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即使是神人也要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也要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這也是一種「待」,也是一種依賴啊。
莊子的逍遙遊是一種絕對的自由,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人是生活在環境中的,怎麼可能脫離環境獨立存在呢?你再牛,也得呼吸空氣啊。你再牛,也不能扯著自己的頭髮脫離地球啊。
雖然莊子的說法不科學,但是大家仍然對「逍遙遊」讚賞有加,因為它表達了大多數人的一種情緒,一種願望,一種想掙脫束縛獲得自由的衝動。
畢竟每個人都承擔著責任,小孩子要讀好書,成年人要養好家,而在讀書養家的過程中,就可能碰到各種困難和無奈,有時會感到痛苦和無力,就像汪峰唱的那樣:「現實就像一把枷鎖,把我捆住,無法掙脫。這謎一樣的生活鋒利如刀,一次次將我重傷。我知道我要的那種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狂風一樣舞蹈,掙脫懷抱。」
「逍遙遊」表達就是這種想要掙脫現實束縛的衝動啊。雖然人們所處的時代不同,國度不同,但那種被現實束縛的感覺卻是每個人都體味過的,所以千古而下,《逍遙遊》引起了人們廣泛的共鳴,受到人們普遍的讚譽。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說:「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一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表達的不正是這種暫時逃脫束縛的喜悅嗎?