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2020-12-04 刀刀

長期流行一種觀念,認為老子、莊子為道家,這是不嚴謹的,其關係要具體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子與莊子沒有直接的傳授關係。老子或莊子從未自稱為「道家」,只有儒家自稱為儒,墨家自稱為墨。儒墨兩家各有自己的傳承關係。孔子、子思、曾子、子夏、孟、荀均有傳授關係,墨家有巨子相襲制度。儒墨兩家,系統清楚,號稱顯學。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稱。司馬談所指的「道家是吸收儒、墨、陰陽、名、法各家思想的長處而創立的新體系。反映了漢朝政治統一後,思想界趨向統一的趨勢。老子、孔子都是陰陽、名、法出現以前的人,不可能吸收陰陽、名、法之家的思想。這個道家乃是黃老思想的一個分支,與先秦老子、莊子關係不大,這個「道家」也未受老莊學派思想的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說,先秦無司馬談所指的道家,道家第一次出現與老莊無關。先秦只有老子哲學,莊子哲學,以及與他們的哲學相應的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莊成為道家只是後起的一種學派分類觀念,與司馬談所指的道家是不同概念。那麼問題出來了,老子習慣被稱為道家的創始人,他是創立了那個道家?

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相關焦點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老子與道家道家形成於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所以其學說又稱「老莊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所以其學派稱為「道家」。
  • 「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2016年5月7日-9日,「老莊思想的多樣性與道家文化的多元化」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新落成的老莊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行。
  • 道家:「老莊思想」與「黃老思想」師出同門,為何還要分門別述?
    在這個「百家言黃帝」的潮流中,道家學者尤其積極,他們不僅尊奉《老子》為經典,而且假託黃帝立言並以《黃帝君臣》之類的道家著作為經典,於是早期道家轉變為黃老道家。「老莊之學」與「黃老之學」的「求同存異」首先,如果用「清靜無為」或「無為而治」去概括黃老之學的理論特點的話,是不確切的。因為這井沒有將老莊之學與黃老之學區別出來。
  • 茶與老莊,乍一看沒啥關係,老莊思想卻影響著茶人的氣質和修養!
    茶人們這種特殊的氣質和修養,與老莊思想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一、老子的清心寡欲與茶人廉潔之風 道家是主張清心寡欲的表面看來,老莊主張「無為」,實際上,無為之中包含有為,包含著個闊大無邊的大宇宙觀。
  • 道家老莊、黃老學說對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影響
    中醫學深受老莊道家學派的影響,並接受了道家宇宙本體論的認識。例如,《黃帝內經》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並且,極為重視「知道」「清道」「奉道」。如在《上古天真論》中提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氣功養生,必須掌握宇宙運動規律,掌握陰陽之道,方能養性長壽。
  • 都是道家,魏晉玄學的老莊思想和漢初黃老思想有何不同?
    漢初的黃老之說,並不是一切都不去做的,實際上道家的黃老之說是能夠隨著事物改變而改變的,有點類似現在的實事求是。它根據時事變化來理解事物現在的面貌,而不是一味的保守。黃老之說本身就有集眾家之長的味道。在這個時代玄學大盛,道家取代儒家回到政治的前沿,但這時候的道家思想卻轉為了老莊思想。這一時期的道家思想起源是反對名教,追求避世而崇尚清淡和自由的,在竹林七賢身上淋漓盡致,而隨著發展原本反對宗教迷信的道家也開始宗教化了,玄學因此誕生。
  • 胡適論老莊道家
    胡適認為:漢初一百年的道家哲學,算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大結束。古代的學派,除了墨家一支之外,所有精華,都被道家吸收進去,所以能成一個集大成的學派。這是漢代道家的特色。他又說:老子學說最大的功勞,在於超出天地萬物之外,創設一個「道」。這個道的性質,為單獨不變的存在,周行天地萬物之中,生於天地萬物之先,是乃天地萬物的本原。
  • 此人對道家思想的貢獻並不次於老莊,但卻遭到了時代的唾棄與批判
    道家影響雖然較儒家較小,但其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亦是為人所稱道,被稱為一代聖人。但和老莊可歸為一類的楊朱卻鮮少為人所知,甚至遭到了一些大家的唾棄批判,這究竟是為何呢,歷史漫談君將會在下文詳細道來。道家這個概念是在西漢才被提出來的,所以老子楊莊和莊子也並不知道自己是道家中人,說楊莊是道家中人是因為他的一些觀點和老莊相似。
  • 以西方近代思想,解讀「老莊道家哲學」,嚴復發現了什麼?
