清這特殊的政治角鬥場,讓曾國藩不得不站在風口浪尖並極力抗壓。

晚清四大名臣

收拾樹敵毫不含糊

曾國藩的「腹黑」,不是自己的本性,可以說是身在晚清官場所不得不具有的基本生存條件。對待政敵他心裡清楚,如果不果斷出手,分分鐘就會被置於死地。所以腹黑也好、報復也罷,只有這樣才能得以活命。

晚清廟堂上,曾國藩比較牙痒痒地痛恨三個人,分別是:浙江巡撫王有齡,江蘇巡撫薛煥,還有一個是兩江總督何桂清。收拾此三人,曾國藩沒有手軟,畢竟是他們搞事在先。

話分兩頭,太平天國起事,曾國藩奉鹹豐皇帝旨意,率領湘軍鎮壓太平軍,因為平定有功,後來鹹豐欲提他為巡撫之職。但此時清廷祁雋藻和彭蘊章在鹹豐面前讒言,說曾國藩這個漢人不簡單,他能在湖南一呼百應拉起湘軍,日後必為大清之患。鹹豐覺得祁、彭二人言之有理,遂收回旨意。眼看夢寐以求的官職就這麼無緣無故成為泡影,這讓曾國藩對祁、彭二人非常不爽,從此結下梁子。

太平軍遭湘軍碾壓

在地方上,何桂清是最大的對頭,他正是彭蘊章的黨羽。

①先說說王有齡。對付王有齡,曾國藩採取的是「借刀殺人」。鹹豐十年,何桂清升任兩江總督,浙江巡撫由曾國藩部下羅遵殿擔任。此人為官清廉、甚得民心。何桂清當然想分分鐘除掉這個羅遵殿。隨著太平軍的來勢洶洶,何桂清覺得這是除掉羅遵殿最好的時機。羅遵殿一邊拼命死守,一邊向江南大營求救。待援軍張玉良到達時,何桂清「授意」王有齡,故意讓王有齡留下張玉良兩天,讓羅遵殿不能及時突圍。果不其然,隨著杭州城淪陷,彈盡糧絕的羅遵殿和妻女也一起自殺殉國。

羅遵殿一死,王有齡立即補位,當上浙江巡撫,然而他做夢也想不到,僅僅一年時間,曾國藩就讓發生在羅遵殿身上的命運,也同樣發生在他身上,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1861年,太平軍為解天京之危,再度攻打杭州。此時的王有齡只能向湘軍求救,可想而知,曾國藩給前去救援的左宗棠故意拖延,王有齡兵敗自殺。曾國藩這招借刀殺人,替羅遵殿報了仇,之後左宗棠接替浙江巡撫的職位。

左宗棠

②薛煥,此人是江蘇巡撫,也是何桂清的心腹。相比較而言,薛煥的下場比王有齡要好得多,曾國藩只是廢了他。

時值江蘇戰事已經到了緊要的關頭,而朝廷此時又非常器重曾國藩和他率領的湘軍,所以此時清廷對曾國藩言聽計從。曾國藩向清廷直言,說薛煥此人非常腐敗,而且沒有什麼功績,必須撤換。就這樣,薛煥被廢。薛煥也挺憋屈,奈何此時的曾國藩是抗擊太平軍的中流砥柱,得罪不得。薛煥一撤,曾國藩門生李鴻章接替了江蘇巡撫的職位。

③最後說說何桂清。何桂清自江南大營潰敗以後,逃往上海。在薛煥的幫助下,苟且在上海租界偷生,何桂清整個一個「落水狗」形象。

何桂清此時仍然在鑽究他的人際關係網,仍然在為他的「棄城逃跑」而巧編謊言。他對清廷的混淆黑白讓諸臣為之蒙蔽,也讓清廷王室信以為真,他直言棄城是為了保存實力,確保朝廷餉源重地,待時機成熟,可望東山再起。

(左起:花沙納、何桂清、桂良)

然而,曾國藩的一封奏摺,直接要了何桂清的老命,何桂清苦心經營的關係網和編制的種種謊言,也付之東流。曾國藩在奏摺上說:

「疆吏以城守為大節,不當以僚屬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罪狀,不必以公稟有無為權衡。「

在曾國藩看來,這種逃跑無異於謀反,再多的理由都是藉口。可見曾國藩如此「殺人誅心」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別,實屬高明。

曾國藩畫像

看看世人評價:

石達開: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左宗棠: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毛澤東:①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②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曾國藩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八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十四歲能讀《周禮》、《史記》。曾國藩一生官至一品,他一貫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曾國藩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被奉為官場的「楷模」,他以老成持重、靈活多變、堅韌不拔著稱,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戰功。這套《曾國藩全集》(全6冊)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曾氏傳奇的一生。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入手一套,目前官方價格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版無刪減圖書。

(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品讀。對於曾國藩的「腹黑」說,您有何看法呢,歡迎關注@四季文史,歡迎點評。)

相關焦點

  • 曾國藩重刑名學治世 老莊思想解除清廷疑忌
    由此可見,在曾國藩的心目中,宋代以來理學在所謂「正人心」方面並沒有人們所吹噓的那種神奇作用。  有時,曾國藩甚至對理學和理學家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厭惡情緒。同治六年冬,曾國藩連遭言官彈劾,不得不辭去欽差大臣職務,離開剿捻戰場。他對當時的理學和理學家進行了猛烈抨擊,曾國藩在給好友郭嵩燾的覆信中表示出自己從來就不是一個「談性理者」,倒像是一位「性理之說」的受害者或一貫反對者。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後來有一個人在研究了生物進化之後說出一句話,生物的本質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因為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定義的,所以沒有什麼是對的,同樣也沒有錯的,有的只是多少人認為而已,多數則是真理,少數則是錯誤。達爾文一個人說的話微不足道!但是現在卻是普遍認知,中間只隔了一個傳播。
  •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是中醫治病的根本,調節陰陽只是手段而已
    達爾文的進化論中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老祖宗也把此種理論融入到岐黃之術中,通過改善身體內部環境,讓內邪外邪不再適應體內環境,或遠遁,或死亡,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當外部環境改變後,而內部環境不能隨之而變的話,就像陰雨天的枯木一樣會產生木耳或者蘑菇,身體內也會產生淤堵,進而有積聚出現,所以說體內有賊邪是因為體內環境適合賊邪生長,中醫人通過長年累月的觀察確定了中醫治療疾病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調節陰陽升降來改善體內環境,使體內環境不再適合賊邪生長,而從不關心那個部位,什麼病名,這就是中醫人講的以臟腑辨證逐其末,而以陰陽求根本。
  • 鄱陽築閘,讓白鶴適者生存就行嗎?
    然而前不久,江西省鄱建辦副主任紀偉濤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算草不夠吃了,適者生存,鳥類也會捕魚,或者到農民田裡去吃玉米、番薯。「我們救助的時候給白鶴吃小魚,也都是吃的。」採訪中紀偉濤說,就算出現最差的結果,鳥類還是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尋找到生存方法。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個社會很豐富,不是你想的那麼可怕,也不是你幻想的那麼美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的人在負重前行,有的人在墨守成規,有的人成了社會的精英,有的人被社會淘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改變,不斷適應的過程,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才能隨著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 適者生存,不一定是進步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一條著名的定律——適者生存。這是出自達爾文著名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本意是講不能適應競爭進化的物種會遭到無情的淘汰,從理論一出世,它就被引入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很多人都認為,事物的發展一定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 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
    侏羅紀時代雖然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但許多小夥伴仍然是恐龍的忠實粉絲,而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就是一款以侏羅紀為背景的動作冒險類手遊,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的逼真,玩家在遊戲中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恐龍,更是還能控制它們進行對抗,喜歡侏羅紀的小夥伴快來下載暢玩吧。