    其中兩部是道家最主要的經典。而嚴復註解《老子》、《莊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西方近代思想學說,來與老莊哲學相觀照、相印證。>老子為其《〈老子〉評語》或《〈莊子〉評語》作序的夏曾佑、熊元鍔、曾克耑等,都一致認為嚴復因掌握了西學這一利劍,而發現了老莊道家的
  • 全真道與老莊學研究的新進展
    2012年4月13日至19日,第二屆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範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和華中師範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辦,、湖北省道教協會、武當山道教協會和九宮山瑞慶宮協辦,來自美國、日本、、港臺及內地的130餘位專家、學者、道長與會。
  • 世人皆知老莊,卻忽視了楊朱,淺析楊朱思想對道家的貢獻
    從廣義上看,道教大約分為三類:①黃老之學②老莊之學③楊朱之學黃老之學是西漢興起的,提倡統治者無為而治,以不治來達到一個最好的治理效果老莊是耳熟能詳的道教代表人物,楊朱卻鮮為人知,為何同屬道教卻有如此不同的境遇,且聽筆者在下文細細道來。◆道教的發源時刻道教這一概念更是在西漢時提出的,老莊和楊朱因在思想上有貫通之處所以被歸為一家,但當事者本人是不知道的。
  • 老莊的思想為什麼會稱「道家思想」?為什麼就是這個「道」字呢?
    近兩日在看莊子《齊物論》,說心裡話太長了,看得有點頭大,看的途中想到了「道」字,我喜歡老莊的道家思想,突然的就對這個「道」字產生了興趣,眼見的一個「走之旁」加一個「首」,想知道具體的意思呀?這種因為奇妙的興趣學習是動力,若是覺得無趣的話,枯燥的古文是不想看的,但我不一樣,我完全就是好奇興趣,特別想知道老莊的思想為什麼會稱為「道家思想」?
  • 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
    7月11日,由光明日報社、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省社科院等10餘位專家會聚天下道源、共論老莊思想傳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出席並致辭。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道家人物除了老莊,就屬列子,出自《列子》的三個成語,真智慧!
    提到道家,我們首先會想到老子和莊子,老莊是道家學派的扛把子,可是還有一位道家人物列子。列子,又名列禦寇,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列子之,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0古宋聖賢話老莊
    因他們的思想一脈相承,世人將其並稱為「老莊」。這「老莊」連字還表另一含義,即老子在歷史上存在於莊子之前,老子是春秋末期人,莊子是東周戰國中期的人物。「老莊」連字同時又指道教三玄經中兩部經典: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經》(又稱《老子》)和莊子的代表作《莊子》。其中《道德經》為大經,《莊子》被視為小經。「老莊」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視為世界東方智慧的重要源頭,啟迪著世世代代的人們。
  • 老莊思想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老莊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脫不開關係。當時司馬代魏,推行以孝治國,推崇名教、儒家思想。然而實際上名教成為了司馬氏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極大地引起了廣大士子、名士的憤慨,因而大多名士選擇崇信玄學而抨擊儒學。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與文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老莊氣息。
  • 老莊哲學的一脈相承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構成,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儒道佛三家融會貫通。因此,道家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道家和儒家、佛家在很多方面是互補的。道家文化隨後在漢代形成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有重大影響的宗教——道教。道教在中國和東亞一些國家與地區有很大的影響。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前面講到茶人的以茶養廉、胸襟廣闊虛懷若谷、與自然為友的氣質修養,是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都說茶文化吸納了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張,其實道家老莊的思想對茶人的影響還有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