  • 「適者生存」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表達——適者生存,其正確的表達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適者生存In college, it’s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適者生存,適用的廣泛性到底有多大
    小時候看動物世界,老虎獅子美洲豹等等這些動物界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輕而易舉的捕食比它們弱小的動物,聽到最多的總結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而在我們人類世界裡,適者生存也是被許多企業開會團建的時候經常被提起,不適應規則就要被淘汰,難道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是一樣的嗎?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他也說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恥心就是義、恭敬心就是禮、是非心就是智,仁、義、禮、智不是外來的,而是本來就具有的人性。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西方哲學思想裡,利他主義(Altruism)這個概念是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所提出,他為利他主義下的定義是「為別人而活,為了別人的幸福快樂而犧牲自己」,這個定義較為極端,較緩和的看法是「為了別人的生存,自己願意付出代價」,更緩和的看法就是「愛人如己」。
  • 「適者生存」究竟是誰提出來的?達爾文?NO!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論的核心,這點上過高中的讀者都知道。自然選擇學說源於達爾文1895年發表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在今天,人們普遍認為是達爾文發明了「適者生存」這一術語。但事實上是嗎?NO!
  • 專家:達爾文沒明確提出「適者生存」
    旅美知名生物學家苗德歲,昨天在南京的一場講座上糾正說,其實除了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序言中引用過這一句話,達爾文從沒說過這樣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懷疑「適者生存」是否靠譜。他指出,被中國人熟知的「適者生存」這段話,其實出現在《物種起源》第五版中,但其他版本當中都沒有明確提及。而且,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出自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先生在1895年編寫的《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但這並不等於是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
  •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適者生存任務做法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
  •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古嶽丘壑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
  • 【講座醒目】來聽Ent大大講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吧!
    【講座醒目】來聽Ent大大講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吧!但這麼使用「適者生存」,真的不是對它的誤解嗎?當我們在說「適者生存」時,說的真的是達爾文口中那個「Survival of the fittest」嗎?如果適者生存=強者存活,為什麼恐龍滅絕了,蚊子卻能存活至今?
  • 胡匆聰:踐行「適者生存」的書記為何無生機?
    袁菱懺悔錄:我參與其中,或看或做,收收送送,漸漸地忘記了自己暗暗定下的「同流不合汙」的行為準則,而踐行著「適者生存、不適者亡」的行為方式。(2015年9月10日新華網)  「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按理說深諳這一法則的人都能生機盎然,面對各種挑戰都能夠輕鬆應對,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然而,蓬安縣遠縣委書記在深知這一道義的情況下,仍然幹出收受賄賂高達4000餘萬元的驚天之事,被判處無期徒刑,讓自己沒有了點生機,讓人們覺得不可理喻,為什麼這一亙古不變而有效管用的法則到了他那兒就不起作用了呢?
  •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相互保和微保能顛覆傳統保險業嗎?
    網絡配圖相互保是一種「互助形式」的保險,先是0成本(免費)加入互助團體,然後在互助團體中有成員「出險」時,大家一起平攤理賠成本。試問,現在有上千萬人的投保了相互保,有幾個投保人把相互保的保險條款看了一遍,知道條款都說了什麼,恐怕都是屈指可數。這樣的投保,將來開始理賠時,其理賠的困難程度不會比傳統保險好到哪去,極端情況時,可能比傳統保險更難理賠。當然,不是說網際網路保險不好。網際網路保險的優勢是建立在投保人對保險產品是了解的基礎之上。脫離了這個基礎,那就是投保人給自己找麻煩。
  • Survival of the fittest是「適者生存」嗎?
    英語口語:Survival of the fittest是「適者生存」嗎?你只知道英語survival of the fittest是中文(嚴復翻譯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意思(弱肉強食,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 母巢1:適者生存
    地圖名稱:母巢1:適者生存-Brood1:Survival of the Fittest作者:Debe2233版本:1.7地圖類型:戰役地圖語言:英文
  • 曾國藩:體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學辦實事
    我們中國自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有內聖外王的儒家標杆,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晨星,曾國藩算是其中之一。「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升官最快,三十七歲即官至二品;做官有道,政聲卓著,治民有言;保官最穩,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